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铁塔分解组立内拉线悬浮抱杆施工作业指导书(20页).pdf
下载文档
上传人:偷****
编号:571246
2022-09-05
20页
880.81KB
1、2013201320132013年示年示年示年示范范范范工程样工程样工程样工程样板板板板点施工作点施工作点施工作点施工作业业业业指导指导指导指导书书书书钢管铁塔分解组立(内拉线悬浮抱杆)钢管铁塔分解组立(内拉线悬浮抱杆)钢管铁塔分解组立(内拉线悬浮抱杆)钢管铁塔分解组立(内拉线悬浮抱杆)目目录录1适用范围.12编写依据.13作业流程.1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25作业准备.36作业方法.47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158成品工艺要求.17第 1 页 共 18 页1适用范围适用于 110kV500kV 钢管铁塔的分解组立作业。2编写依据表 2-1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J 50233202、05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3JGJ 8219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4DL/T 8752004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5GB 26859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6DL 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 2 部分:架空电力线路7DL/T 50921999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8Q/CSG 411002-2012 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 1 一册:输电线路9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作业流程作业(工序)3、流程图见图 3-1。开始结束第 2 页 共 18 页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4.1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钢管铁塔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4.2按指南中与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钢管铁塔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08-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4.3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4、业任务和步骤中。4.4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 10 天,超过 10 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施工项目部保存备查。表 4-1 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序号危 害 名 称风险种类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1人员打锚大锤脱手失误物体打击低风险人工打桩时,打锤人不得戴手套,并应站在扶钎人的侧面2清理塔材滑动或坠落物体打击低风险清理工具或塔材,应由上往下搬动,不得强行抽拉3抬运重物刮碰伤人割伤低风险1.人员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2.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步调一致,同起同落4抬运工具质量不合格碰撞低风险1.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5、前应进行认真检查。2.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步调一致、同起同落,并应有人指挥5不方便搬运物品的通道物体打击低风险1.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区域内的环境。作业前,先清除附近障碍物或采取其他措施。2.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3.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步调一致、同起同落,并应有人指挥。4.