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升级会员
升级会员
返回顶部
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102页)
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102页).pdf
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
精品
城市设计
上传人:l** 编号:744505 2023-09-01 102页 73.96MBKB
1、总体鸟瞰效果图(日景)总体鸟瞰效果图(夜景)CONTENTS目录背景与解读设计思路与定位总体规划格局总体城市设计明背景定策略理结构塑空间12340121275201背景与解读background1.1 成都城市背景 background of Chengdu city/钻石经济圈/两带交汇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城市职能1.2 天府新区背景 background of Tianfu New area/新区概况/战略定位/战略重点/新区板块构成/核心区板块构成1.3 上位规划/新区总体空间结构/新区产业总体布局/科学城产业总体布局1.4 现状分析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2、s/基地概况/基地区位/基地交通/基地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分析/周边建设情况1.5 区域协调 regional integration1.6 工作框架 working framework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成都成都长江流域经济带长江流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庆重庆西部发展极核西部发展极核1 1)钻石经济圈)钻石经济圈2 2)两带交汇点)两带交汇点11.1 成都城市背景区域协调共赢生态文明建设智慧生存体系田园城市国家层3、面区域层面地方层面活力城市空间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的交汇之处。极大提升成都在西南片区的影响力。作为两带上的核心城市,承担了带动片区联动的重要作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生态经济发展机制,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新型社会治理体制“互联网+”发展机遇,推进实施大数据战略,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城市成都正式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用30-50年时间,基本建成世界城市成都拥有的天府新区是国家级城市新区,在整个片区的地位从“内陆开4、放的重要门户”到“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与科技创新高地成都作为西部重要战略支撑西部中心枢纽,充分发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作用,助推地方新型城镇化发展国家级中心城市,全国9个中心城市之一,与重庆共同形成西南片区双子星座。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城市功能和中心地位不断提升,为成都加快融入全国、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两带交汇之处交汇之处西部核心引擎核心引擎2015年8月,国家会批准四川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其中,成德、绵阳为重点,成都是核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5、四省市区。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长江流域经济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1 12 21 12 2两带的互联互通:为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近日,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中国西部多个重要城市提出联合建立“菱形(钻石)经济圈”,有利于更好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互联互通,形成紧密经济圈,发挥区域优势,推动西部更好发展,形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助推区域协同发展:钻石经济圈既能6、够打造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与此同时,此举还有利于打造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平台,促进西部地区沿江沿边联动,推动东、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协同发展。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9大国家中心城市均为双子星座闪耀,成都成都,重庆重庆为西部双子星座。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终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国务院已明确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2010年02月7、,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重庆 2016年05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将成都、重庆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支持 武汉、郑州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4 4)成都城市职能)成都城市职能(一枢纽四中心)(一枢纽四中心)一枢纽:一枢纽:综合交通枢纽四中心:四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3 3)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庆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武汉郑州西部双子星座环渤双子星座中部双子星座珠三角双子星座中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分布图成渝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成渝城市群交通间格局示意图2Part 18、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新区概况)新区概况-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中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与科技创新高地:中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与科技创新高地:以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五大核心功能:五大核心功能:全面创新改9、革试验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商宜居城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天府新区天府新区两江新区浦东新区湘江新区滨海新区南沙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西海岸新区金普新区江北新区福州新区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赣江新区199219942010201120122012201420142014201420152015201520152016201620152014国家级新区分布图2013年7月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成立正式拉开建设序幕正式上升为国家级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国际化现代新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统筹城乡示范区国务院10、批复建设全省新兴增长极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打造现代高端产业聚集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国际化现代新区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双核共兴”的千年杠杆市委市政府天府新区发展历程示意31.2 新区背景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8km20km35km85km2223km2458km2为贯彻落实近期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将肩负的历史使命量化为现实行动,加速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格局,着力11、把成都天府新区打造成为撬动城市发展格局中“双核共兴”的“千年杠杆”,培育成为全省新兴增长极。1 2 3 4 1 2 3 4 战略:战略:一个理念一个理念坚持“创新为魂、科技立城”理念二个定位二个定位1.转型发展新引擎2.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和我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贡献成都力量三大目标三大目标1.创新要素集聚区、创新发展先行区,西部创新第一城2.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3.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四项任务四项任务1.发展新科学2.创造新技术3.培育新产业4.建设新城市2 2)战略定位)战略定位西部地区核心西部地区核心增长极增长极、双核共兴、双核共兴新中心新中心、撬动成都未来发展的、撬12、动成都未来发展的千年杠杆千年杠杆双核共兴示意图4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由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高端服务业聚集到2015年,以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2014年11月24日,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3 3)战略重点)战略重点诺基亚全球研发中心四川大学校地协同创新合作项目国科集成电路研发基地项目中国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签13、入区天府创客产业孵化器园电子研发:诺基亚决定将中国的独立研发中心放于天府新区,“立足四川,要服务全球”。看重四川的产业链和人才科教优势,以及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高等教育:天府新区正在不断地优化环境、改善条件给科技人员创造好的科研、工作环境,留住更多人才,更加深入地进行科技创新和开发。高端产业:设立国科集成电路研发基地项目,进行芯片研发设计和基础IP、芯片后端设计,总投资约5亿元。该项目的入驻,有利于聚集产业高端。建筑工业:建设年产约15万立方米建筑PC预制件的新型绿色工厂。该项目对成都天府新区逐步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投资:成都市启动总孵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天府创客”大型孵化器14、。吸引了上百家各具特色的创客团队及中小微企业。