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镇地上盘扣式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126页).docx
下载文档
上传人:Le****97
编号:1348976
2025-07-04
129页
3.25MB
1、上虞区孝德文化小镇【2019】19号地块YU LAN HUA YUAN GONG CHENG地上盘扣式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2023年10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模板支撑体系工程概况和特点11.1.1工程概况11.1.2模板支撑体系梁板结构概况41.2、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41.3、施工要求41.3.1工期目标41.3.2工程质量目标51.3.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51.4、施工地的气候特征和季节性天气51.4.1地理位置51.4.2气候条件5二、编制依据62.1、主要标准62.2、项目文件合同、招标文件、施工图纸7三、施工计划73.1、施工进度计划73.2、材料与设备计划93.2.1材料计2、划93.2.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93.2.3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03.3、劳动力计划10四、施工工艺104.1、技术参数104.1.1支模架选型104.1.2搭设参数134.2、工艺流程154.3、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164.3.1架体基础处理措施164.3.2架体搭设一般要求164.3.3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184.3.4支模架的拆除194.3.5防火、防雷措施204.4、支撑架使用要求214.4.1混凝土浇筑顺序214.4.2模架使用安全要求234.5、检查要求234.5.1材料质量检查234.5.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检查24五、施工保证措施265.1、组织保障措施265.1.1安3、全组织机构265.1.2安全保证体系275.2、技术措施275.2.1安全保证措施275.2.2质量技术保证措施285.2.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295.2.4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295.2.5技术交底295.3、支模架监测监控30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施工316.1、施工管理人员316.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16.3、特种作业人员316.4、其他作业人员32七、验收要求327.1、验收标准327.2、验收程序337.3、验收内容33八、应急处置措施348.1、应急组织与职责348.2、应急事件及其应急措施368.3、救援医院信息378.4、应急救援物资38九、计算书及相关图纸399.1、4、计算书39梁200*400模板(盘扣式)计算书39梁200*550模板(盘扣式)计算书67梁200*600模板(盘扣式)计算书82板130厚模板(盘扣式)计算书83板150厚模板(盘扣式)计算书98200厚墙模板(盘扣式)计算书112一、工程概况1.1、模板支撑体系工程概况和特点1.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上虞区孝德文化小镇【2019】19号地块工程地址绍兴市上虞区舜耕大道西段与春晖工业大道交叉口东北角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高层住宅及社区用房、物业管理等公建用房项目承包范围包括施工单位管理、组织实施对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外立面、户内全装修及5、公共部位精装修、建筑智能化、消防、人防、景观绿化、红线内室外市政道路、综合管线(含雨污水、给水、电力、电信、华数、联通及移动等管线施工)、机电抗震设施、泛光照明及亮化、电梯、标志标线、气体灭火、燃气工程、配电工程、围墙、大门、建筑景观照明及临时施工围墙、大门)等涉及的所有主体工程、专项工程和附属工程的施工建设、建设实施过程管控等;建筑概况建筑功能高层住宅及社区用房、物业管理等公建用房建筑结构类型高层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建筑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120414.48地上面积80664.19地下面积39750.29用地面积42113.90容积率2.0建筑层数地下2地上12-13楼6、号建筑面积(m2)建筑层数建筑总高度(m)1-16008.03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1-25768.96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1-35997.38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1-45568.60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1-56056.54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1-66801.43地下2层地上12层36.981-75407.69地下2层地上12层36.982-17640.58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2-26372.04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2-35851.01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2-46817.58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2-55816.53地下2层地7、上13层39.982-66403.54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2-76466.81地下2层地上13层39.982-S1120地上1层5.80结构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基础形式主楼采用桩基础,纯地下室部分采用承台+防水板形式主体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