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升级会员
升级会员
返回顶部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51页)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51页).pdf
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
国土规划
上传人:Le****97 编号:909474 2024-03-27 51页 19.67MB
1、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4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及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国土资源,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和空间治理能力,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县特编制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对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海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的落实和深化,是一定时期内全县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总纲,为编制下位乡镇国土空2、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据。目前,本规划已形成征求意见稿,为了让公众充分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凝聚社会共识,特征询公众意见。前 言FOREWORDFOREWORD目 录CONTENTSCONTENTS01 规划总则1.1 指导思想1.2 规划原则1.3 规划范围与期限02 目标战略2.1 总体定位2.2 规划目标2.3 发展战略03 总体格局3.1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3.2 落实主体功能区3.3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3.4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04 保护生态空间4.1 锚固生态安全格局4.2 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4.3 统筹自然资源保3、护与利用4.4 实施一体化生态修复05 保障农业空间5.1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5.2 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5.3 强化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5.4 拓展农畜产品生产空间5.5 推动农牧产业融合提升5.6 优化乡村空间布局06 完善城镇空间6.1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6.2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6.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07 塑造魅力空间7.1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7.2 凸显魅力城乡风貌7.3 构建全域旅游体系08 优化中心城区8.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8.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8.3 优化城市景观风貌09 加强支撑保障9.1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9.2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9.3 构建综合防灾体系10 强化规划传4、导10.1 完善规划实施传导体系10.2 建立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10.3 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011.1 指导思想1.2 基本原则1.3 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总则1.1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细化海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全力推进“五个新海东”和“六个新循化”建设,统筹划定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农业、生态、5、城镇等功能空间,全面提升循化县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1.2 规划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主动融入协同发展优化布局彰显特色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落实“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统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协调解决国土空间矛盾冲突,构建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国土空间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因地制宜优化城镇和乡村布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6、。深入挖掘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撒拉民俗风情特色,彰显循化特色国土魅力。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发挥“多规合一”优势,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健全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促进国土空间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1.3 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为循化县级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共3镇6乡154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815.24平方公里。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县域统筹全域全要素规划管理,侧重7、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战略部署和总体格局;中心城区细化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侧重功能完善和结构优化。p 规划范围p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022.1 总体定位2.2 规划目标2.3 发展战略目标战略2.1 总体定位黄河上游丹山碧水、浓郁风情、产业鲜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和美循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幸福家园“一带一路”商贸文化重镇青海绿色民族特色产业基地青藏之旅的东部生态风景道黄河上游的生态宜居城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为切入点,以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为根本点,深入挖掘民族8、文化资源,切实加强对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保护利用,彰显文化特色,强化文化自信。