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升级会员
升级会员
返回顶部
2023实验附属中学学校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方案说明书(35页)
2023实验附属中学学校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方案说明书(35页).pdf
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
城市设计
上传人:十二 编号:919464 2024-04-24 35页 2.33MB
1、第 1 页广广东东实实验验中中学学附附属属茂茂名名中中学学建建设设项项目目海海绵绵城城市市设设计计说说明明书书二二二二三三年年一一月月三三日日第 2 页目目录录一、项目概况.1二、海绵城市建设目标.4三、海绵城市方案设计.5四、海绵城市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五、LID 设施的植物配置.26六、建设项目排水专项及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响应自评表.27七、建设项目排水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房屋建筑、线性工程类、园林绿化工程类和一般项目排水工程).28八、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29九、维护管理.30十、海绵城市工程投资表.33第 1 页一、一、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1.1.1.工程概况工2、程概况本项目用地位于共青河新城片区,市民小区(坡心镇盐仓村委会),场址东临公园,南靠市民中心,西邻潘州大道,北距高铁线约350 米。项目用地东侧、北侧为城市主要道路,南侧西侧为城市支路,周边主要为居住用地和东南侧为城市绿化公园,场地内有现状水系和现状低矮山体。项目总用地222905.32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93615.1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5120.07平方米,地下室面积8495.10平方米,综合容积率为0.36。主要建设有图书馆、综合楼、科学艺术楼、教学楼、游泳馆、体育馆、饭堂、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000 名学生,教职工240 人。图1-1地块总平面图图1-2地3、块效果图第 2 页表表1-1-1 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2.1.2.建设背景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成区越来越大的同时,城市硬化面积增加,雨水吸、渗能力下降。城市建设导致严重的水利问题,湖泊、湿地遭到破坏,湖泊面积减少,天然湿地消失。水泥森林的出现,意味着排洪、滞洪、滞水能力大幅下降。城市建设挤占了原属于湖泊、湿地的空间,城市对水的吸纳能力大幅降低,自然循环遭到破坏。近年来,几乎所有城市都出现过地下水过度开采,“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雨水留不住,用水靠外调”的情况。低影响开发(LID),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4、量、峰现时间等(图 1-1)。从水文循环角度,要维持径流总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等方式,实现开发后一定量的径流量不外排;要维持峰值流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调节等措施削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图图1-31-3 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图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等国家法5、规政策,根据广州市发布的关于印发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穗水201716 号),满足以下指标:“海绵城市建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新建(含扩建、成片改造)、改建不低于70%的总体考核目标。”1.3.1.3.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防洪标准(GB50201-2014)(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5)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6、2016)(8)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2008)(9)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2016 年版)(10)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第 3 页(12)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SZDB/Z145-2015)(13)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ZDB/Z 49-2011)(1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 年版(1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6)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 年版(17)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7、3-2010)(18)公园设计规范(CJJ48-2016)(1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2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21)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96-2010)(22)广州市雨水系统总体规划(2007-2020年)(23)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管理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第 107号)(24)广东省城市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海绵城市专题(25)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26)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7)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集(试行)(28)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8、030)(29)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30)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31)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32)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文号、日期及批准的主要内容(33)设计要求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34)相关技术资料(工程测量、综合管网等)1.4.1.4.区域自然条件区域自然条件1 1、水文气象、水文气象茂名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气候类型多样,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主要气候特征是:一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长冬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二是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山地,气温垂直差异大,山区降水丰富、小地形气候复杂9、多样,立体气候显著;三是有两个多雨期,4-6月为前汛期,属极锋雨带降水,7-9月为后汛期,多台风等低纬热带天气系统降水;四是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害频繁且严重。茂名市常年平均气温在22.823.4之间,稳定通过22的达 191207 天,10年积温 81488544。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5.116.3,极端低温 0.5,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 28.328.7,极端高温 38.9。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49月降雨量占全年8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 170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0%44%,日照最多是7月和10月,平均每天7小时以上;最少是2月和3月,平均每天不到3小时。2 2、地形地10、质地貌、地形地质地貌茂名市背山面海,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最高点为1704米,最低点为1.6米。北部和东北部云开、勾漏、云雾三大山脉盘亘集结。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切割,形成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层次分明的地形地貌3 3、土壤及渗透性、土壤及渗透性茂名市多年平均降雨总量为203亿立方米,降雨深1870毫米,径流量110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890毫米。每平方千米产水量89万立方米,全市容水量8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450立方米,每公顷耕地43800立方米。水资源利用37亿立方米,其中农用水占83%,工业用水占8%,生活用水占9%。平均年蒸发量1907.2毫米,冬、春季蒸发量占42%,夏秋季蒸发11、量占58%。境内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9条,水电蕴藏量36.6万千瓦,可开发27.9万千瓦。18第 4 页二、二、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将我国大陆地区大致分为五个区,广州市同时包含 IV 于V 区,其中广东省属于海绵城市建设分区的 IV 区,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宜为 70%85%。图图2 2-1-1 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广东省颁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将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二)根据茂名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说明书第 12页茂名地区基础资料年径流总量控12、制率不低于 70%,对于降雨量为 27.2mm。