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升级会员
升级会员
返回顶部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70页)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70页).pdf
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
总体规划
上传人:l** 编号:719297 2023-08-04 70页 64.93MB
1、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21-20352035年)年)公众征求意见稿公众征求意见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二三年四月二二三年四月纳西之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2003年,丽江市纳西族自治县撤销,分设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一座新的县城拔地而起,县城驻地黄山街道与丽江市中心城市驻地古城区融为一体,是丽江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越,是两省五县的交汇、入川藏重要节点、滇西北区域中心;绿色底色凸显,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滇金丝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县域地形地貌北高南低、群峰林2、立,具有“九分高山一分田”的国土空间格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是纳西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两山、一江、一湖、一文化”的资源条件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顶桂冠,是丽江市旅游资源的主要富集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玉龙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的发展格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关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指示,维护国家安全、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同时抢抓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滇中和滇西经济圈、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滇川藏经济走廊、3、滇西旅游大环线建设,依托大丽高铁丽江站建设和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目标,将玉龙打造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枢纽、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重要展示区和丽江中心城区玉龙纳西新城。坚持以规划引领,谋划玉龙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新蓝图,谱写玉龙古今交融、蓝绿交织、田畴肥沃、游客聚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愿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点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规划范围:为玉龙县全域,总面积6199.59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6个镇、9个乡。人口:2020年末,玉龙县全4、县常住人口224039人,其中,县域城镇常住人口78961人,城镇化率达35.24%。经济:2020年末全县生产总值为90.1539亿元,其中,旅游综合收入33.13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5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3元。规划期限:2021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01 01 立足自身优势,落实省市战略,描绘玉龙未来新愿景立足自身优势,落实省市战略,描绘玉龙未来新愿景02 02 联动古城区,融入区域协同发展联动古城区,融入区域协同发展03 03 优化空间格局,构建玉龙美丽国土空间“新画卷”优化空间格局,构建玉龙美丽国土5、空间“新画卷”04 04 生态保护优先,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优先,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05 05 严保耕地和粮食安全,建设绿色农业强县严保耕地和粮食安全,建设绿色农业强县06 06 以人为本,推动城乡统筹和融合发展以人为本,推动城乡统筹和融合发展07 07 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化体系和智慧化服务体系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化体系和智慧化服务体系08 08 传承纳西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人文玉龙传承纳西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人文玉龙09 09 强化支撑体系,提升设施服务能级强化支撑体系,提升设施服务能级10 10 注重规划实施和监督,构建全要素空间治理体系注重规划实施和监督,6、构建全要素空间治理体系立足自身优势,落实省市战略,描绘玉龙未来新愿景立足自身优势,落实省市战略,描绘玉龙未来新愿景总体定位总体定位中心城区定位中心城区定位城市性质城市性质发展愿景发展愿景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发展规模1.1 1.1 总体定位总体定位1.2 1.2 中心城区定位中心城区定位1.3 1.3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1.4 1.4 发展愿景发展愿景1.5 1.5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以生态屏障建设为重点,锚固生态安全底线,突出玉龙生态底色,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和生态网络格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拓展绿色发展空间,实施可持续绿色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滇中和滇西经济圈,7、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强化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目标,构建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打造丽江市对外枢纽门户和世界旅游服务中心;加强与周边区县合作,依托滇川藏经济走廊,做强做优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提升玉龙经济发展能级。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设施共建共享,构建城乡生活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以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生态,重构乡村发展新格局,分类引导和优化三生空间,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丽江世界级旅游发展定位,把握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依托本底基础条件,以底线管控为前提。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一二三产联动创新发展,做优现8、代农业、做强现代工业、做大人文旅游服务业,培育玉龙核心增长极,塑造玉龙新名片。农文旅融合强县战略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统筹产业、人口、用地等多要素,构建“中心城区引领、乡镇带动、乡村支撑”的新型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城乡结合及产城融合,促进城镇精明增长。精明发展战略基于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战略定位,协同联动古城区,补足短板,优化布局,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创新产城特色空间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以“活力新城”建设为抓手,构建多层次人文生活圈,加强总体城市设计创新和蓝绿开敞空间营造,完善服务空间,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山水田城互动共融、人文特色凸显的活力高品质城市空间。