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翰林苑房地产开发项目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53页).pdf
下载文档
上传人:Le****97
编号:940830
2024-06-17
53页
38.11MB
该文档所属资源包:
2024别墅住宅办公居住小区社区综合体项目景观概念设计方案文本
1、 翰林苑房地产开发项目规 划 设 计目录壹 贰 叁 肆 伍效果展示项目背景规划设计技术图纸设计说明投资概算陆1效果展示鸟瞰图沿街效果图2规划背景区位分析项 目 位 于 贵 州 省 赫 章 县 野马川镇,地处赫章县东部,距离 县 城 1 6 公 里。镇 内 交 通 便捷,毕 威 高 速、3 2 6 国 道、7 7 4 县 道 穿 镇 而 过,覆 盖 1 4个村。且特色产业聚集,如野马川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园区规划为药业产业集聚区、农特产品加工集聚区、建筑原材料加工集聚区、农业观光园区、物流交易中心等。赫 章 县野 马 川 镇项 目 位 置R=10KM交通分析地 块 南 临 园 区 大 道,为2、 野马川城市主干道,秀河沿线为城市快速路,项目距离野马川收费站仅4.5公里左右,周边道路均为已实现通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可达性强。项目位置秀 河 线长 征 路园 区 大 道现状道路公共配套地 块 赫 章 县 野 马 川 镇 园 区大道北侧,距离野马川最繁华的商业街700米左右,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可达野马川人民政府、野马川中学、野马川初级中学等,教育及公共配套资源丰富,地块价值较高。项目位置野马川人民法院野马川人民政府野马川中学贵州赫之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赫章县黔丰荞业有限公司野马川商业街野马川初级中学1公里辐射范围地块东西长度约64.1米,南北宽度约41米,地块整体南北高,中间低,最大高差约5米3、,且基本低于市政道路标高。南侧临园区大道,北侧为现状民房与耕地。321464.1米41米场地分析1 11 11-1场地剖面图场地分析坡 向 分 析高 程 分 析坡 度 分 析场地现状项目用地范围规划条件3规划设计总平面图翰林苑项目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2661.00 总建筑面积12969.12 计容建筑面积10644.00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0110.23商业464.69 物业用房43.88消防控制室25.20 非计容建筑面积2325.12 其中架空层面积191.77 地库面积2133.35 容积率4.00/建筑密度31.64%建筑占地面积842.00 绿地率30.00%住宅总户数4、76 户总人数244 人建筑层数21F层机动车停车位46个其中地面机动车位6个地下机动车位40个园 区 大 道鸟瞰图沿街效果图功能分析2-21F高层住宅1F沿街商业园区大道1层消防控制室1层物业用房功能分析园区大道步行流线商业步行流线出入口地下车行流线车行流线地下车库出入口小区出入口(消防出入口)地面停车场功能分析园区大道消防登高场地市政道路消防登高场地功能分析园区大道绿化场地市政道路绿地面积798.30平方米,绿地率30.00%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功能分析园区大道园区大道引入一根DN150给水管道供本项目生活用水,消防给水在基地内成一个DN150的环状管网。给水管、雨水管与污水管均沿地块南侧布5、置,项目在地块西南角设置化粪池,室外雨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南侧园区大道市政污水管。消防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土石方测算日照分析 日照地点为赫章县野马川镇,冬至日有效时间段为09:00-15:00,普通住宅满足要求日照小时数为1小时。日照分析参数设置:分析城市:赫章县野马川镇东经10450分 北纬2708分分析日期:2023年12月22日冬至日有效时段:09:00-15:00日照分析结论: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室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日照要求。0 小 时1 小 时2 小 时3 小 时4 小 时5 小 时6 小 时4技术图纸总平面图地下车库平面图地下车库面积:2133.35平方米地下停6、车位个数:40个一层平面图本 层 建 筑 面 积:6 0 2.9 8 ,住 宅(大 堂):6 9.2 1 商 业:4 6 4.6 9 物 业 用 房:4 3.8 8 消 防 控 制 室:2 5.2 0 二层平面图本层建筑面积:515.58偶数层平面图本层建筑面积:515.58奇数层平面图本层建筑面积:515.58二十层平面图本层建筑面积:515.58跃层平面图本层建筑面积:233.16屋顶平面图立面图正立面图背立面图左立面图右立面图剖面图立面图5设计说明一一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地形图、红线图和规划设计要点等相关基础设计资料2.设计合同及设计委托任务书3.国家有关规范、标准:l 城市7、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2018年版;l 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GB 50352-2019;l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l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l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l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6-2022;l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l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4.