图图 2 2-2 2茂名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曲线茂名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曲线结合本项目规划条件以及茂名市相关规定可得本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如下表所示:表表 2-2-1 1 本项目海绵城市设计目标取值表本项目海绵城市设计目标取值表指标类型指标类型 序号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名称目标值目标值控制性目标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2 雨水管网设计暴雨重现期(年)5 年3透水铺装率(%)70%4室外可渗透比率(%)40%5下沉式绿地率(%)50%引导性目标 6绿色屋顶率(%)60%第 5 页海海绵城市方案设计绵城市方案13、设计3.13.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茂名市的降雨特征为年降雨总量大、多集中在汛期,前汛期以锋面雨为主,多局部短历时暴雨,后汛期以台风雨为主。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导致不透水面积的增大,短时强降水导致城区内涝点不断增加,加大了排水防涝的压力。白云区建设海绵城市要考虑充分考虑本地区的降雨特征和变化规律,针对短历时强降雨的特点,采取海绵城市的“渗、滞、蓄、排”等措施和城市雨水管道、河涌排水系统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根据项目用地性质、用地规模、项目定位及规划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海绵城市设施,对排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有效吸纳、蓄渗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14、海绵建设总体控制目标。具体规划方案如下:1)项目区域中的道路结合景观设计,在绿地中布置下沉式绿地;2)公共空间和集中绿地内设置下沉式绿地,区块内的雨水先流入海绵城市设施,净化后流入市政管网;3)项目地垫铺设为透水铺装;4)遵循暴雨处理为主、景观设计为辅的方针。3.23.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本项目主要设计海绵措施有下凹式绿地和透水铺装。项目进行合理的竖向设计,主要对屋面及道路雨水进行引流,屋面雨水及道路雨水先排入海绵设施内,通过下凹式绿地对雨水进行消纳。不能进行消纳的雨水溢流排出雨水管网,通过市政排水口进行排放。经海绵设计后,雨水排放流程如下图所示:图图 3-13-1 本项目本项目 LIDLID15、 雨水排放流程图雨水排放流程图3.3.3 3 透水铺装透水铺装项目在人行道及广场地垫处尽量采用透水铺装。图图 3 3-3 3 透水铺装实景图透水铺装实景图第 6 页图图 3 3-4 4 透水铺装路面做法大样图透水铺装路面做法大样图图图 3-5透透水水铺铺装装路路面面(一一)图图 3-6透透水水铺铺装装路路面面(二二)图图 3-7透水铺装路面(三)透水铺装路面(三)3.3.4 4 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下沉式绿地指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只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者道路在150mm 以内的绿地(本次下沉 150mm),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1)下16、沉式绿地的下沉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能力确定,一般 为 50200mm。本项目下沉 150mm。2)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 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 30150mm。本项目为 100mm。3)下沉式绿地区域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耐淹耐旱的植物。第 7 页图图 3-23-2 下凹式绿地实景图下凹式绿地实景图图图 3 3-3 3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典型构造示意图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典型构造示意图第 8 页植物的配选可参照表 3-1 和表 3-2。表表 3-1低影响开发设施植物配选建议(灌木类)低影响开发设施植物配选建议(灌木类)树种17、名称使用位置123456789101112灌木小叶蚊母下沉绿地、雨水花园花期云南黄馨下沉绿地花期海滨木槿下沉绿地、雨水花园花期红叶石楠下沉绿地、雨水花园花期金森女贞下沉绿地、雨水花园花期玉簪下沉绿地、雨水花园花期表表3-23-2设施植物配选建议(地被类)设施植物配选建议(地被类)树种名称使用位置123456789101112水杨梅雨水花园(浅)花期千屈菜雨水花园(浅)花期泽泻雨水花园(深)花期再力花雨水花园(深)花期花叶美人蕉雨水花园(浅)花期菖蒲雨水花园(深)花期红花醡浆草下凹式绿地花期地被鸢尾下凹式绿地花期萱草下凹式绿地花期麦冬下凹式绿地花期3.3.4 4 湿塘湿塘本项目拥有几处景观水池及18、现有池塘,可定性为湿塘,作为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使用。本雨水湿塘构造图适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滨水带等区域应根据不同情况选取构造组成。一般有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湿塘应满足以下要求1)进水口和溢流出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2)前置塘池底一般为混凝土或块石结构,便于清淤:前置塘应设置清淤通道及防护设施,驳岸形式宜为生态软驳岸,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一般为1:2-18前置塘沉泥区容积应根据清淤周期和所汇入径流雨水的SS污染物负荷确定。3)主塘一般包括常水位以下的永久容积和储存容积,永久容积水深一般为0.8-2.19、5m;储存容积一般根据所在区域相关规划提出的“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确定;具有峰值流量削减功能的湿塘还包括调节容积,调节容积应在24-48h内排空,主塘与前置塘间宜设置水生植物区(雨水湿地),主塘驳岸宜为生态软驳岸,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1:6。4)溢流出水口包括溢流坚管和溢洪道,排水能力应根据下游雨水管渠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排水能力确定。5)混塘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第 9 页三、三、海绵城市计算海绵城市计算本项目采用容积法设计,即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控制地块内各低影响开发设 施的设计调蓄容积之和,即总调蓄容积,一般不低于该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控制要求。场地20、内通过设置下沉绿地、透水铺装等LID设施,对排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有效吸纳、蓄渗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海绵建设总体控制目标。4.14.1 汇水分区划分汇水分区划分本次海绵城市设计范围为及扣除不设计范围用地后的总建设用地面积:194855.13平方米。根据项目的竖向和排水组织关系,本地块划分三个汇水分区。汇水分区一面积:105643.57平方米。汇水分区二面积:62101.24平方米。汇水分区三面积:27135.77平方米。根据本项目所需控制的调蓄容积,本项目低影响开发设施总体布局详:海绵城市下垫面海绵城市下垫面分布总平面图。分布总平面图。第 10 页4.24.2汇21、水分区一海绵城市计算汇水分区一海绵城市计算4.2.14.2.1汇水分区一下垫面分析及调蓄容积计算汇水分区一下垫面分析及调蓄容积计算通过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方法计算汇水分区所需的调蓄容积。本项目下垫面类型包括硬化屋面、建筑普通绿地、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如下表所示:表表4-4-2.12.1 项目下垫面类型统计表项目下垫面类型统计表名称名称面积()面积()名称名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05643.57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硬屋面16994.25硬屋面绿化屋面0绿化屋面普通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00普通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普通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0普通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下沉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2479222、.3521937.52下沉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下沉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2854.83下沉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水面408.01水面透水铺装42568.32透水铺装混凝土或沥青道路及广场20880.05混凝土或沥青道路及广场综合合计105643.57综合合计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中表4.1.8-1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表4-3,可分别确定各类下垫面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本项目采用茂名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进行暴雨强度计算,本项目雨水重现期采用P=5年。公式如下所示:q=1861.341q=1861.341(1+0.360LgP)/(T+523、.590)0.567(1+0.360LgP)/(T+5.590)0.567根据P=5a,t=10min,查表取得暴雨强度为490.860/秒/公顷。汇水分区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可按下垫而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第 11 页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时,场地设计降雨径 流量计算公式如下:雨水设计调蓄容积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按拟改造后设下垫面计算)表表4-4-2.22.2 项目建成后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及降雨径流量计算项目建成后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及降雨径流量计算-面积()面积()雨量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海绵城市设计面积105643.57105643.57硬屋面16994.24、250.85绿化(下部无地下建筑)21937.520.15绿化(下部有地下建筑)2854.830.35水面408.11透水混凝土及透水铺装42568.820.3混凝土或沥青道路及广场20880.050.85综合合计105643.57105643.570.47-面积()面积()雨量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表表4-24-2.3.3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积计算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积计算序号序号汇水分区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F(建建成)成)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年径流总控制率年径流总控制率 a(%)设计降雨量设计降雨量h(mm)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量容量(m3)1总地块105643.5710525、643.570.4770.0027.20941.434.2.4.2.2 2 调蓄容积校核调蓄容积校核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透水铺 装仅参与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计算,其结构内的空隙容积一般不再计入总调蓄容积。