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浅埋暗挖隧道专项施工方案(77页).doc
下载文档
上传人:l**
编号:506223
2022-08-02
77页
8.12MB
1、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标浅埋暗挖隧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厦门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道路工程标段项目经理部2014年12月3日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3 -1.编制依据- 3 -2.编制原则- 3 -3.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5 -1.工程概况- 5 -1.1 工程简介- 5 -1.2 地质概况- 7 -1.3 水文地质- 10 -1.4 气候条件- 11 -1.5 地震烈度- 11 -1.6 工程环境- 11 -2.施工特点- 11 -第三章 总体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12 -1.总体管理目标- 12 -2.总体施工概2、述- 12 -3.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 12 -3.1 施工组织机构- 12 -3.2 机械设备的投入- 13 -4.暗挖隧道结构设计- 14 -5.暗挖隧道施工方案- 15 -5.1施工步序- 15 -5.2 隧道进洞- 17 -5.3 超前支护- 21 -5.4 初期支护- 29 -5.4 洞身衬砌- 32 -5.5 隧道防排水- 33 -5.6 隧道附属结构- 34 -5.7 隧道风、水、电设计- 35 -6.监控量测- 37 -6.1.监测项目- 37 -6.2.暗挖隧道监测点布设- 38 -第四章 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45 -1.安全保证措施- 45 -1.1安全管理目标- 3、45 -1.2安全管理方针- 45 -1.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网络- 45 -1.4安全管理组织措施- 47 -1.5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47 -2.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技术措施- 47 -2.1出渣- 47 -2.2支护- 48 -2.3衬砌- 48 -2.4 隧道洞内排水- 49 -2.5 隧道施工工法转换- 50 -2.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0 -3.环境保护措施- 52 -3.1噪声控制措施- 52 -3.2城市生态控制措施- 52 -3.3水污染控制措施- 52 -3.4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53 -3.5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53 -3.6工地保洁- 53 -4.质量保证措施4、- 53 -4.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53 -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54 -4.3主要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55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标施工图设计及相关设计资料文件。(2)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标施工招投标文件,以及工程量清单。(3)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法律、规程、规则、条例和规定,交通部、建设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技术规范。(4)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标暗挖隧道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和技术调查资料。(5)本工程的特点、工期要求及周围的环境因素等。(6)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标施工合5、同文件。2.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及规范要求正确理解设计文件,遵循设计及规范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2)确保工程安全充分认识本项目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地下工程的施工特点,应用可靠的技术和工法,以信息化的手段,确保工程安全。(3)确保工期目标优化施工组织,合理组合施工机械,精心配置资源,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工期实现,最终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4)确保工程质量确立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制定目标。(5)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项目,保障职工职业健康,文明施工,减少扰民。3.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6、(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05)(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9)铁路隧道设计规范(GB12523-2011)(10)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7、(JTG/TB07-01-2006)(12)混凝土泵送施工规程(JGJ/T10-95)(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4)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08-2002)(15) 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 (GA982005)(1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17)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1.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标起点位于海堤路下,终点往长岸路方向接杏林大桥左右线辅道,桩号范围为ZK1+738ZK2+870,YK1+740YK2+892.270,线路总长1.152km。本项8、目隧道工程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是制约整个项目工期的节点工程。隧道工程可分为明挖回填施工段(ZK2+038ZK2+229,YK2+050YK2+211)和暗挖浅埋施工段(ZK1+738ZK2+050,YK1+740YK2+038)。其中,暗挖浅埋施工段是隧道施工的难点。暗挖隧道具有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丰富、埋深浅、下穿铁路线多等特点。图2.1 环岛路工程标平面示意图通过临时竖井进入隧道正洞进行开挖的下穿铁路货场段为从ZK1+780ZK1+860(YK1+787YK1+860)段从既有铁路货场下方近距离穿越,平面交角约72度,铁路共有3股道,隧道顶板与铁路的最小竖向距离约13.6m,穿越地层主要9、为砂质粘性土及全风化花岗岩。加固范围铁路里程为:K0+552K0+643(货1线,K0+000为H4道岔尖轨尖处),K0+504K0+595(货2线,K0+000为H4道岔尖轨尖处),K0+413K0+506(货4线,K0+000为H10道岔尖轨尖处)。采用暗挖法开挖的下穿鹰厦铁路段为ZK1+860ZK1+955(YK1+860YK1+938)段从既有鹰厦铁路下方近距离穿越,与鹰厦铁路平面交角约58度,铁路共有2股道,加固范围铁路里程为:K683+773K683+872(I道),K683+775K683+879(II道);与高崎II场4(6、8)道平面交角约49度57度,铁路共有3股道,加固范10、围内铁路里程为:K683+758K683+859(4道),K683+759K683+822(6道),K683+484K683+588(8道),下穿段管线共计2股道,加固范围内铁路里程为:K683+509K683+615(I道), K683+514K683+620(II道)。隧道顶板与铁路的最小竖向距离约9.45m,穿越地层主要为砂质粘性土及全风化花岗岩。图2.2 隧道下穿铁路货场段示意图图2.3 隧道下穿高崎II场段示意图1.2 地质概况本项目工程区位于“闽东燕山断坳带”东侧与闽东沿海变质带相接触的中部,主要经历了燕山期与喜马拉雅二期构造运动,并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局。从区域资料分析,外围11、主要受三条断裂带控制:NNE向长乐南澳断裂带、滨海断裂带和近EW向南靖厦门断裂带。受其影响,主要以线性构造为主,其特征为动力变质和挤压破碎明显。福建省东南沿海区域性新构造运动特征是以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为主,断裂、裂隙走向主要呈NNE向、高角度产出,并伴随较多的辉绿岩脉侵入,晚更新世以来运动逐渐减弱。根据厦门岛地壳稳定性评价,拟建工程区域未见活动性构造,本勘也未见活动性断层和新构造活动痕迹,场地构造条件稳定。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条文规定,拟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度区,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本标段道路沿线地层主要由填土层、海积层、残积12、及下部燕山晚期中粗粒花岗岩构成。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岩土体的分布及特征按埋藏顺序分述如下:(1)填筑土:该层根据其成分不同大致可分为四个亚层。(a)杂填土:拟建场区沿线大部分钻孔有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为1.114.3m。多呈灰褐等杂色,成分主要由粘性土、较多的碎石土及局部植物根系、生活垃圾等有机物质构成,硬杂质含量一般在30%左右。该层回填时间整体较长,一般约5年,松散稍密状为主,其密实度及均匀性总体仍较差,力学强度低。(b)填石:拟建场区部分钻孔有揭露,厚度变化较大约1.04.8m。整体呈浅灰色等杂色,成份主要由中风化花岗岩碎石块回填而成,块径一般在20100cm之间,石英砂及粘性土填充其间13、。该层回填时间较长,一般约5年,稍密状为主,其密实度及均匀性总体较差,力学强度低。(c)素填土:勘探期间仅个别钻孔有揭露,厚度变化较大约0.84.1m。整体呈浅灰、灰黄色,成份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碎砖、碎石等硬杂质约25%30%范围。该层回填时间整体较长,一般约5年,松散稍密状为主,其密实度及均匀性总体仍较差,力学强度低。(d)填砂:揭露厚度为1.25.3m。整体呈灰黄色,成分主要由石英砂回填而成,泥质含量较少(一般少于20%),颗粒级配一般较差。该层回填时间整体较长,约5年,稍密状为主,其密实度及均匀性总体仍较差,力学强度低。(2)残积砂质粘性土:拟建工程沿线大多钻孔有揭露。其顶板埋深1.014、18.3m,顶板标高-13.4110.36m,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为0.620.5m(部分钻孔未揭穿)。呈灰白、灰黄等花斑色,可塑状为主。成分主要由长石风化而成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及少量云母碎屑等组成,2mm的石英颗粒一般为5.519.8%(颗分结果),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系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该层实测标贯击数为9.029.0击,平均为20.2击。该层天然状态下力学强度一般较高,但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特性。(3全风化花岗岩:该层沿线钻孔多有揭露,其顶板埋深为3.223.0m,顶板标高-15.806.18m,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为1.913.8m。呈15、灰白、灰黄等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长石大部分已高岭土化,为土状结构,岩体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但该层与上述残积土呈渐变关系,亦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性质。(4)强风化花岗岩:该层根据其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两个亚层。(a)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该层主要揭露于隧道地段的钻孔,其顶板埋深5.827.3m,顶板标高-18.292.95m,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为0.726.3m(部分钻孔未揭穿)。呈灰白、褐黄色,原岩矿物中长石少量风化变异,岩芯呈砂砾为主。泡水容易软化,为散体状结构。该层岩石质量指标属极差的,RQD指标为0,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极易破碎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实测标贯击数50击,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但与上部全风化岩呈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的地质分界线,开挖暴露后如遭受长时间的泡水作用仍会较快软化,使其强度降低。(b)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该层主要揭露于隧道地段的钻孔,其顶板埋深12.751.6m,顶板标高-40.19-3.72m,揭露厚度0.822.4m(部分钻孔未揭穿)。呈灰黄、浅灰等色,岩体极破碎,为碎裂状结构,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岩石点荷载抗压强度R=7.914.8MPa,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较好。但该层与砂状强风化岩仍呈渐变过渡关系,无明显界线。(5)中风化花岗岩:17、该层主要揭露于隧道地段的钻孔,其顶板埋深为7.153.5m,岩顶标高-47.461.72m,揭露厚度1.627.2m(均未揭穿)。该层呈浅灰黄、灰白色为主,岩石结构整体较破碎较完整,裂隙较发育发育一般,岩芯呈短柱状为主,多属裂隙块状镶嵌碎裂状结构,RQD多在6090%范围,属较硬岩。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为39.857.6MPa,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能好。左、右线隧道的地质纵断面见下图。图2.4 暗挖隧道左线地质纵断面图图2.5 暗挖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1.3 水文地质(1) 地表水拟建工程场地原始地貌位于海湾滩涂及残积台地路段,后经人工建设改造,现状仅在主线右洞与A匝道隧道间分布有一池塘(水深约118、3m)外,其余路段未见有其它池塘、河流或海水等分布,整个场区地表水系、水体总体不发育。(2) 地下水拟建工程场地地下水位受地形、地貌及后期人工回填影响,变化较大。勘察期间为降雨期,测得钻孔中水位在原海湾滩涂路段的初见水位一般为2.03.8m,混合稳定水位一般为2.24.0m;在残积台地路段的初见水位一般为3.15.1,混合稳定水位为3.35.5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场区地下水年水位变化幅度在原海湾滩涂路段一般约23m,在残积台地路段一般约12m范围。另据了解,近年内沿线场地最高水位约在12m范围。1.4 气候条件厦门是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为2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19、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单位将防台风防汛作为安全防范重点,专门成立防台防汛组织机构,明确防台防汛重点和目标,全面负责防台防汛抢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检查,监督落实整改措施;负责防台防汛抢险设备、物资的准备,以及实施中的应用管理;负责台风期间和抗洪期间的生活、食品保障;负责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下的救护工作;负责突发事件的调度指挥,对内对外的协调工作。1.5 地震烈度厦门地区位于闽东南沿海变质带,拟建线路区域上处于闽东燕山断裂20、带的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区内构造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道路沿线大多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据厦门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报告,上述断裂自第四纪以来活动渐减弱,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必考虑活动性断裂的影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条文规定,拟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度区,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1.6 工程环境我标段暗挖隧道施工段从起点至洞口段依次要下穿特区供水管、轨道一号线、铁路货场、中浦路、鹰厦铁路、到发线及铁路检查线。暗挖隧道施工段具有地质条件差、埋深浅、地下水丰富、下穿线路段结构物复杂、周围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等特点。整个暗挖隧道21、施工段要做到精心规划,科学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实现安全与质量管理目标。2.施工特点(1)实现暗挖隧道工期目标是实现整个项目工期节点要求的保证,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更要加大施工投入,科学组织,有效管理,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去实现工期目标。(2)隧道施工的方案审批、交通疏解等问题,均需要与铁路部门协调,协调问题复杂,难度大。(3)暗挖隧道周边地质条件差,穿越地层多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控量测工作。(4)暗挖隧道所处周边为海域杂填区,地下水位较高,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做好降排水工作,同时,也将隧道的防水处理措施作为施工的重点。22、(5)隧道施工区位于厦门岛内市区,要重点做好环保、水保、文明施工、交通疏解等方面的工作。