活力创新发展战略1.6 1.6 发展目标发9、展目标20252025“三条控制线”全面落实,国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初步完成,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优化初具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金沙江经济带绿色经济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完成补短板、打基础工作,古城玉龙一体化协同发展成效初显;基本搭建创新、生态、韧性城市骨架,功能设施不断完善,枢纽门户建设成效显著;转变旅游发展理念,玉龙旅游资源优势得以突出,“引客入玉、留客在玉”重新塑造玉龙旅游新名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丽江世界级旅游品牌。20352035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开发和保护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绿色经济和现代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金沙江经济带绿色10、经济发展先行区;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建成;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纳西活力新城、休闲度假和国际旅游服务基地,各项功能及设施逐步完善,枢纽门户效应显著发挥,旅游人口聚集玉龙;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效果显著,基本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玉龙旅游新名片特色突出,全面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区域影响力效应明显,世界级旅游地位基本形成。20502050全面建成玉龙宜居宜业宜游的纳西山水活力新城、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交融发展的文明典范之城,城市功能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完备;全面建成世界文化旅游枢纽门户和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全面建11、成金沙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融入丽江市中心城区,建成山水诗画“花园城市”。打造古今交融、山水田城共融的新时代宜居宜业宜游活力新城1.7 1.7 发展规模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全县常住人口总量达到23.46万人;县域城镇常住人口14.08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1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20252025全县常住人口总量达到25.13万人;县域城镇常住人口18.34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14.4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20352035 用地规模科学预测预判增量摸清家底框定总量全域整治控制流量底线思维限定容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有机更新挖掘存量联动古城区,融入区域协同发展联动古12、城区,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古城加快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进程,玉龙一体化发展进程,共建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共建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共建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共建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交通枢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交通枢纽门户和集散中心纽门户和集散中心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共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共塑金沙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塑金沙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2.12.1加快古城区加快古城区玉龙一体化发展进程玉龙一体化发展进程共建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共建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基于玉龙县城与古城区的地缘关系和生态空间格局特点,以及丽江市中心城区发展需求和定位,构建古城区与玉龙县城在功能13、上互补、空间上隔离的一体化区县发展集核,建设玉龙现代化活力纳西新城,承接古城区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古今交融,打造玉龙县城旅游服务和枢纽门户功能,将玉龙县城建设成为丽江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团之一,全面融入丽江市中心城区,推动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打造玉龙在滇西北区域的“1小时生活圈”古城玉龙: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协同、生态共保共治2.2 2.2 共建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共建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协同川、滇、藏三省,推动生态共保、旅游市场共享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协同川、滇、藏三省,加强玉龙县与迪庆州、大理州、怒江州,四川的凉山州、攀枝花市和西藏的昌都市、林芝市共享旅游市场14、共建一个旅游目的地。依托玉龙人文景观资源和旅游金字招牌,差异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平台,强化与大香格里拉区域在生态保护、旅游发展领域的协同对接昆明至西藏昌都经济走廊,整合沿线优势人文景观资源,加快区域互动连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生态文化旅游、度假休闲旅游。2.3 2.3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交通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交通枢纽门户和集散中心枢纽门户和集散中心依托玉龙县“两省五县交汇、入川藏重要节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大丽铁路丽江高铁站坐落玉龙县的交通优势,外联内引,建设出滇入川入藏、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综合交通格局。加强与滇西北区域城镇群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网络通讯设施等的15、互联互通。建立面向大滇西旅游环线上,乃至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门户枢纽和集散中心。加强城市内部基础设施的优化,强化玉龙区域交通中枢纽门户和集散中心功能,培育枢纽经济,引流入玉,推进玉龙高品质发展。对外对内“两省五县交汇、入川藏重要节点”内联外引,打造枢纽门户和集散中心2.42.4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共塑金沙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共塑金沙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协同川、藏,共建滇西北“生命共同体”,推进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设,共筑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及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守护生物多样性家园。加快与维西共建滇金丝猴保育中心,加强滇金丝猴的保16、护和研究;加快与香格里拉哈巴雪山的生态共治,共同建好虎跳峡两岸生态屏障;加强与兰坪县、剑川县合作,共同建好老君山生态屏障;推进金沙江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共治,保护好三江并流神奇秘境。协同川、藏,共建滇西北“生命共同体”优化空间格局,构建玉龙美丽国土空间“新画卷”优化空间格局,构建玉龙美丽国土空间“新画卷”构建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开发保护格局构建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开发保护格局统筹三区三线划定与管控统筹三区三线划定与管控明确功能分区管控明确功能分区管控3.1 3.1 构建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构建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开发保护格局开发保护格局县域经济发展核和古城-玉龙一体化联动发展极核大丽香旅游经济发展轴玉龙17、雪山生态屏障、老君山生态屏障西部绿色产业发展片区、中部城镇综合服务和高端旅游产业发展片区、东部绿色产业发展片区一核一轴两屏三片重点小城镇、特色小镇、特色景区景点和特色产业园区等多点金沙江绿色经济带一带构筑“一核、一轴、一带、两屏、三区、多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3.2 3.2 统筹三区三线划定与管控统筹三区三线划定与管控耕地保护划定不少于39953.1817公顷;占国土总面积6.44%。