雨雪后抬运物件时,应有防滑措施6抱杆质量不合格物体打击中等风险1.抱杆组立前应进行外观检查。2.抱杆组装应正直,连接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规定,并应全部拧紧。3.抱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严禁使用:金属抱杆,整体弯曲超过杆长的 1/600。局部弯曲严重、磕瘪变形、表面严重腐蚀、6、裂纹或脱焊。抱杆脱帽环表面有裂纹、螺纹变形或螺栓缺少7拉线收放失误或绑扎不牢物体打击中等风险起立抱杆必须有人统一指挥,四侧临时拉线应均匀收放并由技工操作8构件失稳致登高坠落坠落中等风险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2.抱杆四周拉线绑扎工作应由技工担任,未绑扎固定前不得登高9场地不平整、塔片夹伤可接受的1.组装场地应平整,障碍物应清除。第 3 页 共 18 页序号危 害 名 称风险种类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垫物失稳或塔片滑动风险2.选料应由上往下搬动,不得强行抽拉。3.山坡上组装塔身时,垫高物应稳固,且有防塔片滑动的措施10组装人员将手指伸入螺孔找正剪切可接受的风险严禁将手指伸入螺孔找正11地面7、组装竖立的塔片支撑不牢物体打击可接受的风险组装断面宽大的塔身时,在竖立的构件未连接牢固前,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12地面组装带铁固定不牢物体打击低风险分片组装铁塔时,带铁应能自由活动,螺帽应出扣;自由端朝上时,应绑扎牢固13未按技术方案起吊塔片*物体打击中等风险吊装方案和现场布置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工器具不得超规定使用14人员缺乏经验站位失误物体打击低风险1.组立杆塔过程中,吊件垂直下方严禁有人。2.作业现场除必要的施工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离开杆塔高度的 1.2 倍距离以外。3.在受力钢丝绳的内角侧严禁有人15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坠落低风险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组立8、(拆)高塔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制器及安全自锁器。2.不得登爬单根主材进行高处作业16不按规定程序作业物体打击低风险抱杆提升前,应将提升腰滑车处及其以下塔身的辅材装齐,并拧紧螺栓17拉线收放控制失误或绑扎不牢物体打击低风险升降抱杆必须有人统一指挥,四侧拉线应均匀收放及绑扎应由技工操作18下托绳绑扎错误位置物体打击低风险内拉线抱杆的拉线应绑扎在塔身节点处,承托绳应绑扎在节点上方,且紧靠节点处19抱杆腰环设置不符合要求物体打击低风险提升抱杆应设置两道腰环;采用单腰环时,抱杆顶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20主要受力工器具不合格物体打击中等风险严格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选用合格工器具21受力锚桩不按规定布置*物体打击中9、等风险严格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布置受力锚桩22塔片就位误操作坠落低风险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业23高处物件失稳坠落物体打击低风险1.杆塔材、工具严禁浮搁在杆塔及抱杆上。2.传递小型工具或材料不得抛掷24抱杆拆除操作失误或措施不当物体打击低风险拆除抱杆应事先采取防止拆除段自由倾倒措施,然后逐段拆除,严禁提前拧松或拆除部分连接螺栓25搬运工具质量不合格碰撞低风险1.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2.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步调一致、同起同落,并应有人指挥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第 4 页 共 18 页表 5-1人 员 配 备 表序号工作岗位人10、数备注1现场指挥1重要岗位2安全监督1重要岗位,必须专责3塔上作业8重要岗位,持证上岗4地面组装155机动绞磨手2重要岗位,持证上岗6拉磨绳27控制大绳(8)由地面组装人员兼任合计29说明:根据实际工程量配置。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抱杆500mm500mm24m副1角钢格构式抱杆2腰环700mm700mm副2按抱杆型号配置3机动绞磨3T台14起重滑车5T(双轮)只25起重滑车3T(单轮)只26地锚3T个47地锚5T个18U 形挂环5T个109U 形环3T个2010角铁桩7581500根1011钢丝绳 1550m条4内拉11、线12 2030m条4承托绳13 1315m条2腰环用14 13200m条1提升抱杆用15 13300m条1绞磨绳16 9130m条1调整绳17 1520m条4钢丝绳吊套说明:工具配备可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调整,所有受力器具应通过受力计算才可使用。