第三章 总体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1.总体管理目标(1)暗挖隧道开工日期:2014年11月15日(以横通道开始施工为开始时间),计划完工日期:2015年11月5日,工期356天。(2)分项、分部工程合格且综合评分不小于90分。(3)施工过程中,封闭围挡,文明施工,创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化工地。在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安全可控,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职业病危害事故、无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2.总体施工概述本标段暗挖隧道部分埋深浅,地下水位高,隧道主要穿越残积砂质粘性土和全风化花岗岩, 23、V级围岩, CRD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属特殊环境浅埋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和工期风险极高,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洞周收敛变形。为加快施工进度,左、右线暗挖隧道通过修建平交道从暗挖隧道出口(ZK2+050,YK2+038)和竖井(ZK1+770YK1+780之间)两个方向施工。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过程严格遵循 “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加强施工监控量测。3.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3.1 施工组织机构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是本标段的施工重点与难点,为确保隧道施工的能够安全、高质量、高效地进行,暗挖隧道人员设置如下:现场经理2名,主管工程师2名,技术员2人;24、试验工程师2人;专职安全员2人;测量工程师2人;普工20人;电焊工:20人;钢筋工25人;模板工20人;机械操作手10人,现场值班人员2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现场经理主管工程师试验工程师专职安全员测量工程师技术员各专业施工队图3.1 暗挖隧道施工的组织机构图3.2 机械设备的投入暗挖浅埋隧道的主要机械设备配备情况见下表:表3.1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自有或租借或拟购1挖掘机PC2202小松山推20111141.25m3自有2挖掘机PC351日本小松20100.18m3自有3挖掘机PC551日本小松20120.22m3自有4自卸车25、1941.2805中国邢台201112t自有5自卸车奔驰32502201015t自有6自卸车CQ32605中国重庆201119t自有7装载机ZL502中国徐州20111613.0m3自有8内燃压风机VY-12/72中国湖北201111212m3自有9空压机4L-20/86中国重庆2011自有10发电机组GF5002中国扬州2012500kw自有11混凝土输送泵HTB606中国徐州201160m3/h12吊车QY501中国湖南201219125t13吊车QY161中国湖南201116016t14变压器630KVA3中国兰州2011630KVA自有15附着式振动器22010自有16污水泵4ZX-126、416中国上海20113自有17泥浆泵BW-25010中国上海2011自有18交流电焊机BX1-500-112中国上海201017自有19钢筋调直机CT4*103中国浙江20121.1自有20钢筋弯曲机CW40B3中国山东20103.0自有21钢筋切割机CQW323中国山东20123.0自有22混凝土喷锚机TK-9616中国成都201010m3/h自有23锚杆钻机MYT-1202中国河北2010120自有24风动凿岩机YT2850中国天水2011自有25衬砌台车4自制自有26管棚钻机KR804122德国2011114自有27注浆钻机SJ-1804中国北京201157自有28超前地质预报仪TSP27、2031瑞士2009自有29轴流式通风机SDF(C)-No133中国山西201155自有30全站仪GTS7012日本2011自有31水准仪DS36中国北京2012自有32精密水准仪DSZ-21中国天津2012自有33土工试验设备1中国浙江2012自有34混凝土试验设备1中国浙江2012自有4.暗挖隧道结构设计暗挖隧道结构设计见下表:表3.2 浅埋暗挖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表项目衬砌类型里程初期支护二次衬砌C40防水耐腐蚀混凝土拱墙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隧道标准段主线隧道下穿公路段ZK1+970-ZK2+050, 80m;25中空注浆锚杆L=4.5m,10050cm双层8钢筋网 2020cm28、28cmC25拱墙、仰拱I22a工字钢间距50cm拱墙60cm 仰拱60cm主线隧道下穿铁路段ZK1+780ZK1+813, ZK1+828ZK1+955;YK1+787YK1+817, YK1+832YK1+93825中空注浆锚杆L=4.5m,10050cm双层8钢筋网 2020cm28cmC25拱墙、仰拱I22b工字钢间距50cm拱墙60cm 仰拱60cm主线隧道下穿轨道一号线段ZK1+738-ZK1+768,左侧共计30m;YK1+740-YK1+775,右侧共计35m。25中空注浆锚杆L=4.5m,10050cm双层8钢筋网 2020cm28cmC25拱墙、仰拱I22b工字钢间距50c29、m拱墙80cm 仰拱80cm隧道管棚工作室段ZK1+768-ZK1+780, ZK1+813-ZK1+828,ZK1+955-ZK1+970, YK1+775-YK1+787,YK1+817-YK1+832,YK1+938-YK1+95325中空注浆锚杆L=4.5m,10050cm双层8钢筋网 2020cm26cmC25,导向墙80cm拱墙、仰拱I20b工字钢间距50cm拱墙55cm 仰拱55cm隧道加宽段隧道三车道段YK1+953-YK1+993,右侧共计40m25中空注浆锚杆L=4.5m,10050cm双层8钢筋网 2020cm28cmC25拱墙、仰拱I22b工字钢间距50cm拱墙65cm30、 仰拱65cmA匝道加宽段YK1+993-YK2+038,右侧共计45m25中空注浆锚杆L=4.5m,10050cm双层8钢筋网 2020cm28cm25+16cmC25拱墙、仰拱I22b工字钢+22格栅钢间距50cm拱墙65cm 仰拱65cm表3.3 浅埋暗挖隧道辅助施工措施一览表项目衬砌类型里程超前支护长管棚中管棚小导管隧道标准段主线隧道下穿公路段ZK1+970-ZK2+050, 80m;加钢筋笼单排1596(环向间距0.3m)/单排423.5(L=4.5m,30030cm)主线隧道下穿铁路段ZK1+780ZK1+813, ZK1+828ZK1+955;YK1+787YK1+817, YK31、1+832YK1+938加钢筋笼单排1596超前长管棚(环向间距0.3m)/单排423.5(L=4.5m,30030cm)主线隧道下穿轨道一号线段ZK1+738-ZK1+768,左侧共计30m;YK1+740-YK1+775,右侧共计35m。加钢筋笼单排1596超前长管棚(环向间距0.3m)/单排423.5(L=4.5m,30030cm)隧道管棚工作室段ZK1+768-ZK1+780, ZK1+813-ZK1+828,ZK1+955-ZK1+970; YK1+775-YK1+787,YK1+817-YK1+832,YK1+938-YK1+953/双排896超前中管棚(环向间距0.25m)/隧道32、加宽段隧道三车道段YK1+953-YK1+993,右侧共计40m加钢筋笼双排1596超前长管棚(间距0.3m)/单排423.5(L=4.5m,30030cm)A匝道加宽段YK1+993-YK2+038,右侧共计45m加钢筋笼双排1596超前长管棚(间距0.3m)/单排423.5(L=4.5m,30030cm)5.暗挖隧道施工方案5.1施工步序暗挖隧道主要采用CRD法施工,A匝道加宽段(YK1+993YK1+038)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5.1.1 CRD法施工暗挖隧道CRD法施工步序图如下。图3.2 隧道CRD法施工步序断面图(示意)图3.3 隧道CRD法施工步序平面图(示意)隧道CRD法施工33、顺序:(1)右侧上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2)左侧上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3)右侧下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4)右侧下导坑施作仰拱二衬;(5)左侧下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6)左侧下导坑施作仰拱二衬;(7)临时支撑拆除; (8)施作拱部边墙二衬。5.1.2 双侧壁导坑法图3.4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步序断面图图3.5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步序纵断面图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顺序:(1)左侧上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 (2)左侧下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3)右侧上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 (4)右侧下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5)中间上部上台阶开挖及拱部初支;(6)中间上部预留核心土开挖初支;(7)中间下部开挖及初期支护; (8)34、拆除临时支撑;(9)仰拱二衬及隧底填充; (10)施做拱顶及边墙二次衬砌。5.2 隧道进洞5.2.1 暗挖隧道出口进洞暗挖隧道洞口段埋深浅、易塌方,采用超前长管棚进行支护。采用的进洞方法为:首先施工明洞处钻孔灌注桩及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然后开挖明洞段拱部部分,并根据设计进行边、仰坡支护处理。在洞口段设置钢架混凝土导向套拱,然后钻孔下管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注浆。注浆完毕后,破除围护结构钻孔桩,最后在管棚支护下可以安全进洞。左线隧道采用CRD法开挖进洞,右线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进洞。图3.6 隧道洞口超前长管棚设计图图3.7 隧道超前长管棚纵断面设计图5.2.2 竖井横通道进洞第一步:横通道进洞35、前在拱顶上方60角范围内采用89钢花管超前中管棚支护,管棚长21m(共2环),搭接3m,环向间距30cm。第二步:开挖上台阶,每开挖一环钢架(0.5m),立即施作初期支护及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成环。上台阶开挖至与主洞交界处后,施做加强门架,为正洞拱顶钢架提供落脚平台。第三步:上台阶采用约10%坡度进入正洞,逐步抬高横通道拱顶高程,接长钢架。横洞施工至正洞顶后,以平坡向前开挖至正洞工字钢拱脚位置。第四步:正洞拱架落脚后,开挖下台阶。每开挖一环钢架(0.5m),施作初期支护及仰拱,及时封闭成环,并在脚部施打锁脚锚杆,然后根据施工需要拆除上台阶的临时仰拱。下台阶开挖至与主洞交界处后,接长加强门架。第五36、步:下台阶开挖至与正洞交界处后,施作横通道二衬钢筋混凝土。第六步:拆除正洞范围内横洞两侧的临时支护,根据设计参数,开挖正洞上导坑,形成工作面后,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第七步:开挖横洞下台阶土方,接长正洞初期支护钢架并用锁脚锚杆锁住,工字钢架落脚后及时挂网喷射混凝土。第八步:正洞落底后,及时施做该范围内的正洞仰拱,封闭成环。5.3 超前支护5.3.1 超前管棚5.3.1.1 基本步骤施作管棚套拱,先安装套拱内拱架和导向钢管,立模、浇筑套拱混凝土后再钻孔、顶管、注浆、封口,即完成管棚施工。5.3.1.2 技术要求(1)洞口管棚洞口土方开挖前先施工截水沟等排水系统,后进行洞口开挖。明挖段开挖应自上而37、下逐层进行,随开挖随进行支撑并喷射混凝土进行边、仰坡防护。至暗挖段拱顶开挖轮廓线高度时,垂直下挖至设定的上半断面底部。沿开挖轮廓线环向掏槽,按设计要求安装3榀I18工字钢架,钢架间距75cm,浇筑C25套拱混凝土,为暗洞开挖做准备。左线隧道套拱安装一排1806mm孔口管,右线隧道套拱安装两排1806mm孔口管。孔口管采用C12钢筋固定于工字钢架上。图3.8 左线洞口套拱大样图(2)洞内管棚洞内管棚通道施做管棚工作室,然后通过管棚工作室安装隧道内管棚。(3)管棚工作室管棚管棚工作室采用89双排超前中管棚,两排间距25cm,环向中心间距30cm。管棚纵向间距9m,管棚长12m,搭接长度不小于3m,38、钢管与隧道轴线成25外插角,管壁四周钻15mm压浆孔。为便于管棚插入围岩内,钢管前端做成尖锥状,尾部焊上箍筋。管棚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浆液水灰比1:1,注浆压力0.51.0MPa。管棚安装时采用钻孔打入法,首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钻孔完成将管棚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钢管安装后将孔口及周围裂隙进行封堵,必要时喷射混凝土封堵,以防工作面坍塌。注浆后,隧道的开挖长度小于管棚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循环的止浆墙。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图3.9 管棚工作室管棚安装纵断面图图3.10 管棚工作室断面39、图图3.11 暗挖隧道标准断面图5.3.1.3 工艺流程长管棚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6。台车就位台车固定测量布孔台车大臂娇正钻孔及接长钻杆钻杆接长准备钻杆分节退出卸下清孔图3.12 长管棚钻孔工艺流程图5.3.1.4 长管棚施工要求(1)为保证成孔质量,防止邻孔钻进时前面的成孔坍塌,钻孔间隔进行,先钻奇数孔,后钻偶数孔。(2)施作长管棚时(1596mm),打孔角度洞口段为13仰角,环向间距30cm。施作时应先打有孔钢花管(奇数编号),注浆后再打无孔钢管(偶数编号),无孔钢管可以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以保证孔口的孔向正确。每段应交错搭接3m,钢管上按间距15cm梅花形40、钻10mm的小孔。第一节钢管顶端做成锥型,以便顶进。管棚采用3.0m和6.0m两种规格,奇数孔首根3.0m,偶数孔首根6.0m,其余节长均为6.0m,以避免钢管接头在同一断面上。(3)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为使钢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m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钢管采用6m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m长的钢管。(4)钢管安装好后,人工分段送入钢筋笼后进行注浆。(5)长管棚注浆按劈裂注浆进行设计,注浆采用分段注浆。图3.13 159管棚大样图(单位cm)图3.14 钢筋笼大样图5.3.1.5 长管棚顶管施工(1)顶管工艺:根据快速施工的要求,采用大引导孔和棚管钻进相结合41、的工艺,首先钻大于钢管外径的引导孔,然后利用钻机的冲击和推力将管棚沿引导孔顶进,逐节接长管棚,直至孔底。(2)管件制作:管棚采用159、108的无缝钢管,钢管采用3m、6m管节逐段接长;为保证受力均匀性,钢管接头应纵向错开,偶数第一节用3m,奇数第一节用6m,以后各节均用6m。(3)清孔:采用高压风清孔,检查钻孔合格后,安装钢管。(4)接管:当第一根钢管推进孔内,孔外剩余3040cm 时,开动凿岩机反转,使顶进联接套与钢管脱离,凿岩机退回原位,大臂落下,人工装上第二节钢管,大臂重新对正,凿岩机缓、慢、低速前进对准第一节钢管端部(严格控制角度),人工进行钢管联接。凿岩机再以冲击压力和推进压力低速42、顶进钢管。根据管棚设计长度,按同样方法继续接钢管。(6)封闭钢管尾部先封堵管棚钻孔空隙,后用铁箍顶紧,最后将铁箍焊接在管棚上。(7)管棚补强:为了加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按设计将管棚钢管全部打好后,先用钻头掏尽钢管内残渣,人工分段送入钢筋笼后进行注浆,钢筋笼搭接长度15cm。5.3.1.6 配制浆液与注浆(1)水泥浆的搅拌应在高速搅拌机内进行,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投料,水泥浆水灰比1:11:1.5。配置好的浆液存放在由低速搅拌器的储浆罐内,防止浆液由于存放时间稍长产生沉淀、离析等现象。(2)注浆前应先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注浆参数根据现场注浆试验按实际情况确定。(3)采用注浆机将砂浆注入管棚钢花管43、内,注浆压力0.71MPa。若注浆量超限,未达到设计要求,应调整浆液浓度继续注浆,确保钻孔周围岩体与钢管周围空隙充填饱满。管棚注浆顺序原则上遵循着“先两侧后中间”、“跳孔注浆”、“由稀到浓”的原则。这样做法有利于注浆的浆液向拱顶方向扩散,而且促进浆液的致密程度,利于防渗的要求。(3)浆液控制要点 为了保证管棚注浆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和保证管棚施工质量和安全,注浆前应做好止水止浆墙的施工:为防止注浆薄弱地段地下水涌出作业面及注浆时跑浆,注浆地段的起始处掌子面应喷射混凝土凝土封闭岩面。注浆孔位要准确,定位偏差应小于5cm,孔底偏差不大于孔深的1%2%。顶管施工作业过程中若管内混入一些碎石和碎屑,在注浆44、施工前用高压风进行吹洗,如果管内仍有较大的碎石,应采用小于钢管内径的钻头,利用凿眼台车钻进将其钻碎,吹洗干净。拌浆时严禁纸屑等杂物混入浆液,拌好的浆液要过滤,未经过滤的浆液严禁进入泵体,以防堵塞。注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泵口及孔口的压力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钻孔、注浆记录,为分析注浆效果提供依据。注浆结束后,要彻底的清洗泵体和管路,以保证下次注浆安全顺利进行。注浆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掌子面漏浆,应及时进行封堵。注浆结束: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后稳定10min以上;注浆结束后采用M30浆液填充无缝钢管。完成长管棚注浆施工后,在管棚支护的保护下,按设计的施工步骤进行开挖。(5)注浆质量45、控制注浆施工作业中,浆液注入的压力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现场施工过程控制因素。根据流量计显示的孔口压力变化可以判断注浆施工的基本发展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压力逐渐上升,但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压力。原因分析:浆液浓度低、凝胶时间较长、浆液在碎石中形成劈裂脉或者是部分浆液溢出。此时应适度加大浆液浓度、小时间间隔注浆。注浆开始后压力不上升,甚至离开初始压力呈下降的趋势。原因分析是:表明浆液已经外溢。此时应该采取大浓度浆液和较低注入速度,如果情况无改变,则应先停止注浆。注浆压力上升后突然下降,表明浆液从注浆管周围溢走,或遇到空隙薄弱部位。此时应适度降低注入速度。压力反复升降,但总趋势呈上升态势。原因分析:由46、于注浆浆液的凝胶时间较短。此时应该适度调长浆液凝胶时间。压力上升很快,而注入速度上不去。原因分析:表明注浆岩层较为密实或者浆液的凝胶时间太短。压力有规律上升,即使达到容许压力时,注浆速度也比较正常,这表明注浆施工作业是成功的。压力上升后又下降,然而后来压力又再度上升,并达到设计的要求值。这可以认为该种情况的空隙部位已被浆液填满,此种情况也是成功的。(6)管棚注浆施工的结束标准单孔注浆结束条件。注浆过程中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即可认为单孔注浆达到设计的要求并可结束注浆施工。单孔注浆结束条件:a、注浆压力达到注浆设计所规定的终压。