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西景观项目沿线绿化景观升级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大道西景观项目沿线绿化景观升级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西景观项目沿线绿化景观升级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地产文库上搜索。
1、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建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一九年六月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 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景观项目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单位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办事处编制单位 广东建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展强(工程师)总工程师李 竞(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登记)主审工程师邓小海(高级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登记)项目负责人李 竞(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登记)研究编制人员张 鹏(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登记)姚金华
2、(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登记)王宪波(咨询工程师(投资)登记)李 海(高级工程师)龚晓冬(工程师)农会佳 (经济师)张丹星(经济师)欧汉兵(经济师)目 录第1章 概述- 1 -1.1 项目概况- 1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依据及范围- 2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 3 -1.5 结论- 3 -第2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5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5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3章 建设条件与选址- 8 -3.1 项目场址- 8 -3.2 建筑场址现状- 9 -3.3 建设条件- 9 -第4章 项目建设方案- 14 -4.1
3、 建设原则- 14 -4.2 建设方案- 14 -第5章 节能分析- 20 -5.1 设计规范- 20 -5.2 能耗分析- 20 -5.3 节能措施- 20 -第6章 环境影响分析- 23 -6.1 项目所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23 -6.2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23 -6.3 项目建设期与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23 -6.4 环保治理措施- 24 -6.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5 -第7章 卫生和劳动安全- 27 -7.1 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27 -7.2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27 -7.3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28 -第8章 机构设置- 29 -8.1 项目机构设置的理念
4、及其职责- 29 -8.2 项目管理- 29 -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1 -9.1 建设工期- 31 -9.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1 -9.3 项目实施进度表- 31 -第10章 项目招标内容- 33 -10.1 招标的依据- 33 -10.2 招标范围- 33 -10.3 招标的组织形式- 33 -10.4 招标的方式- 33 -10.5 招投标程序- 35 -第11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0 -11.1 投资估算- 40 -11.2 项目投资- 41 -11.3 资金运用与筹措- 41 -第12章 社会影响分析- 44 -12.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 44 -12.2 项目
5、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44 -12.3 社会评价结论- 47 -第13章 结论与建议- 48 -13.1 项目结论- 48 -13.2 项目建议- 48 -第1章 概述1.1 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景观项目(2)建设单位: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办事处(3)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本次工程主要是对南沙区南沙街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路段沿线进行环境整治,不涉及新增用地。其中围蔽设施改造高度约2米,长度约5000米,绿化提升改造面积约79200平方米,景观节点改造面积约1000平方米,项目涉及道路长度约6600米。(4)拟建地点: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