重重点点项项目目5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四川天府新区1578km2成都市94km2占比6%眉山市1484km2占比94%核心区:564平方公里龙泉片区:277平方公里双流片区:326平方公里高新片区:50平方公里新津片区:76平方公里简阳片区:191平方公里5 5)核心区板块构成)核心区板块构成 核心区范围天府新区核心区指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直接管理的区域,面积564平方公里,包括天府新15、城、成都科学城、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区等三个功能区,下辖13个街道。2014年现状人口约60万人,规划2030年常住人口165万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核心区承担科技研发中心、总部基地、金融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四大职能。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研发设计、现代服务业、新兴金融、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4 4)新区板块构成)新区板块构成新区板块构成示意图核心区板块构成示意图6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一带”16、:沿城市中轴天府大道,串联三大城市组团,构成高端服务业发展带。“两翼”: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的西区产业园和新兴工业园。一带两翼一带两翼“一城”:成都科学城“六区”: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天府新城高端服务产业功能区、双流高技术产业功能区、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一城六区一城六区1 1)新区总体空间结构)新区总体空间结构新区空间结构示意图新区功能板块示意图71.3 上位规划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17、ce City,Chengdu“三城”:三个城市组团:天府商务城成都科学城西部文创城“两园”:西区产业园新兴工业园“九镇”:结合“三城两园”布局九个新兴产业小镇三城两园九镇三城两园九镇近期重点建设区域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一城、一区、一带、一园”2 2)新区产业总体布局)新区产业总体布局新区板块产业布局示意图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示意图8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 3)科学城产业布局)科学城产业布局9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18、(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四至:四至:北接天府新城南麓南至第二绕城以北东临东山大道西至益州大道规划范围:规划范围:73Km2起步区25Km2扩展区48Km2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54Km2起步区约17Km2扩展区约37Km2生态用地:生态用地:23Km2起步区约8Km2扩展区约15Km21 1)基地概况)基地概况101.4 现状分析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19、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 2)基地区位)基地区位基地在成渝经济圈的区位基地在成渝经济圈的区位11成自沪高速起步区sitesite拓展区天府大道成都绕城高速成都site30km眉山乐山天台山脉岷江40km成都市天府新区天府新区乐山市成都片区成都片区重庆市广安市泸州市重庆片区重庆片区资阳市160km向南发展趋势向南发展趋势国道(G213)成自沪高速(S4)绕城高速(G4202)至泸州至绵阳市至乐山市成都site成都南部核心,外环高速贯穿紧邻主要山脉天台山脉,成都生态资源要地成都与南部主要城市联系的必经要点基地与起步区的关系基地与起步区的关系基地在城市南向发展的20、空间区位基地在城市南向发展的空间区位基地的对外交通区位基地的对外交通区位天府机场双流机场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 3)基地交通)基地交通基地铁路交通概况基地铁路交通概况基地公路交通概况基地公路交通概况12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航空高铁天府国际机场高铁天府站3 3)基地21、交通)基地交通基地对外交通概况基地对外交通概况13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青松湿地天府公园兴隆湖锦江生态带4 4)基地生态环境)基地生态环境区域生态水系情况分布图景观河道15条湖泊水库41处湿地12处大型公园7处14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5 5)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分22、析15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23456 6)周边建设情况)周边建设情况16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77 7)已引进项目)已引进项目2014年至今已引进重大项目 119个 投资1607亿元科技研发38个 368亿元制造和物流25个 247亿元服务业及总部56个 99223、亿元校园地协同创新9个 89亿元科技产业29个 279亿元先进制造业21个 200亿元生产性物流业4个 47亿元现代服务业26个 579亿元企业总部10个 147亿元新金融20个 270亿元英特尔股权投资基金前海股权投资基金洪泰天使基金中国中铁西南总部新疆广汇西南总部中粮集团西南区域总部中航成都航空科技文化博览中心天府新区百联奥特莱斯广场万达国际医疗中心万科黑石现代物流京东亚洲一号西南物流基地易商城市无物流配送中心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西丹孚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化基地凯思曼成都汽车轻量化部件航天科工四院亚信网络安全研发中心洪中铁高铁研发中心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中科院成都科学中心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24、院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87 7)已引进项目)已引进项目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91.5 区域协调 已建起步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中心功能薄弱 公共活动空间缺失 配套服务设施不足 前办后居模式单一 景观功能未最大化 区域协调发展措施 打通五条功能廊道 塑造公共活力中25、心 预留配套设施用地 细胞模式有机生长 构建双环绿廊串连生态绿廊商业通廊鹿溪河蓝道活力中心生态绿廊服务通廊Part 1 背景与解读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研究三个关键性问题研究三个关键性问题23完成两个设计层面任务完成两个设计层面任务总体概念性规划拓展区城市设计基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新城定位?落实生态优先、科技创新等示范要求?新城的功能构成、空间模式、发展时序?对以上问题的解答成为制定空间方案的构思前提对以上问题的解答成为制定空间方案的构思前提关于新城26、发展的整体性判断目标定位目标定位路径选择路径选择&/新兴产业/高端配套/城市枢纽/生态体验/功能核心承接城区对外枢纽衔接文旅板块交汇点板块交汇点城市南极核城市南极核国际化创新研发中心电子商务,健康研发高新技术,科技信息城市纵轴南部节点城市节点,酒店会议0霾住区,绿色办公城际铁路主要站点国际机场必经要道物流园区,疏散节点东部生态旅游带腹地旅游配套,文化创意生态体验,朴门永续201.6 工作框架02设计思路与定位Thinking and Positioning2.1 设计理念 Design concept2.2 基本原则 Basic Principle2.3 目标定位 Design Goal 2.27、4 设计策略 Design StrategyPart 2 设计思路与定位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产业三生相融 四宜兼具空间景城一体 细胞组团生态翡翠绿链 蓝绿交织交通快慢有序 交通引领文化传承创新 在地国际兴产散核串绿融通彰文构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态势,创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城市发展空间城区景观化,景区功能化,将湿地景区与城区一体化统筹,利用生态网络将城区分割为“有机”的细胞组团依托自然的生态绿链串联各个功能组团,并与水网交织,形成具有本土28、特色的生态基地按照交通内外分级设置原则,对外交通快速疏散,对内交通有序、活化、多样连接,最大化地发挥交通引领发展作用充分传承成都当地本土文化,与国际化有机并置,形成具有天府特色的蜀风新韵。212.1 设计理念Part 2 设计思路与定位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坚持生态坚持生态优先优先体现创新体现创新示范示范强化交通强化交通引领引领适应弹性适应弹性发展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以科技创新为营城之道营城之道以生态宜居为以生态宜居为筑城之本筑城之本221.2 基本原则Pa29、rt 2 设计思路与定位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以科创、生态共荣为导向,发掘由天府地区在地化生成的特色产业、特色功效、特色环境、特色风貌等要素将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具有范式效应的将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具有范式效应的高能型、智慧型、健康型国际化中心城区高能型、智慧型、健康型国际化中心城区232.3 目标定位国 际 天 府 范 式 天 府 在 地 国 际 化天天府府现现象象TIANFU PhenomenonPart 2 设计思路与定位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30、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42.4 设计策略1 1)策略一:融入城市格局在地国际化)策略一:融入城市格局在地国际化对接城市产业格局对接城市“一带两翼”的总体产业功能布局,成都科学城为各个产业功能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引领创新朴门永续通过资源整合,发展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的驱动力,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的创新经济。将生态、生活、生产互相融合,通过设计开发可持续的生活系统。延续文化在地国际成都科学城的发展立足于中心城区的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创造适应地域性需求31、,进而加快国际化进程,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协调区域整体形态基于天府新区“一城六区”的整体空间结构,以天府大道、梓州大道、科学城环路为城市空间的主骨架,沿线串联七大组团形成连续、协调的空间秩序。Part 2 设计思路与定位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52 2)策略二:构建生态环境与支撑系统)策略二:构建生态环境与支撑系统绿道计划打通绿道、楔形绿地植入:以指状楔形绿地嵌入模式打通科学城绿色通廊,指间为绿地与农田,与北侧起步区兴隆湖形成联系,形成一体化32、的线性绿道景观。公园绿肺,营造核心节点:通过新城几大公园的活力建设,形成绿道上的核心活力景观节点,改善周边微气候。蓝道计划连通水系、河道清洪分治:连通现状水系,营造分段景观功能,将其塑造为科学城主要的滨水休闲走廊,同时河道承担泄洪功能,保证科学城防洪安全。扩大水面,形成景观节点:以兴隆湖为核心节点,结合现状水系及规划功能结构,设置多个湿地公园节点,形成城市核心景观尊重地形地貌,延续场地特色城市设计将高差较大的山头、沟谷、洼地保留为绿地,道路竖向随坡就势,场地竖向突出微地形,并采用坡地建筑的处理方式,避免了大填大挖,又延续了既有的场地特色。窄马路、密路网、开放街区鼓励步行、公共交通,规划更多带有33、慢行道的道路。