b、单孔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的80%以上。注浆量的计算公式如下:47、Q=A=R2L式 Q-总注浆量(m3);A-注浆范围岩层体积(m3);-填充率,根据图纸及岩石地层的情况而定;R-注浆半径(m);L-注浆长度(m)。全地段结束条件:所有注浆孔均以符合单孔注浆结束条件,无漏注浆的情况。5.3.2 超前小导管现场加工小钢管,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凿岩机钻孔并用凿岩机的顶推力将超前小导管打入岩层,注浆泵压注水泥浆。5.3.2.1 设计参数超前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度为4.5m,管壁四周钻四排10mm压浆孔。为便于超前小导管插入围岩内,钢管前段做成针锥状,尾部焊上箍筋。小导管环向间距为30cm,纵向间距3.0m;与隧道轴线成510外48、插角,搭接长度不小于1m。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水泥浆液水灰比1:1,注浆压力0.51.0MPa。5.3.2.2 小导管施工要求(1)小导管安设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施工时钢管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沙石吹出。(2)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3)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4)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真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49、35根)。(5)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6)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隧道超前小导管纵断面设计图如下。图3.15 超前小导管纵断面设计图钢花管构造大样图如下图所示。图3.16 钢花管构造大样图(cm)5.3.3 掌子面超前支护5.3.3.1 支护措施为维持开挖面的围岩稳定,防止掌子面坍塌,当隧道穿越砂质粘性土等软弱围岩段落时,应采用全螺纹纤维增强树脂锚杆对掌子面进行超前支护。全螺纹纤维增强树脂锚杆配合施工步序使用,加固掌子面,每一循环考虑1m的搭接。隧道掌子面超前支护设计图如下图。图3.150、7 隧道掌子面超前支护设计图(单位:cm)图3.18 掌子面超前支护纵断面图(单位:cm)5.3.3.1 全螺纹纤维增强树脂锚杆全螺纹纤维增强树脂锚杆是以纤维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为基体材料并掺入适量辅助剂,经连续拉挤成型并加以必要的表面处理生产而成。与普通钢(筋)锚杆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特点:(1)杆体为全螺纹式,全长等强,抗拉强度大,可达500MPa以上。(2)杆体轻,是相同规格金属杆体重量的1/4,可大大降低运输和安全成本。(3)杆体与砂浆、水泥浆粘结强度与螺纹钢相当,与螺母结合力可达30KN。(4)易切割,可用机械直接切割,切割时不产生火花。(5)耐腐蚀性强,明显优于金属杆体,可抵抗氯离51、子、镁盐、弱酸及碱性环境的侵蚀。(6)阻燃、抗静电性能优越,不导电,不导热。(7)工程中可采用通用工具及设备安装、施工。5.4 初期支护5.4.1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按湿喷工艺施工。强制式拌合机在洞外拌合站拌料,采用自制锚喷作业平台人工喷锚作业。正常情况下先进行锚杆施工后喷混凝土,当地质条件不好时,先初喷一层35cm混凝土,再进行锚杆施工,然后挂钢筋网,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当喷射作业分层进行时,后一层混凝土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混凝土应随拌随喷;喷射混凝土回弹物不得重新用作喷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湿喷工艺流程见下图。粗骨料速凝剂细骨料水泥受喷面喷头湿喷作业平台强制式搅拌机水高压风外加剂52、图3.19 湿喷工艺流程图5.4.2 锚杆工艺流程:初喷布孔钻孔清孔锚杆安装安装垫板、螺母注浆端口防护。图3.20 隧道中空注浆锚杆布置断面图基本要求:(1)系统锚杆采用25中空注浆锚杆,长度4.5m,梅花形布置,环向间距100cm,纵向间距50cm。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浆液。(2)采用台车或风枪钻孔,高压风清孔,孔内应无积水、岩粉。(3)锚杆应与围岩壁面或其所在部位岩层的主要结构面垂直。(4)钻孔应圆而直,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杆杆体直径15mm。(5)钻孔深度不应小于锚杆杆体有效长度,但深度超长值不应大于100mm。表3.4 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标准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锚杆数量不53、少于设计现场逐根清点2锚拔力平均值设计值,最小值90%设计值按锚杆数1%且不少于3根做拔力试验3孔位(mm)50尺量4钻孔深度(mm)50尺量5钻孔直径满足设计要求尺量6锚杆长度满足设计要求按锚杆数的3%,或不少于3根5.4.3 钢筋网钢筋网采用双层8钢筋网,网格尺寸20cm20cm。钢筋网片在洞外按设计要求分块加工,洞内铺挂,随开挖面铺设,同定位锚杆固定牢固,混凝土保护层大于2cm。钢筋网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初喷一层混凝土后再进行钢筋网的铺设。(2)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喷射混凝土全部覆盖后进行铺挂。(3)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d(d为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一个网格长边54、尺寸。(4)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5)钢筋网应随受喷岩面起伏铺设,与受喷岩面的最大间隙不宜大于30mm。表3.5 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标准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网格尺寸(mm)10尺量2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凿孔检查:每10m检查5个点3与受喷岩面的间隙(mm)30尺量:每10m检查10个点4网格的长、宽(mm)10尺量5.4.4 钢架暗挖隧道初支钢架包括工字钢架和格栅钢架两种,CRD法施工段采用I20b、I22b工字钢架支护,A匝道加宽段采用双层初期支护,首层初支安装I22b工字钢架,安装完成喷射混凝土后,安装C22格栅钢架并再次喷射混凝土将钢架完全覆55、盖。钢架在钢筋加工场加工。根据不同断面需要,精确放样下料,分节制作而成。不同规格的首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平整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0mm,平面翘曲应小于20mm。当各部分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批量生产。采用机械将钢架运至安装现场,人工作业平台配合装载机安装,安装时注意钢架的垂直度,防止出现左前右后或前倾后倒现象。钢架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清除底脚下的虚渣及其他杂物,脚底超挖部分用喷射混凝土填充。钢架应分节段安装,节段与节段之间按设计要求连接。连接钢板平面应与钢架轴线垂直,两块连接钢板之间采用螺栓和焊接连接。钢架落脚后及时按设计要求安装锁脚锚杆,锁脚锚杆采用423.5mm56、钢管,长度4m。钢架采用C16定位系筋定位,定位系筋长0.5m1.0m,在有锚杆安装的部位,钢架与锚杆焊接。相邻两榀钢架之间采用C20纵向钢筋连接,连接钢筋间距1m。钢架安装就位后,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应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喷射混凝土由两侧拱脚向上对称喷射,并将钢架覆盖。表3.6 钢架支护施工质量标准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安装间距(mm)50尺量:每榀检查2净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凿孔检查:每榀自拱顶每3m检查1次3倾斜度()2每榀检查4安装偏差(mm)横向50尺量:每榀检查竖向不低于设计高程5拼装偏差(mm)3尺量:每榀检查图3.21 CRD法钢架安装断面图图3.2257、 双侧壁导坑法钢架安装断面图5.4 洞身衬砌5.4.1 仰拱、铺底隧道洞身衬砌采用仰拱与填充先行的施工方案,仰拱及时施作,尽快形成闭合环。为减少对车辆运行的影响,采取防干扰作业平台作为过渡通道,保证掌子面正常施工,见下图。图3.23 仰拱防干扰作业平台示意图5.4.2 防水板铺设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工艺:(1)防水板按环进行铺设,将剪裁好的防水板平铺,按规范要求搭接。(2)铺设防水板在铺设台架上进行。,(3)防水板铺设前,喷混凝土表面处的钢筋头和锚杆头先切除,再用手持砂轮机磨平,对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有局部渗水处,进行处理。(4)防水板按环向铺设,焊接工序与固定工序紧密配合,先焊接,后固定。58、(5)防水板采用爬焊机焊接,保证板面与喷射混凝土密贴。焊接完毕后采用充气法对每条焊缝进行检测。(6)铺设防水板地段距开挖工作面,不得小于爆破所需要的安全距离,整体衬砌灌注混凝土时,不得损坏防水层。(7)整体衬砌灌注混凝土前,填写质量检查记录,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5.4.3 隧道衬砌隧道采用整体钢模液压衬砌台车衬砌,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采用对称、分层浇注,每层浇筑厚度约1m。两侧高度差控制在50cm以内。连续浇注,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歇时间一般不超过1h,否则按施工缝处理。定人、定点、分区进行振捣,标准为混凝土不下沉,不冒气泡,表59、面开始泛浆。确保内模反弧部分捣固充分,避免出现气孔现象。封顶采用顶模中心封顶器接输送管,按从里向外的顺序逐渐封顶。当挡头板上观察孔有浓浆溢出,即封顶完成。5.5 隧道防排水隧道防排水包括洞外防排水和洞内防排水施工。隧道防排水设计遵循“防堵为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全封闭防水设计原则,防止地下水在隧道中渗漏和流失,切实保护好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并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营运设备的正常使用。5.5.1 堵水措施隧道采用超前长管棚、超前中管棚及小导管注浆,在隧道洞室周边形成注浆堵水圈。初期支护渗漏水较大地段,及时进行背后注浆填充,减少地下水的排放。在施做防水板前对初期支护渗漏处进行补充注浆处理。5.5.2 60、防水措施在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铺设防水层,防水层采用1.5mm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350g/无纺土工布,采用顶铺反粘法进行铺设。加强隧道结构的自防水功能,封闭少量渗水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的流动。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在抗渗标号不小于P8,并在二次衬砌洞身沉降缝和环向施工缝处设置背贴式止水带与中埋式止水带、纵向施工缝处设膨胀止水条(带注浆管)止水。5.5.3 排水措施洞内路面设2.0横向排水坡,路面积水、消防及清洗水排入路边盖板式排水沟。在全隧道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纵向环向盲沟。纵向盲沟设在隧道两侧边墙底部,采用直径110HDPE打孔波纹管,全隧道贯通;环向盲沟沿隧道拱墙纵向61、每10米设三道,采用直径110HDPE打孔波纹管,沿隧道边墙底部纵向每5米设一道直径110HDPE横向排水管。5.5.4 洞内施工排水在洞内合适地点设置集水坑汇水,由一级泵或多级泵直接排水至竖井集水井内。根据实际排水量现场确定,集水坑的位置以方便施工并方便汇水为宜。抽水机选取时,确保其功率大于排水量20%以上,并考虑备用。随着隧道掘进,靠近下半断面掌子面设置集水坑,用潜水泵和排水管,沿程按需要设12级排水泵站的形式排水,防止沿程排水对地基的软化。在洞口设置污水处理池,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5.6 隧道附属结构5.6.1 人行横洞为满足紧急情况下人员的逃生与救援,在上、下行隧道之间设人行横洞3处62、,本标段设置2#人行横洞ZK1+814.21(YK1+830)、3#人行横洞ZK1+953.30(YK1+970)两处人行横洞,横洞与隧道成90度交角,断面采用直墙接圆拱型结构。平时车行横洞采用防火门关闭,灾害时由设备监控系统控制自动打开,也可手动开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小型机具,人工配合出碴至正洞位置,自卸车倒运至弃渣场。支护按设计同正洞相同的围岩支护工序。衬砌按衬砌轮廓加工定型拱架,轨行型钢作业平台支撑,全断面整体施工5.6.2 边沟、电缆槽边沟、电缆槽在衬砌及混凝土面板完成后开始,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集中拌合,搅拌运输车运输,人工浇筑,小型振动棒振捣。5.6.3 预埋63、(预留)管件隧道运营期间的通信、监控、供电、照明、通风、消防等设施在安装时所需的各种预埋(预留)管件,按图纸所示的位置准确设置。管件预埋(预留)施工前,先检核其名称、规格,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避免发生错乱。浇筑混凝土以及拆模时不得对预埋(预留)管件有所损伤、碰歪等不良情况。5.6.4 洞内路面混凝土面板混凝土面板待洞内二次衬砌施工完毕后进行。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输送车输送、三辊轴摊铺机施工。采用钢模板,模板高度与混凝土厚度一致,平面位置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设置传力杆,传力杆与中线及路面平行。商品混凝土经人工初步整平以后,分别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再用三轴式水泥混凝土64、整平机整平。然后用整平机振动提浆。小范围不平整的地方,采用人工找平。刮尺前先用尺找出水泥混凝土表面的不平整之处,刮尺时采用两把尺同时交错重叠进行。人工刮尺整平作业后,进行两次人工做面,等到水泥混凝土表面稍干以后就可以采用机械抹面。在混凝土凝结前,按图纸要求进行路面拉毛或压槽。混凝土面板做完后及时养生,覆盖洒水,养生期间严禁车辆通行。5.6.5 洞内装饰为避免施工干扰,保证隧道装修质量,装修工程待主体工程完工后再进行。施工按照自上而下、沿隧道轴线纵向分区进行,合理安排好工序衔接,同时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相互污染。装修脚手架使用高低适中的活动马凳,铺脚手板,或采用钢管搭设。隧道顶部涂装成铁蓝色防火涂65、料,采用分层间隔性施工工艺,分基层(防火层)和表层(颜色层)施工。施工前搭设施工脚手架,划分施工区段,分区段进行施工。其施工工艺为:结构混凝土表面清理质检喷涂再喷补喷质检、验收。隧道两侧壁采用高密度水泥纤维板:(1)正式施工前,先进行安装试验,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正式施工。(2)面板表面平整、边缘整齐、棱角完好,面板具有产品合格证。面板进场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对其规格和色差认可后再使用。5.7 隧道风、水、电设计5.7.1 压风5.7.1.1 空压机站总耗风量Q总计算方法如下:Q总=Q(1+)KKm(m3/min)式中:-空压机使用安全系数,电动空压机为1.301.50,内燃空66、压机为1.361.60;K-空压机本身磨损而引起效率降低的修正系数,一般采用1.051.10;Km -不同海拔高度增加高压风耗风量的修正系数;Q-风动机具同时工作耗风量总和,Q=qqn(m3/min)其中:qn -管道漏风系数;q-同时工作的各种风动机具耗风量:q=NqK同K磨(m3/min)其中: N-使用台数; q-每台耗风量;K同-同时工作系数;K磨-风动机具磨损系数,对凿岩机取1.15,其他取1.10。根据暗挖隧道施工需要,每个工作区拟采用4台凿岩机,2台湿喷机施工,分别计算如下。采用凿岩机时:q=450.91.15=20.7 m3/minQ=20.71.10=22.77 m3/min67、耗风量Q总=22.77(1+1.5)1.101.03=64.50 m3/min采用湿喷机时:q=2120.91.10=23.76 m3/minQ=23.761.10=26.14 m3/min耗风量Q总=26.14(1+1.5)1.101.03=74.04 m3/min根据计算结果,采用4台4L/20/8型空压机,每台排气量为20 m3/min,满足施工使用要求。5.7.1.2 压风管道的设置压风管道管径的选择,应满足工作风压不小于0.5MPa,本方案按工作面所需最低风压0.6MPa,管道长度按300m考虑,综合风总量等参数,选择直径200mm无缝钢管作为隧道压风管道。5.7.2 供水隧道施工需68、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Nq+N1q11)K式中Q:凿岩与经常工作的喷雾器作业时间所需水量(m3/h);N:工作凿岩机总台数;q:每台凿岩机耗水量(按0.3m3/h考虑);:凿岩机同时工作系数,(按0.9考虑);N1:隧道内经常工作的喷雾器个数(按10个考虑);q1:隧道内经常工作的喷雾器的平均耗水量,取6t/h;1:喷雾器同时工作系数,取0.5;K:漏水系数,取1.051.10。则Q=(40.30.9+1060.5)1.1=34.188 m3/h故选择直径80mm钢管作为隧道施工高压供水管。5.7.3 供电暗挖施工用电量,含动力和照明需要的用电总量,可用下试估算:P=K(K1K2Pa/(A)69、+PbK1)P:用电总量(KVA);K:电线路能力损耗系数,取1.05;A:全部电力功率因数,取0.6;Pa:动力用电总量;Pb:照明用电总量;:电动机及其他动力之效率,取0.88;K1:同时用电系数,取0.65;K2:动力负载系数,取0.75。根据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情况,算得Pa =610KW,取Pb=25KW,则用电总量P=1.05(0.650.75610/(0.60.88)+250.7)=609.7KVA故选用630KVA的变压器,满足施工及照明用电要求。5.7.4 通风根据隧道施工环境的需要,施工通风量按洞内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进行计算。Q=qmk 式中:Q计算风量;q井内每人每分钟所需新鲜70、空气量,取得3m3/min;m井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按60人计;k风量损耗系数,取1.1。因此,单线内通风总量按3601.1=198m3/min考虑。竖井口设2台JBT51-2型风机(供风量:145225 m3/min)能满足通风要求。5.7.4 施工风、水、电布置隧道内施工风、水、电布置见下图。图3.24 洞内风、水、电布置断面图6.监控量测6.1.监测项目(1)地质及支护状况调查配备地质罗盘、手电筒、地质锤、照相机、记录表、防护用品等用具。主要对围岩状态、支护结构裂缝等进行观察和描述。(2)地表沉降配备三脚架、水准仪、铟钢尺一套、记录表、安全防护用品等进行。(3)拱顶下沉配备三脚架、水准71、仪、铟钢尺一套、记录表、安全防护用品等进行。(4)洞周收敛配备收敛计、温度计、记录表、防护用品等进行。