6、至珠江东路沿线路段。(5)项目估算建设总投资:项目总投资4828.53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401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83.6万元,预备费用229.93万元。(6)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828.53 万元,所需资金由南沙区财政资金出资解决。(7)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5个月,项目建设时间计划从2019年6月-2019年10月止。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本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绿化提升平方米792002围蔽米50003景观节点平方米10004投资总额万元4828.53 其中4.1工程建设费用万元40154.2工程其他费用万元583.64.3预
7、备费万元229.935资金来源项目所需资金由南沙区财政支付6建设期月5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依据及范围1.3.1 编写依据(1)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
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A382-2012;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1995383号);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CJ/T24-1999;(3)环境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4)参照
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办公厅计办投资【2001】1153号);(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6)其他国家、地方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1.3.2 编写范围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范围包括: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景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的选址、建设方案、建设规模、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社会经济效益评估。1.4 项目提出的理由项目沿线主干道两侧植被种类较单一。沿途建筑零散分布,建筑风格迥异,部分待开发用地缺乏围蔽及维护,杂草丛生,影响市容。为了更好促进南沙区建设生态景观廊道,完善南沙区绿地系统,造就南沙新区优美的城市
10、风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百姓提供更多生态休闲场所,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办事处提出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景观项目的建设。1.5 结论1、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建筑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便利,具有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2、拟对港前大道芦湾村牌坊对开路段沿线、港前大道南北台路段两侧、环市大道南珠江东路至海港大道路段沿线(含凫洲大桥路口)、环市大道南资讯科技园路段两侧、海港大道南横村路段共五个路段建设围蔽设施和景观节点,完善周边绿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南沙区生态景观廊道的建成,美化南沙新区的城市风貌。第2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1、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广州市广州市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广州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电通讯比较发达,是华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贸易口岸,是外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广州市地理位置优越,濒临南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东江、北江、西江在此交汇,珠江穿市而过。市区背面有绿色屏障白云山,南部面向狮子洋,东南和西南面分别与东莞和珠海经济特区相邻,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
12、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巩固、提高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与作用,使广州在21世纪发展成为:一个繁荣、高效、文明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城市。2.1.2 南沙区南沙区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的城区之一,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以南沙为中心,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南沙地区是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水上运输通过珠江水系和珠江口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海上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航空方面,周围有广州、香港、澳门等