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不少32754.8228公顷。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96823.2577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7.88%。全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控制规模为2849.0631公顷,拓展系数为1.29倍。统筹划定落18、实三条控制线 优化三大空间布局科学评估优化生态保护红线维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确保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实行最严格的管控,除规定外原则上禁止占用。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底线,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特殊保护,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确定城镇未来发展的空间边界,处理好城镇开发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关系,引导城镇开发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生物多样农业空间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城镇空间集约紧凑、宜居宜业3.3 3.3 明确功能分区管控明确功能分区管控 落实国家、云南省、丽江市主体功能区定位玉龙县属国家级重19、点生态功能区,市级细化主体功能区属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城市化地区,叠加功能区属重点小城镇、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根据玉龙县资源环境城镇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治理要求,遵循全域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的原则,将玉龙县域细分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生态保护其他红线区、生态控制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其他重要耕地区、城镇集中建设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和牧业发展区共12类规划分区。生态保护优先,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优先,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筑牢山水相融的生态安全格局筑牢山水相融的生态安全格局优20、化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探索“两山、一江、一湖”生态保护和生态探索“两山、一江、一湖”生态保护和生态服务转化实施路径服务转化实施路径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生态空间整治和推进生态空间整治和修复修复提升生态安全服务功能提升生态安全服务功能4.1 4.1 筑牢山水相融的生态安全格局筑牢山水相融的生态安全格局金沙江流域生态保护带玉龙雪山生态屏障、三江并流丽江老君山生态屏障金庄河生态廊道、玉龙雪山拉市海生态廊道、漾弓江生态廊道、云岭生态廊道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玉龙县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三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文海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县级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21、生态重要和敏感的斑块一带两屏四廊多点构建“一带两屏、四廊多点”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4.2 4.2 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2个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三江并流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玉龙省级森林公园构建“自然保护区为主体、自然公园为补充”2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分类保护和管控4.3 4.3 探索“两山、一江、一湖”生探索“两山、一江、一湖”生态保护和生态服务转化实施路径态保护和生态服务转化实施路径严守生态底线,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突出全域生态底色、探索绿色发展模式,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22、基地。生态+推进山水田城交融,建设古城玉龙一体花园城市;打造玉龙生态人文旅游服务中心。生活打造玉龙高品质大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玉龙雪山户外生态旅游聚集区、拉市海湿地生态旅游和乡村休闲度假中心、老君山户外运动和高端康养度假区。消费完善生态评价考核体系;健全绿色发展促进机制;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机制做强金沙江经济带绿色农产业;着力建设绿色工业产业;积极培育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挖掘绿色能源产业,打造绿色能源基地;做特生态文旅深度融合的旅游休闲产业。产业 严守生态底线,严格落实“三线一单”4.4 4.4 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水资源的刚性约束,提升23、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区域水资源调配,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江、河、湖、湿地、水源地保护,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湖泊革命”等举措,加强重要河湖水系、湿地的整体保护,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重点保护。强化流域面源污染的控制,鼓励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水资源完善“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碳汇”能力;严格保护公益林地,实施林地保护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森林抚育和森林修复,对水源地周边区域建立生态屏障;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林地资源全面整合草地资源,算好经济账和生态账,建立完善的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24、的双赢目标。草地资源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守住“两条底线”,实行最严格且差异化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结合“三调”核定耕地保有量任务,优先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稳定优质耕地布局,严格落实耕地利用占补平衡制度;加强耕地用途管制。耕地资源合理安排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产资源的规范开发和管控,促进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矿产资源以自然保护地为核心,持续巩固玉龙县生物多样性建设成效,加强对珍稀濒危、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种群及其生境实施特殊保护制度,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和持续利用能力。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25、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等的建设。守护生物多样性美丽家园4.5 4.5 推进生态空间整治和修复推进生态空间整治和修复森林资源抚育和修复;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防治;陡坡生态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金沙江流域河流、湖泊、水源地、湿地等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弃露天矿山分类治理和修复,规划对玉龙县域100个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或复垦治理。