(5)地下管线沉降配备三脚架、水准仪、铟钢尺、尺垫2个、记录表、防护用品等进行。(6)地表房屋物倾斜、基础沉降配备三脚架、水准仪、铟钢尺一套、记录表、安全防护用品等进行。(7)地面道路沉降监测配备三脚架、水准仪、铟钢尺一套、记录表、安全防护用品等进行。(8)铁路轨道监测配备三脚架、水准仪、铟钢尺一套、记录表、安全防护用品等进行。(9)围岩压力配备频率仪、记录表、防护用品等进行。(10)钢架内力配备频率仪、记录表、防护用品等进行。(11)二次衬砌应力配备频率仪、记录表、防护用品等进行。(12)围72、岩内部位移配备多点位移计仪、记录表、防护用品等进行。(13)锚杆轴力配备频率仪、记录表、防护用品等进行。(14)地下水位配备水位计、记录表、防护用品等进行。6.2.暗挖隧道监测点布设表3.7 暗挖隧道监测点布设序号项目位置或对象方法或工具测点布置监测频率监测精度115天1630天 3190天大于90天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洞内岩性、结构面、产状、裂隙、地下水、支护结构状况的观察与描述;洞外地表裂缝、地表渗水观察地质罗盘、地质锤、数码相机、红外测水仪、记录表开挖面、洞内支护结构、洞外地表每次进洞量测时/2地表沉降洞口、浅埋段精密水准仪、水准尺横向间距为25m。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 开挖面距监73、测断面2B时,12次天;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B时,1次2天; 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 B时1次周;基本稳定后1次月0.1mm3拱顶下沉隧道开挖断面精密水准仪、钢尺或测杆每510m布置1个断面,每断面布置12个测点, 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1mm4净空收敛隧道开挖断面收敛计每510m一个断面,每断面46条测线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1mm5地中管线位移周围受影响的管线的接头处、管井处或者对位移变化敏感的部位精密水准仪、水准尺沿管线每515m一个测点,在管线接头处及位移变化敏感部位应设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1mm6地表房屋基础沉降、倾斜74、周围建筑物四角、拐角处;高低悬殊或新旧建(构)筑物连接处、伸缩缝、沉降缝等位置精密水准仪、水准尺沿外墙每l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每建(构)筑物不少于4测点 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1mm7建(构)筑物裂缝建(构)筑物旧有、新生的裂缝有代表性裂缝比例尺、小钢尺、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每条裂缝至少应在裂缝最宽处、裂缝末端共布置2组观测标识视裂缝发展程度监测,裂缝发展较快时应提高监测频率0.1mm 8地表道路沉降监测隧道开挖影响范围内的道路精密水准仪、水准尺与地表沉降监测相同与地表沉降监测相同0.1mm9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围岩与支护之间、初支与衬砌之间压力盒、频率接收仪在75、代表性地段,每个断面布置511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5%F.S10钢架内力*设置在钢架内力较大或支撑时起关键作用的钢架上 应变计、频率接收仪在代表性钢架每榀钢架上布置511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11衬砌内力*代表性衬砌表面或内部应变计、频率接收仪在代表性衬砌表面或内部布置511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5%F.S12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内部多点位移计、频率接收仪在代表性地段,每个断面布置511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5%F.S13锚杆轴力*锚杆锚杆轴力计、频率接收仪每代表性地段,布置511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76、12次/周13次/月0.5%F.S14地下水位*洞外代表性位置水位计每代表性地段,布置1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10mm15土体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洞外代表性位置精密水准仪、水准尺每代表性地段,布置1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1mm16铁路轨道监测轨道静态几何尺寸/按设计文件执行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01mm17铁路路基沉降监测铁路路基精密水准仪、水准尺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0.1mm(1)净空收敛监测点布设 量测坑道断面的收敛情况,包括量测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以及底板鼓起(必要时),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量77、测断面的间距为:级围岩不大于10m。围岩变化处应适当加密,在各类围岩的起始地段增设拱顶下沉测点12个,水平收敛12对。当发生较大涌水时,级围岩量测断面的间距应缩小至510m。拱顶下沉量测应与周边收敛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可采用水准仪测定下沉量。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隧道拱顶下沉量测及净空水平收敛量测项目的测点均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并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应加大量测频率。图3.25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测点布置示意图(2)地表下沉监测点布设浅埋隧道和隧道的洞口段通常位于软弱、破碎、自稳时间较短的围岩中,施工方法78、不妥极易发生冒顶塌方或地表有害沉降。浅埋隧道开挖时可能会引起地层沉陷而波及地表,因此,对浅埋隧道的施工进行地表下沉量测是十分重要的。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的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网,至少三个固定点作为基准点,所设基点保证不在受施工影响范围内。根据基准点测定埋设在被监测区段的监测点。根据监测点的高程变化值,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实际沉降值,及时通报。位于软弱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地表塌陷之处设置观测点,地表下沉观测点按普通水准基点埋设。并在预计破裂面以外34倍洞径处设水准基点,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从而计算出各观测点的79、下沉量。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图3.26 地表沉降监测断面位置示意图(侧视图)图3.27 地表沉降监测断面位置示意图(前视图)说明:a隧道范围内以隧道中轴线为中心每2米一个点;b45度角范围每4米一个点;c45度范围外每5米一个点,每侧布置两个点。(3)建(构)筑物倾斜、基础沉降监测点布设为了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建筑物监测,目的是掌握工程施工期间建筑物的变化情况,以便当建筑物变形过大,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加固措施,确保建造物安全。在地下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进行调查,80、根据建筑物的历史年限、使用要求以及受施工影响程度,确定具体的监测对象。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拟要监测的对象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体态特征、基础形式、构造种类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为了反映沉降特征和便于分析,测点应埋设在沉降差异较大的地方,同时考虑施工便利和不易损坏。一般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四角(拐角)上,高低悬殊或新旧建筑物连接处,伸缩缝、沉降缝和不同埋深基础的两侧,框架(排架)结构的主要柱基或纵横轴线上。(4)接触压力监测点布设根据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及有特殊要求的地段,在洞内设置监控量测断面,每个监控断面沿隧道周边埋设各种元器件进行接触压81、力监测。接触压力监测主要包括锚杆轴力监测、围岩体内位移监测、围岩压力及层间支护压力监测、钢支撑内力监测、模筑二次衬砌应力监测, 各类元器件应按照说明书提供的方法安装,布置见下图。图3.28 接触压力监测断面布置示意图(5)地下水位监测点布设地下水位监测点应布设在水位埋深较小、水位变化较大、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结构沉降较大的部位。水位管采用外径50mm 无缝钢管,钻孔埋设,钻孔完成后,清除泥浆,将水位管吊放入钻好的孔内(管顶应高出地面),在孔四周的空隙回填中砂,上部回填粘土,并将管顶用盖子封好,水位管下部用滤网布包裹住,以利于水渗透。如右图所示: 图3.29 水位监测点布设图(6)铁路路基沉降观测82、点布设图3.30 铁路货场及鹰厦线路基沉降观测桩具体布置示意图监测点基础采用30cm30cm30cmC15混凝土基础,埋入20mm的钢筋,钢筋外套A100mmPVC管,钢筋顶端高于PVC管10mm。如下图 图3.31 C15混凝土观测桩侧面图 图3.32 C15混凝土观测桩平面图铁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见下表。表3.8 铁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项目轨距左右线轨道高差及沉降鹰厦铁路、高崎联络线+7mm,-4mm6mm货场线+9mm,-4mm8mm第四章 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安全保证措施关心劳动者的生产安全,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是企业劳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1.1安全管83、理目标(1)不发生因工死亡事故。(2)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3)不发生坍塌事故。(4)不发生重大火灾、食物中毒事故。(5)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6)做到安全管理到位、防护设施标准、人员行为规范、现场施工有序、环境卫生整洁。力争做到:零损失、零事故、零伤亡,争创省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1.2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网络成立以项目经理、安全总监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组 长:项目经理、安全总监副组长:总工、副经理成 员:各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安全生产领导84、小组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分析安全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项目经理部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图见下图。安全保证体系思想保证提高全员意识施工技术安全规则教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强有力的组织、措施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建立各级安全组织建立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劳动保护防疫机构有力的后勤保障措施制度保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可靠的医疗保健措施完善的劳动保护措施通畅灵敏的通信措施各工种安全生产制度月季年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总结评比制度经济保证包保责任制监督检查奖罚分明经济兑现事事讲安全处处有保障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应急保障应急85、组织应急设备物质应急培训、演练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进行、终止和恢复工作生产费投入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实现安全目标 图4.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图4.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1.4安全管理组织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指导思想,全面负责安全与职工的健康。设置管理生产安全和劳动保护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按安全社生产规章制度组织生产,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加强安全教育并使之制度化。使职工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在技术上懂得安全,在操作上掌握安全生产。(3)做好安全的检查监督。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发现事故苗头,狠抓不放。经常和定86、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以防事故发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4)贯彻工伤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对重大事故要查原因,追责任,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总结教训,通告全体职工,并报送有关部门审查备案。(5)加强防护用品和食品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1.5安全管理预防措施(1)对于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高压电线、变压器等重要管线及建(构)筑物要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防止过往行人或车辆不注意发生事故。(2)对材料和设备储存的库房或堆放点、施工人员生活区,特别注意防火安全,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具、消防水管和消防栓等,以备急需。(87、3)进场后即组织人员对在职职工和民工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培训讲座,使员工掌握安全技能,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4)项目经理亲自抓安全生产和安全教育,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检查安全生产规章执行落实情况,建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促使人人重视安全,使安全生产教育落到实处,得到好的成绩。2.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技术措施2.1出渣(1)危险源:塌方(塌坍、掉块)、危石、机械伤人、运输交通安全。(2)技术措施装碴前和装碴过程中应观察围岩状况,发现松动危石或塌方征兆应通知领班人员,处理过后再行装碴。支护结构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装碴机械在操作中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辅助人员应随心留意机械运转,防止挤伤碰伤88、。严禁超量装载,车箱边的危石应立即除掉,避免途中落石伤人。非值班司机不得驾驶机车,司机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在机动车辆行驶频繁的地段不得行驶非机动车辆。通过较大坡度地段、洞口、以及前面有障碍物时,必须减速鸣笛。设置安全标志。施工区出入口、狭窄的施工地段、道路危险地段、弃碴场边缘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突出“减速”、“小心”警示,必要时有专人指挥。所有进出隧道的人员戴安全帽。洞碴洞内运输、提升应有专人指挥。 2.2支护(1)危险源:塌方(塌坍、掉块、突泥、突水)、危石、设备触电、高压风管爆管、机械伤人、高处坠落、台架的稳定性、乙炔氧气的爆炸、电气焊引起的火灾、车辆安全。(2)技术措施支护前应检查确认掌89、子面、拱顶、边帮的安全状况,遇有紧急情况及时通知的关人员及机械撤离。作业时检查作业台架安放稳定,喷锚操作平台四周必须按四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挂安全网,配置登高扶梯,梯子要稳定地固定在平台上,不得晃动。高压风、水、输料管必须经常有专人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其爆裂伤人。检查是否漏电,如电焊机、喷射机、等用电设备闸刀、线路、漏电保护器、接地要联接完好,电线无破损、无漏电。台架上的供电线路保证不漏电,必须先检查,后上人。乙炔、氧气的使用、摆放距离和防护要满足国家的有关规定,防止爆炸。台架上的小型工具要放入工具箱,防止坠落伤人。运送材料的车辆严禁人料混装,严禁超宽、超载、超高、超速,装运残料要捆绑牢固90、。车辆行驶过程中必须遵守出碴车输的有关规定。如发现支护结构有起皮、开裂、掉块等现象,应立即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补强。2.3衬砌(1)危险源:台架坠落、坠物、混凝土输送管爆管、爆模、漏电、运输车辆的安全。(2)技术措施衬砌台车、作业台架必须有专门设计,加工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台架的安全稳定,防护栏杆的高度应大于1.2m。跳板、底板、梯子应安装牢固并进行防滑处理。台架严禁超载堆放物品,工作台上、跳板上和脚手架上严禁乱堆乱放,应在台架上挂牌标明载重量,防止超载堆放物品,防止物品坠落伤人。所有明火源必须与防水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免引燃防水板。钢筋焊接设备必须的隔离防护板供电线路必须与防水板保持91、一定距离。所有通过衬砌台车的供电线路必须有绝缘措施,电焊机、振捣器、输送泵等用电设备闸刀、线路、漏电保护器、接地要联接完好,电线无破损、无漏电。乙炔、氧气的使用、摆放距离和防护要满足国家的有关规定,防止爆炸。 混凝土输送泵用前应连接好管路,对管道进行检查并试压。运送材料的车辆严禁人料混装,严禁超宽、超载、超高、超速,残料要捆绑牢固。在衬砌混凝土灌注时,必须按设计要求支撑好,两侧灌注速度和混凝土面上升高度要对称,灌注时随时检查支撑的稳定,防止衬砌台车偏压造成的爆模。