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机遇,通过共建文化交流平台等,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利用民族轻工业优势,深化产业合作,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合作领域,将循化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商贸文化重镇。抢抓“双碳”政策和“产业四地”建设机遇,完善以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为主的现代化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体系,落实清洁能源开发,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将循化打造成青海省绿色循环民族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循化县作为青海东部门户城市的区位条件,做精全域旅游,塑造“和美循化,撒拉故里”特色旅游品牌。以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同时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9、,打造青藏之旅的东部生态风景道。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塑造丹山碧水的绿色循化。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牧区乡村振兴,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完善配套服务水平,打造黄河上游的生态宜居城市。2.2 规划目标构建”绿色永续、协同高效、宜居共享”的美丽国土空间,全面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全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得到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进一步完善,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城镇空间实现有序管控,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绿色低碳循环民族特色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全面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10、色转型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实现均等化,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民族优秀文化有效传承。全面建成黄河上游“丹山碧水、浓郁风情、产业鲜明、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和美循化。全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高原生态系统全面恢复,草原退化有效治理,灾害风险威胁有效化解,河湖水系保护治理全面完成,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美循化全面建成。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远景2050年2.3 发展战略1 安全优先、生态筑底2 协同联动,城乡融合3 集约高效,绿色发展4 中心集聚,品质优先5 特11、色提升,魅力凸显6 完善体系,治理高效033.1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3.2 落实主体功能区3.3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3.4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总体格局3.1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开放协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空间协同,主动对接兰西城市群联动共享,全面融入海东城镇群机制创新,协同周边城市共享发展3.2 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定农牧产品主产区包括清水乡、查汗都斯乡、文都藏族乡、岗察藏族乡、道帏藏族乡5个农牧业协调区,及尕楞藏族乡1个农产品主产区,总面积1465.74 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0.75%。划定城市化地区包括积石镇、街子镇和白庄镇3个功能拓展区,总面积349.49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9.12、25%。城市化地区农牧产品主产区坚定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按照青海省、海东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立足循化县资源环境禀赋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进一步落实完善农牧产品主产区和城市化地区,形成功能互补、区域协同的主体功能格局。3.3 统筹划定三线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做到稳定耕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到 2035 年,循化县耕地保护任务不少于15.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0.38万亩,主要沿黄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分布。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69.7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尕楞林场、文都林场13、道帏林场、夕昌林场和孟达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35年,循化县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11.49平方公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2.7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积石镇、街子镇,白庄镇及查汗都斯乡。3.4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一域三区多廊,一心三轴多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域: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区,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三区:西部森林生态保育区、南部高山生态修复区、东部自然生态涵养区多廊:黄河一级、二级支流等形成的多条生态廊道一心:积石、街子镇组成的中心城区三轴:百里黄河综合发展轴、沿循同公路生态旅游发展轴、沿202省道生态文化发展轴多点:查汗都斯乡、白庄镇、文都乡、清水乡重点乡镇以及14、尕楞藏族乡、岗察藏族乡、道帏藏族乡一般乡镇形成的多个节点保护格局开发格局044.1 锚固生态安全格局4.2 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4.3 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4.4 实施一体化生态修复保护生态空间4.1 锚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一域、三区、多廊”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一域:加强黄河流域综合治理,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对黄河流域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治理工程,厚植绿色底蕴,提升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推进水土流失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加强与沿黄城市生态共治、共建、共享,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三区: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西部森林生态保育区、南部高山生态修复区、东部自然生态涵养区为重点,推进15、生态保护修复,夯实区域绿色生态基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多廊:修复黄河支流生态廊道,塑造网络生态空间依托黄河一级支流及二级支流,构建放射型的生态廊道,打造网络化生态空间。