本项目雨水调蓄措施主要为下沉绿地,雨水调蓄设施详见海绵城市设施分布平面图海绵城市设施分布平面图。本项目下沉绿地的深度按150mm设计,下沉绿地溢流口高度高出下沉绿地底部100mm,最大调蓄深度按100mm计算。本项目计算下沉绿地设计调蓄容积时按考虑1:3的坡度放坡,按85%实际有效容积率折减进行折算;计算汇水分区内实际雨水径流量,并校核LID设施的实际有效调蓄26、容积,保证各汇水分区内LID设施的实际有效调蓄容积不大于设计降雨量下其汇水分区内的实际降雨径流量。由海绵设施分布总图中的“海绵城市设施明细表”中可知,总地块下凹绿地面积为7626.29m2,将本项目各汇水分区的LID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如下表所示:表表4-4-2.42.4各汇水分下沉绿地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各汇水分下沉绿地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序号序号汇水分区汇水分区LIDLID设施设施面积面积成)成)调蓄深度调蓄深度(m m)扣除放坡前扣除放坡前下凹绿地设计调下凹绿地设计调蓄容积蓄容积(m m3 3)扣除放坡后扣除放坡后下凹绿地设计调下凹绿地设计调蓄容积蓄容积(m m3 3)1总地块下沉绿地227、4792.350.12479.2352107.35第 12 页本项目实际雨水总调蓄容积达到2107.35m3,大于场地设计调蓄容积941.43m3,满足设计要求。4.2.4.2.3 3 下沉式绿地率校核下沉式绿地率校核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下沉式绿地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2.52.5 下沉绿地计算下沉绿地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m2)绿地面积(m2)下沉式绿地(m3)下沉式绿地率1总地块105643.5721937.5221937.52100.00%本项目下沉绿地率为100.00%,大于本项目海绵设计指标规定的50%的要求。4.2.4.2.4 4年径流总量控28、制率校核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校核根据雨水径流量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公式,按本项目各类设施的调蓄水 量可反推本项目理论径流控制率。计算出实际可在控制设计降雨量后,可查询茂名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表格,根据内插法,可计算出对应的场地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表4 4-2.6-2.6按按场地硬化面积校核场地硬化面积校核调蓄容积计算调蓄容积计算本项目实际设计下凹绿地蓄水容积已满足所需要调蓄容积。根据雨水径流量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公式,按本项目各类设施的调蓄水 量可反推本项目理论径流控制率。计算出实际可在控制设计降雨量后,可查询茂名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表格,根据内插法,可计算出对应的场地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9、图图4-4-2.22.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如下表所示:表表4 4-2.7-2.7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建成)实际有效调蓄容量(m3)径流系数可控制设计降雨量(mm)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总地块105643.52107.350.4742.7982.00%注:1、可控制设计降雨量=LID实际有效调蓄容量/(径流系数*规划建设用地*综合径流系数*10);经核算,本项目总地块实际调蓄容积可达到2107.35m3,实际可控制42.79mm(24h)的设计降雨量,年径流30、总量控制率达到82%,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4.2.4.2.5 5 透水铺装率校核透水铺装率校核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透水铺装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2.82.8透水铺装率计算透水铺装率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m2)室外铺装面积(m2)透水铺装面积(m2)透水铺装率序序号号本工程本工程硬化面硬化面积积硬化调蓄硬化调蓄配建指标配建指标所需要调所需要调蓄容积蓄容积下凹绿地下凹绿地设计调设计调沿需建设沿需建设雨水雨水m3/ham3/ham3m3蓄容积蓄容积(m3m3)调蓄池容调蓄池容积(积(m3m3)137874.35001873.7152107.35031、第 13 页1总地块105643.5742568.8242568.82100%本项目透水铺装率为100%,大于本项目海绵设计指标规定的70%的透水铺装率要求。4.2.4.2.6 6 绿化屋面率校核绿化屋面率校核本项目未设置绿化屋面,绿化屋面率为0%。4.2.4.2.7 7 室外可渗透地面率校核室外可渗透地面率校核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各汇水分区室外可渗透地面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2.92.9 室外室外硬化地面硬化地面可渗透地面率计算可渗透地面率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m2)室外硬化地面面积(m2)场地硬化室外可渗透 用地面积(m2)室外可渗透地面率1总地块132、05643.5763448.8742568.8267.09%本项目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为67.09%,大于40%的可渗透地面率要求。4.2.4.2.8 8下沉绿地排空时间计算下沉绿地排空时间计算下沉式绿地、蓄渗洼地、渗透塘、渗井、生物滞留设施等调蓄设施所储存雨水的主要消纳途径是下渗,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的排空时间应保证淹没时间对植物不造成影响。其有效调蓄容积的渗透排空时间应按下式计算。式中:ts渗透排空时间,h;Vsj设施的设计有效调蓄容积,m3;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取 0.50.8;K土壤渗透系数,m/s,应以实测为准,资料不足时可参考附表 D;J水力坡降,一般可取 J=l;As有效渗透面积33、,m2。注:公式 4.6.5-1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代入数据计算ts=2107.35/(36000.75.6710-6124792.35)=5.95h生物滞留设施内蓄积雨水应在 24 小时内入渗到种植土壤层,对环境品质和安全要求较高的地区,宜采用 12 小时完全入渗。生物滞留设施内蓄积雨水 48 小时 内应完全渗透到种植土壤层以下 0.60.9m 的深度。本设计排空时间ts=5.95h,雨前能及时排空,因此其有效调蓄容积应计入核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蓄水容积。4.2.4.2.9 9 建设前后径流总量校核建设前后径流总量校核根据建设前期相关资料显示,本项目建设34、前的土地情况属于荒地、部分混凝土地面或临时建筑,其余为绿化。图图 4-44-4 本项目建设前土地情况图本项目建设前土地情况图经过对建设前土地情况下垫面的面积估计,计算建设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如下:下垫面类型下垫面类型编号编号面积面积(m2)(m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第 14 页AB碎石路面及广场125000.4混凝土路面及广场215000.9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310000.9绿地4100643.570.15合计5105643.570.17综合径流系数 Z=(A1*B1+A2*B2+A3*B3)/A4=0.17表表4 4-2.-2.1 10 0 项目建设35、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项目建设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因此建设前的综合径流系数取值为0.17,设计重现期为5年。本项目采用茂名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进行暴雨强度计算,本项目雨水重现期采用P=5年。公式如下所示:q=1861.341(1+0.360LgP)/(T+5.590)0.567根据P=5a,t=10min,查表取得暴雨强度为490.860/秒/公顷。Q(jsq)=qF=0.17490.860105643.57/10000=900.56(L/s)。由于项目建设前,没有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因此,Q(jsq)=0,则建设前雨水径流量计算如下: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为:建设后雨水径流量为:Q(j36、sh)=qF=0.47490.860105643.57/10000=2437.24(L/s)。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可知下沉式(下凹式)绿地雨水径流削 减量计算如下:式中:Qxd:下沉式(下凹式)绿地雨水径流削减量(L/s);S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下渗量(L/s);本项目取0.U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蓄水量(L);T:降雨历时(s),本项目取10min;T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蓄水量排空时间(s),本项目取5.95h;其中,下渗量计算公式:S=1000 a KJFa式中:a: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可取0.50.6;K:土壤渗透速率(m/s),本项目取5.671037、-6;J:水力坡度,垂直下渗时,J=1;代入公式得到Qxd(jsh)=1000*(2107.35/10/60-2107.35/5.95/3600)=3413.85(L/s)本项目采用下沉绿地的措施对场地进行调蓄,建设后硬化面雨水设计径流总量W=W1-3413.857=-986.81L/s900.56L/s。通过计算可知,在5年设计重现期场景下,本项目建设后不产生对外径流,满足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的相关规定。第 15 页4.34.3汇水分区二海绵城市计算汇水分区二海绵城市计算4.3.14.3.1汇水分区二下垫面分析及调蓄容积计算汇水分区二下垫面分析及调蓄容积计算通过综合雨38、量径流系数的方法计算汇水分区所需的调蓄容积。