地方有关规范、标准规程:l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0 年版)l 其他国家及贵州省有关的标准、规则、法规及规定 二、区域位置及概述二、区域位置及概述域位置及概述域位置及概述1.1.区域8、位置区域位置本工程位于赫章县野马川镇园区大道北侧,东西向长约64.1米,南北向长约41米,呈规则矩形。2.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项目净用地面积2661平方米,容积率4.0,建筑密度不大于35%,绿地率不小于30%。地块建筑限高80米。主要建设功能为:住宅、小区相应配套设施及商业。3.3.基地现状基地现状项目建设场地东西向长约64.1米,南北向长约41米,用地面积2661平方米,呈规则矩形,南侧为园区大道,场地内基本平整,整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最大高差约5米三三 总体规划与布局总体规划与布局 1.1.总体定位总体定位项目结合地方环境优势,设计第四代生态住宅,并利用现有地9、形,营造社区景观。以住宅为核心,构建一个优美、安静、舒适的居住小区形象。2.2.总平面规划总平面规划据地块用地情况,尊重场地特性,沿园区大道设置1层商业,服务社区及周边居民,内部设计一栋高67.8米的住宅,共21层。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于住宅架空层,有物业管理用房、消防控制室等。小区入口结合场地设置于地块东侧,通过景观设计形成入品前区,造就良好形象,维护小区环卫档次。3.3.流线组织流线组织1、合理的人车分流是交通方面的基本要求。地下车库出入口位于地块西南侧,尽量降低地下室车行坡道和人流方向交叉,各部分地下室车行出入口数量及位置均能满足规范及使用需求。赫章东城赫章东城翰林苑住宅项目翰林苑住10、宅项目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第一章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 2、社区以步行系统为基础组织社区居民休闲生活体系,小区的步行出入口设置于地块东南侧,首层设置架空空间,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借助市政道路进行消防登高场地设置,优化社区车行流线,做到人车分流,保证人行通道的舒适性和社区的安全性。4.4.空间形态空间形态1、设计中充分考虑规划结构、景观及建筑风格的个性塑造,强调居住区布局的整体性及社区概念,注重处理住宅与周边环境关系。2、利用基地原有地貌肌理,利用道路,建筑排布顺应地势景观以及朝向的变化,充分利用第四代生态住宅的景观效应,在区块内形成意趣盎然的空间形态,创造具有更加丰富的空间层次11、,创造优质人居环境,为居住者赢取空间、建筑、景观与生活四者充分交融的宜人社区。四四 建筑单体设计建筑单体设计1.1.产品类型产品类型本案住宅的产品从形体和功能上可以分以下几类:高层住宅、配套设施和商业。2.2.住宅平面设计住宅平面设计平面套型设计依据总体布局灵活多变,创造更多的自然通风、采光的室内空间,节约能源,平面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布局方正大气,设置观景大阳台等,营造良好的居住体验。3.3.住宅立面设计住宅立面设计1、本次设计采取现代中式建筑风格,注重“建筑、生活、艺术”三者的融合,通过富有创造力的建筑设计,形成简洁大气的住宅立面。2、运用包容、内敛、和合的现代中式设计手法,以简练的体量构12、成,在建筑空间层次上凭借精致的构建加以点缀,出挑的阳台和露台,构建出层次丰富的立面,材质上利用传统建材和现代材料混搭使用,形成质朴、亲切的立面感受,满足既具有国际视野又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贵阶层内敛的性格和开放的心态。4.4.安保设计安保设计采用封闭式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入户设门禁系统和安防系统与小区物业中心相连。小区四周设围墙及报警系统,并与物业中心相连。五五 消防设计消防设计由于小区场地特殊,需借助市政道路园区大道设置部分登高场地,小区登高场地宽度不小于10米,消防车道最小宽度不小于4米,最小转弯半径为12 米,消防车道能承受消防车荷载要求。各建筑间间距均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六、人防设计六、人13、防设计根据贵州省贵州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项目地面总建筑面积为10835.77平方米,按总建筑面积的4%修建防空地下室,修建建筑面积为434平方米,小于800平方米,因此项目防空地下室采用异地建设的方式。七、社区与建筑节能设计七、社区与建筑节能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减轻住区环境污染,注重居住舒适性能,合理选用绿色建材,创造绿色景观环境,对建筑的维护结构、门窗保温密封,对照明、供热、制冷系统进行节能设计为提高项目品质,在设计中采用成套产品。如屋面与山墙采用保温隔离措施,窗采用节能型夹层玻璃,既保温隔热,有丰富立面造型,且使户内有良好的视野及采光通风条件。八、地下车位八、地14、下车位根据规划条件,项目配建地下车位40个,且预留用电负荷。七、规划设计指标七、规划设计指标翰林苑项目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2661.00 总建筑面积12969.12 计容建筑面积10644.00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0110.23商业464.69 物业用房43.88消防控制室25.20 非计容建筑面积2325.12 其中架空层面积191.77 地库面积2133.35 容积率4.00/建筑密度31.64%建筑占地面积842.00 绿地率30.10%住宅总户数76 户总人数244 人建筑层数21F层机动车停车位46个其中地面机动车位6个地下机动车位40个一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在正常使15、用条件下,本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值WO=0.30kN/m2(建筑物高度60米时取1.1倍),地面粗糙度B类,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选用。