13、国际机场。 南沙地区水网密布,湖塘众多,自然环境优美,北部大多为农田耕地,南部入海口地区大多为围垦填地,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南沙地区依山环水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使南沙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南沙现已拥有南沙蒲洲公园、南沙天后宫、苏州水乡一条街、南沙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旅游景点和设施。2.1.3 南沙区经济概况南沙区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临港经济圈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使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8.7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4.51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43.22亿元,增长9.1%;第
14、三产业增加值为381.03亿元,增长28.6%。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3:65.9:29.8。2016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3.15亿元,同比增长31.0%,其中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26.20亿元,同比增长48.3%;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86.95亿元,同比增长25.4%。16项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0.7%,156项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2.1%。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整体征拆已完成,明珠湾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主干路网初步形成,中交华南及国际业务总部、中化中国金茂总部、中铁隧道全国总部等项目加快建设。蕉门河中心区56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金洲总部经济集聚区基
15、本成型,蕉门河“双桥”、市民广场、蕉门河环境景观提升工程等一批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城市客厅”形态基本形成。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1.8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2.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55.87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3.53亿元,增长16.2%。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77:61.49:34.74。 201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4.93亿元,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17亿元,同比下降80%;第二产业投资62.5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投资682.26亿元,
16、同比增长3.7%。围绕补齐创新型经济、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短板,实施“攻城拔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战图。2017年底,地铁4号线南延段已通车运营,新(在)建轨道交通3条(段)约76.4公里,高快速公路新(在)建4条达52公里,黄榄干线已完工通车,新增通车市政道路超50公里,凤凰一、二、三桥及万新大道(出口加工区段)建成通车,沙仔二桥全线贯通,喜来登酒店、市民广场、蕉门河双桥、凤凰湖(2号湖)城市公园等一批公共服务市政基础项目已投入使用,“城市客厅”形态基本形成。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建设是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
17、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公园绿地在现代城市中承担着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但更有满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闲、锻炼游憩、舒缓压力的精神要求。项日建设在为市区创造良好的生态,满足人们对优美环境的追求,同时也为人们工作闲余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所。2.2.2 项目的建设是推进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发展的需要南沙计划打造一条长达39.5公里生态景观廊道,沿城市主干经过山、水、城、田、海等南沙代表性景观风貌。规划结合城市功能对其进行分段特色打造,以紫、红、黄、绿四种颜色作为都市之心段、活力绿廊段、魅力海岸段和国家领港段的主色调,形成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建成后将串联
18、明珠湾区起步区、蕉门河中心区、南沙湾区以及龙穴岛作业区等四个自贸试验区区块,全面展现南沙的风貌特色,从而促进南沙新区的发展建设步伐。2.2.3 项目建设是南沙区优化区域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南沙生态景观廊道的需要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系统性等特征,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的数量。考虑到生态景观廊道绿化配置色彩不够丰富、部分道路设施系统不够完善的现状,设计单位提出“一路一带”的景观规划。全长为39.5公里的通道结合城市功能,分为四个特色路段,并设计以紫红黄绿四种色调来区分,打造形成“都市之心”段、“活力绿廊”段、“魅力海岸段”和“国家领港”段,提