本项目下垫面类型包括硬化屋面、建筑普通绿地、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如下表所示:表表4-4-3.13.1 项目下垫面类型统计表项目下垫面类型统计表名称名称面积()面积()名称名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2101.24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硬屋面8644.02硬屋面绿化屋面0绿化屋面普通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29088.730普通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普通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0普通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下沉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29088.730下沉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下沉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下沉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水面4003.59水面透水铺装9136.4339、透水铺装混凝土或沥青道路及广场11228.47混凝土或沥青道路及广场综合合计62101.24综合合计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中表4.1.8-1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表4-3,可分别确定各类下垫面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本项目采用茂名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进行暴雨强度计算,本项目雨水重现期采用P=5年。公式如下所示:q=1861.341q=1861.341(1+0.360LgP)/(T+5.590)0.567(1+0.360LgP)/(T+5.590)0.567根据P=5a,t=10min,查表取得暴雨强度为490.860/秒/公顷。汇水分区综合40、雨量径流系数可按下垫而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第 16 页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时,场地设计降雨径 流量计算公式如下:雨水设计调蓄容积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按拟改造后设下垫面计算)表表4-4-3.23.2 项目建成后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及降雨径流量计算项目建成后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及降雨径流量计算-面积()面积()雨量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海绵城市设计面积62101.2462101.24硬屋面8644.020.85绿化(下部无地下建筑)29088.730.15绿化(下部有地下建筑)00.35水面4003.590透水混凝土及透水铺装9136.430.3混凝土或沥青道路41、及广场11228.470.85综合合计62101.240.39-面积()面积()雨量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表表4-4-3.33.3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积计算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积计算序号序号汇水分区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F(建建成)成)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年径流总控制率年径流总控制率 a(%)设计降雨量设计降雨量h(mm)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量容量(m3)1总地块62101.240.3970.0027.20456.884.3.4.3.2 2 调蓄容积校核调蓄容积校核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透水铺 装仅参与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计算,其结构内的空隙容积一42、般不再计入总调蓄容积。本项目雨水调蓄措施主要为下沉绿地,雨水调蓄设施详见海绵城市设施分布平面图海绵城市设施分布平面图。本项目下沉绿地的深度按150mm设计,下沉绿地溢流口高度高出下沉绿地底部100mm,最大调蓄深度按100mm计算。本项目计算下沉绿地设计调蓄容积时按考虑1:3的坡度坡度放坡,按85%实际有效容积率折减计算。计算汇水分区内实际雨水径流量,并校核LID设施的实际有效调蓄容积,保证各汇水分区内LID设施的实际有效调蓄容积不大于设计降雨量下其汇水分区内的实际降雨径流量。由海绵设施分布总图中的“海绵城市设施明细表”中可知,总地块下凹绿地面积为7626.29m2,将本项目各汇水分区的LID43、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如下表所示:表表4-4-3.43.4各汇水分下沉绿地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各汇水分下沉绿地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序号序号汇水分区汇水分区LIDLID设施设施面积面积成)成)调蓄深度调蓄深度(m m)扣除放坡前扣除放坡前下凹绿地设计调下凹绿地设计调蓄容积蓄容积(m m3 3)扣除放坡后扣除放坡后下凹绿地设计调下凹绿地设计调蓄容积蓄容积(m m3 3)1总地块下沉绿地29088.730.12908.8732472.54第 17 页本项目拥有几处景观水池及现有池塘,可定性为湿塘,作为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使用。本流域景观水池总有效调蓄容积为4003.59吨,故本项目实际雨水总调蓄容积达到44、6476.13m3,大于场地设计调蓄容积456.88m3,满足设计要求。4.3.4.3.3 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校核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校核根据雨水径流量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公式,按本项目各类设施的调蓄水 量可反推本项目理论径流控制率。计算出实际可在控制设计降雨量后,可查询茂名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表格,根据内插法,可计算出对应的场地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表4 4-3.5-3.5按按场地硬化面积校核场地硬化面积校核调蓄容积计算调蓄容积计算本项目实际设计下凹绿地蓄水容积已满足,所需要调蓄容积。根据雨水径流量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公式,按本项目各类设施的调蓄水量可反推本项目理论径流控制率。计算出实际可在控制45、设计降雨量后,可查询茂名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表格,根据内插法,可计算出对应的场地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图图4-4-3.23.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如下表所示:表表4 4-3.6-3.6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建成)实际有效调蓄容量(m3)径流系数可控制设计降雨量(mm)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总地块62101.242472.540.39103.0495.00%注:1、可控制设计降雨量=LID实际有效调蓄容量/(径流系数*规划建设用地*综合径流系数*10);经核46、算,本项目总地块实际调蓄容积可达到6476.13m3,实际可控制103.04mm(24h)的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5%,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4.4.3 3.4 4 下沉式绿地率校核下沉式绿地率校核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下沉式绿地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3 3.7.7 下沉绿地计算下沉绿地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m2)绿地面积(m2)下沉式绿地(m3)下沉式绿地率1总地块62101.2429088.7329088.73100.00%本项目下沉绿地率为100.00%,大于本项目海绵设计指标规定的50%的要求。4.2.4.2.5 5 透水铺47、装率校核透水铺装率校核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透水铺装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3 3.8.8透水铺装率计算透水铺装率计算序序号号本工程本工程硬化面硬化面积积硬化调蓄硬化调蓄配建指标配建指标所需要调所需要调蓄容积蓄容积下凹绿地下凹绿地设计调设计调沿需建设沿需建设雨水雨水m3/ham3/ham3m3蓄容积蓄容积(m3m3)调蓄池容调蓄池容积(积(m3m3)119872.49500993.632472.540第 18 页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m2)室外铺装面积(m2)透水铺装面积(m2)透水铺装率1总地块62101.249136.439136.43100%本项目透水铺装48、率为100%,大于本项目海绵设计指标规定的70%的透水铺装率要求。4.4.3 3.6 6 绿化屋面率校核绿化屋面率校核本项目未设置绿化屋面,绿化屋面率为0%。4.4.3 3.7 7 室外室外硬化地面硬化地面可渗透地面率校核可渗透地面率校核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各汇水分区室外可渗透地面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3 3.9.9 室外室外硬化地面硬化地面可渗透地面率计算可渗透地面率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m2)室外硬化地面面积(m2)场地硬化室外可渗透 用地面积(m2)室外可渗透地面率1总地块62101.2420364.99136.4344.86%本项目室外可渗透地面49、率为44.86%,大于40%的可渗透地面率要求。4.4.3 3.8 8下沉绿地排空时间计算下沉绿地排空时间计算下沉式绿地、蓄渗洼地、渗透塘、渗井、生物滞留设施等调蓄设施所储存雨水的主要消纳途径是下渗,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的排空时间应保证淹没时间对植物不造成影响。其有效调蓄容积的渗透排空时间应按下式计算。式中:ts渗透排空时间,h;Vsj设施的设计有效调蓄容积,m3;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取 0.50.8;K土壤渗透系数,m/s,应以实测为准,资料不足时可参考附表 D;J水力坡降,一般可取 J=l;As有效渗透面积,m2。注:公式 4.6.5-1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50、(试行)。代入数据计算ts=2472.54/(36000.75.6710-612472.54)=5.95h生物滞留设施内蓄积雨水应在 24 小时内入渗到种植土壤层,对环境品质和安全要求较高的地区,宜采用 12 小时完全入渗。生物滞留设施内蓄积雨水 48 小时 内应完全渗透到种植土壤层以下 0.60.9m 的深度。本设计排空时间ts=5.95h,雨前能及时排空,因此其有效调蓄容积应计入核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蓄水容积。