6作业方法6.1施工准备第 5 页 共 18 页6.1.1技术准备6.1.1.1钢管铁塔组立施工前,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6.1.1.2施工人员熟悉钢管铁塔组装施工图纸,并对所负责钢管铁塔组立的桩位的地形、地貌、适宜采用哪种组立方法,应做到心中有数。6.1.1.3做好立塔试点工作。每个立塔组对每种塔型的首基都要进行试点。立塔试点需项目部技术、安12、全、质量负责人和施工队长、技术员、治安员及工程监理人员参加。试点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技术交底的内容是否可行,总结经验,为全面开展组立作好准备。6.1.2机具准备6.1.2.1立塔施工所使用的工具应经项目部安监部和工程部进行检验,并标识。检验合格者方可在本工程施工中使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并进行标识。不合格者严禁使用,并且不得以小代大。6.1.2.2本工程使用的计量仪器(经纬仪、扭矩扳手、钢尺、电动扭矩扳手)应经有相应资格的检测单位检验,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6.1.2.3各种工器具运往现场前必须清理检查,主要工器具检查要求如下:(1)机动绞磨在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各部件,特别是刹车装置是否完好。13、(2)各种抱杆必须确认符合组立要求方准使用,抱杆必须无裂纹、脱皮、严重锈蚀及弯曲等缺陷。(3)抱杆顶、底座的各焊缝应完好无裂纹,转动部分应灵活无卡滞,连接螺栓不得变形。(4)钢丝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或截除:1)在一个节距内(每股钢丝绳捻一周的长度)的断丝根数超过表 6-1 规定报废标准者。2)钢丝绳中有断股者。3)钢丝磨损或腐蚀深度达到原直径 40以上者,或本身受过严重火烧或局部电烧者。4)压扁变形和表面毛刺严重者。5)断丝数量虽不多,但断丝增加很快者。表 6-1钢丝绳一节距内断丝数报废标准规格安全系数619=114+1637=222+1661=366+11819=342+1顺捻逆捻顺捻逆14、捻顺捻逆捻顺捻逆捻小于 612622113618361867147261338193819大于 71683015402040206.1.2.4编插钢丝绳套时,插接段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15 倍,且不得小于 300mm。6.1.2.5滑车必须经常检查及加润滑油,其边缘有裂纹或严重磨损、轴承变形者、吊钩外观检查有裂纹或明显变形者均不得使用。6.1.3材料准备6.1.3.1组立钢管铁塔前必须对运往现场的钢管进行清点数量和检查质量,质量不合格者不得使用,缺少主要连接部件不得组立。6.1.3.2组立用的螺栓、垫圈、脚钉必须齐全,同时注意螺栓种类的不同。6.1.3.3地面已组装好的塔段,经检查合格后15、方准吊装。6.1.4现场布置6.1.4.1根据钢管铁塔结构及组立现场,做好场地平整,清除影响立塔的障碍物。第 6 页 共 18 页6.1.4.2现场布置应符合文明施工要求,材料堆放整齐,现场设置施工标志牌和安全警示牌。6.1.4.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施工标志牌,并插彩旗及安全标语。在邻近公路、村庄等施工现场设置有效的安全作业围闭。6.1.4.4拉线、绞磨必须使用地锚,严禁使用角铁桩锚固。地锚坑的开挖应满足下述要求:(1)地锚坑深度可视土质及地锚受力大小确定。可参照表 6-2 选择使用。表 6-2地 锚 坑 深 度 表地锚受力(kN)坚硬土(m)一般土(m)泥沼土(m)备注(相当受力 16、kgf)29.41.41.52.0300049.01.61.72.4500058.81.71.92.66000(2)地锚坑必须开挖马道。马道对地面夹角应尽量与受力方向一致,一般不应大于 40。马道宽度不得太宽,以 0.10.3m 为宜,如图 6-1 所示。图 6-1地锚埋设示意图(3)当地锚坑位于松软地质或泥沼地带时,必须根据地锚受力情况采取下述方法加固,必要时要求项目部技术人员确认:1)增加地锚坑深度。2)加大地锚规格或用双地锚。3)在地锚的受力侧增打角铁桩或挡板。4)地锚选用表见表 6-3。表 6-3地 锚 选 用 表名称规格(m)一般土埋深(m)相当受力(kgf)抱杆拉线1.40.31.17、540001.40.31.860002.00.51.88000绞磨1.20.21.533001.40.31.54000注:土壤上拔角取 20。第 7 页 共 18 页(4)地锚受力前需进行全面检查。6.1.4.5抱杆的组装。抱杆的提升孔应安装在下端,连接抱杆的螺栓必须带好垫圈,以增强抱杆的连接强度,减少抱杆弯曲变形;抱杆连接后,随即检查其弯曲度,不得超过杆长的 1/600,否则应进行调整。