水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修复退化受损生态空间4.6 4.6 提升生态安全服务功能提升生态安全服务功能联动香格里拉、怒江建设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区、生态文明建设科普教育示范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26、展示区.打造滇西北生态安全重要展示窗口 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科研基地 打造国际生态学术交流和教育示范平台发挥科技和人力资源集聚优势,打造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监测及科学研究平台,为国家、省、市生态安全和自然保护地研究重大课题、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及科考、生态环境监测提供科技和生态服务支撑。积极申办各类国际国内生态学术、生态文化活动,探索建立国际生态保护合作和服务基地,创建自然保护地学术交流和教育示范窗口。严保耕地和粮食安全,建设绿色农业强县严保耕地和粮食安全,建设绿色农业强县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业空间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业空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27、系加强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强乡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5.1 5.1 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业空间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业空间金沙江沿线河谷绿色农业发展带鲁甸巨甸农产品主产区、太安九河农产品主产区西部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中部生态休闲农业片区、东部绿色高效农业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示范基地一带两区三片多点构建“一带、两区、三片、多点”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空间格局,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5.2 5.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农业产业名片打造高原特色水果之乡、林药之乡、“一县一业”中药材示范县。农业产业品牌塑造打造28、全国最优的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连接国内外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品物流基地、云南省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滇西北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库、玉龙县金沙江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十大农业产业优势基地道地中药材产业基地、特色林果生产基地、高原特色蔬菜生产基地、高山花卉生产基地、淡水水产健康养殖基地、畜禽生态养殖基地、中药材和农作物种植繁育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和储运基地、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玉龙县拉市镇田园综合体、丽江白沙木梨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批示范园推进玉龙县国家现29、代农业产业园(太安乡)、玉龙县太安乡村振兴示范园,推进拉市花花色玫瑰庄园、白沙雪山玫瑰等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庄园等多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构建“5+2+4+5+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5个5亿元以上产业、2个20亿元级产业、改造提升4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5大特色产业、引导发展5大特色品种。农业产业布局干热河谷区重点发展烤烟、油橄榄产业;中、高海拔区,重点发展苹果、雪桃、花椒等生态林果和中药材产业。5.3 5.3 加强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强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耕地保护,提高耕地使用效率,发展现代科技农业,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农30、田水利设施完善的高效农业发展空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农田改造力度,重点对耕地破碎度高的低效农用地和土壤砂化、盐碱化程度高的失序农用地、低品质耕地进行重点整治,开展提质改造。耕地提质改造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避开生态敏感和脆弱区、退耕还林还草区、水土流失区、灾害风险区,合理、适度开发利用其他草地、沙地、裸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土地、闲置宅基地等存量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对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土壤改良、植被恢复、修筑挡土墙等,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进行土地恢复利用。土地复垦盘活土地31、资源,鼓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充分依托全域旅游优势,鼓励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优质旅游胜地,发展农文旅休闲、农文旅体验等的乡村旅游;鼓励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农业产业项目,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5.4 5.4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聚焦“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产业强镇”、“一村一品”发展战略,推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夯实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基于玉龙县生态本底资源和农业发展特色,鼓励全域化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32、探索,整合各乡镇优势资源、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主体,围绕中药材、油橄榄、特色林果、高山花卉高原特色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产品链、加工链、物流链、附加价值链全产业链开展经营活动。全力建设玉龙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聚焦特色,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整合资源,鼓励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发挥全域旅游优势,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以人为本,推动城乡统筹和融合发展以人为本,推动城乡统筹和融合发展对接古城区,古今交融,推动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对接古城区,古今交融,推动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构建紧凑集约城镇空间构建紧凑集约城镇空间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和职能结构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和职能结构引导培育一批特色小镇引导培育一批特色小镇加速推进乡村33、振兴战略,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强化内涵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强化内涵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西新城6.1 6.1 对接古城区,古今交融对接古城区,古今交融推动古城推动古城-玉龙一体化发展玉龙一体化发展基于玉龙县城与古城区的地缘关系和生态空间格局特点,以及丽江市中心城区发展需求和定位,构建古城区与玉龙县城在功能上互补、空间上隔离的一体化区县发展集核,建设玉龙现代化活力纳西新城,承接古城区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古今交融,打造玉龙县城旅游服务和枢纽门户功能,将玉龙县城建设成为丽江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团之一,全面融入丽江中心城区,推动古34、城-玉龙一体化发展。