建立以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因地制宜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森林生态修复及其他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严格保护。对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分区管控,原则上核心保护区禁止人为活动,推动核心区内的耕地、宅基地有序退出,经依法批准,可以开展对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的有限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限制人为活动16、,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了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地管控4.2 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4.3 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稳固水源涵养功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稳固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加大水环境治理,提升黄河流域生态品质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水资源监管,维系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星叶草桃儿七红花绿绒蒿太白红杉马麝羽叶丁香雉鹑斑尾榛鸡胡兀鹫蓝马鸟隐序南星华桔竹4.3 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积极响应双碳战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要求,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落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17、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矿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在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严控矿山数量,划定禁止开采区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响应绿色矿业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以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为目标,逐步形成开采方式科学、资源利用高效、企业管理规范、生产工艺环保、矿山环境优美、矿山社区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建立绿色矿山建设动态管理机制加快遗留矿山综合治理以采砂场、砖厂等历史遗留矿山为重点,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开展土地复垦,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依托“四地”建设,大力发展风电、18、光伏、水利等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协调推进两化天然气管网工程,落实城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资源利用结构调整升级,提高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水平。制定工业碳排放阶段减排目标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建筑绿色建筑达标率100%;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提高既有建筑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降低产业和建筑耗能4.4 实施一体化生态修复分区推进生态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划定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修复区、西部森林生态保育修复区、东部自然生态涵养修复区和南部高山森林保护修复区四大生态分区,差异化推进分区生态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森林保护修复以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高山4个林场的公益林和天然林保19、护为重点;持续加大国土绿化力度,明确造林绿化空间;加强森林监管。强化湿地保护修复重点保护和恢复黄河两岸的湿地,严格落实总量控制与限额使用、依法占用、占补平衡、生态补偿等湿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推进黄河、街子河和清水河两岸湿地的维育保护推进污染和退化土地治理强化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建立土壤污染预防和风险管控体系,对谢坑铜金矿等工矿企业扰动区域,分级分类实施污染治理修复工程,推动受污染土地安全利用,巩固提升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将黄河流域与清水河、街子河河流域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存在生命财产安全隐患的33个省级重大隐患灾害点所在的区域作为重点区域。重点推进尕楞乡格20、让沟、洛永沟、积石镇南山沟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建设055.1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5.2 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5.3 强化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5.4 拓展农畜产品生产空间5.5 推动农牧产业融合提升5.6 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保障农业空间5.1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构建“一园、三区、两带”的农业空间格局一园:以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示范园区,打造成为青海省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试验、示范和推广的样板园。三区:沿黄高效农业发展区,重点发展现代化农业及冷水鱼养殖业;中部特色农业发展区,重点发展以薄皮核桃、线辣椒、花椒、冬小麦为特色的优势种植业;南部有机畜牧业发展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生猪养21、殖和禽类养殖业。两带:依托循同公路和202省道分别打造西部现代牧业发展经济带和东部现代农牧业发展经济带,优化沿线农牧产业布局,提升乡镇产业聚集和现代化发展水平。5.2 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严格落实省市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不低于10.38万亩、15.00万亩。