2.4 隧道洞内排水(1)在隧道渗漏水进洞前防排水处理首先,在隧道进洞前应对隧道轴线范围内的地表水进行了解,分析地表水的补给方式、来92、源情况,并适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好地表防排水工作:用分层夯实的粘土回填勘探用的坑洼、探坑;对通过隧道洞顶且底部岩层裂缝较多的沟谷,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必要时用水泥砂浆抹面;开沟疏导隧道附近封闭的积水洼地,不得积水;在地表有泉眼的地方,涌水处埋设导管进行泉水引排;在隧道洞口上方按设计要求做好天沟,并用浆砌片石砌筑,将地表水排到隧道穿过的地表外侧,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对洞口仰坡冲刷,并与路基边沟顺接成排水系统;洞顶开挖的仰坡、边坡坡面可用喷射混凝土将其封闭,并对洞口上方及两侧挂网喷浆;若在洞顶设置高压水池时,应做好防渗防溢设施,且水池宜设在远离隧道轴线处等。(2)在隧道渗漏水开挖过程93、中对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原则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对开挖面出现的涌水进行调查分析,找准原因,采取“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方案,达到排水通畅、防水可靠、经济合理和不留后患的目的。涌水地段的原因分析:造成隧道涌水现象一般是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水流涌出;碰到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出现涌水现象;洞顶覆盖层较薄,岩石裂隙发育,开挖地表水下渗等原因。施工中应对洞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并不断改善防排水措施。当洞内有大面积渗漏水时,宜采用钻孔将水汇流引入排水沟,并详细记录钻94、孔的位置、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渗水量等,以便在衬砌时确定拱墙背后排水设施的位置及衬砌背后环向排水管的数量。涌水地段的处理方法:对于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可采用超前钻孔排水、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堵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等辅助施工方法。当涌水较集中时,喷锚前可用打孔或开缝的摩擦锚杆进行排水;当涌水面积较大时,喷锚前可在围堰表面设置树枝状软式透水管,对涌水进行引排,然后再喷射混凝土;当涌水严重时,可在围岩表面设置汇水孔,边排水边喷射。在喷射混凝土完成后,用引水管连接汇水孔等排水装置将涌水引入排水沟内。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隧道涌水情况,导致隧道轴线范围内的地95、下水位下降,情况严重时可能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对于此种情况,处理涌水就不能一味地通过引排水来解决隧道渗漏水问题。为此,将上报监理工、设计、业主等相关单位并最终确定堵漏施工方案。一般可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堵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等辅助施工方法。注浆前建议进行反复注浆试验,根据注浆效果,确定注浆能力及工作参数等,减少工作的盲目性。2.5 隧道施工工法转换由于隧道地质复杂,合理选择施工工法,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若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上报监理、业主及设计等相关单位,及时调整施工工法。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利用侧壁导坑的侧壁或临时仰拱等临时支护的支撑体系,来增大支护结构刚度,有效地和最96、大限度地减少开挖施工对隧道周边围岩的扰动和地表沉降。必要时,调整支护参数加强支护。2.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有防止行人、车辆等坠落的安全设施;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现场的生产、生活区均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不乱拿乱动。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或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油库等处吸烟。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2的规定执行。施工前,复查地下构造物的埋设位置及走向,对周围的建97、筑物核其位置,并采取防护措施。当危及安全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再施工。施工运输时,对施工场地附近的交通进行疏导。(2)吊运安全保证措施起吊前对提升架作安全检算,各种设备置于工作井外稳定的地基上。使用前对钢丝绳、卡具等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时才使用。提放吊盘时,上下有统一信号,专人指挥,严禁将吊盘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起吊时,司机认真操作,严禁吊盘撞击工作井内设施。夜间施工有充足的照明,遇到暴雨、大风、地面下沉等情况下停止施工。吊车及卷扬机的性能指标满足起吊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贮备系数。对吊具、吊索进行经常性和定期检查,由专职人员对吊具、索具进行经常性(含使用前、使用间歇时间)目视检查,当98、发现有影响安全使用性能的缺陷时,应停止使用,并按定期检查要求进行检查。(3)地面排水措施在正式开工前,做好三通一平(电、水、路通和场地平整),并摸清地下市政管道位置。同时对工作面内的障碍物予以清除,以保证施工现场畅通无阻。对基坑周边范围内的地表进行修整,构筑排水沟和混凝土地面。(4)夜间施工地面和井内照明保证措施为保证竖井内、隧道设备及人员安全,必须保证竖井、隧道排水及照明供电,同时应保证夜间地面照明。井内照明处在竖井冠梁栏杆处四角设置草地灯外,沿人行楼梯布置足够的照明灯,并安排电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电路,进行维护。同时配备发电机,以防停电,保证人员安全撤出及抽水作业。(5)工程材料安全保证99、措施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仔细阅读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工程材料有关的文件,熟悉文件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的规定和要求。认真查阅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特性与适用范围,必要时对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选择向业主提供合理建议。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可靠的供货厂家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而且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对业主供应的材料,应及时提供信息;对承包商供应的材料,要及时对订货申报进行审检、论证,报业主同意后方可订货。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物单必须相符。材料进场时,应100、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所要求的材料在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等方面是否相符,检查产品的生产编号或批号、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如有任何一项不符,应要求退货或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的资料。标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货(也可进行抽检)。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都必须有相应的质量保证资料。包括: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试验报告单。合格证等必须盖有生产单位或供货单位的红章并表明出厂日期、生产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都必须事先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不能存放与101、本工程无关或不合格的材料;所有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编号上必须一致;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材料必须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避免使用时造成混乱,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应用新材料前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代用材料必须通过计算和充分论证,并要符合结构构造要求。(6)确保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的监控量测保证措施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工作。监测组由经验丰富的技术、测量人员组成,配备先进仪器设备。编制详尽的监测实施性计划报监理审批,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研究,掌握监测技术以及监测仪器的使用、设置和维护。102、保证各种监测仪器及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每个工程项目的监测,保证有监测报告,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严格按设计技术要求,制定监测方案,提出监测仪器、监测方法、监测精度、测点布置、观测周期等,上报监理审批后实施。做好监测布点,监测仪表经检验,严格按规定频率进行监测。认真做好监测记录,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处理、及时反馈。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观测点和观测设施。对一些观测项目,按照工程具体情况设定预警值。隧道开挖轮廓变形采用施工现场日常巡视观察法、工程测量法、用测斜仪量测法相结合的监控措施。重要建筑物,采用自动记录仪和警报装置。对临近建筑物的位移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等以影响范围为监测范围,监测周期103、从开工前开始,到位移测定值收敛时止。3.环境保护措施3.1噪声控制措施(1)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进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2)对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装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内衬,隔音罩等措施,降低噪音。 (3)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装备排气消音壁,现场只允许按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4)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居民休息时间,不安排高噪音工序作业。3.2城市生态控制措施(1)对城市绿化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法规执行,临时占用绿地需报批,并要及时恢复,砍伐或迁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名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104、。(2)落实门前三包环境保洁责任制,不在工地围栏外堆放材料、垃圾,严格按照批准占地的范围、占用期限使用临时占地。(3)工程完工后,按业主要求及时拆除所有施工围蔽,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干净。3.3水污染控制措施(1)施工、生活污水必须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四周设置砖砌排水沟、生活污水经场内过渡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2)施工用废弃泥浆排入市政下水道前设置沉淀池和栅栏,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防止污染道路,堵塞下水道。3.4大气污染控制措施(1)用来运输可能产生粉尘材料的车辆配备挡板,用防水布遮盖。(2)工地105、出入口设标准洗车槽,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冲洗干净;对散体物料,用防水布覆盖,防止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出现物料沿途撒落现象。(3)施工场地内道路必须硬化处理,运输道路定时洒水降尘,并及时清扫。(4)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堆土场、散装物料露天堆放场要压实、覆盖。(5)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排放规定。(6)严禁在工地燃烧各种垃圾废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害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3.5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1)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避免损害污染环境。运输车俩的车箱必须密闭,106、如无法及时处理或运走,则设法防止散失。 (2)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挡,砂浆、混凝土倒运时必须采用防撒落措施。3.6工地保洁遵守有关部门对环境卫生的规定,经常保持工地整洁。4.质量保证措施4.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质量工作。质量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安全总监、副经理、总工成 员:各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施工全过程推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用标准规范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行为,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 制定并落实所有参加项目的管理、检测、操作人员的107、质量职责和各项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如图所示图4.3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所有使用的技术文件,如设计图、变更设计、标准、规范、规程、作业指导书等设专人管理,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和收发文登记册。指导施工编制的技术文件,如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设计、操作规程、“技术交底书”以及作业指导书等,必须经经理或总工或技术负责人等具有相应批准权限的人员审批后,才能下发执行,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管理与控制。(2)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的控制对购进的原材料必须有生产合格证、检验试验单,并进行清点验收。物资部门应通知试验部门对购进的主要材料进行复验,经复验108、合格方能使用。对不合格的物资要按不合格品的规定进行处理,不准发放不合格物资。 物资部门应对复验合格的主要物资统一管理并标识。物资发放前要登记物资的流向,如工点、部位、规格、数量、作业班组。领料班组要签字,以便追溯。(3)测量控制 施工测量、放线,必须实行测量双检复核制。测量人员要对测量成果认真记录计算,并将司镜、扶尺、吊点、时间、地点、测点等要记录清楚,以便核查,并对主要控制桩进行保护。(4)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关键工序实施要求编制关键工序工艺实施细则或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标准,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实施前要经过经理部总工程师批准。 操作人员和现109、场管理人员,要严格按实施细则或作业指导书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问题要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特殊工序的实施要求要由熟悉并能熟练掌握本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在实施前对这些人员要进行规范、规程、标准、工序工艺、计量、检测等方面的培训。混凝土浇注实行旁站制度,由现场技术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值班。4.3主要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4.3.1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混凝土工程量大,其性能指标依据不同的结构部位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防腐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4.3.1.1 组110、织保证建立混凝土质量保证机构,经理部设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相关职能部室和作业队为小组成员,负责对生产工班进行技术交底、质量教育及工艺监督。 4.3.1.2 技术保证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控制。(1)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是由各组成材料合成的人工复合材料,不仅各生产工序的工艺操作对其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情况也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各组成材料如水泥、砂、石料、水和外加剂的选材和性能指标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111、规范。