4.4.3 3.9 9 建设前后径流总量校核建设前后径流总量校核根据建设前期相关资料显示,本项目建设前的土地情况属于荒地、部分混凝土地面或临时建筑,其余为绿化。图图 4-44-4 本51、项目建设前土地情况图本项目建设前土地情况图经过对建设前土地情况下垫面的面积估计,计算建设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如下:第 19 页下垫面类型下垫面类型编号编号面积面积(m2)(m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AB碎石路面及广场138000.4混凝土路面及广场224000.9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330000.9绿地452901.240.15合计562101.240.23综合径流系数 Z=(A1*B1+A2*B2+A3*B3)/A4=0.23表表4 4-3.-3.1 10 0 项目建设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项目建设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因此建设前的综合径流系数取值为52、0.23,设计重现期为5年。本项目采用茂名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进行暴雨强度计算,本项目雨水重现期采用P=5年。公式如下所示:q=1861.341(1+0.360LgP)/(T+5.590)0.567根据P=5a,t=10min,查表取得暴雨强度为490.860/秒/公顷。Q(jsq)=qF=0.23490.86062101.24/10000=702.68(L/s)。由于项目建设前,没有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因此,Q(jsq)=0,则建设前雨水径流量计算如下: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为:建设后雨水径流量为:Q(jsh)=qF=0.39490.86062101.24/10000=1177.86(L/s53、)。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可知下沉式(下凹式)绿地雨水径流削 减量计算如下:式中:Qxd:下沉式(下凹式)绿地雨水径流削减量(L/s);S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下渗量(L/s);本项目取0.U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蓄水量(L);T:降雨历时(s),本项目取10min;T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蓄水量排空时间(s),本项目取5.95h;其中,下渗量计算公式:S=1000 a KJFa式中:a: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可取0.50.6;K:土壤渗透速率(m/s),本项目取5.6710-6;J:水力坡度,垂直下渗时,J=1;代入公式得到Qxd(jsh)=1000*(247254、.54/10/60-2472.54/5.95/3600)=4005.45(L/s)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可知雨水调蓄池雨水削减量计算如下:其中排空时间根据排空泵的选型为8h。第 20 页代入公式得到Qxd(jsh)=1000*(4003.59/10/60-4003.59/8/3600)=6533.64(L/s)本项目采用下沉绿地的措施对场地进行调蓄,建设后硬化面雨水设计径流总量W=W1-4005.45-6533.64=-9361.23L/s702.68L/s。通过计算可知,在5年设计重现期场景下,本项目建设后不产生对外径流,满足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55、21)的相关规定。4.44.4汇水分区三海绵城市计算汇水分区三海绵城市计算4.4.14.4.1汇水分区汇水分区三三下垫面分析及调蓄容积计算下垫面分析及调蓄容积计算通过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方法计算汇水分区所需的调蓄容积。本项目下垫面类型包括硬化屋面、建筑普通绿地、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如下表所示:表表4-44-4.1.1 项目下垫面类型统计表项目下垫面类型统计表名称名称面积()面积()名称名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7135.77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硬屋面1287.79硬屋面绿化屋面0绿化屋面普通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16817.310普通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普通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0普通绿地(下部有地下56、建筑)下沉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16817.310下沉绿地(下部无地下建筑)下沉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下沉绿地(下部有地下建筑)水面2066.43水面透水铺装4841.17透水铺装混凝土或沥青道路及广场2123.07混凝土或沥青道路及广场综合合计27135.77综合合计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中表4.1.8-1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表4-3,可分别确定各类下垫面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本项目采用茂名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进行暴雨强度计算,本项目雨水重第 21 页现期采用P=5年。公式如下所示:q=1861.341q=1861.341(1+0.357、60LgP)/(T+5.590)0.567(1+0.360LgP)/(T+5.590)0.567根据P=5a,t=10min,查表取得暴雨强度为490.860/秒/公顷。汇水分区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可按下垫而种类加权平均计算: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时,场地设计降雨径 流量计算公式如下:雨水设计调蓄容积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按拟改造后设下垫面计算)表表4-4-4 4.2.2 项目建成后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及降雨径流量计算项目建成后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及降雨径流量计算-面积()面积()雨量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海绵城市设计面积27135.7727135.77硬屋面1258、87.790.85绿化(下部无地下建筑)16817.310.15绿化(下部有地下建筑)00.35水面2066.430透水混凝土及透水铺装4841.170.3混凝土或沥青道路及广场2123.070.85综合合计27135.770.39-面积()面积()雨量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表表4-4-4 4.3.3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积计算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积计算序号序号汇水分区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F(建建成)成)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年径流总控制率年径流总控制率 a(%)设计降雨量设计降雨量h(mm)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场地设计所需调蓄容量容量(m3)1总地块27135.770.2570.0027.201359、0.884.4.4 4.2 2 调蓄容积校核调蓄容积校核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透水铺 装仅参与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计算,其结构内的空隙容积一般不再计入总调蓄容积。本项目雨水调蓄措施主要为下沉绿地,雨水调蓄设施详见海绵城市设施分布平面图海绵城市设施分布平面图。本项目下沉绿地的深度按150mm设计,下沉绿地溢流口高度高出下沉绿地底部100mm,最大调蓄深度按100mm计算。本项目计算下沉绿地设计调蓄容积时按考虑1:3的坡度放坡,按85%实际有效容积率折减进行折算。计算汇水分区内实际雨水径流量,并校核LID设施的实际有效调蓄容积,保证各汇水分区内LID设施的实际有效调60、蓄容积不大于设计降雨量下其汇水分区内的实际降雨径流量。由海绵设施分布总图中的“海绵城市设施明细表”中可知,总地块下凹绿地面积为7626.29m2,将本项目各汇水分区的LID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如下表所示:表表4-4-4 4.4.4各汇水分下沉绿地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各汇水分下沉绿地设施设计调蓄容积计算第 22 页序号序号汇水分区汇水分区LIDLID设施设施面积面积成)成)调蓄深度调蓄深度(m m)扣除放坡前扣除放坡前下凹绿地设计调下凹绿地设计调蓄容积蓄容积(m m3 3)扣除放坡后扣除放坡后下凹绿地设计调下凹绿地设计调蓄容积蓄容积(m m3 3)1总地块下沉绿地16817.310.11681.61、7311429.47本项目拥有几处景观水池及现有池塘,可定性为湿塘,作为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使用。本流域景观水池总有效调蓄容积为2066.43吨,故本项目实际雨水总调蓄容积达到3495.9m3,大于场地设计调蓄容积130.88m3,满足设计要求。4.4.4 4.3 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校核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校核根据雨水径流量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公式,按本项目各类设施的调蓄水 量可反推本项目理论径流控制率。计算出实际可在控制设计降雨量后,可查询茂名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表格,根据内插法,可计算出对应的场地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表4 4-4 4.5.5按按场地硬化面积校核场地硬化面积校核调蓄容积计算调62、蓄容积计算本项目实际设计下凹绿地蓄水容积已满足,所需要调蓄容积。根据雨水径流量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公式,按本项目各类设施的调蓄水 量可反推本项目理论径流控制率。计算出实际可在控制设计降雨量后,可查询茂名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表格,根据内插法,可计算出对应的场地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图图4-4-4 4.2.