6.1.5地面组装6.1.5.1钢管铁塔地面组装前必须清点运往桩位的构件及螺栓、垫圈等数量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6.1.5.2钢管塔构件的清点应遵守下列规定:(1)清点构件的数量,核实实物与材料清单、组18、装图是否相符,并做好缺料、余料的填表登记,及时上报项目部。(2)清点构件时,应逐段按编号顺序排好。(3)构件应镀锌完好,如因运输造成局部镀锌层磨损时,应涂上厂家提供的防锈涂料,进行防锈处理。涂刷前,应将磨损处清洗干净保持干燥。(4)检查构件的弯曲度,钢管的弯曲度不应超过相应长度的 1.4。(5)严格按设计图纸组装,注意钢管段位的区分。6.1.5.3根据地形及设备条件,确定地面的组装方法及铁塔组立方法,确定构件的布置方向。6.1.5.4根据抱杆可能的提升高度、抱杆的允许承载能力等,合理确定吊装构件的分片及应带附铁(辅助材)。6.1.5.5地面组装的钢管,由于地形的限制,需要重叠放置的,必须注意先19、吊装的钢管后组装,后吊装的先组装。钢管之间应支垫平衡,防止变形。6.1.5.6每段钢管两主材之间的各辅助材应尽可能装齐,连接螺栓要拧紧。6.2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技术措施6.2.1现场布置6.2.1.1内拉线抱杆单吊组塔现场布置示意如图 6-3 所示。6.2.1.2内拉线抱杆双吊组塔现场布置示意如图 6-5 所示。第 8 页 共 18 页图 6-5内拉线抱杆双吊组塔现场布置示意图1被吊塔片;2起吊钢绳;3起吊滑车组;4腰滑车;5地滑车;6承托绳;7攀根绳;8抱杆;9控制绳;10朝地滑车;11平衡滑车;12绞磨以使用 500mm500mm24m 角钢抱杆为例,抱杆额定负荷为 284kN(最大轴20、向压力),根据抱杆的试验数据及本工程具体塔型的构造,经验算后确定,吊重应限制在 2000kg 以下。受力分析:当抱杆倾斜 5,起吊角 15,拉线对地夹角 60时,起吊重量 2000kg,则偏拉绳受力 6.2kN,吊点千斤受力 28.3kN,抱杆内拉线受力 18.7kN,抱杆轴向压力 68.6kN。6.2.2抱杆的布置6.2.2.1内拉线抱杆的组成:(1)由朝天滑车、朝地滑车及抱杆本身组成。在抱杆两端的适当位置上,设有连接拉线系统和承托系统用的固定装置。(2)朝天滑车联接于抱杆顶端,其主要作用是穿过起吊绳以提升铁塔构件并将起吊重力以轴向传递给抱杆。单吊法用单轮朝天滑车,双吊法用双轮朝天滑车。朝天21、滑车与抱杆的联接,一般采用套接方式。要求朝天滑车还能在抱杆顶端沿抱杆轴线水平转动,以适应起吊绳在任何方向都能顺利通过。(3)朝地滑车联接于抱杆下端,其作用在于提升抱杆。6.2.2.2抱杆宜分段联接于抱杆下端,当用花兰连接时,应使用内花兰,以便在提升抱杆第 9 页 共 18 页时,能顺利通过腰环。如果为外花兰接头,提升抱杆过程中,腰环应随时解开,以利接头通过。6.2.2.3本工程选用抱杆为角钢格构式 500mm500mm24m 抱杆。根据本工程具体塔型的构造,经验算后确定,500mm500mm 抱杆的吊重应限制在 2000kg 以下。6.2.2.4抱杆在塔上位置如图 6-6 所示。抱杆露出已组塔22、段的长度及插入已组塔段上平面的长度应保持一定比例。一般是:L1:L2=7:3。为了方便构件安装就位,抱杆可以稍向吊件侧倾斜,其倾角不得大于 5。图 6-6抱杆位置示意图6.2.2.5根据钢管铁塔的实际分段长度及其根开尺寸,抱杆长度选取为L=1.51.75Hi式中:L抱杆长度;Hi铁塔分段中最长一段高度。6.2.3抱杆上拉线的布置6.2.3.1抱杆拉线的长度L拉线计算22140.52ELL=+拉线式中:L4抱杆拉线露出拉线绑扎点的高度,m;E1拉线绑扎点塔身断面的对角线距离,m。6.2.3.2抱杆上拉线是由四根钢丝绳及相应卡具所组成。钢丝绳的一端用卡具分别固定于已组塔段四根主材的上端。6.2.323、.3上拉线与塔身的连接点,一定要先在分段接头处的水平材附近,或颈部 K 节点的连接板附近。6.2.4承托系统的布置承托绳的长度L承托计算22230.52ELL=+承托式中:L3抱杆底与承托绳绑扎点的高差,m;E2承托绳绑扎点塔身断面的对角线距离,m。承托系统(亦称下拉线)由承托钢绳、平衡滑车、卡具和手板葫芦等组成。承托系统示意图如图 6-7 所示。第 10 页 共 18 页图 6-7承托系统示意图1塔段主材;2承托钢绳;3平衡滑车;4抱杆;5垫木;6麻袋下拉线由两根钢绳穿越各自的平衡滑车,其端头直接缠绕在已组塔段主材的上端,用 U形环固定。也可以通过专用夹具固定于铁塔主材上。下拉线在已组塔段上24、的固定点,一定要选择在铁塔接头处的水平材附近,或者颈部的 K 节点附近。为了保持抱杆根部处于铁塔结构中心,应尽可能使承托系统的两分肢拉线及手扳葫芦为等长。两平衡滑车根据吊物位置可以前后或左右布置。当被吊构件在塔的左右侧起吊时,平衡滑车应布置在抱杆的左、右方向,前、后侧起吊时,平衡滑车应布置在抱杆的前、后方向,即前、后布置方式。采取这样的布置方式,在起吊过程中可使抱杆的下拉线受力接近均匀,还可防止抱杆在提升过程中其底部沿平衡滑车滑动。6.2.5起吊绳的布置单吊组塔时,起吊绳是由被吊构件经朝天滑车、腰滑车、地(或底)滑车引到牵引设备间的钢丝绳。双吊组塔时,起吊绳在地滑车之后还应通过平衡滑车。单吊组25、塔时,起吊绳必须与牵引绳分开,牵引磨绳不能直接与塔材连接。双吊组塔时,起吊绳与牵引绳通过平衡滑车相连接。起吊绳的规格,应按每次最大受力工况来选取。