土质、水位基底土质桩端穿透6夹黏土层后进入6-2层;其余区域桩端下如有6夹层同时夹层顶面离开桩端较近(3米),桩应穿越夹层(6夹)地下抗浮设计水位6.9米(85高程)地下水水质微腐蚀性3地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地下室抗浮为甲级防水等级地下室底板为一级,外墙为一级,水池、覆8、土地下室顶板为一级,4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地下室基础梁、承台等C35P6抗渗各主楼单体C30-C351.1.2模板支撑体系梁板结构概况一、梁序号梁情况(mm)梁侧板厚(mm)搭设高度(m)备注1200*3001303按200*400搭设2200*40013033200*4501303按200*550搭设4200*55013035200*6001303按200*600搭设二、板序号板厚度(mm)搭设高度(m)备注11003按130板厚搭设212033130341403按150板厚搭设51503落地盘扣式支模架使用范围:本项目地上墙柱梁板等构件的支模体系。1.2、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为了便于工程9、文明施工管理,结合本工程现场条件,将生产区、办公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各区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按照浙江省标准化工地标准控制施工现场。办公区布置:办公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统一由项目部安排。生活区布置:生活区职工宿舍,统一由项目部安排,饮食项目部设大食堂。施工场地布置:应安排临时加工场、临时堆放场地,按就近原则靠近施工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各功能区布置具体布置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详见相关施工图纸。1.3、施工要求1.3.1工期目标总工期:800个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23年4月20日,计划竣工日期:2025年5月27日;1.3.2工程质量目标确保绍兴市优质结构,兰10、花杯。1.3.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绍兴市标化工地。1.4、施工地的气候特征和季节性天气1.4.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绍兴市东部,基地南临舜耕大道,东临广德路,北接渡江路,西靠春晖工业大道。工程位置平面示意图1.4.2气候条件绍兴,简称“越”,古称越州,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位于东经11953031211338、北纬291335301730之间,东连宁波,南临台州和金华,西接杭州,北隔钱塘江与嘉兴相望,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绍兴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兩。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形较复杂,小气候差异11、明显,灾害天气频繁。全市年平均气温16.216.5度。四季气温(以1、4、7、10月的气温代表冬、春、夏、秋四季的气温分布):1月份(冬季)全市平均气温3.94.4度;7月(夏季)全市平均气温28.228.7度;4月(春季)平均气温15.715.9度;10月(秋季)平均气温17.718.3度。全市年均无霜日234246天。全市年降水量为13011465毫米。二、编制依据2.1、主要标准类别规范规程名称编号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2017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10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231-2021国家标准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件JG/T503-2016国家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2016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13、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建设部令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建设部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7号建设部令危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建办质202148号绍兴市住建局文件关于使用盘扣式等工具式模板支撑体系的通知绍市建设办(2022)108号2.2、项目文件合同、招标文件、施工图纸1、招标人提供招标图纸、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2、合同中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3、施工现场实地踏勘情况。4、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行设计和施工规范及标准。5、我司企业标准、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等相关文件。6、我司现有施工14、力量和技术装备。7、我司在其他类似工程施工中的经验总结。