6.2 6.2 构建紧凑集约城镇空间构建紧凑集约城镇空间黄山协同拉市、白沙形成的玉龙县域城镇集聚发展主核石鼓、巨甸、大具三个县域城镇发展副核金沙江沿线城乡融合特色发展带大丽香大通道南北发展轴,怒江至丽江东西发展轴一主三副一带两轴鲁甸、鸣音、太安等10个一般乡镇多点构建“一主、三副、一带、两轴、多点”东西南北贯通、散点发射式城镇空间格局6.3 6.3 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和职能结构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和职能结构 城镇体系结构黄山街道拉市镇白沙镇县中心区石鼓镇巨甸镇大具乡重点小城镇黎明乡石头乡宝山乡鸣音镇鲁甸乡太安乡塔城乡龙蟠乡奉科镇九河乡特色小城镇3 33 31010形成“县中心区重35、点小城镇特色小城镇(一般乡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黄山街道九河乡黎明乡、石头乡、宝山乡、石鼓镇、拉市镇、白沙镇鲁甸乡、太安乡、大具乡、塔城乡、龙蟠乡巨甸镇、鸣音镇、奉科镇6.3 6.3 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和职能结构优化城镇等级体系和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及定位乡镇(街道)定位黄山街道活力新城魅力黄山白沙镇东巴之源古韵白沙拉市镇高原湿地雪桃之乡黎明乡傈僳之乡丹霞黎明石头乡烂漫花乡碱泉石头宝山乡云上石头人文宝山石鼓镇金沙丽水红色义旗鲁甸乡康养旅居药材之乡太安乡田园度假科普之乡大具乡雪山田园休闲大具塔城乡歌舞之乡悦动塔城龙蟠乡虎跳金沙醉美龙蟠九河乡绿野稻梦高原水乡巨甸镇金沙明珠渔米之乡鸣音镇雪域高原风情鸣音36、奉科镇革囊遗存秀美奉科综合型特色工贸型特色旅游型特色农业型特色集贸型6.4 6.4 引导培育一批特色小镇引导培育一批特色小镇结合自然、文化、产业等特征,明确特色小镇清单,引导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小城镇,增强小城镇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特色小镇特征:形态“小而美”,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机制“活而新”重点加快黎明丹霞小镇、东巴谷康养小镇、梦丝路小镇、白沙古镇、玉湖民宿小镇、太安星空小镇、石鼓红色小镇、宝山石头城等的建设。黎明丹霞小镇玉湖民宿小镇宝山石头城白沙古镇6.5 6.5 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发展目标37、:山水田园间美丽宜居村民富产业旺人文特色丰 引导乡村差异化发展顺应玉龙县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立足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现状、民族特色、文化脉络,合理确定乡村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因村施策,分类推进村庄差异化发展。构建“三级五类四型”的村庄发展体系,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加速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心村+重点村+一般村100+98+976三级6.5 6.5 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城郊融合类:3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聚集提升类:31个行政村294个自然村特色保护类:36个行政村317个自然村搬迁撤并类:34个自然村暂不明确类:30个行政村49638、个自然村五类6.5 6.5 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分类推进乡村发展自然山水特征型:14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产业资源特征型:47个行政村854个自然村民族文化特征型:20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区位交通特征型:19个行政村144个自然村四型6.5 6.5 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融入市级战略,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落实省、市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下达指标和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融入丽江市级发展战略,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100个美丽村庄(自然村为单位)构建100+54+6+1+2示范体系,39、多元振兴乡村54个田园综合体示范村(行政村为单位)6个示范产业园(乡镇为单位)2个乡村振兴示范园(乡镇为单位)6.6 6.6 强化内涵提升强化内涵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 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城市中央发展轴马鞍山文笔山五台山蛇山森林生态廊道门户枢纽发展片区、文笔海休闲度假片区、纳西新城中心综合发展区、森林公园休憩和运动体验片区门户枢纽商贸商务和旅游集散中心、纳西新城活力中心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一轴一廊四片区三心城市中心节点、城市活力节点和片区发展节点多点漾弓江纳西滨江活力带一带构建“一轴、一带、一廊、四片区、三心、多点”的宏观空间格40、局6.6 6.6 强化内涵提升强化内涵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用地功能优化ReconstructionGet PrizesLaunchEvaluating Results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强化城市发展内涵,优化调整功能用地布局,完善服务配套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城市公共服务用地旅游业服务用地绿化景观用地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分类更新指引城市交通体系更新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更新老旧小区更新县城风貌更新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村庄整治更新传统商圈升级智慧城市更新居住用地倾斜增加优化调减规划以“整治改善、保护和41、再开发”三种城市更新方式,重点围绕城市交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区老旧小区、城区范围村庄整治、传统商圈、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智慧城市建设九大方面提出更新方案,分阶段、分区域、分功能有序推进。6.6 6.6 强化内涵提升强化内涵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基于中心城区存量土地现状情况和用地潜力,规划加大现状存量土地的盘活使用力度,推进土地高效使用。盘活存量土地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引导利用返还地,明确返还地土地性质、用地权属、管控要求和建设引导策略探索立体空间存42、量,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优先利用城镇开发边界内“批而未供”的土地6.6 6.6 强化内涵提升强化内涵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 构建山水相依、城园相融的蓝绿开敞空间城市中心绿轴漾弓江滨河绿廊,青龙河景观生态廊道马鞍山文笔山五台山蛇山生态屏障城区内的多个综合公园、广场、口袋公园等一轴为带多条城市道路健步绿道、环湖滨河慢行绿道、田园观光慢行绿道、森林游憩半山慢行绿道等两河为廊四山为屏多点为园绿道成网构建“一轴为带、两河为廊、四山为屏、多点为园、绿道成网”的蓝绿网络体系6.6 6.6 强化内涵提升强化内涵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建设宜居宜业43、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 构建山水相依、城园相融的蓝绿开敞空间绿美花园城市打造保护和延续传统山水格局,融入县城北侧田园风景廊道,共同构建山环水绕、田城交融的空间格局,梳理漾弓江、护城河、文笔海等水系脉络,打造滨水开敞空间,营造生机活力氛围。山水润城推动城园相依、城绿交织、田园成趣,强化县城开敞空间和观景视廊的保护,依托纳西滨江主题公园、记忆遗产中央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及其他重要节点绿化景观建设,形成蓝绿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城市公园绿化服务覆盖率不低于90%,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2平方米/人;推进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绿化建设,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健康生活环境。城园相依全面44、融入丽江市中心城市打造“花园城市”目标,加强植物景观的营造,通过增绿、增花、增果,依托植物多样性,丰富城市植物景观层次和变化,优化植物景观结构,融城市于花园之中,融城市于自然生态环境中。花园增色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公园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建设,以绿地先行,统筹各类功能用地布局绿色空间,建立蓝绿交织、平面和立体结合的城市绿色,高标准高要求保障城市绿化用地,增加城市绿量,高颜值营建城市山水之美和人文之美,高质量打造绿美社区、绿美街道和全民健身绿道网等绿地空间。