(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项目部提出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站试验室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自检后,报监理及业主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未经试验人员允许,配合比不得改动。(3)混凝土拌制本工程现浇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生产时派专人检查以下事项: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的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水泥、水、外加剂为1%;各种集料为2%。骨料含水率经常检查,据此调整施工配合比。雨天施工时,增加检测次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始终注意其稠度(坍落度),若稠度与原定的不符,立即查明原因予以纠正。(4)混凝土运输现浇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要求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要求。混凝土搅拌出机后任何时刻,都需监督,严禁往拌合物中随112、意加水。混凝土灌注前计算工程量,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数量及频率,既要保证输送泵连续工作,又要保证混凝土在输送车内存放的时间不超过规范允许时间。(5)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输送管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同时,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倾浇高度,即从料斗、溜槽、串筒等卸料口倾落入模板的高度,不得超过2m。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因故必须间歇时,其允许间歇时间必须根据规范要求试验确定强度,并在下次灌注前按间隙缝要求处理。泵送前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润滑管路,水泥砂浆在模板内分散均匀。浇筑过程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层厚度113、与振捣必须严格按通用技术条件和有关规范执行。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并挂牌作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检、试验人员和施工负责人现场旁站值班。(6)混凝土养护编制混凝土养护作业指导书,并报监理批准后严格执行。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成后45小时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要保证不少于14天的养护时间。(7)混凝土拆模拆模顺序一般应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模方案。不承重的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时,方可拆除。当上层板正浇灌混凝土时,下层板的模板和支柱不得拆除。如荷载很大,拆除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荷载时114、,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即可拆除。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8)夏、雨季施工措施夏季搅拌混凝土时考虑由于温度升高及运输等因素蒸发掉的水分,确保混凝土浇灌时的坍落度在设计的范围内。混凝土浇灌前要了解气象情况,避开大雨浇筑,并备有塑料薄膜,防止突遇大雨。现场要有良好的排水措施,排水沟及下水管经常清理,以便大雨或暴雨造成的地面水能迅速排放掉,保证地面水不流入基坑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4.3.1.3 制度保证执行“签署混凝土浇筑施工准可令”制度,作业队队长负责填写“混凝土浇灌令”的申请单,现场主管工程师检查准备工作及“混凝土浇灌令”填表送115、签工作,安全质量部检查确认,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混凝土浇灌令”申请签发条件如下:(1)模板的支撑系统按施工方案施工完毕,并确定安全可靠。(2)模板、钢筋、预埋件及其支架质量符合规定,验收合格。(3)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已确认签证。(4)施工范围内安全设计落实。(5)施工机具准备就绪且能正常运转。4.3.2 结构防渗漏、防裂缝保证措施(1)结构防渗漏保证措施建立专业防水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的防水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和防水质检组,由防水施工技术负责人专职负责,质检工程师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监督。实行旁站监理和验收制度防水工程质量检查严格执行“三检”和旁站监理制度。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116、量检查,做好记录。在经过自检、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签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2)保证防水材料施工质量防水层铺设、涂膜防水、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和施工缝处止水带施工时,保证防水施工质量。(3)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控制措施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结构防水的最重要环节,施工时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混凝土防裂、抗裂的机理和重要性。按图纸要求,选用相应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必要时,可采用防腐、抗裂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混凝土的防裂、抗裂、防腐、抗渗达到预期效果:充分认识混凝土防裂、抗裂的机理和重要性,对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等与混凝土防裂抗裂密切相关的环节进行控制。限117、制结构浇筑混凝土的分段长度是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实现结构分段浇筑,每段长度控制在有效的施工范围。混凝土施工前,由专人负责检查二衬或结构净空,对不符合设计的,不允许混凝土浇筑,待采取措施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精心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控制拆模时间,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耐久性、抗渗等级和抗裂能力。(4)防水层防渗漏保证措施防水层的原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以及现场取样复检报告,其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用于防水工程施工。防水层等卷材在施工缝、穿墙管周围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118、规范的规定。防水层等卷材基面应牢固,表面洁净、平整,保证防水层施工过程中不被钢筋头、碎石等扎破。(5)变形缝、施工缝防渗漏保证措施按规定施做变形缝,留置并处理施工缝及施工接口。变形缝的止水带、填充材料的性能和规格,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分次浇注混凝土时,清除原混凝土表面的浮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漏出粗骨料,使其表面呈凹凸不平状,用高压水冲洗表层,彻底清扫原混凝土表面的泥土、松散骨料及杂物,让混凝土表面呈湿润状,必要时涂抹界面剂。变形缝的止水带安装应顺直、密贴,安装位置和方法正确,并采用小型硫化机现场硫化,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止水带内外侧混凝土应均匀,水平灌注,捣固密实,保119、证止水带与混凝土牢固结合,接触止水带处混凝土不能出现粗骨料集中或漏振现象。(6)结构防裂缝保证措施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纹的原因,属于由荷载引起的约占20%,属于变形(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约占80%,混凝土收缩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由于混凝土开裂,造成结构渗漏,耐久性降低,功能失效。因此,需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施工阶段,避免混凝土开裂,主要是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引起的变形,因此,施工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1)结构混凝土分段浇筑,减少混凝土的一次浇注量,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根据已有工程的经验和混凝土收缩值计算,分段长度不大于12米。2)先浇段的120、混凝土收缩绝大部分完成后,再浇相邻段的混凝土,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总收缩量。 3)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外加减水剂等,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4)在重要的部位,埋设水化热监测原件。5)混凝土施工时,必须振捣密实,保证混凝土匀质性和密实度。 图4.4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图6)内衬墙浇注后,尽量延缓拆模时间,利用模板的密封性,保持墙体表面湿润和墙体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使墙体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超过25。4.3.3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凡需覆盖的工序完成后即将进入下道工序前,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项目经理部设质量管理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跟班检121、查验收。每道需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覆盖的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基础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认为已覆盖的工程有必要返工检查时,质检工程师和施工员应积极配合并作好记录。(1)隐蔽工程项目验收程序隐蔽工程项目验收程序见图。(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钢筋定货时,要向监理通报产地和生产厂家,监理检查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或现场取样检查,符合要求方允许使用。钢筋进场同时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应有标识牌。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和堆放。钢筋的各种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份、可焊性和其它122、专项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钢材进场后,要按规范要求进行复试,并将复试报告报监理审查,经审查合格方能使用。钢筋堆放地点和防雨措施要经监理的检查。严禁带有颗粒状或鳞片状老化锈蚀的钢筋进场。对浮锈(色锈)的钢筋,冷拔钢筋或焊接处附近必须清除干净。进场钢筋除复试外,按批量由市质检站随机抽取5%的样品进行检查,如监理认为有必要时,可按批量再抽样5%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严禁用于工程,并及时清理出场,记录存档。(3)钢筋加工制作质量控制应及时向监理提交加工方案、加工材料表。加工时要求钢筋平直,无局部曲折。如遇有死弯时,将其切除。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污和锈蚀。钢筋级别、钢号、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代换钢123、筋时,必须是等强度代换,并经设计人员书面同意,报监理认可后方能代换。钢筋弯曲成型,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用锤击弯折。(4)钢筋焊接质量控制焊工持证上岗,所使用的焊机、焊条符合加工质量要求。开工前将焊工的证书复印件报监理备案。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报经监理检查、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成批焊接。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要求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钢筋直径的35d且不小于500mm。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50%;受压区和装配构件边界处不受限制。(5)钢筋机械连接质量控制操作人员要求经过专门124、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机械连接采用剥肋挤压套筒,要求套筒有出厂合格证,长度符合要求。要求保证剥肋长度及钢筋与套筒的挤压质量,每检验批,需进行破坏性检测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6)钢筋绑扎质量控制钢筋的交叉点用铁丝全部绑扎牢固,不得少于90%。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及误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各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35d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4.3.4 初支质量保证措施(1)隧道拱部及边墙可采用系统锚杆或超前锚杆进行加强支护。(2)钢架安设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125、,其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场预加工钢架要求分批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钢架用于工程前进行试拼,架立符合设计要求,连接螺栓必须拧紧,数量符合设计,节点板密贴对正,连接圆顺。(3)喷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水泥需先进行复试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使用。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原材料配合比、计量、搅拌、喷射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喷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喷混凝土的结构,不得出现脱落和露筋现象。仰拱基槽内不得有积水、淤泥和虚土杂物、喷射混凝土结构不得夹泥夹碴,严禁出现夹层。钢架间喷混凝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大的凹、凸,表面要求平整圆顺。 4.126、3.5 防排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由专业防水作业队施作防水层,所有防水施工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防水作业队配备专职防水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施工组织、监督及质量把关。(2)建立防水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把好工序关,质检人员跟随施工过程经常检查防水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不准许下道工序施工,以确保防水施工达到技术标准。(3)各种原材料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前向监理上报质量证明文件和试验资料,得到监理同意后方可用于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检验试验。(4)防水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比成份和配制方法,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127、术标准,并通过试验确定。(5)防水混凝土和附加防水层施工时,严禁带水、带泥进行防水工程施工。同时保证地表水,雨水不影响防水工程施工。(6)附加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当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同时施工时,对已完成部分进行保护,防止破坏。未采取保护措施,质检工程师有权要求停止其下一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7)防水工程完成后,除设计要求外严禁在其上凿眼打洞,不得已时采取稳妥可靠的防水措施,并会同设计、监理确定后实施。8)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严格遵循现行国家及行业规范,并符合招标文件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4.3.6 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材料质量控制体系见图4-5。