弱化支路交通职能,强化其生活交往职能,并构建功能混合的活力产业街区。打造服务平台,构建智能的、可持续的城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建立科学城“云上服务管理平台”,成为科学城的智慧大脑,用互联网联系各行各业,服务居民生活。楔形绿廊嵌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界面的打开线性社区朴门永续Part 2 设计思路与定位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63 3)策略三:强化)策略三:强化TODTOD引导和绿色交通引导和绿色交通塑造多元化的TOD公共空间依托双机场、34、天府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城市快速路等打造多样化的以交通为引导开发的公共空间。构建城市快、慢绿色交通系统发展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提倡以公共交通先导的绿色交通体系,优先发展慢行交通,并构建对外快速联系交通体系,形成既便捷又适宜的交通系统。调节停车与道路使用增加弹性将车辆的使用水平控制在道路承载能力范围内,建少不必要的通勤交通,通过调节停车与道路使用来缓解城市拥堵。4 4)策略四:引导城市空间和建筑风貌)策略四:引导城市空间和建筑风貌控制城市天际线,实现望山见水城市设计以龙泉山、兴隆湖以及北侧天府商务区的天际线为参照,合理控制整体建筑高度,建立和谐统一的空间秩序。引导整体风貌与标志建筑起步区以35、自由开放式办公建筑为基底,鼓励建设绿色建筑。保留公共建筑,同时结合会议中心布局金融服务、商业商务建筑以形成地标。03总体格局General Planning3.1 土地使用Land Use3.2 空间结构Spacial Structure3.3 产业功能布局Functional Layout3.4 开发地块引导 Land Use Guide3.5 道路交通系统Traffic System3.6 生态系统 Ecological System3.7 地下空间利用 Underground Spacial Use3.8 配套服务设施 Service infrastructurePart 3 总体规划格36、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城乡用地汇总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占城乡用地比例(%)大类 中类小类H建设用地4113.06 82.58 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3706.05 71.63 H11城市建设用地3706.05 71.63 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407.01 10.95 H21铁路用地100.85 2.71 H22公路用地306.17 8.24 E非建设用地647.57 17.42 E1水域237.56 6.39 E9其他非建设用地410.037、1 11.03 城乡用地4760.63 100.00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大类 中类 小类R居住用地804.33 21.70 R1一类居住用地61.08 1.65 R12服务设施用地0.82 0.02 R2二类居住用地743.25 20.06 R21住宅用地0.00 0.00 R22服务设施用地8.87 0.24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8.93 1.86 A1行政办公用地4.99 0.13 A2文化设施用地36.72 0.99 A21图书展览用地11.59 0.31 A22文化活动用地13.60 0.37 A3教育科研用地18.3938、 0.50 A33中小学用地18.39 0.50 A4体育用地4.92 0.13 A41体育场馆用地4.92 0.13 A42体育训练用地0.00 0.00 A5医疗卫生用地3.91 0.11 A51医院用地2.03 0.05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65.12 9.85 B1商业用地169.62 4.58 B2商务用地163.02 4.40 B3娱乐康体用地29.53 0.80 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2.96 0.08 B41加油加气站用地2.96 0.08 M工业用地730.87 19.72 M1一类工业用地601.36 16.23 M2二类工业用地129.51 3.49 W物流仓储用地839、.38 0.23 W1一类物流仓储用地8.38 0.23 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089.97 29.41 S1城市道路用地1042.85 28.14 S3交通枢纽用地47.12 1.27 U公用设施用地15.50 0.42 U1供应设施用地12.59 0.34 U3安全设施用地2.92 0.08 U31消防用地2.92 0.08 G绿地与广场用地622.94 16.81 G1公园绿地274.98 7.42 G2防护绿地330.11 8.91 G3广场用地17.85 0.48 H11城市建设用地3706.04 100.00 271 1)土地使用规划图)土地使用规划图3.1 土地使用Part 3 40、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成都科学城23.81%28.26%30.75%13.96%3.23%占地面积3706ha除道路用地科学城、科技城(高新园区)产业用地:居住用地:配套用地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5:2:1美国硅谷3:2:2新加坡纬一3:1.5:1日本筑波7:3.5:1苏州工业园1:1.2:2广州科学城3.8:1.1:1对比国内外的大型的成熟的科学城/科技城的用地情况如下:基本上都以产业用地占主导,但占比浮动较大;居住用地排名第二,占比约为产业41、用地总量的一半左右;开放空间、绿地和道路排名第三,个别园区甚至超过了居住用地比例;具体的用地使用情况会根据实际的产业布局以及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及环境有很大系3 3)用地布局研究总结:)用地布局研究总结:282 2)国内外同类园区用地对比)国内外同类园区用地对比国内外同类园区用地配比一览表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总体空间结构)总体空间结构一廊七团一廊七团五轴七心五轴七心一廊七团一条滨水空间廊道,七个特色产业组团五轴七心五条景42、观绿化轴线渗透,联系起步区,七个片区中心信息网络产业区信息网络产业区生物医药研发区生物医药研发区天府天府TODTOD片区片区军民融合产业区军民融合产业区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田园城市脉络+横向水系穿镇+特色产业组团总体纵向肌理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基底,通过横向水系贯通六个功能组团,形成六个以产业功能为核心的特色化差异的小镇主题产业城及起步区配套生活区环境激发创新改变过去产业中心区高密度聚集的形态结构,中心区以开放空间引领,通过环境和新产业办公空间的创新,将人引导到公共开放空间,通过环境激发科创城的产业创新链接起步区带活一期几大核心链接起步区现状办公,通过开放空间的连接在起步区与基地43、,改变起步区冰冷的现状,带活整个天府新区的科创活力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等的前期研发和应用服务。O霾实验区、大健康示范基地。以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游戏动漫、微电子和软件研发等领域企业的孵化培育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创业园区2 2)三大设计要点)三大设计要点结合高铁站,形成中心开放空间、外围两个核心物流产业区、地下商业空间。未来中德、川德、中法等国际合作先行示范区。构建支撑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平台。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组团中心组团中心滨水空间廊道滨水空间廊道景观绿化轴景观绿化轴293.2 空间结构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44、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产业功能分区)产业功能分区五大特色产业片区,多元功能复合五大特色产业片区,多元功能复合规划强调功能的多元与复合,通过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区、TOD商贸物流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信息产业区,五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集聚区,促进科学城产业链的提升和集聚群的形成、并且配置生活配套服务区为科学城发展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整体形成五大板块,七大组团,多元功能促穿插,促进科学城走向产城融合的产业园。A A片区片区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B B片区45、片区军民融合发展区军民融合发展区C C片区片区TODTOD商贸物流服务功能区商贸物流服务功能区D D片区片区生物医药研发区生物医药研发区E E片区片区信息网络创业区信息网络创业区A A片区: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片区: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B B片区:军民融合发展区片区:军民融合发展区C C片区:片区:TODTOD商贸物流服务功能区商贸物流服务功能区D D片区:生物医药研发区片区:生物医药研发区高端医疗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高端医疗和医疗器械、生物科研服务、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0霾实验区等功能构成:第三方物流、展示展览、交易加工、配送仓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研发办公、保税物流等功能构成:军工企业,装46、备产业,航天航空、通用航空、网络信息安全、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功能构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工业服务、科技孵化、现代农业、总部基地、文化教育等功能构成:E E片区:信息网络创业区片区:信息网络创业区以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游戏动漫、微电子和软件研发等领域企业的孵化培育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创业园区功能构成:303.3 产业功能布局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11 1)开放街区控制引导)开放街区控制引导3.4 开47、发地块引导典型的小街区尺度最小开发地块控制建立最小的公共步行空间(最小20米宽)控制道路贴线率从而加强都市感构建组团中心绿地内部构建组团配套服务设施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21 1)开放街区控制引导)开放街区控制引导典型的小街区尺度围合最小开发地块,形成街区式组团构建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连接各个组团中心绿地,形成公共绿化体系地块角点建设高层建筑,构建街区地标注重不同建筑体量的控制,满足安全、通风、采光、日照等要求Part 3 总体48、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31 1)开放街区控制引导)开放街区控制引导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42 2)开放街区开发模式)开放街区开发模式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49、u Science City,Chengdu35定义适宜步行的城市开发地块低层建筑强化人行通道位于角落的高层建筑成为地标并提供视野3 3)开放街区开发引导)开放街区开发引导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道路等级结构)道路等级结构规划形成“两高四快十五主”“两高四快十五主”的综合道路交通体系11819图例363.5 道路交通系统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50、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7天府新区天府新区Tianfu New Area芝加哥中心芝加哥中心Chicago Loop旧金山中央商务区旧金山中央商务区San Francisco纽约中心区纽约中心区New York City伦敦金丝雀码头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北京商业中心区北京商业中心区Beijing CBD District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东新区Shanghai Pu Dong District天津于家堡新区天津于家堡新区Yujiapu District2 2)路网密度对比)路网密度对比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51、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红线宽度16米红线宽度25米红线宽度40米红线宽度20米红线宽度30米红线宽度60米3 3)道路断面形式)道路断面形式38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成都科学城与两个航空港的衔接:成都科学城以交通盒子形式,通过连接周边快速路,串接起“双流机场-天府高铁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三52、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内外交通的快速转换与衔接。