19、升南沙新区的品味,加快广州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步伐,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第3章 建设条件与选址3.1 项目场址起点全长约6600m- 49 -3.2 建筑场址现状1、 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现状图环市大道西(滨海珺城至珠江东路沿线)现状图3.3 建设条件3.3.1 地形、地貌条件 南沙地区由冲积平原及少量丘陵台地、海岛组成,冲积平原主要由三角洲冲积土形成,占陆地面积的大部分;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南沙街道,多为低丘;一些孤丘由白垩系红色砾岩组成,低洼区由第四纪河口相沉积物组成。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地台活化,发育断裂,形成不同展布方向的断裂,区内主要有
20、沙湾断裂、洪奇断裂带、狮子洋断陷和万顷沙断陷,以及产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南沙地区的三角洲原是河口,约形成于晚始新世晚期初,晚更新世未至全新世早期海退成陆,全新世中期发生桂州海侵后再度成为河口湾。3.3.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土地基底由古生界变质岩系构成。最老的下古生界震旦系变质砂岩、板岩、片岩及硅质岩,分布于南沙的塘坑至南沙林场茸鹅山一带;加里东期的混合花岗岩分布限于南沙深湾:大面积分布的基岩是燕山期的细粒、中粒、粗粒(或班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南沙的黄山台一带,以及黄阁的大山乸等地;四纪(迄今250万年至现在)以来,地壳经历继承性升降运动与相对稳定阶段,第四系晚更新统和全新统沉积
21、发育。 南沙地区水网密布,河涌纵横,西、北江流经南沙地区的干支流16条,属于平原河流,水流平缓,潮汐明显,潮差平均2.4m。珠江三角洲水系的八大门出海口,南沙地区就占4个。南沙地区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沙湾水道、蕉门水道、洪奇沥水道,水资源总量约76.9m/s(664万m/d)。3.3.3 气象条件项目选址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春季(24月)气温回升,冷暖交替,雨水逐增,前期常有低温阴雨。本季各月平均气温从14.6逐月上升至22.0。全季雨量303.7毫米,占年雨量18。日照时数全年最少,雾日则最多。各月日照2小时的天数达14.417.5天。低温阴雨天气对春播、
22、春收和春种有一定影响。夏季(57月)初夏温暖,盛夏炎热,高温强光,雨量集中,间有台风。56月平均气温25.527.1,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7月平均气温28.5,为全年最高。极端最高温为37.2。日照241.8小时,为全年最多。全季雨量730.7毫米,占全年降雨量45,为各季之冠。由于雨日多,雨量大,可影响早稻抽穗扬花。秋季(810月)早秋炎热,晚秋凉爽。常有台风。台风8月平均1.2次,9月平均0.5次。气温8月平均28.1,日照222小时,分别为全年次高和次多月份。910月,气温从26.8下降到23.6,秋高气爽。冬季(11月次年1月)气温较低,雨量稀少,寒潮南下,低温霜冻。平均气温从11月的
23、19.2逐月下降,1月为13.5。极端最低温为0.4。平均霜日2天。全季雨量只有97.4毫米,占年雨量6。气温:区内气温,冬无严寒,夏不酷热。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南北气温稍有差异,北部比南部稍高1左右。年均积温在79008100之间。最多为8214.3(1960年),最少为7769.0(1969年),变幅445.3。从5月中旬至10月中旬,气温变化最小,平均在2528之间,最适宜作物生长。2月份温度变化最大,乍暖还寒,忽冷忽热,相差可近一倍。高低温差15.2。日夜温差不大,在69之间。低温期短,无霜期长。最低气温5,历年平均约8天,主要出现在1月份。约有一半年份出现霜冻。平均初霜1月6日,终
24、霜1月20日。最早初霜是1962年12月3日,最迟终霜为1974年2月27日。无霜期年约352天。在低温霜冻时段,种植不耐寒作物要注意防寒。降雨:区内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635.6毫米,最多是1965年的2652.8毫米,最少是1963年的1030.1毫米。南部降雨稍多,年均16001700毫米,北部与中部稍少,年均14001600毫米。全区陆地面积年均降雨总量12.94亿立方米。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旱季雨季分明。降雨集中在49月,这6个月的降雨量平均达1323.4毫米,占全年的81。10月至次年3月的降雨量只占全年的19。区内各地的降雨强度,由于地势高低不同,受季风影响程度不一,以及台
25、风路线关系,造成降雨强度不一。总的情况是南部大雨暴雨的天数略多于北部。历年统计,中雨(15毫米)日数年均33天,40、80、150毫米降雨日数年均分别为17.4天、5天和1.3天。偶有一日降雨超过300毫米的。大雨、暴雨时段为59月,尤其是台风带来的大雨暴雨。遇大雨暴雨,在水利条件差的地区,出现内涝。风:南沙区内是沿海平原地区,风向以偏东风或东南风为主,年均风速2.4米/秒。冬季1月,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春季4月,风向不甚稳定,以南或东南风为主;夏季7月,盛行风向是东南风;秋季10月,以偏北风为主。全年少吹西风。各季的平均风速,相差不大。由于太平洋热带气团和印度洋赤道气团的影响,每年在西太平洋及
26、南海生成的台风约40次,19601987年在珠江口附近登陆,对区内有较大影响的有22次。区内台风较集中在79月,台风带来大雨暴雨,若遇海潮上涌,风狂浪急,惊涛拍岸,可使堤围崩塌,给工农业生产带来损失。湿度:相对湿度一般是8184。其季节变化,1月份约为73,4月偏南气流活跃为86,7月约为84,10月约为79。日照:年均日照2000小时左右,南部比北部约多100小时。中部市桥年均1946.5小时,最多的1963年为2449.5小时,最少的1961年为1567.4小时。日照月份分布,512月各月份均在150小时之上,其中7月最多达238.3小时。8月次之,为222小时。最少是2、3月,每月日照1