绿美提质6.6 6.6 强化内涵提升强化内涵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活力纳西新城 提升城市品质和气质45、,共塑文化遗产记忆重点推进高铁门户枢纽、记忆遗产城市中央公园、纳西新城门户商贸商务中心(CBD)、纳西新城城市中心、城市地标、漾弓江纳西滨江主题公园、“丽江街”特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服务行政中心、旅游文化园、旅游度假服务社区和特色小镇等的建设,吸引人流,改善玉龙县城人气不足现状,激活城市活力。建设玉龙县规划展示中心、纳西文化展示馆、玉龙县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玉龙县博物馆等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设施,满足居民和游客高层次的博览、体验需求,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推进城市特色标配建设加快具有区域辐射力设施建设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化体系和智慧化服务体系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化体系和智慧化服务体系46、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创新产业空间体系创新产业空间体系优化城市服务体系优化城市服务体系7.1 7.1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玉龙县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精心培育百十亿级产业,突出生态底色,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构建“1+7”现代化产业体系1个百亿级产业+7个十亿级产业1个百亿级产业7个十亿及产业百亿级文化旅游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金沙江绿色农业高原生态养殖业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生态环保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引导培育新兴产业传统农业、传统商贸业、传统物流业金沙江绿色农业、人文旅游产业、高原特色生态养殖业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47、清洁能源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跨境电商、生物医药产业等7.2 7.2 壮大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依托丽攀-川滇、丽迪-滇藏、金沙江经济带,全面融入川渝双城经济圈、全球产业链格局,壮大玉龙县域绿色经济发展实力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优做特旅游经济载体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7.3 7.3 创新产业空间体系创新产业空间体系构建“一带、一城、五区、五园”的空间体系和“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区产业园龙头企业”的四级产业布局结构金沙江经济发展带玉龙纳西新城现代产业城丽江火车站商贸聚集区、白沙创意旅游产业聚集区、老君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玉龙雪山生态旅游产业聚集区和拉市海高原湿地旅游产业48、聚集区云南白药现代农业园(太安)产业园、鲁甸道地中药材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大具丽江田园公司油橄榄产业示范园、雄古工业园区、嘉和综合物流园区一带一城五区五园7.4 7.4 优化城市经济服务体系优化城市经济服务体系优化城市经济服务体系,引导传统商贸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新型消费商圈,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城市经济综合体,培育现代商贸物流经济、数字经济、工业经济、旅游服务经济等经济新业态,重点发展体验经济、夜间经济、总部经济等多元化新商业模式,打造高端购物商圈、商务办公综合体、电商物流中心、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枢纽门户集散中心、企业总部集群、文创产业集群等。优化城市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新型消费圈联动古49、城区、西山、蛇山片区,共建丽江市中心城市商圈,重点建设玉龙县新城商业中心、丽江火车站门户枢纽商贸物流中心、白沙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玉龙新城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文笔海度假休闲基地和纳西主题滨江公园综合服务带等城市经济载体,打造24小时经济功能圈层,繁荣玉龙纳西新城活力。联动古城区,共建丽江市中心城市商圈整合古城区和玉龙县现有物流设施,共同构建丽江市中心城市1个物流集散枢纽,为丽江市域物流发展重要核心枢纽。玉龙重点建设嘉和综合物流园和南口物流中心。整合现有物流设施,共建1个物流集散枢纽传承纳西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人文玉龙传承纳西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人文玉龙保护历史人文体系保护历史人文体系活化利50、用自然人文资源活化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塑造优美城乡特色景观塑造优美城乡特色景观构建全域旅游特色空间构建全域旅游特色空间8.1 8.1 保护历史人文体系保护历史人文体系保护自然、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文化记忆,构建以“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全域自然人文保护格局,并从世界级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中国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线路、历史文化保护区九个层面建立玉龙县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世界级遗产世界自然遗产长江第一湾“三江并流”世界文化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世界文化遗产白沙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白沙历史文化街区古纳西王国之都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51、共12处世界级(2个)省级(4个)市级(6个)历史建筑历史建筑(12处)文化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共3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7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86 人世界级(2项)国家级(2项)省级(20项)市级(20项)县级(334)历史文化线路滇藏茶马古道中国传统村落已公布25个,待申报9个历史文化名镇巨甸镇、塔城乡(均为待申报)历史文化名村玉湖村、白沙村(均为待申报)石头城村、署名村(均为待申报)8.2 8.2 活化活化利用自然人文利用自然人文资源资源统筹玉龙县自然人文52、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将山川形胜自然生态环境、自然历史地理环境、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相结合,以用促保,依托各自然和人文要素特点,探索适宜各要素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化道路,在保护的前提下,传承和利用文化,开拓活化利用思维,将人文资源物态化、活态化、业态化。人文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手工技艺艺术创作文化演艺.康体养生古道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民俗红色文化自然文化壁画文化古迹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服务其他文化纳西文化人文资源+产业8.3 8.3 塑造优美城乡特色景观塑造优美城乡特色景观构建“两廊、六区、多点”的玉龙特色美丽空间格局金沙江绿色生态走53、廊、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廊西部山地纳西文化特色风貌区、老君山黎明丹霞景观特色风貌区中部田园特色风貌区、县域中心高原湿地和纳西文化特色风貌区玉龙雪山冰川特色风貌区、东部山地纳西文化特色风貌区自然景观风貌节点、民族文化景观风貌节点、红色文化景观风貌节点两廊六区多点 展现玉龙特色风貌8.3 8.3 塑造优美城乡特色景观塑造优美城乡特色景观 塑造山水人文城市特色保护和延续玉龙县“见山望水、揽湖拥河”的山水格局,绘就“面朝雪山、三面环翠、田园环绕、两河一海”的城市空间意向,塑造山、水、田、城共融的自然景观特色风貌;衔接古城,打造古城玉龙“古今交融”的城市人文特色景观格局,保护和传承文化,以展示纳西族特54、色文化为主的纳西活力新城。规划门户枢纽特色风貌区、城市活力中心和滨水活力带景观风貌区文笔海环湖特色风貌区、山地森林生态风貌区四大风貌区。整体保护玉龙雪山视线通廊,管控玉雪大道中央视廊、南口路视廊、文笔海视廊三大视廊通道。