4 4)对外交通衔接)对外交通衔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高铁站枢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39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5 5)轨道交通与慢行系统)轨道交通与慢行系统图例40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6 6)特色交通体系)特色交53、通体系 SanfranciscoStreetTrain-轨道巴士41图例特色交通一:轨道巴士特色交通一:轨道巴士(TRAM)(TRAM)的复兴的复兴优点:优点:投资效益比高(对比地铁及BRT)服务品质高(准点、平稳、安全)环境效应(低污染、低噪音)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6 6)特色交通体系)特色交通体系 SanfranciscoStreetTrain-轨道巴士42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54、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6 6)特色交通体系)特色交通体系 Sightseeing light rail-观光轻轨43图例特色交通二:观光轻轨特色交通二:观光轻轨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水网结构体系)水网结构体系“一湖两河多渠”“一湖两河多渠”一湖:指兴隆湖两河:指鹿溪河、东风渠多渠:指规划区内纵横交错的沟渠兴隆湖水库改善提55、升兴隆湖的水岸形态,提高生态功能、休闲与景观价值;打通兴隆湖与周边水系,提高兴隆湖的水体流动性,利用人工湿地对水质加以改善。塑造内部水系围绕湿地及公园建设多样性的水系统,包括湿地周边的环形水系、主干流通水系以及贯穿多个板块的联通水系维持至北向南的水体流向周边水系衔接维持鹿溪河向兴隆湖水库的输水;链接兴隆湖与东风渠的水系;链接蜡梓湿地与青松湿地的水系。水系良性循环利用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系统、城市雨水净化系统、水位调节系统提高各个板块的水体的流动性;通过橡皮坝等水位调节设施,维持整个区域水位和水量,并实现水质的逐步改善。2 2)水系整治措施)水系整治措施443.6 生态系统Part 3 总体规划格56、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 3)水系景观示意)水系景观示意45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规划利用“河、湖、湿地、水系、绿地”,形成“有机连续、绿色生态、多元开放”的“环线网络”生态绿地系统。4 4)绿网结构体系)绿网结构体系“一环多廊多节点”“一环多廊多节点”46图例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57、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471 1)地下空间利用分区)地下空间利用分区3.7 地下空间利用图例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交通功能交通功能商业功能商业功能地下道路:减少对地面地块的交通割裂,分担地面交通量,并辅助地面交通,高效快捷人行通道:避开机动车流,既减少对机动车的干扰,也为行人提供了良好的步58、行环境停车设施:解决区域大部分的机动车停车问题,既节约了地面的土地资源,有保证了地面的景观轨道交通:为城市快速、大运量公交系统提供了空间保障,为城市编织了一张“秘密”的交通网络交通换乘:提供轨道交通的换乘空间,使“零换成”成为一种可能便捷性商业:包括便利店、零售店、餐饮等在内的形态较小的商业形式为大众,日常需要所服务大型商业:大型的shopping mall与百货公司延伸或布置在地下,在节约地面土地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地块的商业价值与整体氛围商务办公:为企业的商务办公增加了除“越来越向上的空间”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展览展销:在人流大量积聚的区域设置的展览展销功能让“最多的人能看到你”商业服务:商业服59、务(如银行、通信等服务业)同时为周边居民与通勤的人们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482 2)地下空间功能利用)地下空间功能利用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景观功能景观功能基础设施功能基础设施功能景观设计主体:地下空间景观设计的主体为交通换乘通道、公共空间、商业开发空间。地下景观功能:美好的地下空间景观有利于创造“人性化”地下空间,改善空间环境,提升土地地下开发价值。美好地下景观可营造以人本的地下商业空间,提高商业开发价值,实现“地下首层”效应。60、地下综合管廊:将地下管线汇集到一条共同的地下管廊中进行统管理与维护人防设施:因地制宜,结合地下空间建设,合理设置人防工程中水处理系统:对工业所排出的废水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后回用到工艺中去,节约水资源地源热泵: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通常用来做为空调,制冷或者采暖用冰蓄冷空调设备: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用电负荷及系统装机容量492 2)地下空间功能利用)地下空间功能利用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61、u Science City,Chengdu1 1)整体空间布局)整体空间布局变电站博物馆娱乐设施公交首末站火车站加油站环保设施长途汽车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给水设施社会停车场图书馆文化馆污水设施消防站学校医院50图例3.8 配套服务设施Part 3 总体规划格局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512 2)重点配套设施布局)重点配套设施布局中小学布局图消防站布局图社区中心布局图加油站布局图服务半径500800m服务半径1.51.8km服务半径300500m服62、务半径1000m04总体城市设计General Urban Design4.1 总平面图 Mater Plan4.2 设计立意 Design Conception4.3 建筑与外部空间设计 Architecture and External Spaces4.4 特色空间引导 Individual Spaces 4.6 城市风貌特色研究 City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4.7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 Key Area and Nodes 4.8 城市天际线设计 Skyline of the City4.9 特色景观设计 Individual Landscape Pa63、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总平面图4.1 总平面图52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强化龙脊因地留绿有机细胞绿链串联强化圈层人居位中保用并举相得益彰高能聚集交通引导有轨巴士宜行宜游绿岸景观闲情繁荣零霾研发实践基地都市农业扑门永续契入功能激活兴隆534.2 设计立意Part 4 总64、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天府大道是成都市的“龙脊”,通过高层建筑群,打造天府大道景观中轴,展示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强化龙脊因地留绿利用用地现状自然地形地貌,以兴隆湖为核心,形成带状绿廊。规划区域GIS地形示意图规划区域绿地水系分布示意城市设计绿地水系分布示意544.2 设计立意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65、,Chengdu各功能组团如细胞一样被带状绿廊串联起来,组团与组团之间被绿地分隔。有机细胞绿链串联以圈层模式布局各功能组团,商业服务及景观公园形成第一圈层,居住功能形成第二圈层,产业功能形成第三圈层。强化圈层人居位中绿地与建筑分布图商业服务、住宅、产业办公建筑分布图554.2 设计立意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维持自然绿带水系原貌的同时,利用水岸、岛地进行商业、度假酒店、公园等低强度的开发。保用并举相得益彰天府高铁站片区采用方格网的66、布局模式,通过交通枢纽辐射高强度的城市开发。高能聚集交通引导原始自然绿地分布图开发区域示意图中欧国际合作片区天府大道东侧组团总平面高铁站片区总平面高铁站片区规划发展模式图564.2 设计立意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沿靠近景观廊道的道路设置有轨巴士,连接各功能组团核心区域。有轨巴士宜行宜游各功能片区均滨水临绿设置商业、酒吧等休闲服务功能,打造与产业办公相对的慢生活区域。绿岸景观闲情繁荣有轨巴士规划路线图有轨巴士规划示意滨水商业设施分67、布图滨水商业设施示意图574.2 设计立意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集聚全球相关机构,研发零雾霾新科技,同时在天府新区实现零雾霾住宅、办公、商业等建筑新建、更新的创新应用。零霾研发、实践基地沿兴隆湖与各功能组团之间的景观廊道布置服务设施,强化兴隆湖与外部组团的联系。活化兴隆湖作为城市中心公共空间的职能。契入功能、激活兴隆都市农业朴门永续引入朴门永续(permaculture)方式,发展都市有机农业,生态社区,环保建筑,实现人与自然的68、统一。绿色建筑案例-德国环境总署德国环境总署-自然通风幕墙 1德国环境总署-自然通风幕墙 2呼吸幕墙案例-慕尼黑某办公楼 1呼吸幕墙案例-慕尼黑某办公楼 2绿色建筑案例-慕尼黑汽车俱乐部兴隆湖沿景观渗透带布置商业服务设施示意社区扑门农业示意公共绿地扑门农业示意结构性绿带扑门农业示意584.2 设计立意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建筑与外部空间规划示意图594.3 建筑与外部空间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69、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中景观风貌“两轴、四带、九区、多点”体现在科学城中的控制要素包括:天府大道、成自泸高速、第二绕城高速、成资铁路、科学城内自然水体等。1.天府大道2.成自泸高速3.第二绕城高速4.成资铁路5.自然绿带及水系天府大道是成都市的“龙脉”,两侧区域应以现代城市风貌为主,通过较大体量的高层建筑结合水系及自然地形,塑造大气秀丽的城市中轴线。建筑应以点式高层为主,彩度不宜过高,可使用玻璃幕墙。成自泸高速路南北方向穿过科学城,沿途经过生物医药、高铁站、军民融合三个70、功能片区,片区中间穿插自然及人工化的景观廊道,东侧远处可见龙泉山。成自泸高速两侧应通过不同空间特征的城市空间形象,结合绿廊远山,展示丰富有致的城市空间形象。