(2)材料检验和试验的程128、序及要求采供部门负责进行检验和试验及其状态标识的管理;采供部门制定并分发主材检验和试验要求,按进货检验和试验有关规程拟制并报送“材料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采供部门严格组织实施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并做好记录;对采购物资进行直观验证:规格、外观质量、数量等;对采购物资的技术证件(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等)验证,技术证件原件加盖图4-5 主要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图分供方(或厂家)相关印章,复印件数量应满足物资发放范围的需要;原材料试验按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进行,试验报告的原件加盖试验单位红印章的复印件数量应满足物资发放范围的需要;经直观验证或检验和试验的产品,采取插挂标签、划分存放地点、记录等方法做好状态标129、识,并注意识别和保护标识,防止不同状态的产品误用或混用;隐蔽工程需获得必要报告并经验证合格后,产品(工艺)才允许放行,当不能及时得到其产品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而急待转序时,须得到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的批准后,方可执行例外放行规定,并做好书面报告备查;做好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采购产品技术证件、物资验收记录、试验报告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使检验和试验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3)检测和试验手段、措施1)原材料检测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进行验收,并登记记录。对有合格证的材料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材料方准使用。复检不合格材料,书面通知物资部门做出标识,停止使用并限期清出施工现场。本项目委外检130、测,现场主要配备取样设备。2)混凝土施工检测混凝土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方可实施,并根据现场砂石含水量的变化做适当调整。检查水泥、外加剂、粗、细骨料是否与试验相符,用量是否准确。检查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搅拌速度,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频率为随机抽样,每班不少于3次。测定混凝土运到现场时的温度和时间,保证混凝土不离析并控制入模温度。商品混凝土确保其质量,混凝土到达现场后核对报告单,并在现场对坍落度核对,允许12cm误差,超过者立即通知搅拌站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按规定在现场制作试件,试件组数按招标文件中的通用技术条件和有关规范执行,试件养护必须在标准养护池中进行。现场试件的强度131、试验报告要与混凝土站同批试件的试验报告相符,误差超标要查明原因。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运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以便考核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并作为评价供货方产品的基础。本项目委外检测,现场主要配备切割机、坍落度筒、温度计、回弹仪、试模及标养设备。3)钢材检测钢材供应商要提供质量保证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场要分批抽样做抗拉、冷弯、接头弯折等物理力学试验,按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执行,使用中若发生脆断、焊接不良或机械性能不良等异常情况,尚应补充做化学成份分析试验。钢筋必须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侵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少。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品牌、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须符合设计要求和132、有关规定。焊接成型时,焊接处不得有水锈、油渍。焊接后焊接处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瘤,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钢筋同样的清脆声,钢筋端部扭曲、弯折预以校直和切除。(4)主要检测试验措施1)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机构试验检测组织机构见图4-6。图4-6 试验检测组织机构图2)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控制流程。3)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按深圳市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委托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所选试验及检测单位必须报深圳市建委审查通过。4)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取样及常规性检测频率大项目的设备(例如混凝土稠度、回填土工试验等)。5)所有检测试验设备在使用前都进行校检,确保其精度满足测量要求,专人操作,妥善存放。6)133、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试验工作。7)建立健全检测管理制度,建立检测台帐。8)用于本项目的检测、试验设备数量和精度均要满足项目要求,设备定期校验,保证使用过程中设备的精度。9)设备的校验在指定部门进行校验,保存校验合格证书,并做好标识。10)对于试模、坍落筒、量筒、量杯等非标准计量器具按非标准计量器具的检验规程进行定期自检,经自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台帐,做好标识。11)设备定期维修和保养,使计量设备干净、防尘、防锈,始终处于良好状态。4.6 夜间施工保证措施为保证工程质量且能按时完成工程施工内容,如有可能施工按三班倒24小时作业,夜间施工按厦门市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采取有效134、措施,确保夜间施工的质量和人员安全。(1)夜间施工时采用探照灯作为夜间施工照明,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亮度,便于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灯光污染,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2)噪音比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安排在日间操作,以免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3)加强夜间施工安全监督,避免因光线不足或疲劳困倦等因素而出现意外。4.4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厦门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侯,厦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于48月,年降水天数为118160天,具有降水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短期降水强度大的特点,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为了避免降雨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在施工中必须周密考虑,统筹安排,尽可能减少降雨对正常施工造成阻碍。基坑防水与135、排水应做好如下工作:(1)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并适当高于外地表;地表裂缝处应予封堵,注意排走地势低洼处的集水,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和冲刷边坡。(2)基坑周围设水沟,水沟与外围市政雨污水井连接。井点出水管接入周围水沟。(3)基坑开挖时采用基坑内设临时排水沟将水汇集至临时集水井,通过潜水泵抽排至地面排水沟,通过排水沟排至沉淀池,经三级沉淀达到排放要求后排入市政管网。施工时特别注意及时抽水,安排专人负责,以免积水软化土层影响开挖及基坑安全,地面排水沟、泥浆沟、沉淀池需及时安排人员清理池底泥浆。(4)大雨及暴雨天气停止施工1)准备工作停止受暴雨影响较大的土石方开挖作业,做好善后安排,以策安全。采用可靠136、的手段围蔽水泥库,变配电设备等。施工机械设备撤出基坑或停放在地形较高、排水顺畅的地方。检查排水设备及管网的可靠性,增加排泄水通道。按预报雨量的大小,必要时增设临时排水沟槽。检查基坑坡面,特别是受水流冲刷较强的坡面采取临时支护等措施。2)降雨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减小其影响停止外部作业,设专人巡回检查。施工便道、料库、机修区段,生活区应及时将水排至低洼处或排水管道。基坑内及其它低洼处用大功率抽水机随时抽至排水管网。必要时,用砂袋围蔽受洪水影响较大的区域。对变配电设备设置可靠的防雷装置并设专人看守。4.5台风季节施工保证措施(1)密切注意台风预报,提前作好生产、生活房屋的防台风加固措施;高大设备在台风137、期间尽可能暂时拆卸、降低高度,或加缆风绳进行加固;外脚手架的每个附墙点必须认真检查并加固;施工电线电缆固定牢固,对暂时不使用的机械设备电源全部切断;对现场排水沟进行疏通,保证排水畅通。(2)紧急情况下,暂停一切作业,紧急、快速疏散人员、设备至安全场所,把台风对施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3)风雨过后,应重新对外脚手架、提升设备等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加固,并经专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所有电线电缆、机电设备等均由专职机电人员检查合格并试运转正常后方能投入使用。4.6 施工监测本标段地处繁华地段,建筑(构)物较多,暗挖隧道结构复杂、断面大、间距小、结构变化多,围岩条件差,在施工过程中将不可避138、免地会对相邻建筑物和周围地面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结构自身安全与围岩的稳定,确保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以及铁路线的正常运营和地面交通顺畅及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4.6.1 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及监测方法(1)监测项目监测对象可归纳为三大类:隧道内初支护结构、周围岩土体、周边环境。隧道初支护结构:干喷初期支护结构变形。周围岩土体:区间地下管线、地表竖向位移;周边环境(2)监测频率:根据施工条件和沉降情况由专业测量工程师依照相关规范要求增加或减少观测次数,随时将观测信息报告给施工人员。(3)监测方法竖向位移监测(包括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地下管线139、沉降)本工程竖向位移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构筑物沉降监测、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共3个项目。使用苏一光DS05水准仪观测,配备三脚架、尺垫、铟钢尺等配套设备。采用水准仪及配套水准标尺,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垂直位移监测。所有采用水准测量的监测项目(如周边地表沉降、构筑物沉降、地下管线沉降、拱顶竖向位移等),其垂直位移监测点应与测区附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共同组成变形监测网,采用闭(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监测过程中固定监测基准点、监测仪器、监测人员、监测路线以及监测方法如有改变及时拟定变更文件上报施工单位审批。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工程前期3次测定(3次取平均),某140、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4)测量精度要求观测精度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观测点的精度应满足要求:表4-7竖向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限差1高程中误差1.0毫米2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5毫米3基辅分划读数差0.5毫米4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1.0毫米(n为测站数)5视线长度50米6前后视距差1.0米7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计3.0米8视线高度0.3米(5)隧道净空收敛收敛位移监测所需进行的工作比较简单,以收敛位移监测值为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比较直观。目前,隧道净空收敛监测可采用接触和非接触两种方法,其中接触监测主要采用收141、敛计进行,非接触监测主要采用全站仪或红外激光测距仪进行。综合考虑后认为,本区间采用收敛计进行监测相对方便一些,通过监测布设于隧道周边上的两个监测点之间的距离,求出与上次量测值之间的变化量即为此处两监测点方向的净空变化值。初始值读数时应进行三次,然后取其平均值。收敛计主要通过调节螺旋和压力弹簧拉紧钢尺,并在每次拉力恒定状态下测读两监测点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反映隧道的净空收敛情况。目前常用的有百分表读数收敛计和数显式收敛计两种。数显收敛计用钢卷尺连接两个对应点,施加恒定的张拉力(刻度线指示),使钢卷尺拉直,然后读取钢卷尺和测表读数。其操作方便、体积小、质量轻,适用范围较广。 净空收敛计算公式:Un=R142、n-R0式中:Un-第n次测量时净空相对位移值(mm); Rn-第n次测量时的观测值(mm); R0-初始观测值(mm)。当隧道出现大净空断面(测线长),温度变化较大时,应进行温度修正,其计算公式为:Un=Rn-R0-aL(tn-t0)式中:tn-第n次量测时温度() t0-初始量测时温度() L-量测基线长(mm); a-钢尺线膨胀系数(一般a=12*10-6/)。(6)隧道拱顶沉降隧道的拱顶沉降监测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全站仪、水准仪和手持测距仪来进行监测。综合考虑本区间的拱顶沉降监测主要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现介绍如下:1)、使用光学水准仪观测,配备三脚架、尺垫、钢尺、手电等配套设备。2)、仪143、器架设在高程控制点与拱顶沉降点之间,安平调整后,首先通过铟钢尺观测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读数并记录。然后将钢卷尺伸展一定的长度,挂上拱顶测点并保持一定的垂直拉力,仪器照准钢尺,读数并记录。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之和,加上控制点的高程即为拱顶测点的高程,如此反复执行,两次对同一测点的测量差值即为本次沉降值。转站时应注意保持视距相等,最后形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3)、由于光学水准仪不具备自带的记录程序,需自带作业手簿,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文件。现场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的观测文件,通过手工输入至计算机,利用相关运算软件检查合格后得出各点高程值。必要时进行平差计算,使用稳定的基准点为起算,并检核独立闭合差及与2个以144、上的基准点相互附合差,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 0.1mm。通过高程值计算各阶段竖向位移量、变形速率和累计值。4)建(构)筑物裂缝裂缝宽度可以直接使用数显游标卡尺量测预埋钢钉的变化值,两次宽度读数的差值即为裂缝宽度的变形值。裂缝长度监测采用米尺直接量测法;裂缝深度监测采用凿出法等;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低于 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低于1.0mm。裂缝监测应附带裂缝现场采集照片并加以说明。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监测日报表,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日报表。通过测点位移时间曲线的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掌握结145、构及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即位移出现反常的急剧增长现象,表明支护体系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加密监视,并适当加强支护,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进行施工处理。测点实测变形量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变形量均应小于允许变形量。当位移变形速率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变形量已接近允许变形量或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方法或施工参数。隧道变形速率趋于零,同时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或初期支护应力变化也趋于稳定时,根据这两个数据可判断隧道已处于最终稳定状态。4.7 超前地质预报4.7.1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可以了解和判断掌子面前方一定距离内不良146、地质的性质、位置、宽度和影响隧道的长度,由此判断地下水情况、围岩级别和对施工的影响,进而达到以下目的:(1)为制定施工方案和措施提供可靠的参数,如地下水压力、水量、不良地质的位置、大小及规模等;(2)为隧道安全施工,合理的选择衬砌类型、施工方法、支护设计提供依据。4.7.2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项目及内容主要对隧道开挖面前方一定距离的岩溶、岩溶突水(突泥)、断层破碎带、浅埋段的灾害地质的施工探测。对照勘测阶段的地质资料,预测、预报地质条件变化及其对施工的影响。针对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节省有限预报资源的目的。超前地质预报由施工监测组完成,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内容147、主要包括:(1)不良地质预报及灾害地质预报:预报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有无突水、突泥等,并查明其范围、规模、性质,提出施工措施或建议;(2)水文地质预报:预报洞内突涌水量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并评价其对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的影响;(3)断层及其破碎带的预报:预报断层的位置、宽度、产状、性质、充填物的状态,是否为充水断层,并判断其稳定程度,提出施工对策;(4)围岩类别及其稳定性预报:预报掌子面前方的围岩类别与设计是否吻合,并判断其稳定性,随时提供修改设计、调整支护类型、确定二次衬砌时间的建议等。