基本雪压为0.25KN/m2。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附录A,拟建工程的所在地赫章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建筑结构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0.04。3.本工程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6、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二章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说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7、(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2/45-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要求。二二.建筑分类等级建筑分类等级1.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2.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08年版)的规定,本工程属标准设防类建筑。三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方18、案三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方案 1.本工程为1层大底盘地下室,地上为21层的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为67.8米。2本工程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其用途、结构形式及抗震等级详下表:楼号(户型)用途结构形式抗震等级上部结构住宅剪力墙结构四级地下室车库框架结构四级四基础方案四基础方案根据赫章地区的一般地质情况及以往的工程经验,基础拟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基础,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五主要结构材料:五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C30C50钢筋:HPB300、HRB400级钢钢材:Q235、焊条:E43XX、E50XX隔墙材料:页岩空心砖,容重10.0kN/m3 页岩多孔砖,容重16.5kN/m3页岩实心砖,容重19.019、kN/m3。六、结构经济性控制六、结构经济性控制1、通过对剪力墙布置的优化,从整体上控制结构的刚度,进而减小地震力,减小梁柱墙的配筋量。2、通过在梁柱墙及楼板采用高强度钢筋HRB400,有效降低砼含钢量。3、控制非关键楼板厚度,控制构造柱的数量,优化大样截面,有效减低砼含量。4、严格控制结构构件的构造配筋率,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构件的构造配筋。第三章第三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给排水设计说明一、总则执行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4.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20、5.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1.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1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3.城镇给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16.商店建筑设计规21、范JGJ 48-201417.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42-201418.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19.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20.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22.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23.贵州省消防技术规范疑难问题技术指南黔建消通【2022】35号 2、执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有关给排水专业的内容。二、给排水方案设计说明二、给排水方案设计说明给水设计:1、水源。本工程供水水源为市政给水,从南侧园区大道市政路引入二根DN1522、0供水管,作为本工程供水水源,室外给水管道与市政管网成环状布置,小区内生活、消防等用水均从室外环状管网上接出,并按用途分别设置计量装置。室外消火栓管网从地下室消防泵房加压接出,并在小区内形成环状管网。用水量:2、生活用水量:最高日60.93m/d 最大时:34.07m/h3、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20L/S,设计火灾延续时间2h,室内消火栓20L/S,设计火灾延续时间2h,自动喷水30L/S,火灾延续时间1h。生活给水系统:4、公共部分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住宅部分由设置在地下室的变频加压泵和生活水箱联合供给;为避免水压过高给用水带来不便,分区水压控制在0.45MPa范围内,入户水压大于0.2023、MPa时,设支管减压阀调节水压,阀后压力调控保证用水点处的压力在0.15MPa0.20MPa。