东侧各功能组团建筑应中间高、两侧低,与龙泉山至科学城的景观视觉廊道契合,建筑风格应以现代时尚为主,可适当增加彩度变化。第二绕城高速经过科学城南侧四个片区,应将高科技产业建筑与高速路两侧绿化带融合。展示城市的现代田园风貌特征。建筑应以现代风貌为主,高度不宜过高,色彩应以灰白的高明度色彩为主。主要指成资高铁站辐射的功能片区。该区域应通过序列感较强的建筑群和轴线式的景观廊道,展示交通枢纽片区的现代城市风貌。建筑风格应以现代时尚为主,重要空间轴线交71、汇点的建筑应为片区的制高点,可适当增加建筑的彩度变化。规划区域内自然绿带及水系两侧应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历史人文风貌为主,主要展现成都的特色文化和周围风光。建筑周围应注重绿化的渗透,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风格应以国际时尚的现代风格或可以体现川蜀韵味的地域风格为主。科学城城市风貌控制要素分析图科学城天府大道城市风貌示意图科学城第二绕城高速段城市风貌示意图科学城成自泸高速段城市风貌示意图科学城成资铁路段城市风貌示意图科学城自然绿带及水系城市风貌示意图604.4 城市风貌特色研究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72、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重要地区节点设计索引123451 中欧国际交流区天府大道西侧片区核心区 2中欧国际交流区天府大道东侧片区核心区4 生物医药片区核心区3 天府高铁站片区核心区5 网络信息片区核心区61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1235445537898810111236755354444555555555中欧国际交流区天府大道西侧片区核心区总平面图中欧国际73、合作区天府大道西侧组团在鹿溪河水系汇流处的三角区域布置组团核心,区域中心结合水面设置公园,沿岸地块布置Shopping-mall、办公、餐饮、商住等功能,地块均为开放式布局,结合中央公园广场设置广场和步行街。1 Shopping Mall2 标志性办公塔楼3 广场4 商业办公56 标志性公寓塔楼7 标志性酒店塔楼8 滨水公园9 服务岛10 公园服务中心11 水系12 超市商住餐饮62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74、u标志性建筑节点规划结构分析图广场景观节点景观廊道景观渗透廊道Shopping Mall标志性办公塔楼商业办公标志性公寓塔楼标志性酒店塔楼公园服务中心超市商住餐饮建筑功能分布图63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东北鸟瞰图景观廊道鸟瞰图西南鸟瞰图西北鸟瞰图64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75、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商业综合体2 度假酒店主体建筑3 度假酒店贵宾岛4 度假酒店客房岛5 滨水公园6标志性灯塔7 市民文体中心8 商住、酒吧餐饮街区9 标志性酒店式公寓塔楼10 广场11 浅水面12自然冲沟水系中欧国际交流区天府大道东侧片区核心区总平面图1234489101112675444555889101010中欧国际合作区天府大道东侧组团,在该组团中心的正方形区域布置核心区,核心区域内结合湿地设置公园及度假酒店,南岸地块布置酒吧商业一条街,北侧布置商业综合体、商住和市民文体中心。65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76、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标志性建筑节点规划结构分析图主要景观节点景观廊道主要景观轴线建筑功能分布图步行路径商住、酒吧餐饮街区商业综合体市民文体中心度假酒店66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西南鸟瞰图沿河商业街鸟瞰图文体中心鸟瞰图商业综合体鸟瞰图度假酒店鸟瞰图景观廊道鸟瞰图674.5 77、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天府新区高铁站片区核心区总平面图123481310111267558910101023333345888888888881111118888881471 天府新城高铁站2 站前广场 3 低层高密度商业街区 4 地铁站5 停车场6 林荫大道 7 景观廊道8 商务办公 9 Shopping Mall10商业综合体11 标志性塔楼 12 文体教育配套13 科技馆 14 体育公园天府高铁站片区位于78、成自泸高速东侧,该区域以高铁站为引导,采用网格化的城市路网,形成南北两条、东西一条主要轴线,沿南北两条轴线主要布置商业、市民服务、博物馆及体育公园等功能;东西轴线两侧布置高层办公建筑群,可作为站前广场的建筑景观,展现现代化的城市风貌。68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标志性建筑节点规划结构分析图主要景观节点景观廊道主要景观轴线步行路径天府新城高铁站文体设施配套科技馆低密度商业街区商务办公商业综合体建筑功能分布图79、69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东西轴鸟瞰图文体设施鸟瞰图南北轴鸟瞰图低密度商业区轴鸟瞰图中心景观透视图70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生物医药片区核心区总平面图151012692555548118871 商业/酒店/办公280、 生物医药会展中心3 生物医药展销中心4 标志性办公塔楼5 商住餐饮6 综合商业街区 7 精品店8 广场、步行街9 滨水公园10 景观廊道11 片区公园 12自然水系1134445566651088888844444444生物医药组团核心采用“弓箭”拓扑形态,形成一岛一轴的空间格局,西侧岛上布局商业、餐饮等功能,东侧沿轴线及公园布局办公、生物医药博物馆、医疗设备展销中心、商住等功能71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81、du标志性建筑节点规划结构分析图主要景观节点景观廊道主要景观轴线建筑功能分布图步行路径商业/酒店/办公生物医药会展中心生物医药展销中心标志性办公塔楼商住餐饮综合商业街区精品店72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西北鸟瞰图73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82、City,Chengdu核心区西侧组团轴线鸟瞰图核心区西侧组团西南鸟瞰图核心区东侧组团西北鸟瞰图核心区东侧组团东北鸟瞰图74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28367451 智慧岛公园2 林荫大道景观轴3 商业办公4 滨水商业文化设施5 网络信息产品展销中心6 网络信息产品体验馆7 滨水商住街区8 广场、街边公园网络信息片区核心区总平面图33347888网络信息组团核心采用T型活力空间结构,在中心大道两侧形成高83、密度的复合功能的商业办公区域,南侧绿化公园作为中心大道的收头,结合滨水布置低密度的特色商业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75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规划结构分析图建筑功能分布图标志性建筑节点主要景观节点景观廊道主要景观轴线步行路径商业办公滨水商业文化设施网络信息产品展销中心网络信息产品体验馆滨水商业住区76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84、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东南鸟瞰图景观轴线鸟瞰图东北鸟瞰图774.5 重点地区及节点设计龙泉山龙泉山城市天际轮廓线的设计原则:强化天府大道龙脊轴线的景观性,组团内高外低、内低外高相结合,强化标志物节点的高蔟化布局。4.6 城市天际线设计78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界岸式1混合式2朴门式3湿地式4功能式5庭院式6绿带式7廊道式8街道式9广场式101185、2345556788899101088特色景观风貌分布示意图794.7 特色风貌分析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界岸式界岸式景观强调水岸与组团边界的联结,塑造可亲近的绿化水岸空间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结,提供一个兼具生活、工作、娱乐功能的场所。2.混合式混合式景观以自然为载体,植入低层低密度建筑,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界岸式景观实景示意 1界岸式景观实景示意 2界岸式景观平面图混合景观实景示意 1混合景观实景示意 2-度假式酒店混合式景观86、平面图804.7 特色风貌分析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朴门式4.湿地式湿地式景观是以保留原生态为主,适当植入生态、旅游、休闲及文化元素的较大尺度的城市公园。“Permaculture”(“朴门永续设计”朴门永续设计”)=permanent(永恒)+agriculture(农 业)+culture(文化)是一套设计系统设计系统,从自然界中找寻各种可仿效的生态关系。用符合自然生态原理,与生态整合的方法,设计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以及生87、活。巧妙整合土壤、植物、动物、昆虫、微气候、能源、水、交通、经济等,将每一个元素完美结合。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朴门永续设计不仅是漂亮的花园和农场,也是改变着我们对待环境、资源和生命的态度。核心价值核心价值“照顾人、照顾地球、分享多余”,目标目标“师法自然,设计与维护一个具有生产力的人为生态系”。强调强调是一门人人可以应用的学问,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从一个小阳台、一个社区、一块农田、一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进行实践。公共绿地扑门农业景观示意社区扑门农业景观示意扑门农业分布示意图湿地式景观分布示意图湿地式景观示意 1湿地式景观示意 2 814.7 特色风貌分析Part 4 总体88、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5.功能式6.庭院式使用壮丽风格的街道尺度,在新城轴线上形成有力的导向。在街道式广场上塑造庭院式景观绿地。在高密度城市组团核心区中,创造大空间的绿色,既可供人们举行露天音乐会等市民社交活动,也是观赏风景和享受自然的最好休闲场所。功能式景观是以体育、文化为载体的中小规模的片区中心公园。功能式景观示意 1功能式景观示意 2功能式景观示意 3体育公园平面示意庭院式景观示意 1庭院式景观示意 2庭院式景观平面布局示意824.7 特色89、风貌分析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7.绿带式8.廊道式用人工运河沿新城中心核心轴线将主要区域串联在一起。廊道式景观沿河道而建,围绕着一系列的人行步道、水景、桥设计了很多精致的店铺和餐饮设施,从体验者角度出发,制造种种不期然的偶遇。在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形成的轴线绿带,为人和动植物提供所需空间,反映具备当地特色的原生态乡野风光。景观特色为沿现有地形分布的阶地绿化,营造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地块。设计中将街道和步道分别融入现有景观中,使人为对自90、然环境的干扰降至最低。绿带式景观示意 1绿带式景观示意 2绿带式景观示意 3绿带式景观分布示意廊道式景观示意1廊道式景观示意 2廊道式景观平面示意834.7 特色风貌分析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9.街道式10.广场式街道空间和景观的设计应富有地域文化和乡土特色,延续“蜀风雅韵”的风貌理念。使用本土的植栽、木材、石材等资源来营造清幽意境的街道景观,用韵律变化的街道尺度来体现传统的城市肌理,形成传统秀丽与现代时尚的碰撞。核心广场坐落在91、南北轴线上,以天府高铁站为支点,形成有向心力的城市组团核心,提供开敞的户外活动空间及舒适的步行环境。街道式景观示意 1街道式景观示意 2天府高铁站商业街区平面示意天府高铁站站前广场平面示意高铁站站前广场示意 1高铁站站前广场示意 2844.7 特色风貌分析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独特的、充满生机的低碳的新城。目的是在一个健全的系统中创造一种拥有高度灵活性、由持续投资带来的、经久耐用的92、设计。在发展的初期考虑可持续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指导深化设计,最终建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城。