6.2.6牵引设备的布置绞磨应尽可能顺线路或横线路方向设置。距塔位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 1.2 倍塔高。牵引设备尽可能设在平坦地带。牵引机手应能观测到起吊构件的操作。6.2.7攀根绳和控制绳的布置绑扎在被吊塔片下端的绳为攀根绳。当被吊塔片重量超过 500kg 时,必须选用钢绳。其作用是控制被吊塔片不与已组塔段相碰。绑扎在被吊塔片上端的绳习惯称为控制大绳,通常选用 1620 的棕绳。其作用是调整被吊构件的位置及协助塔上操作人员就位时对孔找正。在正常起吊构26、件中,控制大绳不受力,处于备用状态。攀根绳的受力大小,对抱杆拉线系统及承托系统的受力有较大影响。而攀根绳与地面夹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受力,一般要求夹角不大于 45。攀根绳一般只有一根,用 V 形钢绳套与被吊塔片相连接。攀根绳必须连在 V 形套的顶点处。控制大绳一般用两根,分别绑于被吊塔片两侧主材上端。当塔片较宽,为协助塔片就位,也可以用 4 根,两根绑在主材上端,两根绑在主材下端。6.2.8地滑车(或底滑车)和腰滑车腰滑车是为了减少抱杆所受轴向压力以及避免牵引绳与塔段或抱杆相碰所设置的一种转向第 11 页 共 18 页装置。每根牵引绳都应有自己的腰滑车,不可共用。一般情况下,腰滑车应布置27、在已组塔段上端接头处(起吊构件对侧)的主材上。固定腰滑车的钢绳套越短越好,以增大牵引绳与抱杆轴线间的夹角,从而减少抱杆所受的水平力。地滑车是将通过内部腰滑车的牵引绳引向塔外,直至绞磨。若为双吊组塔时,两条起吊绳引至塔外后应穿过平衡滑车后与牵引绳相连接。6.2.9腰环6.2.9.1内拉线抱杆提升过程中,采用上下两副腰环以稳定抱杆,使抱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采用单腰环时,抱杆顶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6.2.9.2腰环与抱杆接触处应设置滚轮,以利抱杆顺利提升。6.2.9.3同一根抱杆,上下两副腰环间的垂直距离,一般应保持在 3m 以上,抱杆越长,垂直距离也应增大。6.2.9.4上腰环应布置在已组塔身的最28、上端,下腰环应布置在相应抱杆根部最终提升的位置。6.2.9.5腰环一般用棕绳固定在已组塔段主材上。6.2.10塔腿组立6.2.10.1使用地脚螺栓式基础的铁塔,应首先将铁塔腿组立好,以便固定抱杆,再进行塔片吊装作业。6.2.10.2塔腿组立一般有两种方法:(1)分件组装法,即先立主材而后逐一装辅材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塔腿较重,根开较大的铁塔;需用工器具较少,适用于山区地形。(2)半边塔腿整体组立方法。该法适用于地形平坦的桩位,使用工具较多。6.2.10.3分件组装塔腿的方法:(1)先将铁塔脚底座置放在基础上用地脚螺栓固定好。然后将塔腿主材下端与底座立板连上一个螺栓,利用此螺栓作为起立塔腿主材的支29、点。(2)使用叉杆将主材立起,将主材与底板相连的螺栓全部装上,并打好临时拉线。用同样的方法组立其余三根主材。6.2.11竖立抱杆6.2.11.1竖立抱杆之前,应作好如下准备工作:(1)将运到现场的各段抱杆按顺序组合起来并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而正直的整体。连接螺栓应拧紧。(2)将提升抱杆用的腰环套在抱杆上。(3)将朝天滑车、朝地滑车、承托系统平衡滑车等装在抱杆上,把各部连接螺栓及止动螺栓拧紧。(4)将起吊钢绳穿入朝天滑车。(5)将抱杆临时拉线(上拉线)与抱杆头部连接。6.2.11.2利用塔腿竖立内拉抱杆:(1)竖立抱杆时,抱杆根应用攀根绳控制,使抱杆慢慢移向塔身内。(2)当抱杆立至 80时30、,停止牵引,在塔腿上方收紧抱杆拉线达到抱杆立正的目的。同时将抱杆拉线固定于塔腿主材上。(3)抱杆立正后,利用抱杆腰环及套绳调正抱杆。然后拆除立抱杆的牵引绳索。6.2.11.3抱杆竖立后,还应完成如下工作:(1)将塔腿的开口面辅助材补装齐全并拧紧螺栓。(2)将上拉线及承托系统固定在塔腿的规定位置上。第 12 页 共 18 页(3)如抱杆够高时,可作吊装构件准备;如抱杆不够高时,则准备提升抱杆。6.2.12提升抱杆6.2.12.1提升抱杆的布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原有的起吊索具,另一种是另外准备一套抱杆提升索具。两种方式均可满足提升抱杆的需要。6.2.12.2提升抱杆的布置:(1)将提升抱杆31、的提升钢绳的一端绑扎在已组塔段上端的主材节点处。(2)反向腰滑车应布置在已组塔段上端与提升钢绳绑扎点成对角,且与之对称的一侧。如此,抱杆可在提升中始终处在铁塔结构中心。(3)地滑车应位于腰滑车的下方基础边。6.2.12.3提升抱杆的操作步骤如下:(1)绑好上腰环及下腰环,使抱杆直立在铁塔结构中心位置。(2)将 4 根上拉线由原绑扎点解下,提升到新的绑扎位置上予以固定。一般情况下,上拉线应固定在已组塔段各主材最上端的节点处,各拉线固定方式应相同,拉线呈松弛状态。(3)将提升钢丝绳从已组塔段最上端绑扎点经朝地滑车、反向腰滑车、地滑车至绞磨。(4)启动绞磨及牵引绳(即提升钢绳),使抱杆提升一个小高度32、,解去原抱杆受力状态下的承托系统。(5)继续启动绞磨使抱杆逐步升高至预定位置。