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LID)内涵、途径与展望培训课件.ppt
下载文档
上传人:正***
编号:867715
2023-12-28
39页
12.92MB
该文档所属资源包:
海绵城市生态跨界概念规划建设及案例培训课件研究报告
1、海绵城市(LID)内涵、途径与展望,1,2,2,一、海绵城市(LID)四项基本内涵二、实现海绵城市(LID)三项基本途径三、深化海绵城市(LID)五项展望,3,传统城市,改造自然利用土地为主改变原有生态粗放式建设地表径流量大增,海绵城市,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原有生态低影响开发地表径流量不变,1.本质:城镇化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一、海绵城市(LID)四项基本内涵,4,2.目标: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河湖水系、生态体系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恢复被破坏水生态对传统粗放建设破坏的生态给予恢复保持一定比例的城市生态空间推广河长制、治理水污染低影2、响开发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留足生态用地,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净化通过减少径流量,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5,3.转变排水防涝思路,传统模式:“快排”,6,4.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径流总量不变:渗透、存储等峰值流量不变:渗透、调节等 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措施峰现时间不变:滞留、调蓄等,7,习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3、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8,小 结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是系统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自然积存:削峰调蓄、控制径流自然渗透:恢复生态、自然循环自然净化:减少污染、改善水质,二、实现海绵城市(LID)三项基本途径,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LID)设计与改造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a、重要生态斑块识别,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b、生态廊道的构建,c、划定全市域蓝线与绿线,深圳市光明新区在生态保护线调整优化的基础上(83.44平方公里,超过全区面积4、的50%),划定全区的河道蓝线,全面保护山体、水体、低洼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区。,13,13,13,尊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实现宽敞的农村原野和紧凑的城镇和谐并存,d、水生态系统修复,系统的生态修复,e、人工湿地重建城市之肾,西溪湿地,2.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LID)设计与改造,顶层设计、明确要求,城市总体规划:自然水文条件保护、紧凑型开发指标、提出LID理念及要求,专项规划:,城市水系专项规划:供水、节水、污水(再生利用)、排水(防涝)、绿线、蓝线等,城市道路与交通专项规划:水文保护、红线内外LID系统布置,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各类绿地及周边用地雨水控制利用等,绿色建筑:纳入5、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规划区及各地块LID控制目标,统筹协调、系统设计,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示意图,18,明确目标,层层落实,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径流流量控制目标,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共同达到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设计标准LID转输与排放设施应符合相关规范的重现期要求,通过径流总量控制来实现,控制指标SS、COD等,初期雨水污染总量削减40%,扩建或新建城市水系目标:蓄水量增加率20%蒸发量变化10%,利用天然水系调蓄,水景观与雨水调蓄相结合,发挥自然水体作用,改造城市道路、广场目标:透水性地面70%(其中下凹式绿地25%)径流系数0.5,模块式雨水调蓄设施,地下雨水调蓄池,下沉6、式雨水调蓄广场,透过透水路面收集和下渗雨水,居住区、工商业区LID设计目标:透水性地面75%绿地率30%(其中下凹式绿地70%)径流系数0.45,延时滞留池,下沉式绿地广场,下凹式绿地与植草沟,23,绿色系统对比,园林绿化LID设计目标:人均20m2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50%透水性地面75%(其中下凹式绿地70%)径流系数0.15,滞留塘,下凹式绿地,雨水景观滞水,3.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建筑LID设计与改造目标:绿色屋顶普及;透水停车场普及;雨水收集普及中水回用率30%,绿色屋顶,透水地面,雨水利用,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27,27,27,城市分区中水回用、污水处理、雨水收集综合管7、网系统,总结,28,注:强 较强 弱或很小;,三、深化海绵城市(LID)五项展望,1.引入弹性城市和垂直园林建筑的精细化设计,弹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适应新环境,遭遇灾难后快速恢复,而且不危及其中长期发展。联合国建议打造“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城市必须在制定低碳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其弹性应对的能力。,垂直园林建筑,2.海绵城市(社区)结合水景观再造,传承历史文化、由下而上再设计,32,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人工湿地(自然净化),雨水篦净化装置,雨水处理装置,3.引入碳排放测算,4.分区测评、以奖代拨、奖优惩劣,我国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5.LID智慧化,重点:公益、生8、态、灾害应对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排水、雨水收集;管网堵塞在线监测实时反应智慧水循环利用城市地表水污染实时监测(遥感)暴雨预警与水系统智慧反应(分路段积水、径流量监测和快速反应)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智慧水污染治理公共建筑水耗在线监测、排名公布,36,新西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较为完善的立法与行政法规低设计影响理念的雨洪管理规划 基于数字模型、信息化技术的精细化管理严格的监督与执法,计算机模型情景分析,GIS系统的广泛应用,居民院落的细致要求,37,网格化、精细化,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通过网格化、精细化将城市管理涉及的事、部件归类、系统标准化等使现场管理反应快、准、好,智慧城管平台主动发现问题、有预见性地应对,物联网智能传感,结 语,38,城市不仅是造成水危机的源头而且是解决之道海绵城市(LID)概念内涵仍在发展之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理论、规范、标准任重道远海绵城市(LID)规划与智慧水务是协调海绵城市各单元有效运行的两大系统工程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四层次LID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上下结合推进系统创新分区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海绵度”测评并给予奖励引导尤为重要,39,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