评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估体系,是国内评估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运用的最广泛的评估方法,通过对气候、能源、资源、生态、交通、商业、社区、场所塑造、建筑物等方面的控制,最终达到科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854.8 可持续发展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气候和能源科学城中拟定的绿化和水体网络在适应气候和节约能源方面扮演着重93、要的角色。大量的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产生足够的蓄水量,为多余的水资源提供足够的储存空间。绿化体系与阻止城市气温升高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通风廊道达到自然冷却)。一个强大的绿化和水体网络增加了蒸发作用并防止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为将绿化和水网效能发挥到最大,我们建议:1 充分利用兴隆湖的深度创造出足够的冷却能力;2 使绿化和水体网络的表面积最大化,为高密度公共空间的树木提供最有利条件;3 采用了一个热源(例如,太阳能,来自工厂或者区域供暖系统的余热)为驱动冷却系统供热;4 隔绝建筑并且控制气流进入建筑。这样便创造出了一种可控式环境,防止建筑被周围环境加热;5 可以在购物中心的拱廊和94、走道中建立一个半人工调节的环境。要塑造一个精密的气候系统需要得到来自于技术设备和建筑设计的支持。和植物相结合的方式在购物中心创造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6 创造水的层次和绿色屋顶与墙;屋顶的雨水收集将会帮助建筑冷却;7 当对冷热的需求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平衡时,地下水的使用可以成为一种有意思的冷却来源。如果没有平衡,地下层的表面区域将随之升温。8 我们还建议以降温为目的的高反射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鼓励建筑采用包括悬挑和阳台的设计。这些能在夏天创造出自然的遮阳,而在冬天也允许阳光射入室内。864.8 可持续发展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95、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生态科学城中的水体和绿化网络系统可以提供一个广泛的栖息地,促进地面和水下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保护未来的居民防止瘟疫和其他的健康威胁。为了确保绿色走廊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动物群通道必须建立在水体和绿化长廊跨越了地区内主要基础设施的地方,特别是与兴隆湖连接的地方。通过在设计中合并这些通道,使得小型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可以在科学城内自由的走动。水体和绿化网络系统的设计发展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 着眼于城市排放的过滤效果,并提供不同的原生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2 包括密集种96、植区和开放空间3 在最常用的道路附近混合种植常青树和针叶树4 创造沼生植物过滤器来达到高品质的水资源废弃物科学城应创造一个废弃物排放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能鼓励当地居民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做到重新循环利用。这个系统能把污物排放降到最低的同时做到资源循环最大化。它减少了所有家庭排放的公共污物的同时通过把一个过程中输出的产料作为另一个过程输入的原料的方式来达到互利互惠。要点包括:1 在各家各户中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垃圾材料的重新利用。例如玻璃、纸张、衣物和金属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当地工业进行加工来重新使用。2 有些废物可以用来产生生物气体(如沼气),这些气体可以为发电厂提供能源用来发电。收集起来的绿色废弃97、物可以通过厌氧菌的消化能力使之稳定(如生物燃料的生产)同时伴随着好氧菌堆肥达到混合肥料的生成(的目的)。这种混合肥料可以当做土壤肥料在富饶的土地上使用。3 收集的废物中不能被重新利用的部分将会被运到地区之外,通过已有的废物处理设备(废物分离设备、焚化和填埋)进行处理。水资源水资源很快将成为未来最珍贵的资源。由于气候的变化,农业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以及全国性的水分配的政策也有所改变,在未来可用的水资源会变得稀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水当做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和一个立体空间的组成部分。科学城城市设计应该包含一种可以自给的水系统来应付周期性的洪涝或干旱灾害,并且能够满足自身的水供应。通过管道和湿地(渗98、透设备)系统连接其他大面积水域,(该地区)无论湿润或干燥期都将能拥有可用的水资源。科学城系统的指导性原则应该是在源头处做到将清洁的水和污水完全分开。它们在建筑层面上就不相连。一个大规模的绿色结构将收集起从建筑表面流下的清洁雨水,以此支撑起一个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这能确保雨水通过绿化屋顶、道路和沼泽直接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系统。水的储存是科学城自给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地区层级上,我们建议利用兴隆湖。它可以被利用作为水系统的核心,连接所有小的水系、水渠、沼泽以及个别设置在建筑周围用来储藏的水系统。水储藏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维持水的高质量,这样,储水的湖也可以被用作其他娱乐的目的。我们可99、以通过确保水的持续流动,充分的水生植物以及防止从工厂排出的污水流入来达到这样的高质量,污水系统的设计应该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污水的源头上,其次是必要的基础设施。在这方面,黑水(厕所污水)和可以被重新利用的灰水(洗浴和洗漱的污水)之间有很大的差别。由建筑产生的污水可以通过污水处理设备来净化。从这些植物中而来的水往往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同时也有使湖泊富营养化的危险。对此的解决方法是将这些水作为这一区域的农田灌溉用水。874.8 可持续发展Part 4 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100、 City,Chengdu交通运输科学城交通运输主题的主要指导性原则是“模式多样化”。这意味着所有的居民可以为每日变化的活动而自由选择最佳的交通模式(公共交通、私家车和自行车)。这个模式多样性概念的成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网格体系 以及不同网格体系的形态间的连接之上的。巧妙定位和相互联系的步行区,自行车道网络,轻轨站和城市肌理内的停车场,都是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像在设计中出现的多方式联运车站一样包含节点和枢纽的设计,使这个混合的土地使用起来既富有吸引力又很成功。无障碍和紧密的交通网格是发展一个地方使之成为一个让人们感觉安全和有归属感的地方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城以产业居住混合的组团为规划101、单元。这意味着许多日常出行(如购物、社交),人们将在片区内解决。未来的居民应该可以期待多种的交通选择方案,以此来缓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科学城内的本地旅行重点将会放在步行、骑自行车以及公共交通线路上(如轻轨、公交车),使之与私家车的出行取得平衡。节点和枢纽设计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规划中有一些干预措施是为了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性的交通策划:1 轻轨、电车和地铁线连接科学城中各功能组团;内部的路线分散在各个步行区域内。2 各组团内部设有一个步行和自行车线路的网络。3 大尺度的十字路口和小尺度的小路之间的一个明显的区分。主要的结点以及地方性和区域性的旅行之间的互换102、都被安排在城市设计中了。居住区与娱乐区之间的路线,如到兴隆湖附近的娱乐区,将会以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一个大型集中式的汽车停放设备是专门为了各片区的中心而设。它直接位于商业区域的下方。这让驾车而来的观光客有一个明确的停车地点这样就避免了人们到达后因到处寻找停车位而造成的当地交通问题的频发性。它还提升了行人在城市中心区的活动性。884.8 可持续发展国际天府范式天府在地国际化天天府府现现象象TIANFU Phenomenon 设计说明 第一章第一章 发展背景与解读发展背景与解读 一、一、成都城市背景成都城市背景 1.1.钻石经济圈钻石经济圈(1)两带的互联互通:为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103、大通道建设。近日,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中国西部多个重要城市提出联合建立“菱形(钻石)经济圈”,有利于更好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互联互通,形成紧密经济圈,发挥区域优势,推动西部更好发展,形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2)助推区域协同发展:钻石经济圈既能够打造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与此同时,此举还有利于打造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平台,促进西部地区沿江沿边联动,推动东、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协同发展。2.2.两带交汇点两带交汇点 (1)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这一地104、区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2)长江流域经济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3.3.国家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城市 国务院已明确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将作为西部的双子星座之一,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终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4.4.成都城市职能成都城市职能 成都的城市职能为“一枢纽四中心”,即综合交通枢纽、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105、以及对外交往中心。二、新区背景二、新区背景 1.1.天府新区背景天府新区背景 2014 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迫切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探索出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天府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等 8 个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将把成都从“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转变成“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以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新区承载五大核心功能,包括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现代高端产106、业集聚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商宜居城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2.2.