健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行为,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及进出平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保目标推进耕地提质改造,加强对对低效低产耕地实施土地平整、坡改梯、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提高耕地灌溉面积比例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加大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提升22、耕地综合地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推进耕地提质改造,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农产品种植结构与生产强度,推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加强沿山丘陵区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提升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耕地生态功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5.3 强化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全面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健全草原产权制度,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和草原资源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执行基本草原用途管制,到2035年,基本草原面积应不低于天然牧草地面积的80%。严格基本草原用途管制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开展退化草原综合治理、天然牧23、草地保护修复及半农半牧区饲草种植工程,到 2035 年,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不低于60%。落实禁牧休牧制度,通过禁牧、轮牧、休牧等封禁措施,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建立以草定畜、增草增畜、草畜平衡的动态发展机制,实现草畜平衡。落实草畜平衡管理制度发挥草原生态文化功能充分发挥草原生态和文化功能,深入探索草原保护与利用政策机制、管理体制和产业模式,以岗察草原为示范,打造草原旅游示范区。5.4 拓展农畜产品生产空间稳固粮食生产空间以道帏、白庄、清水、文都、尕楞、查汗都斯乡为重点区域,优先保护区域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其他优质农用地资源。发掘多样化的食24、物生产空间拓展现代设施农业空间合理保障设施农用地,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基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场等现代设施农业优化畜牧业生产空间严格控制草原载蓄量和超规模的畜牧附属设施用地,在中部浅山及南部高山地区扩大有机饲草料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牲畜圈窝、退化草地以及粮改饲项目,扩大人工种草生产规模,提高牧草单产,发展牛羊圈养舍饲生产,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扩展森林立体生产空间充分利用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发展以核桃为主的优势特色经济林,在适宜林地内积极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推动空间复合利用。5.5 推动农牧产业融合体提升探索创新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加强农业园区辐射带动以“农牧业+”促进产25、业融合强化农业现代化服务建设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形成“政府+专业农业经营机构+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经营机构的专业引领,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促进智慧农业服务发展,完善农牧配套服务业,培育数字供应链管理、产品展示交易等,打造农特产销平台,发展新零售模式。依托“黄河彩篮”农业产业园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展示窗口;新建清水线辣椒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标准化生态牧场建设,提升创建尕楞农牧业综合产业园以及白庄镇农牧业示范园。包括农牧业+生态旅游,农牧业+特色体验,农牧业+主题研学、农牧业+田园康养、农牧业+主题文26、创等,延伸农牧产业链条,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高原草原生态旅游、草原康养等产业,促进农牧业三产融合发展。5.6 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全面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重点城镇为带动,以主要交通为纽带,分片区引导乡村发展,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整体构建“一带三廊、四区多点”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分类指引村庄发展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稳定发展类”五类村庄发展类型,分类有序推进154行政村乡村振兴。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稳定发展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ff18个31个2个37个66个构建乡村幸福生活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村庄建设用地、加强农27、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探索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乡村用地保障机制。增加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构建乡村幸福生活圈。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到2035年,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6.1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6.2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6.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城镇空间066.1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构建“一心、三轴、多点”的城镇空间格局一心:依托积石、街子镇打造高品质中心城区,强化十里经济带功能轴线串联,着力完善中心城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全县发展动力引擎,提高中心城区就业吸纳能力,28、支撑就地城镇化,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集聚。三轴:依托黄河沿线打造复合型生态经济发展带,依托县域重要交通走廊培育沿循同公路生态旅游发展轴、沿202省道生态文化发展轴,串联中心城区、沿线乡镇及村庄地区,促进全县协同发展。