27、00小时左右。3.3.4 交通运输条件 南沙区北距天河区约26公里,离地铁三号线约1公里,西距佛山市约32公里,东距东莞市约38公里,南距中山市48公里。区内有京珠高速、南沙港快速路、地铁三号线、市桥西环路等,交通四通八达,可同时接受广州、深圳和香港的经济辐射。3.3.5 建设材料1. 石料、砂料 珠江沿岸及开发区码头有众多砂石场供应砂石料,所供应的砂石料纯净,级配良好,适合本项目建设的使用要求。2. 场地填料 广东省内有大量山地,可提供丰富的场地填料,土质适合场地填料要求。3. 水泥、钢材及木材 水泥、钢材和木材,可在广州市及广东省范围内采购。3.3.6 施工条件 施工所用的水、电,可在现场
28、接驳邻近市政水电设施,可以满足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条件。施工所用的沙石、混凝土等均可以由本地市场提供。项目实施所用的水、电、通讯网络、燃气等公用工程,均可由就近公共市政设施提供,能满足项目所需。 工程主要考虑采用城市自来水供水。当地市政管网完善、水量充足、水压稳定,供水完全满足项目用水要求。建筑物、场地排水采用有组织自流排水,用暗管将雨水井、砂井相连排至市政排水系统中去,并采用雨污分流方式排放。 项目工程周边道路亦已铺设了供电电缆,日常用电来源于市政线路,可以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上述建设条件为本工程能够顺利建设和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提供了基础和保证,无明显不支持项目的因素。项目所在地项目所在地第4
29、章 项目建设方案4.1 建设原则 (1)项目建设应符合广州市和南沙区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协调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2)根据项目所处的特定区位,递过绿化景观设计,把该路建设成一条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生恋景观大道。(3)在景观设计中根据道路所处的环境不同,分别创造相应路段的的绿化景观特色,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步移景异的特色景观长廊。(4)以组团式、块面、线形为主要配量特点,乔、灌、地被植物结合,复层混合式立传绿化形成富有层次感和韵律美的生态景观。(5)绿化景观设计中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考虑车行的时空关系及人的心理、视觉对景观变换的要求,创
30、造符合人视觉行为规律的绿化景观。4.2 建设方案本项目对建设围蔽设施和景观节点,完善周边绿化。4.2.1 围蔽设施设计围墙为混凝土柱(垛)铁艺护栏,铁艺下为标准砖砌体槛墙,槛墙高度为60cm。1、围墙柱结构:围墙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C25混凝土浇筑,基础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2墙体结构墙体及基础采用标准实心砖砌筑。砌体砖可采用烧结实心砖或水泥实心砖,砌体砖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U10。地面以下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M10;地面以上采用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5。室外地坪以上设防潮层一道,做法:抹20厚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基础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3 铁艺护栏及预埋件铁艺护栏根据设计图的尺寸在选
31、定的厂家加工成型,现场安装。安装预埋件须在浇筑混凝土时预埋,不可后期剔凿柱体和墙面。预埋件在预埋前均应进行防锈处理。钢构件在油漆前应彻底除锈,除锈等级不低于St3级。围蔽设施效果图4.2.2 绿化一、绿化工程施工顺序定位放样挖栽植穴准备种植土苗木采购检疫运输 验收苗木栽种养护 二、定位放样 承包人将在完成土方工程平整好的场地上按绿化工程布置的图纸进行放样标出种植地段、种植位置及品种的轮廓,并在种植前把这些布置报经监理工程师的检查认可。三、栽植穴内的挖掘树穴的挖掘应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的施工操作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树穴在挖掘过程中,如果出现积水或地下有大面积的石灰池或建筑土方垃圾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栽
32、植穴要求:1、乔木坑应比土球直径或比根系展开范围大400mm;乔木坑至少深900mm,或比放在合理深度的根部土球或根系底部距坑底深200mm,坑壁垂直,底部水平。2、灌木坑应比土球直径或比根系展开范围大300mm;灌木坑应有足够的深度,灌木土球或根系底部距坑底至少有150mm。3、在种植时,应先在坑底松填150mm厚的表土。四、种植先后次序:乔木灌木花草时花五、种植施工技术规范:1、苗木质量的承诺苗木无缺损树篇、擦破树皮或其他损伤,外观显示出在正常健康状态,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的修剪。乔木具有挺直的树干,良好发育的枝杈,根据其自然习性对称生长。苗木要求根系完好,生长旺盛,植株病虫害和较严重的机
33、械损伤。苗木运输过程及运到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维持湿润状态。本公司确保成活率达到优良,为使成活率达标,树苗我们做到“随起、随运、随栽”,这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最有效措施。2、苗木在采购、进场、栽种各环节质量保证措施、技术规范栽植检查、运送A、承包人在种植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种植物供应来源的全部资料,并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B、从苗圃或采集场地运出前不少于7天,承包人应以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在苗圃或采集场地挖移以前检查所有种植物。C、在运出植物前,应由园艺人员按起苗、调运等技术要求负责将植物挖出、包扎、打捆,以便运;任何时候,植物根系应保持潮湿、防冻、防止过热。落叶树在裸根情况下运输
34、时,必须将根部包涂粘土浆,使根部全部带有泥土,然后装在稻草袋内。所有常青树及灌木的根部均应连同掘出的土球用草袋包装;运到工地及种植前,这些土球应结实,草包应完好,树冠应仔细捆扎以防止枝杈折断。D、草皮、多年生植物以及其他植物应在合适的容器下运输,保护好根系;这些植物发育充分并有足够根系,从容器中移出时应裹满泥土。E、植物以单株、成捆、大包或容器内装有一株或多株植物运到工地时,均应分别系有清楚的标签,标明植物名称、尺寸、树龄或其他详细资料,这时鉴别植物是否符合规定是必要的。当不能对各株植物分别标明时,标签内应说明成捆、成包以及容器内的各种规格植物的数量。储存和保护A、运到工地后1天内种不完的植物