战略定位战略定位 为贯彻落实近期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将肩负的历史使命量化为现实行动,加速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格局,着力把成都天府新区打造成为撬动城市发展格局中“双核共兴”的“千年杠杆”,培育成为全省新兴增长极。规划新区的战略定位为:西部地区核心增长极、双核共兴新中心、撬西部地区核心增长极、双核共兴新中心、撬动成都未来发展的千年杠杆动成都未来发展的千年杠杆 3.3.战略重点战略重点 规划新区由 2018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到 2015 年,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107、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4.4.新区板块构成新区板块构成 规划面积 1578 平方公里,包含成都市和眉山市两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区占地 564 平方公里。5.5.核心区板块构成核心区板块构成 天府新区核心区指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直接管理的区域,面积 564 平方公里,包括天府新城、成都科学城、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区等三个功能区,下辖 13 个街道。2014 年现状人口约 60 万人,规划 2030 年常住人口 165 万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 120 平方公里。核心区承担科技研发中心、总部基地、金融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四大职能,大力发展科技研发设计、现代服务业、新兴金融、先进制造等战108、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三、三、上位规划上位规划 1.1.上位规划空间结构上位规划空间结构 新区总体规划将新区的结构规划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一带”:沿城市中轴天府大道,串联三大城市组团,构成高端服务业发展带。“两翼”: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的西区产业园和新兴工业园。“一城”:成都科学城“六区”: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天府新城高端服务产业功能区、双流高技术产业功能区、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2.2.新区产业布局新区产业布局 规划形成“三城两园九镇”的总体产业布局,“三城”:三个城市组团:天府商务城、成都科学城、西部文109、创城“两园”:西区产业园、新兴工业园“九镇”:结合“三城两园”布局九个新兴产业小镇 四四、现状现状分析分析 1.1.基地基地概况概况 基地规划范围 48 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 37 平方公里,生态用地面积 15 平方公里。规划四至北接天府新城南麓、南至第二绕城以北、东临东山大道、西至益州大道。科学城处于成都南北轴向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具有枢纽节点的特征。第二绕城高速、成自泸高速越境而过,梓州大道、深圳路两条快速路形成十字骨架。成昆、成资两条高速铁路交汇于此,并在基地内设有天府站。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分别位于基地东西两端,交通极为便利。2.2.基地基地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科学城范围内水系110、丰富,有大小湖泊水库 12 处、景观河道 7 条、湿地 5 处,大型的自然水体有兴隆湖、鹿溪河、东风渠、青松湿地、蜡梓湿地等。基地属于盆地浅丘地形,地势相对平坦,整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之势,相对高差在 40 米之间。3.3.建设建设情况情况 科学城目前已引进重大项目 119 个,总投资 1607 亿元,包括三大类,即科技研发类、制造和物流类、服务业及总部类 五五、工作工作框架框架 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设计思路与定位思路与定位 一、设计一、设计理念理念 规划提出五大设计理念,即:三生三生相融、四宜兼具相融、四宜兼具构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态势,创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城市发展空间 景111、城一景城一体体、细胞组团细胞组团城区景观化,景区功能化,将湿地景区与城区一体化统筹,利用生态网络将城区分割为“有机”的细胞组团 翡翠绿链翡翠绿链、蓝绿交织、蓝绿交织依托自然的生态绿链串联各个功能组团,并与水网交织,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基地 快慢快慢有序、交通引领有序、交通引领按照交通内外分级设置原则,对外交通快速疏散,对内交通有序、活化、多样连接,最大化地发挥交通引领发展作用 传承传承创新、在地国际创新、在地国际充分传承成都当地本土文化,与国际化有机并置,形成具有天府特色的蜀风新韵 二二、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规划坚持四大基本原则,即(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2)体系创新示范原则(3)强化交通引112、领原则(4)适应弹性发展原则 三三、总体定位、总体定位 本次规划将科学城定位为:以科创、生态共荣为导向,发掘由天府地区在地化生成的特色产业、特色功效、特色环境、特色风貌等要素,将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具有范式效应的高能型、智慧型、健康型国际化中心城区。形成具有国际天府、范式天府以及在地国际化的天府现象!四四、设计策略、设计策略 (1 1)策略策略一:一:融入城市格局在地国际化融入城市格局在地国际化 对接城市产业格局对接城市产业格局 对接城市“一带两翼”的总体产业功能布局,成都科学城为各个产业功能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引领创新朴门永续引领创新朴门永续 通过资源整合,发展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创新113、为主要的驱动力,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的创新经济。将生态、生活、生产互相融合,通过设计开发可持续的生活系统。延续文化在地国际延续文化在地国际 成都科学城的发展立足于中心城区的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创造适应地域性需求,进而加快国际化进程,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协调区域整体形态协调区域整体形态 基于天府新区“一城六区”的整体空间结构,以天府大道、梓州大道、科学城环路为城市空间的主骨架,沿线串联七大组团形成连续、协调的空间秩序。(2 2)策略策略二:二:构建生态环境与支撑系统构建生态环境与支撑系统 绿道计划绿道计划 打通绿道、楔形绿地植入:以指状楔形绿地嵌入模式打通科学城绿114、色通廊,指间为绿地与农田,与北侧起步区兴隆湖形成联系,形成一体化的线性绿道景观。公园绿肺,营造核心节点:通过新城几大公园的活力建设,形成绿道上的核心活力景观节点,改善周边微气候。蓝道计划蓝道计划 连通水系、河道清洪分治:连通现状水系,营造分段景观功能,将其塑造为科学城主要的滨水休闲走廊,同时河道承担泄洪功能,保证科学城防洪安全。扩大水面,形成景观节点:以兴隆湖为核心节点,结合现状水系及规划功能结构,设置多个湿地公园节点,形成城市核心景观 尊重地形地貌,延续场地特色尊重地形地貌,延续场地特色 城市设计将高差较大的山头、沟谷、洼地保留为绿地,道路竖向随坡就势,场地竖向突出微地形,并采用坡地建筑的处115、理方式,避免了大填大挖,又延续了既有的场地特色。窄马路、密路网、开放街区窄马路、密路网、开放街区 鼓励步行、公共交通,规划更多带有慢行道的道路。弱化支路交通职能,强化其生活交往职能,并构建功能混合的活力产业街区。打造服务平台,构建智能的、可持续的城市打造服务平台,构建智能的、可持续的城市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建立科学城“云上服务管理平台”,成为科学城的智慧大脑,用互联网联系各行各业,服务居民生活。(3 3)策略策略三:三:强化强化 TODTOD 引导和绿色交通引导和绿色交通 塑造多元化的塑造多元化的 TODTOD 公共空间公共空间 依托双机场、天府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城市快速路等打116、造多样化的以交通为引导开发的公共空间。构建城市快、慢绿色交通系统构建城市快、慢绿色交通系统 发展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提倡以公交先导的绿色交通体系,优先发展慢行交通,并构建对外快速联系交通体系,形成既便捷又适宜的交通系统。调节停车与道路使用增加弹性调节停车与道路使用增加弹性 将车辆的使用水平控制在道路承载能力范围内,建少不必要的通勤交通,通过调节停车与道路使用来缓解城市拥堵。(4 4)策略策略四:四:引导城市空间和建筑风貌引导城市空间和建筑风貌 控制城市天际线,实现望山见水控制城市天际线,实现望山见水 城市设计以龙泉山、兴隆湖以及北侧天府商务区的天际线为参照,合理控制整体建筑高度,建立和谐统一的空117、间秩序。引导整体风貌与标志建筑引导整体风貌与标志建筑 起步区以自由开放式办公建筑为基底,鼓励建设绿色建筑。保留公共建筑,同时结合会议中心布局金融服务、商业商务建筑以形成地标。第三章第三章 总体总体规划格局规划格局 一一、总体、总体空间结构规划空间结构规划 (1 1)空间空间结构结构 根据园区的整体定位,规划拓展区将形成“一廊七团五轴七心一廊七团五轴七心”的总体空间结构,即:一廊七团:一条滨水空间廊道,七个特色产业组团 五轴七心:五条景观绿化轴线渗透,联系起步区,七个片区中心(2 2)三大三大设计设计要点要点:田园城市脉络田园城市脉络+横向水系穿镇横向水系穿镇+特色产业组团特色产业组团 总体纵向118、肌理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基底,通过横向水系贯通六个功能组团,形成六个以产业功能为核心的特色化差异的小镇主题产业城及起步区配套生活区 环境激发创新环境激发创新 改变过去产业中心区高密度聚集的形态结构,中心区以开放空间引领,通过环境和新产业办公空间的创新,将人引导到公共开放空间,通过环境激发科创城的产业创新 链接起步区带活一期链接起步区带活一期 几大核心链接起步区现状办公,通过开放空间的连接在起步区与基地,改变起步区冰冷的现状,带活整个天府新区的科创活力 二二、产业产业功能布局功能布局 规划强调功能的多元与复合,通过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区、TOD 商贸物流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信息产业区,119、五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集聚区,促进科学城产业链的提升和集聚群的形成、并且配置生活配套服务区为科学城发展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整体形成五大板块,七大组团,多元功能促穿插,促进科学城走向产城融合的产业园。