4.7.3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方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采用“全面正规、长短结合、贯穿全程、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148、长距离预报和短距离预报兼而有之、搭配进行。不论长距离预报还是短距离预报,都要经过2种以上方法进行综合预报,以便相互补充、验证,提高准确率。 本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超前钻孔及地质素描两种方法对隧道地质情况进行分析。(1)超前钻孔预报方法超前钻孔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工序,是对其他探测手段成果的验证和补充。超前钻孔能最直接地揭示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特征,准确率很高。其通过钻孔钻进速度测试和所采取的钻孔岩芯的观察及相关试验获取隧道掌子面前方岩石的强度指标、可钻性指标、地层岩性资料、岩体完整程度及地下水状况等诸多方面的资料,是中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必不可少的手段。超前149、钻孔不取芯钻探,即利用钻机的冲击力、推力及扭力的变化,配合回水颜色及岩屑的观察,记录钻进时间、钻进速率,并据此来推断前方的地质状況。不取芯钻探的施作时间较短、费用较低(与取芯钻探比较),若隧道前方有地下水层,可以通过不取芯钻孔探测并排水。(2) 利用工作面地质述描与正洞地质编录结合预报地质素描是对开挖面的地质情况如实而准确的反映,是判断围岩类别的最直接的资料,也是用以推断掌子面进深方向围岩状况的主要参照物和推断进深方向地质状况的边界条件。利用地质理论将隧道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面产状、地下水出露点位置及出水状态、出水量等准确记录下来并绘制成图表,结合已有勘测资料,进行隧道开挖面前方地150、质条件的预测预报。地质素描占用施工时间很短,设备简单,不干扰施工,成果快速,预报效果较好,而且为整个隧洞提供了完整的地质资料;1)掌子面地质素描主要内容如下: 岩性:是最基本的地质资料。主要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风化程度等。 断层:是地壳上主要的构造痕迹,它的形成、特性及规模决定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对隧道施工影响极大,是开挖时发生塌方的主要地质原因之一。主要描述断层位置、产状、断层破碎带宽度及构造类型、断层性质及其与其它断层的关系、派生节理产状、密度及充填物等。 贯穿性节理:是造成块体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描述节理产状、密度、宽度、延伸情况、节理面特征(光滑、粗糙、起伏151、不平)、出露位置等。地下水:地下水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地层渗水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如被次生粘土充填地段有水,则会大大降低围岩的自稳能力,增加坍塌甚至突水的可能。主要描述出水点位置、出水状态(滴、流、涌)、水量、出水点附近有无沉淀物等。同时了解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2)数据处理分析包括确定围岩级别变化及围岩变化趋势,分析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等构造、软层发育分布相关性等。3)提交预报报告将收集的地质资料定期上报,针对特殊情况及时汇报。4)施工验证隧道开挖后及时与预报进行核对,验证预报与实际情况的差别,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预报精度。4.7.4 针对特殊地质段的处理方法根据隧道设计图纸、地质勘查分析及周152、边环境,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涌水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如发现异常地质现象,立即向监理、设计单位、业主汇报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对前方的地质情况做进一步的勘查。当确定前方地质情况后针对具体情况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涌水出现处理方法:1)采用超前钻孔将水排除法。2)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法堵水。(2)断层破碎带处理方法:1)断层宽度较小,岩体组成物为坚硬岩块且挤压紧密,围岩稳定性相对较好,隧道通过这样的断层,可不变施工方法,与前后段落的施工方法一致,避免频繁变更施工方法,影响施工进度,但过断层带要加强初期支护和适当的辅助施工措施渡过断层带。如超前锚杆与径向锚杆配合,加厚喷射混凝土,并增设钢153、筋网等措施。必要时可增设格栅架。2)一般断层破碎带,采用径向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格栅钢架等加强初期支护,并在拱部施作超前小导管周壁预注浆,对洞周岩体进行预加固和超前支护。开挖后及时施作拱部初喷混凝土,径向锚杆,挂钢筋网,格栅钢架。3)断层出露于地表沟槽,且隧道为浅埋,可采用地面砂浆锚杆结合地面加固和排泄地表水及防止地表水下渗等措施。4.8 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本工程项目危险性较大分项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公司安全管理部制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预案。4.8.1 应急组织机构隧道施工时,为加强对不154、可预见情况的预防和解决,特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安全员、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工长任组员。隧道队成立应急抢险队,实行24 小时领导值班制度,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开始抢险。此预案由总指挥组、现场抢救组、医疗救护组、后勤组、保安组等组织机构组成。组织机构成员及职责如下: 总指挥组 总指挥长:张守同 副指挥长:崔建华、聂成汉、张立桩、宋西坤、王国胜、彭建华 成员:安全员、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工长 职责: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传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公司救援指挥部、政府有关部门报155、告灾情。 现场抢救组 现场抢救组:崔建华为组长,各班组长为现场抢救组成员。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医疗救治组 医疗救治组:聂成汉为组长,义务医疗服务人员为医疗救治组成员。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 后勤服务组 后勤服务组:张立桩为组长,后勤部全体人员为后勤服务组成员。 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调配,紧急救援物质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保安组 保安组:宋西坤为组长,全体保安为成员。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持其他抢救的工作,保护现场。突发事件各应急部门电话公安及火警 110 急救156、 120 交通肇事122 自来水抢修 96303市中山医院 2292120 市第一医院 2137188市中医院 2130319 市妇幼保健院 26620204.8.2 事故的报告及处置(1)最早发现者及接报者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 (1小时内)报告。项目部负责人接报后,立即向公司和业主、现场业主代表报告,并应在24小时内将事故情况以书面报告上报公司。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的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修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157、。(2)接到报告后,项目部负责人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并根据情况调动人员赶赴现场。(3)当事故得到处置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在副指挥的指挥下,成立由办公室、施工、安全、工会组成的善后处置小组,负责处理善后事务。在副指挥的指挥下,成立由安全、施工、物设参加的事故处置小组应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抢险抢救,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4)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见图4-9。紧急事故发生上报现场负责人抢险领导小组抢险方案确定物资、设备到位进行抢险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教训总结上报监理、业主、设计院图4-9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5)有关规定和要求事故处理应坚158、持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6)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值班制度,经理室、安全、施工、工会实行值班制度。例会制度,每季召开领导小组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总结评比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检查、同讲评、同表彰奖励。(7)应急物资准备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越频、生活保障物资。主要应急物资、机械设备见下表。 主要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储备表序号物资或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159、量1工字钢支撑22根402木 枋100*100mm根503钢管42*3.5m3004小导管42*3.5m5005钢筋网片8m24006草袋个6007砂子m32008水泥42.5t59水玻璃桶1010螺纹钢筋22t511电焊机台412双液注浆机台213混凝土喷射机台214木板100mm厚m210015潜水泵50m扬程,管径5cm台416水管100mmm30017消毒用品18担架副219急救药箱个120氧气袋个321灭火器个3022挖掘机PC200台123农用车台424短钢轨根104.8.3应急预案(1)预警预报制度为对应各种突发事故,项目部在成立应急小组的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健全以现场施工员160、工点工程师、项目各部门主管、项目部领导四级汇报机制,要求在事故发生后,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立即上报,不得隐瞒不报。在项目部立即投入处理的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2)洞内塌方应急预案为预防洞内塌方情况的发生,项目部成立专门的洞内防塌方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组员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和施工队队长及队技术人员担任。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土质进行进尺长度的试挖,一般情况下不能大于该长度。在开挖时实行短进尺,强支护,严注浆,快封闭的施工原则,使施工部分的土体快速被支护起来,以避免洞内塌方情况的出现。在施工队经常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对洞内塌方的预防,并设专门的人员值班,把现场的情况及时反馈到项目部。加强监控量测工161、作,按规范要求指导施工。洞内塌方分为大面积塌方和局部小塌方两种,塌方的种类不同,处治方案亦不同。当出现大面积塌方时,首先应支立护顶排架和护掌子面排架,并在排架上喷射不少于20cm 的混凝土,封闭所有掌子面,打入超前小导管,注浆小导管,稳定土体,小导管和径向小导管对失稳区进行双液注浆,同时在洞外5 倍塌方区域内进行竖向小管棚注浆,争取时间差,避免进一步塌方和地表沉降。在该部位的格栅刚架要加密安设,工程施工中要杜绝大面积塌方的发生。开挖过程中,当出现局部小塌方时,基本不影响施工,为避免扩大塌方面积,要及时增设钢架,加强支护,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增设超前小导管和径向小导管注双液浆,工程中将及时处理162、,认真地控制小塌方的发生和扩大。(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火灾先判明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并迅速报警。 在消防队到达之前,灭火人员可以采取断开电源,撤离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的办法控制火势蔓延,根据起火物质,使用相关的灭火工具。 灭火现场要专人统一指挥,防止混乱,灭火过程中应防止中毒、倒塌、坠落等事故发生。 消防队到达后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和配合消防工作,立争将灾害控制到最低程度。(4)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物体打击或高空坠落可能造成的伤害有:颅脑损伤、胸部创伤(如肋骨骨折)、胸腔储器损伤、腹部创伤等。当发生物体打击事件和有人自高处坠落摔伤时,应注意保护摔伤及骨折部位,避免应不正确的抬运163、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送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不要乱转病人的头部,应该将病人的头部略抬高一些,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抢救过程中尽快将事故情况向项目部应急处理小组汇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根据事故情况大小向上级主管部门、安检、公安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5)触电事故应急预案有人触电时,抢救者首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头),如触电地点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锹、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绝缘物如木板、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电者或者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164、触电的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120)到现场诊治。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急救。抢救过程中尽快将事故情况向项目部应急处理小组汇报,应急事件处理165、小组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根据事故情况大小向上级主管部门、安检、公安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6)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破坏预防及治理措施1)成立以项目经理助理为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工区主任参加的建筑物、管线保护小组,熟悉各种建筑物,管线所处位置、管材及联结方式,学习管线保护的基本知识。2)建立与各管线管理单位的联系卡片,遇到突发事件能及时联系。3)根据管线的重要程度,建立距离不等的安全区域,挂牌明确标识并严禁施工机械设备碰撞。4)施工时加强对各种管线路的监测工作,制订正确的保护措施和控制位移值。一旦出现管线破裂或断裂等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协同本区主管部门采取关、堵等方法进行抢修,防止166、事态进一步恶化。5)对各类管线都应结合现场环境及工程施工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取得相应管理单位的认可。(7)停电应急措施1)加强对电线线路的检查和保护,对老化的电线线路及时更换,确保不因施工线路问题导致停电。2)施工用电的电缆电线尽量埋入地下,对露天的电缆电线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确保不被台风刮断而导致停电。3)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拉线接电。4)在工地上配置发电机,一旦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停电,立即启动发电机临时供电。(8)暗挖隧道防坍预案1)隧道开挖须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经检查认可方能进行施工。2167、)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向技术干部、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设计文件、地质条件、施工方法、使用机具、预留下沉量和施工误差、工序、工艺、循环进尺、安全措施、质量标准以及中线水平控制办法等。3)施工时,必须分级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进行优化设计;当围岩及初支面发生异常时,必须停止施工,进行加固。4)施工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后,领工员、工班长组织工人分头检查工作面,机具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详细检查支护是否牢固,拱顶和边墙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和裂纹,及时加固处理。5)每班都必须由专职安全员,对开挖面的支护成型地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责成工班长派人处理,如发现险情时,立即撤离工作人员并报告上级处理。6)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两端开挖工作面相距接近8倍循环进尺或接近15m时,停止一端工作,撤出人、机,在安全距离外设立警戒标志,防止人员误入险区,由另一端开挖贯通。7)掌子面砂袋、方木、斧锯等抢险材料和工具必须备齐。8)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减少围岩暴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