(6)将 4 条承托绳串联手扳葫芦后固定于已组塔段主材顶端的上拉线绑扎点之下,收紧承托绳使受力一致。(7)由 4 人登塔调整抱杆上拉线,使抱杆达到所需要的倾斜度,然后收紧 4 条上拉线并固定之。(8)松开上下腰环。(9)拆去提升抱杆的工器具,为起吊塔片做好准备。6.2.12.4抱杆提升高度的控制:(1)抱杆提升高度,既要方便塔片就位,又要使上拉线及承托绳受力较小。(2)一般经验是:塔片就位时,抱杆顶高出被吊构件吊点位置约 3m 为适当。(3)抱杆伸出已组塔体的高度不得超过抱杆长度的 2/3。6.2.12.5抱杆倾斜度33、的控制:(1)应尽量使抱杆顶的铅垂线接近于塔片就位点。(2)一般经验是:抱杆与铅垂线的夹角应小于 5。6.2.12.6钢管铁塔侧向断面尺寸较小时,仅用腰环不能确保抱杆提升的稳定性,此时,应在抱杆顶端增加顺线路的落地临时拉线。6.2.13构件的绑扎6.2.13.1构件的绑扎包括三项内容:(1)吊点钢绳与构件的绑扎。(2)对需要进行补强的构件进行补强绑扎。(3)攀根绳及控制大绳在构件上的绑扎。6.2.13.2吊点绳系以钢丝绳组成的 V 形绳套。构成 V 形的两肢可以是一根钢绳也可以是两根钢绳。在 V 形套的顶点穿一只卸扣,其上端与起吊绳相连。6.2.13.3吊点钢绳在构件上的绑扎位置,必须位于构件34、的重心以上;绑扎后的吊点绳中点或其合力线,应位于构件的中心线上,以保持起吊过程中构件平稳上升。6.2.13.4吊点钢绳的两端应绑扎在被吊构件的两根主材的对称节点处,以防滑动。该节点距塔片上端的距离应小于塔片长度的 40。吊点绳呈等腰三角形,其顶点高度不小于塔身宽度的 1/2,以保证吊点绳夹角不大于 90。第 13 页 共 18 页6.2.13.5攀根绳应绑扎在构件最下端的主材节点处,一般相似于吊点绳的绑扎,由一根绳操作。当构件较宽(如横担)时,则由两根绳操作。6.2.13.6控制绳一般为两根16 白棕绳,分别绑扎在构件两侧最上端的主材节点处。长横担的攀根绳同时作为控制绳使用。6.2.14构件的35、吊装6.2.14.1构件吊装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对于分段接头处无水平材的已组塔段,应安装临时水平材。(2)已组塔段的各种辅材必须安装齐全。(3)已组塔段的连接螺栓应拧紧。(4)塔片上端水平材处绑一根小圆木,以避免吊点绳与水平材(角钢)互相磨伤。(5)对于待吊塔片的大斜材接至下一段的主材上的联接方式应作如下补强措施:吊塔片之前,应在主材下端绑两根木杠接长主材,防止大斜材着地受弯变形。塔片完全离地后拆除木杠。(6)构件吊装前,攀根绳应收紧。6.2.14.2构件(被吊构件,下同)起吊过程中的操作要点:(1)构件开始起吊,攀根绳应收紧,控制绳完全放松。起吊过程中,在保证构件不碰已组塔段的原则下36、,尽量松出攀根绳以减少各部索具受力。(2)构件开始起吊,构件着地的一端,应设专人看护,以防塔材受力变形。(3)构件离地面后,应暂停起吊,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1)牵引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2)各绑扎处是否牢固。3)各处的锚桩是否牢固。4)各处的滑轮是否转动灵活。5)已组塔段在受力后有无变形。(4)构件上端吊至与已组塔段相平时,塔上人员应密切监视构件起吊情况,严防构件挂住塔身。塔上作业人员不宜超过 4 人,其中一人为塔上作业组长,负责与地面现场指挥人取得联系,协调塔上人员工作,做到密切配合,步调统一。(5)构件下端吊至超过已组塔段上端时,应暂停牵引,由塔上作业组长指挥慢慢松出攀根绳;构件37、主材对准已组塔段主材时,慢慢松出牵引绳,直至就位。(6)塔上作业人员应分清内外铁,用手拉动斜材,调整主材位置。固定主材时,先穿上尖扳手,再连一个螺栓。在主材往下落时,应先到位的主材先就位,后到后就位。两主材都就位后,安装并拧紧全部接头螺栓。装主材接头螺栓时,应先两头,后中间。(7)构件就位且接头螺栓安装完毕,即可松出起吊绳及吊点绳。然后,安装斜材及水平材。(8)解开攀根绳、控制绳及补强木,准备另侧塔片及以上塔段的吊装。6.2.14.3地线支架的吊装:(1)地线支架的吊装,应根据抱杆的高度及塔型特点选择不同的吊装方法:一是整体垂直吊装,二是整体水平吊装,三是分片水平吊装。(2)整体垂直吊装:在不38、提升抱杆的情况下仍能满足直接吊装支架要求时,可利用抱杆垂直起吊整段地线支架,直至就位完成。(3)整体水平吊装:地线支架较轻,抱杆高度不能满足垂直起吊地线支架,但可以满足平放在已装横担上的高度要求时,可采取整体水平起吊,使支架平放于横担上平面上,装好里侧连接板间的一个螺栓,以此螺栓为回转轴,由塔上作业人员抬起,直至外侧连接板上的螺栓装好为止。(4)分片水平吊装:地线支架较重时,可以分前后两个侧面水平吊装。先吊装一个侧面至第 14 页 共 18 页横担上平面上,对准方位,塔上人员将其扶起,安装支架与横担间的连接螺栓并拧紧。两个侧面就位后,由下至上安装辅助斜材,直至装齐并拧紧全部螺栓。6.2.14.39、4铁塔横担的吊装:(1)导线横担较重,不能随塔身同段吊装,通常利用已安装好的地线支架分片吊装。(2)将横担分成前后两片在地面组装,转角外侧的跳线横担应同时组装,并随挂两片之间的水平材。横担较轻时,可将横担(指一相导线用)整体地面组装后起吊。(3)现场布置时应注意:1)根据横担的长度和重心位置不同,在地线支架的适当位置(应当是节点处)悬挂起吊滑车。