多点:以查汗都斯乡、白庄镇、文都乡、清水乡为重点乡镇,引导特色农牧产业向乡镇园区集聚,辐射带动尕楞藏族乡、岗察藏族乡、道帏藏族乡一般乡镇及周边乡村发展,构建“重点突出、功能互补、协同联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6.1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构建“中心城区重点乡镇一般乡镇”的城镇体系结构按照“沿黄突破、近郊提质、远郊优化”的发展策略,提升乡镇发展能级,加强乡镇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融合以及各乡29、镇之间文化、产业等要素的联动,发挥小城镇的节点和纽带作用,明确城镇等级规模,加强乡镇发展的规划指导,提升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公服配套标准,促进乡镇企业和产业的集聚,构建中心城区重点乡镇一般乡镇的城镇体系结构,提升乡镇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积石镇和街子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心城区查汗都斯镇、清水乡、白庄镇和文都乡重点乡镇道帏藏族乡、尕楞藏族乡、岗察藏族乡一般乡镇6.2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构建”县级-乡镇-村庄“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公共服务为抓手、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为原则,构建”县级-乡镇-村庄“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优化县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合理分级的居30、住区生活圈。县级生活圈建设15分钟县城生活圈,配置高等级社区服务中心。乡镇生活圈推进各级乡镇基本公共设施建设,提供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服务。村庄生活圈按中心村、一般村进行配建乡村幸福生活圈,承担日常生活服务,并对配置规模等进行控制。6.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1+1+2”的产业体系文化旅游业高原生态农牧业民族特色轻工业现代服务业清洁能源业做大1大核心产业优化2大主导产业培育2大支撑产业构建“一核,三带,四区”的产业空间格局077.1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7.2 凸显魅力城乡风貌7.3 构建全域旅游体系塑造魅力空间7.1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构建”一核一轴、三心两带、三区多点”的文化保护格局一核:以积石镇31、和街子镇为依托的撒拉文化保护核心。一轴:沿黄河的历史遗迹形成的黄河文化保护轴线。三心:以国家级重要历史遗迹分布区域为中心形成的查汗红色文化保护中心、白庄撒拉文化保护中心、文都藏族文化保护中心。两带:沿着南北向的202省道和循同公路形成的两条民族文化保护带。三区:包括撒拉文化环境风貌保护区、南部藏乡环境风貌保护区、孟达天池环境风貌保护区。多点:以拥有重要历史遗迹的村落等为依托形成的保护节点。7.1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构建全要素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整体保护县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文物古迹、传统村落等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落实管控要求,明确配套建设项目。积极开展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32、不断充实和完善保护名录。历史文化名镇1个:街子镇历史文化名村1个:清水乡大庄村传统村落:国家级传统村落共54个住建部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7.2 凸显魅力城乡风貌构建全域魅力城乡风貌格局尊重和保护山水格局,加强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突出山水城市景观特征,整体形成中心城风貌区、村镇风貌区和开敞地区风貌区三大类风貌区。历史文风貌组团山水城市风貌组团田园都市风貌组团中心城区风貌区高山藏乡类风貌区浅山田园类33、风貌区沿黄城镇风貌区村镇风貌区山林风貌区草原风貌区江河风貌带开敞地区风貌区打造“一核一廊、两带两区、多组团”的全域旅游格局7.3 构建全域旅游体系一核:依托积石镇、街子镇打造的集文化体验、研学旅行、风情观光等于一体的撒拉故里全域旅游吸引核。一廊:沿黄河滨水生态休闲旅游廊道打造的百里黄河生态旅游廊道。两带:西部藏乡风情旅游休闲发展带、东部藏乡文化旅游体验发展带。两区:北部沿黄乡村休闲度假片区、南部山区生态观光体验片区。多组团:以县域内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分别打造两大生态休闲型旅游组团和五大人文体验型旅游组团,包括西路红军红色文化组团、撒拉水镇风情体验组团、班禅故居红色文化组团、撒拉花村休闲体验组34、团、藏经慢镇禅修养生组团、岗察草原生态观光组团、孟达生态养生度假组团。088.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8.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8.3 优化城市景观风貌优化中心城区构建“两心一轴五绿楔、一廊两带七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8.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两心:积石行政文化中心、街子民俗文化中心。一轴:串联积石镇与街子镇的城镇发展主轴。五绿楔:为由南北林地、园地等构成的生态开敞空间,构成了区分组团之间的绿地空间,与城镇用地嵌合,完善中心城区生态景观,形成五条城市绿楔。一廊:沿黄河生态走廊。两带:迎宾路城镇发展带、六坊街民俗文化发展带。七组团:积石综合组团、康养组团、产业文化组团、教育组团、加入组团、波浪35、滩旅游公园组团、移民新村组团。构建“县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8.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积石综合服务中心;街子综合服务中心。积石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商务、文体、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主中心。街子综合服务中心以行政办公、商业、文旅、医疗和教育等功能为主。县级公共中心结合县城规划结构和各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十里养生服务中心、教育服务中心、西街中心、循化体育中心、产业研发中心、田园宜居中心、波浪滩旅游服务中心、滨水社区中心、新时代教育中心。组团级公共中心配置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健身场地、幼儿园、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36、网点等设施,形成5分钟生活圈。社区级公共中心8.3 优化城市景观风貌构建“一核三轴、两带六区多点”的中心城区景观风貌结构一核:街子镇的撒拉文化景观核心,依托骆驼泉景区重点展示撒拉传统文化与建筑和风貌景观。三轴:十里经济景观轴为沿着城市发展轴线构建核心景观轴线;迎宾路城镇景观轴为南北向跨黄河联系积石镇与河北加入片区,展示积石老城风貌与北部新城建设的景观变化;街子河滨水景观轴依托街子河与规划东西滨河路,规划沿河亲水空间,展示城区内滨水景观。两带:依托黄河南北沿岸滨水空间,生态开敞水面与生态沿岸的自然景观,打造开敞的黄河滨水景观带;依托城区南部积石山,山体的整体山景与人文建设差异,形成南部临山景观带37、。六区:现代城镇风貌区、老城传统风貌区、撒拉人文风貌区、生态景观风貌区、田园乡村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多点:位于城市重要功能节点位置的景观节点,包括撒拉文化核心景观、民俗特色商街景观、文体中心景观、黄河公园景观、生态滨河公园景观、水上吊桥特色景观等。09加强支撑保障9.1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9.2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9.3 构建综合防灾体系9.1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畅联对外交通完善“一纵一横”高速网络,推进S13化隆-循化-同仁公路、G310大河家(甘青界)至清水段公路工程,建设循化通用机场项目和循化支线机场项目,预留西宁(兰州)经汉中至十堰高铁(青海段)和西宁大环线铁路,加强与海东都市圈、西宁等区38、域内城市的交通联系。完善内部交通以提高省道、县道等级为重点,优化农村道路,推动全县路网升级改造,到规划期末普通国省干线达二级及以上公路水平,县道达三级及以上水平,乡镇、特色小镇和旅游景点等重要节点贯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100%,实现公众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内部道路交通网络明显提升。提升交通运输水平打造三级客运交通枢纽,规划保留积石镇一级客运站,新建白庄、街子三级客运站,文都、清水、孟达、尕愣四级级客运站,岗察五级客运站,完善农村出租客运班线。