8.4 8.4 构建全域旅游特色空间构建全域旅游特色空间构建“一心、一带、三片、四区”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枢纽节点和集散中心、丽江市文化旅游创新区玉龙县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西部生态文化旅游片区、中部生态文化旅游片区、东部生态文化旅游片区大玉龙雪山旅游区、白沙纳西活态文化旅游体验区拉市海湿地生态文化旅游55、区、老君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一心三片四区金沙江生态旅游带一带强化支撑体系,提升设施服务能级强化支撑体系,提升设施服务能级构建外联内引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丽江世界旅构建外联内引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丽江世界旅游胜地门户枢纽游胜地门户枢纽构建便捷的城乡生活圈,打造均衡共享的公共服构建便捷的城乡生活圈,打造均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务体系完善基础支撑设施,保障城乡安全韧性运行完善基础支撑设施,保障城乡安全韧性运行9.1 9.1 构建外联内引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外联内引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丽江世界旅游胜地门户枢纽建设丽江世界旅游胜地门户枢纽玉龙一类通用机场建设白沙直升机场建设四横为华丽高速、西香高速、玉龙至维西高速56、古宁高速;两纵为稻丽高速、玉龙至腾冲高速;一互通为玉龙县大丽高速公路九河互通立交。航空高速路:四横两纵一互通一横为丽江至攀枝花铁路,五纵为大理至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丽江至泸水至腾冲铁路、大丽城际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高铁、丽江至大理高铁。铁路:一横五纵加快推进多条国道及省道改造提升通行效率。打造金沙江中游水运航道,建设梨园、阿海绿色美丽航道,整治石鼓至虎跳峡航道;新建码头8个。水运航道构建大丽高铁丽江站、城乡旅游客运站、城市公交枢纽、旅游公交枢纽、物流枢纽等多式融合枢纽体系。枢纽体系一环为丽江老君山全景旅游观光列车环线,三轨为古城区玉龙联动发展的城市综合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和3号线。轨道交通57、:一环三轨国道及省道9.2 9.2 构建便捷的城乡生活圈构建便捷的城乡生活圈打造均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均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优化完善城乡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玉龙县完善独立,又与市级联动、差异化共享共治的县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玉龙县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提升玉龙纳西新城作为丽江市中心城区门户枢纽、旅游产业迎客厅的地位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转型升级,加快古城区和玉龙县城互动性、互补性治理,植入旅游新功能,提升服务新品质,统筹布局县城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性设施,完善县域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以满足市民及游客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加强优质公共服务设施的供58、给和短板补齐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景观景点在空间上和功能上的“双融合”、内涵“渗透”,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作为旅游特色景点的公共服务功能、旅游景区景点成为特色文化传承和展示的公共服务载体的良性互动;智慧化建设旅游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品质,全面打造玉龙县全域旅游服务体系特色。加强文旅融合设施建设规划提升现有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新进纳西文化展示馆、文化创意艺术馆、县城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站、游客服务智慧系统和标识系统等。完善现有设施体系9.2 9.2 构建便捷的城乡生活圈构建便捷的城乡生活圈打造均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均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多层次、特色化、普惠均衡全59、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两大层级、六个方面、八类设施”服务功能完善的社区生活圈。按照“县级-镇街-社区”三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构建15分钟、5-10分钟生活圈,每个社区设置一个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城镇社区生活圈按照乡镇级-行政村级设置两级配套公服设施,提倡连片村庄共享设施。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按照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的要求进行设施设置。乡村社区生活圈病有所医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均等的医疗卫生体系老有所养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弱有所扶完善社会福利设施体系学有所教体有健康文化惠民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完善、多元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均衡共享60、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两大层级六个方面八类设施覆盖布局健康管理、为老服务、终身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商业服务、行政管理、市政设施和公共安全等八类设施。9.3 9.3 完善基础支撑设施完善基础支撑设施保障城乡安全韧性运行保障城乡安全韧性运行 构建高质量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县域重大基础设施城乡基础设施完善优化提升梨园电站、阿海电站两项能源基础设施,重点推进龙盘电站、两家人电站、梨园阿海抽水蓄能项目等重大水能源设施建设。水能设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有序推进多个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进有条件产业集聚区、公共设施及商业建筑屋顶等区域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屋顶光伏,大力推进金沙江沿线光伏提水工程61、。光伏发电设施改善玉龙县工程性缺水现状,集约利用水资源,积极融入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快推进供水基础设施的加固扩建和新建,提升玉龙县全县供水保障能力。水利设施改善城乡供水安全格局,健全城乡一体供水体系,构建多水源供水方式,保障城乡供水能力;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推进再生水回用,鼓励雨水利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供水系统有序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排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鼓励污水处理回收利用。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构建多渠道、多方向电力通道,优化城乡电网结构,建设科学合理供电网络;保障城乡发展需求,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加强燃气供应设施建设,增强天然气储运能力,提高62、天然气普及率和用气安全水平。清洁能源供应系统开展垃圾分类行动和垃圾资源化利用行动,城乡生活垃圾逐步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建立各类固体废物循环处置体系,避免危险废物引发的环境事件。环卫系统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推动5G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玉龙”、“丽江云”数据中心等智慧体系建设。通信网络系统9.3 9.3 完善基础支撑设施完善基础支撑设施保障城乡安全韧性运行保障城乡安全韧性运行 构建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玉龙县按抗震等级不低于8度设防,强化防灾指挥中心建设,构建应急疏散网络,提高生命工程设施配置标准,加强生命安全通道的建设;利用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设置各类应急避63、难场所,形成全域覆盖的应急避难体系。