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如下表所示:表表4 4-4 4.6.6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本项目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建成)实际有效调蓄容量(m3)径流系数可控制设计降雨量(mm)实际年径流总量控63、制率1总地块27135.771429.470.25207.9595.00%注:1、可控制设计降雨量=LID实际有效调蓄容量/(径流系数*规划建设用地*综合径流系数*10);经核算,本项目总地块实际调蓄容积可达到3495.9m3,实际可控制103.04mm(24h)的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5%,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4.4.4 4.4 4 下沉式绿地率校核下沉式绿地率校核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下沉式绿地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4 4.7.7 下沉绿地计算下沉绿地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m2)绿地面积(m2)下沉式绿地(m3)下沉式绿地率164、总地块27135.7716817.3116817.31100.00%本项目下沉绿地率为100.00%,大于本项目海绵设计指标规定的50%的要求。4.4.4 4.5 5 透水铺装率校核透水铺装率校核序序号号本工程本工程硬化面硬化面积积硬化调蓄硬化调蓄配建指标配建指标所需要调所需要调蓄容积蓄容积下凹绿地下凹绿地设计调设计调沿需建设沿需建设雨水雨水m3/ham3/ham3m3蓄容积蓄容积(m3m3)调蓄池容调蓄池容积(积(m3m3)13410.86500170.5431429.470第 23 页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透水铺装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4 4.8.8透水铺装率65、计算透水铺装率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地面积(m2)室外铺装面积(m2)透水铺装面积(m2)透水铺装率1总地块27135.774841.174841.17100%本项目透水铺装率为100%,大于本项目海绵设计指标规定的70%的透水铺装率要求。4.4.4 4.6 6 绿化屋面率校核绿化屋面率校核本项目未设置绿化屋面,绿化屋面率为0%。4.4.4 4.7 7 室外室外硬化地面硬化地面可渗透地面率校核可渗透地面率校核根据海绵城市设施分布总平面图可知,本项目各汇水分区室外可渗透地面率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表表4-4-4 4.9.9 室外室外硬化地面硬化地面可渗透地面率计算可渗透地面率计算序号汇水分区建设用66、地面积(m2)室外硬化地面面积(m2)场地硬化室外可渗透 用地室外可渗透地面率1总地块27135.776964.244841.1769.51%本项目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为69.51%,大于40%的可渗透地面率要求。4.4.4 4.8 8下沉绿地排空时间计算下沉绿地排空时间计算下沉式绿地、蓄渗洼地、渗透塘、渗井、生物滞留设施等调蓄设施所储存雨水的主要消纳途径是下渗,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的排空时间应保证淹没时间对植物不造成影响。其有效调蓄容积的渗透排空时间应按下式计算。式中:ts渗透排空时间,h;Vsj设施的设计有效调蓄容积,m3;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取 0.50.8;K土壤渗透系数,m/s,应以67、实测为准,资料不足时可参考附表 D;J水力坡降,一般可取 J=l;As有效渗透面积,m2。注:公式 4.6.5-1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代入数据计算ts=1429.47/(36000.75.6710-6116817.31)=5.95h生物滞留设施内蓄积雨水应在 24 小时内入渗到种植土壤层,对环境品质和安全要求较高的地区,宜采用 12 小时完全入渗。生物滞留设施内蓄积雨水 48 小时 内应完全渗透到种植土壤层以下 0.60.9m 的深度。本设计排空时间ts=5.95h,雨前能及时排空,因此其有效调蓄容积应计入核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蓄水容积。4.4.4 4.968、 9 建设前后径流总量校核建设前后径流总量校核根据建设前期相关资料显示,本项目建设前的土地情况属于荒地、部分混凝土地面或临时建筑,其余为绿化。图图 4-44-4 本项目建设前土地情况图本项目建设前土地情况图经过对建设前土地情况下垫面的面积估计,计算建设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如下:表表4 4-4 4.1 10 0 项目建设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项目建设前总地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第 24 页下垫面类型下垫面类型编号编号面积面积(m2)(m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取值AB碎石路面及广场112000.4混凝土路面及广场240000.9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325000.969、绿地419435.770.15合计527135.770.34综合径流系数 Z=(A1*B1+A2*B2+A3*B3)/A4=0.34因此建设前的综合径流系数取值为0.34,设计重现期为5年。本项目采用茂名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进行暴雨强度计算,本项目雨水重现期采用P=5年。公式如下所示:q=1861.341(1+0.360LgP)/(T+5.590)0.567根据P=5a,t=10min,查表取得暴雨强度为490.860/秒/公顷。Q(jsq)=qF=0.34490.86027135.77/10000=453.82(L/s)。由于项目建设前,没有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因此,Q(jsq)=0,70、则建设前雨水径流量计算如下: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为:建设后雨水径流量为:Q(jsh)=qF=0.25490.86027135.77/10000=337.43(L/s)。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可知下沉式(下凹式)绿地雨水径流削 减量计算如下:式中:Qxd:下沉式(下凹式)绿地雨水径流削减量(L/s);S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下渗量(L/s);本项目取0.U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蓄水量(L);T:降雨历时(s),本项目取10min;Tx:下沉式(下凹式)绿地蓄水量排空时间(s),本项目取5.95h;其中,下渗量计算公式:S=1000 a KJFa式中:a:综合安全系数,71、一般可取0.50.6;K:土壤渗透速率(m/s),本项目取5.6710-6;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可知雨水调蓄池雨水削减量计算如下:其中排空时间根据排空泵的选型为8h。代入公式得到Qxd(jsh)=1000*(1429.47/10/60-1429.47/8/3600)=2332.82(L/s)第 25 页本项目采用下沉绿地的措施对场地进行调蓄,建设后硬化面雨水设计径流总量W=W1-2315.70-2332.82=-4311.09L/s453.82L/s。通过计算可知,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本项目改建后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满足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72、2021)的相关规定。第 26 页五、五、LID 设施的植物配置设施的植物配置第 27 页六六、建设项目排水专项及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响应自评表、建设项目排水专项及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响应自评表(项目类型:项目类型: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分区一1项目名称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中学建设项目勘察及设计2用地位置本工程位于广东省茂名市,位于潘州大道东侧、茂名市会展中心北、绿地四季印象对面。3项目用地位于共青河新城片区,市民小区(坡心镇盐仓村委会),场址东临公园,南靠市民中心,西邻潘州大道,北距高铁线约350 米。项目用地东侧、北侧为城市主要道路,南侧西侧为城市支路,周边主要为居住用地和东南侧为城市绿化公园,场地内73、有现状水系和现状低矮山体。项目总用地222905.32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93615.1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5120.07平方米,地下室面积8495.10平方米,综合容积率为0.36。主要建设有图书馆、综合楼、科学艺术楼、教学楼、游泳馆、体育馆、饭堂、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000 名学生,教职工240 人。建设目标为新国标一星级绿色建筑4地块防洪标高室外地坪标高22.0026.005排水体制分流化粪池设置是6建设前总雨水径流量流域一900.56L/s流域二702.68L/s流域三453.82L/s建设后总雨水径流量流域一0L/s(削减后)流域二0L/s(削减后)流域74、三0L/s(削减后)7节水设施使用节水器具评价指标目标值完成值8绿色屋顶率(鼓励性指标)60%-9建筑物的室外可渗透地面率(约束性指标)40%流域一67.09%流域二44.86%流域三69.51%10人行道、室外停车场、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工程的外部庭院应当分别设置渗透性铺装设施,其渗透铺装率70%流域一100%流域二100%流域三100%11与硬化面积配套建设的雨水调蓄设施有效容积500m3/ha(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除城镇公共道路外,每万平方米硬化面积应当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本项目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流域一2107.35m3/ha,流域二247275、.54m3/ha,流域二1429.47m3/ha,12下沉式绿地率50%流域一100%流域二100%流域三100%备注:建设单位须根据具体项目类型对规划条件内的涉水内容及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详见穗水(2017)16号文)将评价指标的目标值和完成值填写至上表,评价指标可根据项目类型进行调整。第 28 页七、建设项目排水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房屋建筑、线性工程类、园林绿七、建设项目排水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房屋建筑、线性工程类、园林绿化工程类和一般项目排水工程)化工程类和一般项目排水工程)建设项目排水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房屋建筑、线性工程类、园林绿化工程类和一般项目排水工程)项目名称:广东实验中学附76、属茂名中学建设项目勘察及设计建设单位(盖章)茂名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中心工程概况项目用地位于共青河新城片区,市民小区(坡心镇盐仓村委会),场址东临公园,南靠市民中心,西邻潘州大道,北距高铁线约350 米。项目用地东侧、北侧为城市主要道路,南侧西侧为城市支路,周边主要为居住用地和东南侧为城市绿化公园,场地内有现状水系和现状低矮山体。项目总用地222905.32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93615.1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5120.07平方米,地下室面积8495.10平方米,综合容积率为0.36。