三、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序号任务名称工期开始时间完成时间1施工总进度计划800 d2023年3月20日2025年5月27日2前期手续22 d2023年3月20日2023年4月10日3取得中标通知书1 d2023年3月20日2023年3月20日4前期方案制定7 d2023年3月20日2023年3月26日5前起手续办理15 d2023年3月26日2023年4月9日6图纸会审1 d2023年4月10日2023年4月10日7开工准备阶段30 d2023年3月21日2023年4月19日8现场部署10 d2023年3月21日2023年3月3015、日9临水临电接口7 d2023年3月24日2023年3月30日10围墙形象布置10 d2023年3月31日2023年4月9日11出入口布置14 d2023年3月27日2023年4月9日12实名制通道2 d2023年4月7日2023年4月8日13扬尘控制措施6 d2023年4月4日2023年4月9日14取得施工许可证1 d2023年4月14日2023年4月14日15开工准备5 d2023年4月15日2023年4月19日16北区地下部分施工255 d2023年4月20日2023年12月30日17工程桩施工46 d2023年4月20日2023年6月4日18桩基检测10 d2023年5月26日202316、年6月4日19围护搅拌桩施工36 d2023年4月30日2023年6月4日20围护灌注桩施工34 d2023年5月1日2023年6月3日21-3.35m支撑梁以上土方20 d2023年6月5日2023年6月24日22围护梁施工28 d2023年6月25日2023年7月22日23北区1主楼土方开挖30 d2023年7月23日2023年8月21日24北区1主楼基础施工15 d2023年8月22日2023年9月5日25北区1主楼正负零完成25 d2023年9月6日2023年9月30日26北区一车库正负零完成30 d2023年10月1日2023年10月30日27北区2土方开挖20 d2023年8月2217、日2023年9月10日28北区2主楼基础施工15 d2023年9月11日2023年9月25日29北区2主楼正负零完成25 d2023年9月26日2023年10月20日30北区2车库正负零施工30 d2023年1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31北区3土方开挖20 d2023年9月11日2023年9月30日32北区3主楼基础施工15 d2023年10月1日2023年10月15日33北区3主楼正负零完成20 d2023年10月16日2023年11月4日34北区3车库正负零施工30 d2023年12月1日2023年12月30日35南区地下部分施工264 d2023年4月20日2024年1月8日36工18、程桩施工46 d2023年4月20日2023年6月4日37桩基检测10 d2023年5月26日2023年6月4日38搅拌桩施工36 d2023年4月30日2023年6月4日39围护灌注桩施工34 d2023年5月1日2023年6月3日40-3.35支撑梁以上土方20 d2023年6月5日2023年6月24日41围护梁施工28 d2023年7月4日2023年7月31日42南区1土方开挖30 d2023年8月1日2023年8月30日43南区1主楼基础施工15 d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15日44南区1主楼正负零完成25 d2023年9月16日2023年10月10日45南区1车库正负零完成319、0 d2023年10月11日2023年11月9日46南区2土方开挖30 d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30日47南区2主楼基础施工15 d2023年10月1日2023年10月15日48南区2主楼正负零完成20 d2023年10月16日2023年11月4日49南区2车库正负零完成30 d2023年11月10日2023年12月9日50南区3土方开挖15 d2023年10月1日2023年10月15日51南区3主楼基础施工15 d2023年10月16日2023年10月30日52南区3主楼正负零完成20 d2023年10月31日2023年11月19日53南区3车库正负零完成30 d2023年12月120、0日2024年1月8日54北区主体施工123 d2023年10月1日2024年1月31日55组团一主体91 d2023年10月1日2023年12月30日56组团二主体91 d2023年10月21日2024年1月19日57组团三主体施工至十二88 d2023年11月5日2024年1月31日58南区主体施工116 d2023年10月11日2024年2月3日59组团一主体91 d2023年10月11日2024年1月9日60组团二主体91 d2023年11月5日2024年2月3日61组团三主体施工至十层72 d2023年11月20日2024年1月30日622024年春节30 d2024年2月1日20221、4年3月1日63主体施工20 d2024年3月2日2024年3月21日64南区组团三十三层施工10 d2024年3月2日2024年3月11日65北区组团三十一至十三层施工20 d2024年3月2日2024年3月21日66砌筑工程及结构验收149 d2024年1月4日2024年5月31日67春节前砌筑工程27 d2024年1月4日2024年1月30日68春节放假30 d2024年2月1日2024年3月1日69春节后砌筑工程90 d2024年3月2日2024年5月30日70结构验收1 d2024年5月31日2024年5月31日其中,盘扣式支模架开始使用时间为2023年10月1日,结束时间为202422、年5月30日。3.2、材料与设备计划3.2.1材料计划(使用周期:2023.9.1-2025.3.31)材料名称规格(mm)单位暂估数量备注立杆B-LG-500(根)5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B-LG-1000(根)3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B-LG-1500(根)2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B-LG-2000(根)2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B-LG-3000(根)1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水平杆B-SG-300(根)15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B-SG-600(根)12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B-SG-900(根)1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立杆连接套管573.01623、0(个)5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可调托座B-ST-500(只)5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可调底座B-XT-500(只)5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面板915183015(张)60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方木5070(根)25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钢管483.2(吨)5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对拉螺栓12(根)75000根据施工安排分批进场3.2.