抗震救灾健全防洪排涝体系,根据城市防洪标准以及各城镇的实际情况,确定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其余建制镇及乡镇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推进金沙江流域山洪灾害隐患防治;划定河道蓝线,严格落实相关管理要求;加快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完善城乡消防配套设施,提升消防救援效率。中心城区建立城市消防站、微型消防站相互协同的的多层级消防救援设施体系,乡镇建立以乡集镇(街道)为核心,社区、村组微型消防站为补充的消防救援设施;加强消防给水设施建设;强化森林火灾防控。消防减灾“适度超前、防控结合”,建立以人防指挥中心、疏散通道、地下人防片区、地下医疗64、救护工程和专业队、地下掩蔽工程组成的城市人防工程体系。人防工程补齐公共卫生安全短板,加快建立以“120”为急救平台,以市级急救中心和各医院急诊、市县疾控中心为载体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现有医疗设施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应急基础设施的配置,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升以社区为网格化单元的公共事件响应速度和能力;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布局和配建标准;做好应急空间预留和战略留白,提高规划弹性适应能力,做好应急设施的选址和设施接入条件,可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开敞空间规划建设中预留紧急安全设施接口和空间,同时,应按照“刚弹结合、平战结合”的统筹思路,保留预留用地功能置65、换的可能性。公共卫生安全应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划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加强工程整治、搬迁避让等方式综合治理既有隐患点,降低灾害损失。地灾防治注重规划实施和监督,构建全要素空间治理体系注重规划实施和监督,构建全要素空间治理体系一套规划体系严传导一套规划体系严传导一张蓝图全覆盖一张蓝图全覆盖一套机制保实施一套机制保实施一个平台严监管一个平台严监管一个近期行动促实施一个近期行动促实施 落实:战略目标、发展定位、管控要求。传导:总体目标与定位、重要控制线、约束指标、规划分区和用途管控等。协调:周边市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66、划。10.1 10.1 一套规划体系严传导一套规划体系严传导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云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丽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玉龙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详细规划传导传导落实传导落实传导落实传导落实协调周边市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特定行业专项规划特定区域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协调协调10.2 10.2 一张蓝图全覆盖一张蓝图全覆盖1234566大功能模块一张图应用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评价规划成果审查与管理监测评估预警指标模型管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构建国土空间“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整合各部门空间规划、项目管理、行政审批信息系统67、,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国土空间精细化治理提供智能化手段。10.3 10.3 一套机制保实施一套机制保实施建立规划定期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动态调整完善健全规划实施考核制度评估与体验实施成效评估实施过程评估存在问题规划建议实施考核动态调整绩效考核约束性指标考核规划传导配套机制现状图动态更新规划目标调整规划策略调整合规的局部空间调整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调整和考核等相关机制,加强对规划的实施、监督和管理,保障规划有效实施。10.4 10.4 一个平台严监管一个平台严监管形成覆盖全域、三维立体、权威统一的国土空间数字化“底板”。建立健全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统一调查监测与动态更细68、腻之,着力构建“数字国土”。建设国土空间数字化平台实现各类规划在规划体系、空间布局、数据底板、技术标准、信息平台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统一,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边界精准落地,上图入库,形成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形成全市统一的空间管理秩序与规则。以全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为基础,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实施及管理体系,支持空间治理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办理的工作平台,并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重要组成部分。统一国土空间数字化底图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10.5 10.5 一个近期行动促实施一个近期行动促实施规划体系完善计划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生态保护行动计划风貌提升行动计划交通体系行动计划历史文化保护计划设施完善提升行动计划旅游服务提升行动计划重点保障民生,以历史文化保护、地方特色产业振兴、生态保护、旅游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为重点,制定近期行动计划,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近期建设项目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全域空间治理行动计划品鉴魅力,遇见未来,玉龙2035,我们协同共筑!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500万份文档
500万份文档 免费下载
10万资源包
10万资源包 一键下载
4万份资料
4万份资料 打包下载
24小时客服
24小时客服 会员专属
开通 VIP
升级会员
  • 周热门排行

  • 月热门排行

  • 季热门排行

  1. 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教师周转宿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9页).docx
  2. 国道改建项目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3页).doc
  3.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全套台账(138页).docx
  4. 三层21.7x14.6米别墅建筑平立剖面施工图带造价效果图全套资料.zip
  5. 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保证措施方案(10页).doc
  6. 2020首届直播电商节(万载好物 匠心未来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8页).pptx
  7. 上海英国商会:2023年创意产业与营销目录Vol2.0(英文版)(50页).pdf
  8. 厂房宿舍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15页).doc
  9. 简蒲高速公路路基排水工程急流槽首件工程实施方案(15页).doc
  10.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全套资料汇编(90页).doc
  11. 场地平整工程土石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设计方案66页.doc
  12. 住宅建筑地基项目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
  13. 墓园修缮项目石碑、祭台、园路及石牌坊工程施工方案(61页).doc
  14.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环保、工期、售后服务)保障措施与相关违约承诺书(39页).doc
  15. 建筑施工模板坍塌应急预案演练方案(7页).docx
  16. 外装饰电动吊篮施工方案.doc
  17. 办公楼安全消防知识及要求培训课件(48页).ppt
  18.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50页).pdf
  19. 陵园公墓项目场地平整工程杂草清理墓碑移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6页.doc
  20. 110KV线路升级改造工程过路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8页.doc
  21. 2018边坡锚杆锚索格构边坡支护施工方案【69页】.doc
  22. 田块土地复垦整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7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