主要建设有图书馆、综合楼、科学艺术楼、教学楼、游泳馆、体育馆、饭堂、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项目建成后可77、容纳3000 名学生,教职工240 人。建设目标为新国标一星级绿色建筑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化粪池设置(勾选)是()否主要污染物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污水管道设计污水排放出口位置预测污水排放量(m3/d)管径拟接驳下游管道管径备注地块西南侧1000DN300DN300地块东南820DN300DN300侧雨水管道设计暴雨强度q(l/s.ha)490.860重现期P(年)5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流域一0.17流域二0.23流域三0.34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流域一0.47流域二0.39流域三0.25建设前总雨水径78、流量流域一900.56L/s流域二702.68L/s流域三453.82L/s建设后总雨水径流量流域一0L/s(削减后)流域二0L/s(削减后)流域三0L/s(削减后)红线范围内硬底化面积(m2)流域一105643.57流域二62101.24流域三27135.77配建雨水调蓄设施类型及其有效容积调蓄设施类型下凹式绿地蓄水池备注有效容积(m3)-雨水排放出口位置预测雨水排放量(L/s)管径拟接驳下游管道管径地块西南侧地块东南侧流域一2427.04/s流域二、三之和1515.29L/s流域一DN1100流域二、三DN1100-第 29 页八、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八、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项目类型序79、号指标名称目标值取值依据建筑与小区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约束性)70%1、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书(第107号);2、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穗府办规202027 号);3、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穗水河湖20207 号);、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穗水2017247 号);5、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集(试行)(穗水201712 号);6、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印发的指引等文件要求。2绿色屋顶率(鼓励性)60%3硬化地面室外可渗透地面率(约束性)40%4透水铺装率(鼓励性)70%5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约束性)50080、m/ha6下沉式绿地率(约束性)50%公园绿地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透水铺装率3绿地系统雨水资源利用率4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5下沉式绿地率道路广场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年径流污染削减率3人行道、自行车道、步行街、4一般城市道路绿地率5园林道路绿地率6广场绿地率7广场可渗透硬化地面率8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9下沉式绿地率水务工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下沉式绿地率3排水体制4年径流污染削减率5雨污分流比例6内涝防治标准7城市防洪标准8雨水管渠设计标准9污水再生利用率10雨水资源利用率第 30 页九、维护管理九、维护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公共项目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由城市道路、排水、园林等相关81、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维护监管。其他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由该设施的所有者或其委托方负责维护管理。(2)应建立健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相应的监测手段,并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专业技术培训。(3)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维护管理部门应做好雨季来临前和雨季期间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安全运行。(4)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维护管理部门宜对设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设施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5)应加强低影响开发设施数据库的建立与信息技术应用,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并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与运行提供科学支撑。(6)应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提82、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绿色建筑、城市节水、水生态修复、内涝防治等土作中雨水控制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建筑与小区的工程建设(1)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施工中更改设计应经同意后方可进行。(2)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施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进行施工,防渗、水土保持、土壤介质回填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应符合设计 文件及相关规范规定。(3)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并重点对设施规模、竖向、进水设施、溢流排放口、防渗、水土保持等关键设施和环节做好验收记录、验83、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入场前需查验产品合格证。建筑与小区的维护管理(1)定期对雨水入渗、收集、输送、储存、处理与回用系统进行清洁和保养,并在雨季定期对工程各部分的运行状态进行观测检查。(2)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严禁擅自拆除、关闭、改建海绵设施。(3)海绵设施由于堵塞、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暂停使用的,应向主管部门上报同时进行排查,15日内恢复使用。(4)严禁向雨水口倾倒垃圾和生活污废水。(5)在有台风、暴雨等灾害性气候来临之前,应临时进行安全性检查,保证各类设施在灾害性气候发生期间能够安全运行。应事先排空调蓄设施内的存水,保证系统调蓄功能的正常运行。采用管道蓄水的系统应在雨后将管网排空。(6)雨水利84、用设施中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应保持明显和完整,严禁擅自移动、涂抹、修改雨水回用管道和用水点标记,雨水利用设施处理水质应进行定期检测。(7)用于雨水消纳的绿地、水景应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养护。应对暴雨后残留的垃圾进行清理。第二节第二节 设施维护设施维护本节列出了不同设施维护的主要注意事项。透水铺装(1)面层出现破损时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2)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应进行局部整修找平;(3)当渗透能力大幅下降时应采用冲洗、负压轴吸等方法及时进行清理。绿色屋顶(1)应及时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2)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3)排水层排水不畅时,应及时排查85、原因井修复;(4)屋顶出现漏水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防渗层。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渗透塘(1)应及时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2)进水口不能有效收集汇水面径流雨水时,应加大进水口规模或进行局部下凹等;第 31 页(3)进水口、溢流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4)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5)调蓄空间因沉积物淤积导致调蓄能力不足时,应及时清理沉积物;(6)边坡出现坍塌时,应进行加固;(7)由于坡度导致调蓄空间调蓄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挡水堰或抬高挡水堰、溢流口高程;(8)当调蓄空间雨水的排空时间超过 36 h 时,应及时置换86、树皮覆盖层或表层种植土;(9)出水水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换填填料。渗井、渗管/渠(1)进水口出现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2)设施内因沉积物淤积导致调蓄能力或过流能力不足时,应及时清理沉积物;(3)当渗井调蓄空间雨水的排空时间超过 36 h 时,应及时置换填料。湿塘、雨水湿地(1)进水口、溢流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2)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3)前置塘/预处理池内沉积物淤积超过 50%时,应及时进行清淤;(4)防误接、误用、误饮等警示标识、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及预警系统损坏或缺失时,87、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完善;(5)护坡出现坍塌时应及时进行加固;(6)应定期检查泵、阀门等相关设备,保证其能正常工作;(7)应及时收割、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维护频次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常规维护频次及时间要求如下表所示。