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设备规格型号数量手持电锯(台)1.1KW2振捣棒(只)ZX505对焊机(台)UW1-1001电渣压力焊(台)100KW1弯曲机(台)GWJ-40A2塔吊(台)60188固定混凝土泵(台)HB-151圆盘锯24、(台)MJ1062平板振动器(台)ZB151切断机(台)GQ40-11电焊机(台)BX-3002调直机(台)GT4-1413.2.3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名称规格数量精度电子经纬仪DGTD1精密水准仪AL33212”全站仪一台SET230R12” ,最大允许误差20”自动安平水准仪2千米往返3mm红外线水准仪1激光垂直仪DZJ22h/40000对讲机3Km3力矩检测板手MXTD53.3、劳动力计划木工(人)150钢筋工(人)40砼工(人)30架子工(人)15水电工(人)5其它工种(人)7四、施工工艺4.1、技术参数4.1.1支模架选型1、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25、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要求,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合格证。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2、盘扣节点应由焊接于立杆上的连接盘、水平杆杆端扣接头和斜杆杆端扣接头组成,如下图:1-连接盘;2-扣接头插销;3-水平杆杆端扣接头;4-水平杆;5-斜杆杆端扣接头;6-竖向斜杆;7-水平斜杆;8-立杆;9-连接套管;3、原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26、格证。并作好进场材料检测。4、立杆不应低于GB/T 1591中Q355的规定;水平杆和水平斜杆不应低于GB/T 700中Q235的规定;竖向斜杆不应低于GB/T 700中Q195的规定。5、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钢板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700中Q235的规定;调节丝杆为空心时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699中牌号为20钢的规定调节丝杆为实心时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700中Q235钢的规定。6、立杆连接盘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1352中ZG230-450牌号的规定;采用圆钢热锻制造或钢板冲压时,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700中Q235的规定。7、插销采27、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11352中ZG230-450牌号的规定;采用圆钢热锻制造时,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699中牌号为20钢规定采用钢板冲压时,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700中Q235的规定。8、连接外套管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1352中ZG230-450牌号的规定;外套管采用挤压工艺在内壁形成台阶式时,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700中Q235的规定;外套管采用无缝钢管时,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1591中Q355的规定;内插管采用无缝钢管或焊管,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700中Q235的规定。9、扣接头采用碳素铸钢制造28、,其机械性能应符合GB/T 11352中ZG230-450牌号的规定。10、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应检查直线度直线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L/1000,两端面应平整。(2)构件长度L允许偏差为1.0mm,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1.5L/1000。(3)铸件尺寸公差应符合GB/T 6414中CT7的规定。(4)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钢管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mm)序号名称型号外径D壁厚t外径允许偏差壁厚允许偏差1立杆Z60.33.20.30.15B48.33.20.30.152水平杆、水平斜杆Z或B48.32.50.50.23竖向斜杆Z或B429、8.32.50.50.242.42.50.30.15382.50.30.1533.72.30.30.15(5)立杆杆端面与立杆轴线应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mm。(6)立杆盘扣节点间距应按0.5m模数设置,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累计误差允许偏差为1.0mm。(7)热锻或铸造连接盘的厚度应不小于8mm,厚度允许偏差3.0mm;钢板冲压的连接盘材质应为Q355,厚度为9mm,厚度公差不应为负偏差;若钢板冲压的连接盘材质为Q235,厚度为10mm,厚度允许偏差3.0mm。(8)内壁有台阶的连接外套管的壁厚应不小于4mm;采用无缝钢管作外套管的壁厚应不小于3.5mm;内插管的壁厚应不小于3.230、mm。外套管或内插管壁厚公差不应为负偏差。内壁有台阶的连接外套管长度应不小于90mm,可插人长度应不小于75mm;采用无缝钢管作外套管的长度应不小于150mm,可插人长度应不小于100mm;内插管形式的连接套管长度应不小于200mm,可插人长度应不小于100mm。内插管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间隙应不大于2mm;无缝钢管作外套管的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应不大于2mm;内壁有台阶的连接外套管内径与立杆外径间隙应不大于3mm。(9)立杆与连接套管应设置固定立杆连接件的防拔出销孔,销孔孔径应不大于14mm,允许偏差2.0mm;立杆连接件直径宜为12mm,允许偏差为0.5mm(10)水平杆长度宜按0.3m模31、数设置,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11)水平杆和水平斜杆杆端扣接头应平行,平行度允许偏差为1.0mm。(12)铸钢制作的扣接头与立杆钢管外表面应形成良好的弧形接触,并应有不小于500mm的接触面积。(13)楔形插销的斜度应确保楔形插销楔入连接盘后能自锁。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和材质为Q235的钢板冲压制作的插销厚度应不小于8mm,厚度允许偏差为3.0mm。