规划建设河北物流园区,加强与路联系西宁、海东、兰州以及循化各乡镇间的货运联系。9.2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依托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水利39、等清洁能源产业开发,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资源利用结构调整升级,提高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水平。能源系统推进天然气储备基地建设,建成化隆循化天然气输配工程项目及县城燃气储备站,加快天然气向重点集镇及行政村延伸。燃气系统稳妥推进散煤替代和清洁利用,在保障气源充足的条件下,在条件适宜地区有序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治理工作。供热系统落实输变电、电站扩机送出工程等项目;优化电网架构;推进县域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网升级改造。电力系统统筹推进全县水源地建设;实施农村分区供水;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实施城乡饮水保障工程,推进循化县夕昌水库灌溉配套工程。水利设统建设以污染治理为核心、资源利用为统筹40、,设施布局合理、管网输送通畅、源头收集优化的韧性排水系统为目标。污水系统有序推进县城及重点乡镇5G网络的布局建设;启动宽带“双G双提、同网同速”行动,加快县城光纤宽带接入网深度覆盖建设,加大老旧小区光纤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宽带建设。电信系统9.3 安全韧性的综合防灾体系严格防洪标准,落实城镇防洪建设建立高效的人防体系,全面提高城市防空抗毁能力积极排查防御,保障地质环境安全建立三级消防体系,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完善避难场所体系建设,强化综合防灾应急保障加强应急预警监测,提升灾害应急响应水平加强气象预警,防范气候灾害风险1010.1 完善规划实施传导体系10.2 建立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10.41、3 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规划传导10.1 完善规划实施传导体系“两级”为县级、乡镇级,“三类”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通过控制线管控、用途管控、指标管控和清单管控等方式,将县级总规刚性内容层层传递,指导具体空间利用和项目建设。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县级乡镇级海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循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外:实用性村庄规划 城乡建设类专项基础设施类专项规划编制体系:“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规划传导体系:乡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 白庄镇岗察藏族乡10.2 建立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统42、一国土空间数字化地图形成覆盖全域、权威统一的国土空间数字化底板,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统一调查检测与动态更新机制,着力“数字国土”。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各类规划在信息平台的融合,统一空间坐标、技术标准、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统一,确保各类边界精准管控,各类项目精准落地。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一张图”为基础,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实施及管理体系,支持空间治理新共享及业务协同审批办理,并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部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一套指标模型库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套标准规范+工具一套系统接口规划核心指标监测预警指标现状评估指标分析评价模型规划审查模型实施监督模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模型管理规划辅助编制规划成果管理支撑用途管制检测评估预警基础分析评价空间规划编制空间规划审查规划实施长期检测及时预警实施评估监督考核10.3 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规划政策法规体系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公众参与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与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规划决策体制建立健全规划动态维护与规划调整机制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500万份文档
500万份文档 免费下载
10万资源包
10万资源包 一键下载
4万份资料
4万份资料 打包下载
24小时客服
24小时客服 会员专属
开通 VIP
升级会员
  • 周热门排行

  • 月热门排行

  • 季热门排行

  1. 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教师周转宿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9页).docx
  2. 商业地产集团商业运作手册(304页).doc
  3. 国道改建项目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3页).doc
  4. 三层21.7x14.6米别墅建筑平立剖面施工图带造价效果图全套资料.zip
  5. 市政道路道路安全文明施工方案(43页).docx
  6. 2020首届直播电商节(万载好物 匠心未来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8页).pptx
  7. 生态园林式国际居住社区物业管理投标书97页.doc
  8. 厂房宿舍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15页).doc
  9. 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制度.docx
  10.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全套资料汇编(90页).doc
  11. 场地平整工程土石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设计方案66页.doc
  12. 住宅建筑地基项目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
  13. 墓园修缮项目石碑、祭台、园路及石牌坊工程施工方案(61页).doc
  14. 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保证措施方案(10页).doc
  15. 外装饰电动吊篮施工方案.doc
  16.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50页).pdf
  17. 办公楼安全消防知识及要求培训课件(48页).ppt
  18. 陵园公墓项目场地平整工程杂草清理墓碑移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6页.doc
  19. 京台高速公路矩形边沟、超高排水、急流槽施工技术交底记录(13页)(13页).doc
  20. 甬金高速溪口东至甬台温高速姜山连接线一期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34页).doc
  21. 田块土地复垦整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7页).doc
  22. 住宅楼铝合金窗户施工方案(2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