即: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中欧国际合作创新区 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工业服务、科技孵化、现代农业、总部基地、文化教育等 军民融合发展区军民融合发展区 军工企业,装备产业,航天航空、通用航空、网络信息安全、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 TODTOD 商贸物流服务功能区商贸物流服务功能区 第三方物流、展示展览、交易加工、配送仓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研发办公、保税物流等 生物医药研发区生物医药120、研发区 高端医疗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高端医疗和医疗器械、生物科研服务、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0 霾实验区等 信息网络创业区信息网络创业区 以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游戏动漫、微电子和软件研发等领域企业的孵化培育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创业园区 三三、用地布局规划用地布局规划 (1 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划 借助成都宜人的气候、科学城优美的山水环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将其作为“适居之地”,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规划居住用地面积 804.33 公顷,形成“一带、多组团”的空间格局,每片居住用地内均以“水轴、绿轴”贯穿社区,形成良好的“亲水、近绿”的居住生活空间。“一带”指沿科121、学城湿地形成的居住生活带,该带串联兴隆湖水系,并与大面积的湿地公园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基底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居住空间。“三区”指以细胞状形成的多个的居住社区。每个居住社区与该片区的产业用地紧密联系,减少人们上下班的通勤成本。(2 2)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形成“双重体系、一个网络”体系,即:生产服务体系五大功能区域,以建设高级生产服务职能中心为目标,构建五大功能区域,增强区域的辐射功能 生活服务体系围绕各个居住组团形成的居住生活服务系统,以追求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为标准,突出便捷的服务功能。交流网络良好的交流是高级生产服务发展的保证,规划建立完善便捷的交流网络。建立122、以科技中心、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正式交流场所,以餐饮类、购物类、康乐休闲类场所、及广场绿地为代表的非正式交流场所,强化区域的辐射、衍生功能、信息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3 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轨道轨道交通交通 规划建设“五横、五纵、”十条轨道交通系统,在轻轨交汇处设置轻轨转换站 特色特色交通交通 规划形成一条环状的轨道巴士线,以满足 路网结构路网结构 规划以总体规划确定的路网为基础,结合自然水系脉络、现状路网特点和功能环境要求,形成以“梓州大道、科学城中路”两条十字交叉的快速路串接,以“三横四纵”的主干道为骨架的网状道路结构。道路断面道路断面 快速路 68-108 米、主干路 4123、6-75 米、次干路 24-36 米、支路 20 米 静态交通设施静态交通设施 规划建设 10 处停车场,处 7 加油站,5 处大型广场。步行系统步行系统 规划以沿河、滨江的步道为骨架,串接成完整连续的步行网络(4 4)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高质量的环境包括大量的绿地、开敞空间、清新的空气均是科学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由鹿溪河生态走廊、龙泉山生态走廊和沿成自泸高速绿带形成科学城的绿环、以沿主要河道的带状绿色空间,将外部的生态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引入园中,并将湿地及园区内部的各类绿地、广场等连接起来,形成园区漂浮在水绿网络上的生态浮岛的环境特色。第四第四章章 总体总体城市城市设计设计 一124、一、设计设计立意立意 规划秉承十大设计立意,即:(1)强化龙脊,因地留绿(2)有机细胞,绿链串联(3)优化圈层,人居位中(4)保用并举,相得益彰(5)高能聚集,交通引导(6)零霾研发,实践基地(7)绿岸景观,闲情繁荣(8)有轨巴士,宜行宜游(9)都市农业,朴门永续(10)契入功能,激活兴隆 二二、特色特色景观景观风貌风貌 (1)界岸式 强调水岸与组团边界的联结,塑造可亲近的绿化水岸空间,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结。(2)混合式 以自然为载体,植入低层低密度建筑,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3)扑门式 采用食物森林的模式,利用生态用地资源规划都市有机农业基地.(4)湿地式 在原生态湿地中植入旅游,休闲及文化125、元素,打造较大尺度的城市公园.(5)功能式 以体育,文化为载体,打造中小规模的片区中心公园.(6)庭院式 结合周边建筑与壮丽的街道尺度,塑造轴线导向强烈的开放式城市绿地.(7)绿带式 利用主要交通干道两侧隔离绿带,塑造具备当地特色的原生态自然风光(8)廊道式 在大型公共建筑群中央留出绿色廊道,打造高密度城市区域开放空间.(9)街道式 通过高密度的街区来体现传统的城市肌理,形成传统秀丽与现代时尚的碰撞.(10)广场式 广场景观交通性的站前广场或具有围合性的街区广场,前者壮丽大气,后者尺度宜人 三三、重要重要节点节点设计设计(1 1)中欧国际合作区中欧国际合作区 天府大道以西的片区设计中,我们在鹿126、溪河水系汇流处布置中心公园,沿岸地块布置 Shopping-mall,办公,餐饮,商住等功能,地块均为开放式布局,结合中央公园广场设置广场和步行街。在中欧国际合作区天府大道以东的片区设计中,我们在片区中心的正方形区域布置湿地公园,同时结合湿地设置公园及度假酒店,公园南侧布置酒吧商业一条街,北侧布置商业综合体,商住和市民文体中心。(2 2)天府高铁站天府高铁站片区片区 设计以高铁站为引导,采用网格化的城市路网,强化轴线,展现现代的城市风貌.沿南北方向轴线布置商业,市民服务,博物馆及体育公园等功能;东西方向轴线两侧布置高层办公建筑群。(3 3)生物医药片区生物医药片区 设计采用弓箭拓扑形态,形成一127、岛一轴的核心区空间格局,西侧岛上布局商业,餐饮等功能,东侧沿轴线及公园布局办公,生物医药博物馆,医疗设备展销中心,商住等功能。(4 4)网络信息片区网络信息片区 设计该片区采用 T 型活力空间结构,在中心大道两侧形成高密度的复合功能的商业办公区域,南侧绿化公园作为中心大道的收头,结合滨水布置低密度的特色商业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四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总用地:3706.04 公顷,其中 建筑 1993.17 公顷 绿地 605.09 公顷 道路 1089.97 公顷 广场 17.85 公顷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 877 万平方米,其中 居住 405 万平方米 办公管理 132 万平方米 商业商务 187 万平方米 产业 153 万平方米 综合指标 容积率 0.44 绿地率 65%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500万份文档 500万份文档 免费下载
10万资源包 10万资源包 一键下载
4万份资料 4万份资料 打包下载
24小时客服 24小时客服 会员专属
开通VIP
升级会员
  • 周热门排行

  • 月热门排行

  • 季热门排行

  1. 上海市静安区单元规划方案(含重点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104页).pdf
  2. 2020年房地产项目开发全景计划节点模板标准工期.xlsx
  3. 新疆伊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成果公示)(50页).pdf
  4. 房地产集团冠寓住宅色彩及图标标识系统整体规划设计规范手册(7页).pdf
  5. 热电厂综合水泵房土建施工方案(27页).doc
  6. 室内网球馆项目彩钢活动板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5页).doc
  7. 金寨革命旧址群文物保护规划方案(2021-2035年)(309页).pdf
  8. 内蒙古满世时代广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32页).pdf
  9. 房地产集团冠寓住宅VI基础标识系统整体规划设计规范手册(23页).pdf
  10. 超实用精装房验收一览表(7页).doc
  11. 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滴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2页).docx
  12. 登高作业施工方案(10页).docx
  13. 银行支行装修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19页).docx
  14. 住宅小区室外配套工程施工方案(32页).pdf
  15. 装修公司装饰工程验收表格(13页).doc
  16. 2018房地产集团椿山万树健康主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规范手册(89页).pdf
  17.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深化设计方案(274页).pdf
  18. 房地产项目总包清标汇总表.xlsx
  19. UNWTO-旅游行业:2023年旅游部门减少食物浪费全球路线图(英译中)20231014.pdf
  20. 地下室底板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方案(14页).doc
  21. 地下室工程泡沫混凝土回填施工方案(13页).doc
  22. 麦肯锡-旅游行业:2023年人工智能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英译中)20230930.pdf
  1. 超实用精装房验收一览表(7页).doc
  2. 浙江省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草案)(48页).pdf
  3. 南充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渗沥液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8页).doc
  4. 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拓展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102页).pdf
  5. 上海市静安区单元规划方案(含重点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104页).pdf
  6. 城市更新工改工项目产业规划、招商及运营方案.pdf
  7. 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方案文本(2021—2025年)(50页).pdf
  8. 大桥架桥机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方案.docx
  9. 成都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25页).pdf
  10. 2020年房地产项目开发全景计划节点模板标准工期.xlsx
  11. 2015年北京景观工程公司员工手册(23页).doc
  12. 济南长清区花田书院田园养老综合体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264页).pdf
  13. 新疆伊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成果公示)(50页).pdf
  14. 2023年保姆级直播间场景搭建方案(21页).pdf
  15.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图.dwg
  16. 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化建议资料(7页).docx
  17. 水泥厂危险源分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55页).pptx
  18. 房地产集团冠寓住宅色彩及图标标识系统整体规划设计规范手册(7页).pdf
  19. 厂区周界脉冲电子围栏报警系统设计方案【37页】.doc
  20. 热电厂综合水泵房土建施工方案(27页).doc
  21. 消防预留预埋施工方案(23页).doc
  22. 室内网球馆项目彩钢活动板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5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