35、,应存放在阴凉潮湿处,以防日晒风吹,或暂时进行假植。B、裸根树种应净包打开,放在沟内,根部暂盖壅土,并保持温润。C、带有土球及草袋包装的植物,应用土、稻草或其他适当材料加以保护,并保持土、稻草等潮湿,以防根系干燥。种植A、种植前,植树坑、乔木、灌木等苗木应经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签字认可后即可进行施工。B、应由有经验的工人,按照正常做法,进行种植和回填土。植物应垂直栽好,比在苗圃的种植深度加深2030cm。C、对裸根植物,先将表土放在坑底,其松散厚度约150mm,随即撒布2.5kg(视表土性质而定)有机肥。在肥料上覆盖50100mm回填土层,使根系不接触肥料。随后将裸根植物放在树坑中央,以自然形态
36、散开根系,所有折断与损坏的根系,应以截去,使根部有良好的生长。在树坑四周及其上回填土并捣固和恰当压紧;当回填到根系一半深度时,将植物稍提起,随即再按每层厚150mm回填土并压实。植物四周应有土围成与树坑大小相同的浅盆形凹穴(浅土盆)的蓄水池,深度约150mm。D、根部带有土球的植物,应和上述(2)一样进行处理,并将表土及肥料放在穴内。随即将乔木或灌木垂直栽在坑底放稳,栽种深度应比在苗圃时深25mm。回填土随即填在植物土球周围并捣实。土球上部的麻(草)袋应割开并移去,将土球上部的土松开并摊平,然后将其余回填土填下,还应做好浅土盆的蓄水池。E、在种植后应按图纸要求,对乔木或灌木浇水,并要浇透,半月
37、之内,再浇透23次。其后每周一般浇水一次,视气候情况而定,直到植物成活为止。F、当需要铺草皮时,在铺植地表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即可铺植草皮,可铺成条状方格。除平铺外,在边坡较高较陡之处可铺植。即铺植的形式按图纸要求,或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叠铺或方格式铺植。铺植后应进行喷灌浇水。4.2.3 景观节点根据整体的环境特色,结合景观主题和功能需要设置少量的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及雕塑。园林小品的设计力求在造型、体量、色彩和材料上均与总体环境的立意和绿地效果相协调,同时突出园林小品的个性。园林建筑和小品利用自然材料、人工材料相结合,两者相互衬托。设计追求形体的简洁与流畅,并突出材料的“自然美”和质感。自然材
38、料主要以石材为主,人工材质不锈钢等。园路的规划根据总体的布局,在中心绿地,集中绿地和相互间的联结地带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园路。景观节点改造效果图1景观节点改造效果图2景观节点改造效果图3第5章 节能分析5.1 设计规范本项目建设和运营以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原则,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依据国家以及行业的节能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如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39、-200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其他的相关规范及标准。5.2 能耗分析5.2.1 项目用电分析本项目建成后不涉及新增用电。5.2.2 项目总能耗项目施工期间,主要消耗的是施工用电、施工用水。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日常运营后其能耗主要是绿化灌溉用水。5.3 节能措施5.3.1 工程和技术方面的节能措施(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财库2004185号)和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有关规定,采购用能产品、设备时,
40、必须采购已列入政府采购名录中的节能产品和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保证节能设备采购工作落到实处。(2)照明灯具选用高效、长寿、节能的光源和灯具。正确选择合适的照度,满足照明需要的同时,根据照明场所的建筑与装饰设计所确定的采光形式与采光参数,照明区域的性质规模等,防止电能的无效耗费。(3)照明控制应采用分区控制,以方便根据不同场室的使用时间进行开关控制,减少无人空开的状态,节约电能。(4)在不影响建筑物结构和项目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新型建筑材料,高效隔热保温材料,使用密封性能较好、节能型门窗等。(5)加强对节水问题的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实施节水目标责任制,节约生活
41、和施工用水,严禁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等一切浪费水的现象。 (6)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的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的供水设备,水泵选型应合理适用,水泵运行时扬程和压力等指标,应尽可能选择在接近额定值范围内,并尽可能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加以控制,以达到节能效果。同时,管网材料选购、铺设时应严把质量关,应选用优质的给水管材,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维护,杜绝自来水输送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5.3.2 建设期节能管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若将节能措施引入施工管理当中,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以达到节能目的:1. 选用有经验高效率的施工队伍,采用节能高效的先进施工机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化 景观 公园 园林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