采用圆钢热锻制造和材质为Q355的钢板冲压制作的插销厚度应不小于6mm,厚度允许偏差为3.0mm。(14)重型立杆应配置直径为48mm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允许偏差为0.5mm。标准型立杆应配置直径为38mm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允许偏差为0.32、5mm。空心丝杆壁厚包括丝牙,其厚度应不小于5mm,允许偏差为3.0mm。(15)可调底座底板应采用5mm厚Q235钢板制作,厚度允许偏差为3.0mm,承力面钢板长度和宽度均应不小于150mm。(16)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丝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4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11、面板材料要求:(1)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的规定。(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33、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3)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4)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12、木材的选用(1)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2)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的规定。(3)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4)主要承重构件应34、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5)当采用不常用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6)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的标准进行。(7)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15%;2)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3)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4)连接件,不应大于15%。4.1.2搭设参数对各区域梁、板进行归类,选择各类中有代表性的梁、板作为设35、计支架计算依据,经过计算确定搭设参数,归类后的模板支架搭设汇总表如下:板模板支架搭设参数汇总表搭设参数板厚(mm)130150支架形式可调托撑+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可调托撑+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板立杆纵、横距(mm)900900板底次楞材料尺寸50mm90mm方木50mm90mm方木板底次楞间距(mm)300300板底主楞材料尺寸483钢管483钢管托座内主楞根数(mm)22剪刀撑竖直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斜杆,中间每隔三跨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斜杆,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水平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36、通过扫地杆上的插头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550mm处的立杆插座上,扫地杆不得缺失。水平拉结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梁模板支架搭设参数汇总表搭设参数梁截面尺寸(mm)200*400200*550200*600支架形式可调托撑+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可调托撑+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可调托撑+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3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mm)900900900梁底两侧立杆横向间距(mm)600600600梁底次楞放置方向梁底次楞平行梁跨方向梁底次楞平行梁跨方向梁底次楞平行梁跨方向梁底次楞材料尺寸50mm90mm方木5037、mm90mm方木50mm90mm方木梁底次楞根数或间距(mm)2根2根2根梁底主楞材料尺寸483.0钢管483.0钢管483.0钢管梁底增加立杆根数000模板支架步距(mm)150015001500梁侧主楞规格483.0钢管483.0钢管483.0钢管梁侧主楞间距(mm)500500500梁侧次楞规格50mm70mm方木50mm70mm方木50mm70mm方木对拉螺栓/12500剪刀撑竖直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斜杆,中间每隔三跨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斜杆,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水平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通过扫地杆上38、的插头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550mm处的立杆插座上,扫地杆不得缺失。水平拉结-纵、横向扫地杆通过扫地杆上的插头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550mm处的立杆插座上,扫地杆不得缺失。墙模板支架搭设参数汇总表砼墙特性Q1砼墙厚度(mm)200砼墙高度(mm)3000小梁布置方式竖直小梁间距l(mm)20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D(mm)150对拉螺栓水平间距s(mm)750主梁和支撑构造支撑序号主梁上支撑点距墙底距离hi(mm)第1道200第2道700第3道1300第4道1900第5道2500对拉螺栓M144.2、工艺流程1、柱模板(1)施工工艺流程:搭设安装操作架钢筋骨架绑扎验收 模板安装就位 检查对角线39、垂直度和位置 安置柱箍 全面检查校正 模板支架固定。