表表 2-12-1 低影响开发设施常规维护频次低影响开发设施常规维护频次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设施设施维护频次维护频次备注备注透水铺装检修、疏通透水能力 2 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绿色屋顶检修、植物养护 2-3 次/年初春浇灌(浇透)l次,雨季期间除杂下沉式绿地检修 2 次/年(雨季之前、期中),植物生长季节修剪 1 次/月指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土物滞留设施检修、植物养护 2 次/年(雨季88、之前、期中)植物栽种初期适当增加浇灌次数:不渗透塘检修、清淤 2 次/年(雨季之前、之后),植物修剪 4 次/年(雨季)不定期的清理植物残体和其他垃圾渗井检修、清淤 2 次/年(雨季之前、期中)湿塘检修、植物残体清理 2 次/年(雨季),植物收割 1 次/年(冬季之前),前置塘清淤雨水湿地检修、植物残体清理 3 次/年(雨季之前、期中、之后)、前置塘清淤(雨季之前)蓄水池检修、淤泥清理 2 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每次暴雨之前预留调蓄空间雨水罐检修、淤泥清理 2 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每次暴雨之前预留调蓄空间调节塘检修、植物残体清理 3 次/年(雨季之前、期中、之后),植物收割 1 次/年(89、雨季之后),前置塘清淤(雨季之前)调节池检修、淤泥清理 1 次/年(雨季之前)植草沟检修 2 次/年(雨季之前、期中),植物生长季节修剪 1 次/月渗管/渠检修 1 次/年(雨季之前)植被缓冲带检修 2 次/年(雨季之前、期中),植物生长季节修剪 1 次/月第 32 页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检修 1 次/月(雨手之前)人工土壤渗滤检修 3 次/年(雨季之前、期中、之后),植物修剪 2 次/年(雨季)第三节第三节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1)雨水回用系统输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2)地下水位高及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下渗雨水污染地下水。(3)严禁向雨水收集口和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内倾倒90、垃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严禁将城市污水管网接入低影响开发设施。(4)城市雨洪行泄通进及易发生内涝的道路、下沉式立交桥区等区域,以及城市绿地中湿塘、雨水湿地等大型低影响开发设施应设置警示标识和报警系统,配备应急设施及专职管理人员,保证暴雨期间人员的安全撤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陡坡坍塌、滑坡灾害易发的危险场所,对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以及其他有安全隐患场所不应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6)严重污染源地区(地而易累积污染物的化工厂、制药厂、金属冶炼加工厂、传染病医院、油气库、加油加气站等)、水源保护地等特殊区域如需开展低影响开发建设的,除适用本指南外,还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避免对91、地下水和水源地造成污染。(7)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运行过程中需注意防范以下风险:1)绿色屋顶是否导致屋顶漏水;2)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渗管/渠、渗透塘等渗透设施是否引起地而或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坍塌,或导致地下室漏水等。第 33 页十、海绵城市工程投资表十、海绵城市工程投资表汇水分区一LidLid设施设施规模规模价格(元价格(元m2m2或或m3m3)造价(万元)造价(万元)透水铺装42568.823001277.06屋顶绿化02000.00下沉绿地21937.52200438.75未预见部附录10%171.58总造价1887.40注:工程总造价不包括景观部分、排水管网部分以及其他监测设备。汇水分区二LidLid设施设施规模规模价格(元价格(元m2m2或或m3m3)造价(万元)造价(万元)透水铺装9136.43300274.09屋顶绿化02000.00下沉绿地29088.73200581.77池塘4003.59400160.14未预见部附录10%74.19总造价1090.20汇水分区二LidLid设施设施规模规模价格(元价格(元m2m2或或m3m3)造价(万元)造价(万元)透水铺装4841.17300145.24屋顶绿化02000.00下沉绿地16817.31200336.35池塘4003.5940082.66未预见部附录10%41.90总造价606.14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500万份文档
500万份文档 免费下载
10万资源包
10万资源包 一键下载
4万份资料
4万份资料 打包下载
24小时客服
24小时客服 会员专属
开通 VIP
升级会员
  • 周热门排行

  • 月热门排行

  • 季热门排行

  1. 电力公司桩基、墩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8页).doc
  2. 河道和堤脚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77页).doc
  3. 国际中心空调系统高能耗水泵更换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页.doc
  4. 高层商住楼工程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86页.doc
  5. 新办公楼装修改造项目装饰装修施工方案(20页).docx
  6. 输水管道扩建项目管桥、倒虹管、顶管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6页).doc
  7. 建筑工地远程监控系统施工方案(23页).doc
  8. 宾馆维修改造工程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回水管拆除更换施工组织设计176页.doc
  9. 火车站广场改造项目通风空调风管配件安装施工方案122页.doc
  10. 高层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空调通风机安装消声器制安施工组织设计342页.doc
  11. 县中心粮库二期工程超重双T板吊装施工方案22页.doc
  12. 酒店改造医院空调安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62页).docx
  13. 特大桥钢筋混凝土桥台搭板施工方案(29页).doc
  14.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比表.doc
  15. 武汉东湖高压变频器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1页).pdf
  16. 普光倒虹管管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14页).doc
  17. 天然气利用工程高压管线工程、城市中压燃气管道工程长输管线施工方案(含安全检查)(106页).doc
  18. 2017长治市史家庄城中村改造御泽花园项目沉降观测专项方案(12页).doc
  19. 资兴市公租房申请表(2页).doc
  20. 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6页).doc
  21. 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附表)(48页).doc
  22. 邦溪镇市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4页.doc
  1. 电力公司桩基、墩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8页).doc
  2. 2009-2030年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226页).doc
  3. 德胜佳园旅馆装修装饰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8页).doc
  4. 商务酒店整套智能化设计方案 (54页).doc
  5. 河道和堤脚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77页).doc
  6. 建筑工人劳务合同(10页).doc
  7. 凯谛思(Arcadis):2023年国际建造成本报告(英文版)(20页).pdf
  8. 2024城区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和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0页).pdf
  9. 国际中心空调系统高能耗水泵更换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页.doc
  10. 高层商住楼工程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86页.doc
  11. 市政项目雨污水管网工程EPC总承包临时用电施工方案(25页).docx
  12. 2023地产营销策划个人述职报告(30页).pdf
  13. 新办公楼装修改造项目装饰装修施工方案(20页).docx
  14. 建设公司工程项目实名制管理制度.doc
  15. 输水管道扩建项目管桥、倒虹管、顶管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6页).doc
  16. 2018建筑工程公司装饰装修工程实施手册(238页).pptx
  17. 建筑工地远程监控系统施工方案(23页).doc
  18. 重庆龙湖时代天街购物中心项目考察报告(27页).pptx
  19. 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建造标准.xls
  20. 房地产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指标方案(8页).doc
  21. 粘钢加固、碳纤维加固在博物馆加固工程施工方案(38页).doc
  22. 建筑工程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77页).docx
  1. 云南禄劝县掌鸠河湿地滨河公园景观设计方案(148页).pdf
  2. 电力公司桩基、墩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8页).doc
  3. 上海安城山东临沂屠苏生态旅游岛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131页).pdf
  4. 住宅楼地暖铺设安装施工方案(7页)(7页).doc
  5. 市政道路工程雨水管线及检查井专项施工方案(18页).doc
  6. 2009-2030年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226页).doc
  7.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87页).pdf
  8.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方案(59页).doc
  9.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合同(63页).doc
  10. 商务酒店整套智能化设计方案 (54页).doc
  11. 德胜佳园旅馆装修装饰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8页).doc
  12. 设备采购供货安装实施投标方案(102页).docx
  13. 智能轮椅项目商业计划书.pptx
  14. 2024地产项目集中交付(匠心臻选·樾光溢彩主题)交房活动策划方案-78页.pptx
  15. 河道和堤脚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77页).doc
  16. 6MW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页).doc
  17. 输水管道扩建项目管桥、倒虹管、顶管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6页).doc
  18. 市政项目雨污水管网工程EPC总承包临时用电施工方案(25页).docx
  19. 全过程工程项目咨询服务技术投标方案(408页).docx
  20. 2024工人运动史迹陈列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0页).pdf
  21. 建筑工人劳务合同(10页).doc
  22.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30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