5、给水管、雨水管与污水管均沿地块南侧布置,项目在地块西南角设置化粪池,室外雨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南侧园区大道市政污水管,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三、消防系统三、消防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1、由地下室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加压泵及室外消火栓管网(DN150)供水,室外消火栓管网在小区内形成环状管网,在室外消火栓管网管上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室内消防系统:2、本工程在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并在最高的建筑顶部设置高位消防水箱和消防增压稳压设备,高24、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消防水池储水包括二小时的室内消火栓用水(设计流量20L/s)144m、二小时的室外消火栓用水(设计流量20L/s)144m、一小时自动喷洒用水(设计流量30L/s)108 m,共计不小于396 m。室内消火栓系统:3、室内均设消火栓保护,设计为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20L/S,系统不分区,动压大于0.50Mpa的楼层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4、在每栋楼就近设置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相邻楼栋间可共用),保证系统用水。第四第四章章 电气设计说明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主要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2.2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8.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20149.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10.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 55015-20211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2-20211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GB 55024-202213.建筑与市政工程无26、障碍通用规范 GB55019-2021 14.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55016-202115.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GB55036-202216.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17.业主设计要求及相关专业的设计资料。二、设计范围二、设计范围1、10KV变配电系统2、电力及照明配电系统3、建筑物防雷4、接地及安全5、通信系统6、有线电视系统 7、访客对讲系统10、视频监控系统11、周界防护系统。12、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三、三、10KV10KV变配电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气负荷等级:1、本工程地下室的消防控制室、消火栓泵、自喷泵、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装置、防火卷帘、防排27、烟风机、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设备为一级负荷;地下室潜污水泵、生活水泵、弱电机房用电为保障性一级负荷;一类高层住宅的普通客梯、走道照明为保障性一级负荷;车库照明、住宅照明、一般动力、配套用房照明、空调等为三级负荷。负荷估算:1、本次设计住宅用电按33VA/估算,商业按250VA/估算,地库及地上住宅公共用电按25VA/估算,地下室拟分别设计1台500kVA(非居和商业),1台800kVA变压器(高层居住用电)。高低压配电房梁底到建筑完成面净高不小于3米,结构完成面相比建筑完成面降板1米做电缆沟,变配电房室内建筑完成面比相邻的车库建筑完成面高0.2米。柴发机房梁底到建筑完成面28、净高不小于4米,结构完成面相比建筑完成面降板0.8米,做0.2米高的门槛作为防水措施。电源:1、由市政引来1路10KV电源到本地下室高压配电房,考虑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AC380V/220V。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采用灯具自带蓄电池供电,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60分钟,作为柴油发电机投入运行前为过渡电源,火灾自动报警主机自带直流备用电源作为过渡电源。2、在地下室设22座高低压配电房。高压配电装置采用金属铠装式中置柜。计量:在高低压配电室10kV电源进线处设高压总计量;在低压侧各母线段上根据不同的负荷性质分设计量。每套住宅设置电度表计量用电量,分层集中安装在电气井内安装。商业按户设计量表,计量表柜集29、中于电井、电表间或地下室小配电间内安装。四、照明配电系统四、照明配电系统1、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起居室 100Lx卧室 75Lx厨房 100Lx卫生间 100Lx风机、泵房 100 Lx高低压配电室 200 Lx2、光源 选用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色温相宜,符合环保要求的光源。室外照明装置应限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光干扰。车库以LED灯为主。五、防雷接地系统五、防雷接地系统防雷保护本工程高层住宅采用二类或三类防雷措施设防:1、在楼座屋顶设接闪带(网)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2、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30、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3、为预防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在必要部位装设电涌保护器(SPD)。