(2)主要施工方法a)基础面或楼面上弹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并做好检查复核工作。b)柱、墙根部清理干净。c)柱、梁接槎部位模板端处加垫海棉。柱子阳角模板接缝处必须加垫海棉条,d)为了保证柱子的截面尺寸,设置双钢管柱箍,沿竖向间距500,支撑杆与楼板支架连接。2、梁、板模板(1)梁、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梁轴线并复核 搭支模架调整托座或主楞摆次楞 安放梁底模并固定 梁底起拱 扎梁筋 安侧模 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 摆板主次楞 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 铺板底模板 清理、刷脱模剂 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40、(2)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工程提供施工面。(3)所有跨度4m的梁必须起拱2,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4)所有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5)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6)梁高300mm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梁高300mm的梁如用模板压条,则其抗剪强度必须能满足,浇砼时不能挤崩掉。3、楼梯模板(1)梯模施工前,根据实际斜度放样,先安平台梁及基础模板,然后安梯外帮侧板。外帮板先在其内侧弹楼梯底板厚度线,划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41、梯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楼地面面层的抹灰厚度。(2)楼梯模板支撑用钢管架支设牢固。(3)模板搭设后应组织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单,内容要数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存档工作。4.3、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4.3.1架体基础处理措施本工程架体立杆基础为现浇底板。本工程架体立杆基础为C35混凝土底板,板混凝土强度经计算能够满足承载脚手架传递荷载(具体计算数据参阅模板支架计算书)。架体搭设时应在立杆底部铺设垫板,要求为厚度不小于30mm的木板或则采用槽钢等,严禁立杆直接落在板表面上,垫板与板表面接触密实。板上不得有重型施工机械,同时应保证板表面整42、洁干净,积水应及时清理。4.3.2架体搭设一般要求1、脚手架的构造体系应完整,脚手架应具有整体稳定性。2、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得出的立杆纵横向间距选用定长的水平杆和斜杆,并应根据搭设高度组合立杆、基座、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3、脚手架搭设步距不应超过2m。4、脚手架的竖向斜杆不应采用钢管扣件。5、当标准型(B型)立杆荷载设计值大于40kN,或重型(Z型)立杆荷载设计值大于65kN时,脚手架顶层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0.5m。6、支撑架的高宽比宜控制在3以内,高宽比大于3的支撑架应采取与既有结构进行刚性连接等抗倾覆措施。7、当支撑架搭设高度大于16m时,顶层步距内应每跨布置竖向斜杆。8、在模板支架搭设43、前应根据架体的高度,水平距离情况进行立杆段的组合套插、定长水平杆件的选用9、梁板立杆布置时,先按照先主梁、在次梁、后楼板的顺序布置,在出现横杆长度模数不匹配的情况时,采用普通钢管辅助加强的措施,每步纵横杆拉结形成整体,水平杆向两端延伸至少两跨立杆;立杆布置时,应控制梁两侧立杆间距,避免过大而造成楼板下模板的次楞悬臂过大,如下图:10、剪刀撑竖直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水平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11、支撑架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托梁中心线的悬臂长度不应超过650m44、m,且丝杆外露长度不应超过400mm,可调托撑插入立杆或双槽托梁长度不得小于150mm。1-可调托座;2-螺杆;3-调节螺母;4-立杆;5-水平杆;12、与周围结构拉结措施1)、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2)、用抱柱的方式(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3)、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应靠近主节点。4)、当支撑架搭设高度超过8m、周围有既有建筑结构时,应沿高度每间隔4个6个步距与周围已建成的结构进行可靠拉结。抱柱式拉结图(一)抱柱式拉结图(二)13、支撑架可调底座丝杆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150mm,丝杆外45、露长度不宜大于300mm,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中心线距离可调底座的底板不应大于550mm。14、当以独立塔架形式搭设支撑架时,应沿高度每间隔2个4个步距与相邻的独立塔架水平拉结。4.3.3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1、边梁支模架做法支架挑出斜杆固定2、高低跨部位的支撑系统处理措施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节点位配合可调底座进行调整。可调底座调整立杆连接盘示意1-立杆;2-水平杆;3-连接盘;4-可调底座3、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时,应采取设置抛撑,或设置连墙件与周边构件连接,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4、上下通道和防护人员上下应走设有安全防护的出入通道,严禁攀登脚手架上下。根据本工程模板安装情况46、,结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求,在支模架内设置人员上下通道,通道沿梁轴线搭设,布置于现浇板下面,通道出口设在东西两面,通道口处应清理畅通。每跨设一道通道,净空高度以支模架水平杆步距(不得小于1800mm),宽度不得小于800m,上铺18mm厚胶合板并钉上防滑条。每隔10m高度设置一层胶合板水平隔离。