2)在地线支架和塔身连接处悬挂转向滑车,塔脚底座和基础连接处安置地滑车,均为 3t开口。3)将牵引绳通过滑车后和横担绑扎的吊点绳相连。4)横担(指一个立面)两端各挂一根f16 棕绳,作起吊控制及攀根绳,以利横担就位时调整。(4)铁塔横担吊装的操作要点是40、:1)吊装过程中收紧攀根绳,使横担上的角铁离开已组塔身 0.20.3m。2)当横担吊至设计位置后应暂停牵引,利用控制绳使横担主材(包括上、下)与塔身联板(或主材)对准孔位,安装连接螺栓并拧紧材制。3)第一片横担就位后,应将横担与塔身连接的水平材装上,使横担立面处于稳定状态。4)第二片横担就位后,应自里向外(塔身中心为里,挂导线处为外)按顺序组装辅助斜材。先下平面,后上平面。6.2.14.5构件吊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现场工作人员特别是塔上作业人员要密切配合,统一指挥统一成功。(2)主材接头螺栓安装完毕,侧面的必要斜材已安装,构件已基本组成整体,方准登塔进行拆除起吊绳、攀根绳、控制绳等作业。41、(3)控制绳解开后,可将其直接绑在起吊绳的下端。放松起吊绳时,利用控制绳将起吊绳拉至下一吊装构件处进行绑扎工作。(4)塔段的正侧面辅助材全部组装完成方准提升抱杆。6.2.15拆除抱杆6.2.15.1铁塔吊装完成后,即可开始拆除抱杆。可利用塔头顶端作支持点拆除抱杆。支持点应选在铁塔主材的节点处,该节点处的螺栓应全部拧紧。6.2.15.2抱杆拆除的操作程序:(1)拆除抱杆上拉线,启动绞磨。(2)将抱杆提升到适当高度,绞磨停止牵引,拆除承托系统。(3)再启动绞磨,回松牵引绳使抱杆徐徐下降,同时拉紧抱杆根部棕绳,将抱杆引出塔身之外。(4)当抱杆头部降至横担处滑车以下时,用棕绳套将抱杆上部与牵引绳圈住,42、以防抱杆翻转。第 15 页 共 18 页(5)继续回松牵引绳使抱杆落地,抱杆根部棕绳要始终拉紧。(6)拆除牵引绳及塔上其他吊装工具。7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按 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及Q/CSG 411002-2012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 1 册:输电线路施工。各工序要认真检查组装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7.1质量控制措施7.1.1现场构件应分类、分段号摆放。7.1.2防止钢管构件弯曲变形。7.1.3如因运输造成局部镀锌层磨损时(小于 100mm2),应喷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喷43、前应将磨损处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7.1.4检查构件的弯曲度,钢管的弯曲度不应超过相应长度的 1.4。7.1.5螺栓防盗栓槽统一朝上。7.1.6螺栓连接构件组装规定:7.1.6.1铁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按设计图纸加装对应厚度的垫片。7.1.6.2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不应有空隙。7.1.6.3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帽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7.1.7螺栓数量不得缺少,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穿向应符合本工程的统一规定和铁塔图纸会审纪要的要求。7.1.8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棱角磨损以至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7.1.9螺栓必44、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 2 个垫圈。7.1.10 铁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装设相应厚度的垫圈或垫板。7.1.11 钢管铁塔组装有困难时,严禁强行组装,应查明原因。对于有误的板件应划印,逐件登记交材料站退回厂家处理。7.1.12地面组装完成以后,应对组装质量做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有质量缺陷应按规定处理后再转入下一道工序。其内容包括:(1)构件是否齐全,缺少的构件是送料缺件,还是原构件加工尺寸错误装不上。(2)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特别是分段连接处包钢是否正确。(3)组装的构件有无歪扭和弯曲,是否有空隙未加垫圈。(4)螺栓是否齐全,紧固。(5)镀锌层有无剥落。7.1.13钢管与钢丝45、绳的接触面必须垫麻袋等软物,保护镀锌层。7.1.14节点螺栓规格必须一致,在复紧全塔螺栓时应检查。