六、接地安全六、接地安全1、本工程利用基础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体。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PE线。2、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否则应在室外增设人工接地体。3、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连接,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连接。4、在浴室、卫生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连接。七、通信系统七、通信系统1、由市政通信网络引来通信光缆,供本31、工程使用。由弱电机房至电井采用单模光纤,经光分纤箱后,每户进一对单芯皮线光缆满足住户的语音及数据的通信需求。八、有线电视系统八、有线电视系统1、有线电视信号采用多模光缆进入小区弱电中心;本工程每户住宅进线1对。2、小区内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支分配”或“分配分支分配”等方式配至各户。3、一楼梯单元设前端箱配放大信号。4、有线电视系统采用862MHz邻频传输,小区内的所有电视插座要求用户电平696dB,图像清晰度不低于四级。5、所有室内有线电视系统管线均采用穿管暗敷。九、访客对讲系统九、访客对讲系统每单元设置对讲系统,在每单元入口处设门口主机,每户设一分机。实现访客与住户的通话,住户在室内对访客确32、认后可控制开启楼道入口处防盗门,防止非法人员进入住宅楼内。十、本工程周界防护系统应包括两个部分: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周界防范系统十、本工程周界防护系统应包括两个部分: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周界防范系统1、在建筑物内采用摄像机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在小区周界设置红外对射装置监控,防止外界非法入侵。十一、视频监控系统十一、视频监控系统1、本系统功能监控点:在电梯轿厢,电梯前室、等场所进行视频探测,有效监视并记录。2、本系统对监视器画面、显示能任意编程、自动或手动切换。画面上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显示。3、机房设在消防监控中心(与消防控制室合用一个机房,位于地下室)。4、设备造型:摄像机采用彩33、色CCD摄像机。十二、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十二、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本工程有不仅需要报警,还需要联动消防设备,故采用集中报警系统,由各类探测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控制模块组成。每一报警点或控制点为一独立地址。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室。2、对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住宅的电梯间,每层设一个烟感探测器、一个手动报警器和一个声光报警器。在住宅内厨房设置煤气泄露报警。3、在各防火分区内,设有手动报警器,其数量保证从任一防火分区内至最临近的手动报警器步行距离不大于30m,手动报警器设于墙上1.5m处并有明显标志。4、防排烟系统: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阀,当烟气温度达到达70度时,熔断器熔断,防火阀关闭,风34、机停止,同时将信号返回消防控制室。排烟系统的风阀,当烟气温度达到达280度时,熔断器熔断,防火阀关闭,风机停止,同时将信号返回消防控制室。5、消火栓泵:平时由压力开关自动控制稳压泵维持管网压力,管网压力过低时,自动启泵。压力达标自动停泵(对设有稳压泵的系统)。由该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启动消火栓泵。消防水泵房内的压力开关引入消防水泵控制柜内。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经报警总线传送至消防控制室,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启动消火栓泵。消防控制室能显示启泵位置并接收其返馈信号。在消防控制室内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上,可35、通过硬线手动控制消火栓泵启、停,并接收其返馈信号。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消火栓泵电源状况。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消火栓泵。6、电源:当发生火灾并确认后,在消防控制室自动或手动切除非消防负荷。配电室的非消防负荷的断路器均带有分励脱扣器,由联动系统的输出模块启动分励脱扣器,使开关断开。7、地下车库和住宅设对讲系统,值班员配备手提对讲电话,随时与消控中心联系。配电室、消防电梯机房及消防泵房等重要位置设固定对讲装置。可直接与消防控制室对讲。消防控制中心具有如下功能:1、控制消防泵启、停;显示启泵按钮启动的位置;显示消防泵的工作、故障状态。2、火灾报警后,停止有关部位的风机,关闭防火阀,并接收反馈信号。3、火灾确36、认后,关闭防火卷帘,并接收其反馈信号;接通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4、火灾确认后,按顺序接通火灾报警装置和事故广播(全楼广播)。5、消防控制中心能够和消防水泵房、配电室等就急操作装置处实现对讲,与手动报警按钮处实现插孔电话对讲。