通道与现场安全通道构成一体,保证安全疏散畅通,并能够反映应急救援进出人员畅通。4.3.4支模架的拆除1、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2、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除作业应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应从顶层开始、47、逐层向下拆除,不得上下同时作业,不应抛掷。3、当分段或分立面拆除时,应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分段后架体应稳定。4、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拆模时间同时应遵守绍兴市当地文件要求。5、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6、底模拆除梁长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7、板底模2m,混凝土强度达到50%;2m、48、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8、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9、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10、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11、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帮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49、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4.3.5防火、防雷措施1、避雷装置搭设的钢管模板支架在雷雨季节应设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包括接闪器、接地极、接地线。1)、脚手架顶部高于2m,每个阳角设置避雷针。2)、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采用550角钢、48钢管或22圆钢,长度2.2m,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不大于4。2、接闪器即避雷针,可用直径2532毫米、壁厚不小于3毫米的镀锌管或直径50、不小于12毫米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竿上,高度不小于1米,并应将最上层所有的横竿连通,形成避雷网络。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避雷针时应将一侧的中间立竿接高出顶端不小于2米,在该立竿下端设置接地线,并将卷扬机外壳接地。3、接地线应尽可能采用钢材垂直接地极可用长1.52米,直径2530毫米、壁厚不小于2.5毫米的钢管,直径不小于20毫米的圆钢或505角钢。水平接地极可选用长度不小于3米直径814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宽2540毫米的扁钢。另外也可用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金属桩、钻管、吸水进管以及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金属结构作为接地极。接地极按脚手架上的连续长度在50米之内设置一个,并51、应满足离接地极最远点内脚手架上的过渡电阻不超过10欧姆的要求。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0欧姆。接地极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并在地面下并不浅于50厘米,埋设时应将新填土夯实。蒸汽管道或烟囱风道附近经常受热的土层内,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砖石焦渣或砂子内,以及特别干燥的土层内不得埋设接地线。4、接地线即引下线可采用截面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铝导线或截面不小于12平方毫米的铜导线为了节约有色金属可在连接可靠的前提下采用直径不小于8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要绝对接触可靠,连接时应将接触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中性凡士林。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最好用焊接,焊接点的长度应为接地线直52、径的6倍以上或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如用螺栓连接,接触面不得小于接地线截面积的4倍,拼接螺栓直径不小于9毫米。5、设置避雷装置还要注意下列事项1)、接地装置在设置前要根据接地电阻限值、土的湿度和导电特性等进行设计,对接地方式和位置选择,接地及和接地线的布置、材料选用、连接方式、制作和安装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装设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是否符合要求。2)、接地线的位置应选择人们不易走到的地方,以避免和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防止接地线遭受机械损伤,接地极应和其他金属或电缆之间保持3米或以上的距离。3)、接地装置的使用期在6个月以上时,不宜在地下利用裸铝导线作为接地极或接地线。在有强腐蚀性土壤中,应使用镀锌53、或镀铜的接地极。4)、施工期间遇有雷击时,钢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应立即撤离。4.4、支撑架使用要求4.4.1混凝土浇筑顺序1、浇筑方案选择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地下室阶段由汽车泵与固定泵加布料机进行泵送,地上结构采用固定泵加布料机进行泵送。2、基本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墙柱钢筋加工制作及模板的配置剪力墙及柱钢筋绑扎内架搭设梁底模及梁侧模的安装平板模板安装柱子钢筋隐蔽验收柱模板的安装柱子砼浇筑梁、板的模板验收梁、板钢筋绑扎支模架验收梁、板钢筋隐蔽验收梁板混凝土浇筑柱模拆除梁侧模拆除梁板底模拆除。柱及剪力墙模板流程:清理柱墙内杂物弹边线及门洞口位置线钢筋绑扎、预留洞口自检、互检及隐蔽验收后工54、序交接手续安装洞口模板安装柱墙体侧模调整固定自检、互检验收移交砼工种。