7.1.15脚钉的弯钩应一致向上,由塔腿沿主材向上望,逐个调整,方向一致后再紧固螺栓。7.1.16钢管铁塔节点弯曲是否超标,直线塔 k 节点主材是否有弯曲,整基塔的倾斜,均要一一检查处理。7.1.17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7.1.17.1项目施工队钢管铁塔组立完后,进行自检、消缺、填写自检记录表,自检后的第 16 页 共 18 页塔位填写验收申请报项目部进行验收。7.1.17.2项目部验收后,填写缺陷表交项目施工队进行消缺,消缺后再进行复检并填写验收记录表。7.1.17.3项目部验收合格后,填写验46、收申请报公司进行验收,并组织项目施工队对公司验收意见进行消缺。7.1.17.4完成三级验收并消缺后,由项目部报工程监理部进行铁塔验收。7.1.18各立塔队必须对每基塔立好后及时检修,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在剩余塔位的立塔施工改进施工工艺,以保证质量控制。7.2质量控制表表 7-2质 量 控 制 表序号控制点控制方式WHS1自立式钢管铁塔组立注: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旁站点。7.3检验标准质量检验按 Q/CSG 411002-2012 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一册:输电线路中按 Q/CSG 表 1-6.3.1 规定执行。Q/CSGQ/CSGQ/CSGQ/CS47、G 表表表表 1-6.3.11-6.3.11-6.3.11-6.3.1自立式铁塔组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检查方法自立式铁塔组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检查方法自立式铁塔组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检查方法自立式铁塔组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检查方法序号性质检查(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允许偏差)检 查 方 法合格值推荐值1关键部件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与设计图纸核对第 17 页 共 18 页2关键节点间主材弯曲1/7501/800弦线、钢尺测量3重要转角塔、终端塔向受力反方向侧倾斜大于 0,并符合设计要求经纬仪测量4重要直线塔结构倾斜一般塔32经纬仪测量高塔1.515重要螺栓与构件面接触及出扣情况符合 GB502348、32005 第 6.1.3 条规定外部观察6重要螺栓防松符合设计要求紧固及无遗漏外部观察7重要螺栓防盗符合设计要求紧固及无遗漏外部观察8重要脚钉安装符合设计要求紧固及无遗漏外部观察9一般螺栓紧固符合 GB50233-2005 第 6.1.6 条,且紧固率:组塔后 95%、架线后 97%扭力扳手检测10一般螺栓穿向符合 GB502332005 第 6.1.4 条规定外部观察11一般塔材镀锌组塔后锌层无脱落及磨损外部观察12外观保护帽符合设计要求规格统一美观外部观察8成品工艺要求8.1 钢管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8.2 钢管铁塔无缺件。8.3 钢管表面无泥土、油污等污浊痕迹。8.4 垫片49、及扣紧螺母无遗漏。8.5 法兰盘应平整、贴合密实,最大间隙不大于 2mm;8.6 螺栓的螺纹不得进入剪切面。8.7 螺栓规格使用正确,穿向符合设计及运行单位规定。8.8 对一般受剪螺栓,螺栓施加的扭矩值不应小于表 8.8-1 的规定,对一般 8.8 级受拉(法兰)螺栓,螺栓施加的扭矩值不应小于表 8.8-2 的规定;表 8.8-1一般受剪螺栓紧固扭矩标准(Nm)螺栓规格4.8 级扭矩值6.8 级扭矩值8.8 级扭矩值M124050M16808090M20120150170M24250280表 8.8-28.8 级受拉螺栓紧固扭矩标准(Nm)螺栓规格8.8 级扭矩值螺栓规格8.8 级扭矩值螺栓规50、格8.8 级扭矩值M1680M33590M521960第 18 页 共 18 页M20150M36740M562320M22200M39900M602700M24250M421090M643160M27340M451300M30460M4815808.9杆塔组立及架线后,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直线塔结构倾斜:一般3,高塔1.5;直线塔结构中心与中心桩间横线方向位移偏差50mm;转角塔结构中心与中心桩间横、顺线路方向位移偏差50mm。转角塔不得向受力侧倾斜。8.10 杆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 1/750。8.11 杆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9成品展示图 9-1 组立好的钢管铁塔图 9-2 组立好的钢管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