消防控制中心还设有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十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十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1、本工程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器在低压系统出线端设置。2、当电气火灾监控器探测到线路泄露电流大于设定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并通知防火漏电系统值班室(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探测器只作用于报警不作用于跳闸。十四、节能部分十四、节能部分节能措施:37、节能措施:1、选用低损耗节能变压器,变电所选址深入负荷中心。2、本工程单相负荷占绝大多数,无功补偿采用单相补偿,进一步降低由于三相不平衡带来的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3、楼道照明均为事故照明,正常、事故时两用。采用新型延时自熄开关,正常时通过声控(或手按),照明灯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事故时该开关能够自动点亮本回路的全部事故照明灯,从而克服了老的自熄开关在事故时不能自动开启全部事故照明的弱点。4、选用低功率电致发光板疏散指示灯。5、为降低低压线路电能损耗,灯具均自带电容单灯就地补偿无功,荧光灯补偿后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气体放电灯补偿后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85。6、照明功率密度不应超过国家标38、准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规范要求。7、小区景观照明采用金卤光源和节能灯光源,以不同区域分组控制。第五章第五章 暖通设计说明暖通设计说明一、燃气规划一、燃气规划1、小区居民气化率100%,居民生活用气为1.2立方米/户*日,参考建筑面积比例,取居民生活用气与公建用气比例为1:0.15,未预见量均按用气总量的5%计。则本区的总用气量约为2842立方米/日。2、气源及管网布置 小区气源为城市天然气,从市政道路的城市低压燃气管道引入低压燃气,并沿小区主环路形成低压燃气环网,再由枝状管线向居民供气。燃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焊接,布置于道路车行道或绿化带下,埋深控制在0.81.6m。二、通风系统39、设计二、通风系统设计1、地下室一层的机动车库按防火分区设机械排风系统,其中排风量按 6次/时计算,计算层高按3m取值。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设置送风机机械补风。2、位于地下室的变、配电房设机械通风系统,以消除室内余热,保证设备必要的工作条件。其通风量:低压变配电房按不小于15次高压配电房按不小于8次/h计算,自然进风。排风系统火灾后兼作排废气系统。3、位于地下室的水泵房、水箱间及其它设备用房设机械通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按5次/小时计算。4、电梯机房设机械排风自然进风。排风换气次数按15次/小时计算。5、公共卫生间及无外窗卫生间设机械排风,排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12-15次/h计算,自然进风。三、消40、防专篇三、消防专篇1、建筑内满足自然防、排烟条件的房间、疏散通道采用自然防、排烟。不满足自然防、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楼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设正压送风系统。楼梯间地上、地下段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超高层楼梯间地上段按避难层分段设置加压送风系统。(合用)前室地上地下总高度不超过100米,则地上地下合用一套系统,加压风机位于屋顶;地上地下总总高度不超过100米,则设置分段加压送风,低区加压风机设于地下室,高于加压风机设于屋顶。2、地上走道开窗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位于走道两侧,间距不大于走道长度的2/3,每扇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2m2。3、地上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41、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4、地下一层非机动车库利用车道自然进风,按防火分区设机械排烟系统,排风管和排烟风管合用,排风机兼作排烟机。平时开启排风机,通风系统运行。失火时继续开启排风机,平时通风系统转为失火时的排烟系统,当烟气温度达到 280时,关闭排风机入口处的防火阀,同时关闭排风机。5、地下一层机动车库各防火分区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对不能利用车道自然补风的防火分区设置机械补风系统。每一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各防烟分区设置排烟系统,排风管和排烟风管合用,排风机兼作排烟机。排风机采用双速风机,平时低速运行,失火时高速运行。平时开启排风机,通风系统运行。失火时继续开启排风机,此时排风机高速运行,平时通风系统转为失火时的排烟系统,当烟气温度达到 280时,关闭排风机入口处的防火阀,同时关闭排风机。6、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8.2.2条第二款的规定,本工程地下汽车库利用从板下突出不小于0.5m高的梁划分防烟分区。7.、防烟楼梯间内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值保持在 4050Pa,前室、合用前室保持在 2530Pa。8、风管穿越防火分隔处或风管进出机房处均设置防火阀,风管及阀(配)件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6投资估算
合同表格
上传时间:2021-01-28
1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