梁板模施工工艺:弹线内架搭设调整标高、剪力墙及柱接头模板安装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板底龙骨铺底板模堵缝、清理绑梁钢筋绑板底筋、水电管线安装绑板板面筋、预埋件、插筋、封边模自检、互检合格后验收,办交接手续,移交砼工种。3、浇筑方案1)、柱、墙、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2)、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的结构,可单独浇筑。砼浇捣中一次浇筑时最多不能超过400mm,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在浇捣时不能集中过多于某点部位,防止局部负荷超重。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因分层等原因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55、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梁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振捣快插慢提,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秒为宜,(砼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3040cm。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56、分层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否则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4、混凝土浇捣路线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中间向两边对称进行的路线进行。5、注意事项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行,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靴、带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 2)、用电应按三级配电、三级保护进行设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安全用电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所有配电箱应外观完整、牢固、防雨、箱内无杂物;箱体应有安全色标、同一编号;箱壳、机电设备接地应良好;停止使用时切断电源锁上箱门。3)、混凝土运输机械,应停在安全线以外,浇筑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栏杆、操作平台。4)57、施工用的设备、电缆线、导线、漏电保护器等应有产品合格证;漏电保护器要经常检查,动作灵敏,发现问题立即调换,闸刀熔丝要匹配。5)、电动工具的电源、插头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加长或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完好无损,维护和技术交底记录。6)、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照明。现场使用的照明灯具,使用时应防止光污染。 7)、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8)、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情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内。 9)、实行多班操作58、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10)、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11)、在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安全要求。 12)、在浇筑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汽车泵支腿应停机在坚实可靠地路面,地脚支腿下应垫放方木。13)、在混凝土泵洗泵时任何人严禁靠近泵管出料口,防止被喷溅打伤。14)、商品混凝土站的人员和机械进入现场必须听从现场人员安排,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1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指挥现场机械的布置、拆除、退场进行下一次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机械设备的布置要以安全为重,不59、得麻痹大意。 16)、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带,避免凌空抛落,造成扬尘。 17)、混凝土运送罐车每次出场应清理下料斗,防止混凝土遗洒。 4.4.2模架使用安全要求1、在盘扣支架支撑体系上作业人员必需穿防滑鞋,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带,着装灵活;2、进入施工现场必需佩带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3、登高(2米以上)作业时必需系合格的安全带,系挂坚固,高挂低用;4、盘扣支架支撑体系上作业人员应作好分工、协作,传递杆件应把握好重心,平稳传递;5、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掉落伤人;6、在搭设作业中,地面上协作人员应避开可能落物的区域;7、严禁在盘扣支架支撑体系上作业时玩耍、打闹、躺卧,60、严禁攀爬支架;9、严禁酒后上岗,严禁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不相宜登高作业人员上岗作业;8、搭拆盘扣支架支撑体系时,要有专人协调指挥,地面应设戒备区,要有旁站人员看管,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9、搭设盘扣支架支撑体系时模板支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不得任意搭设。10、模板支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协作,可利用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调整底模标高。11、盘扣支架支持系统在使用期间,严禁撤除与架子有关的任何杆件,必需撤除时,应经工程部主管领导批准;12、遇6级(含)以上大风天、雪、雾、雷雨等特别天气应停顿架子作业。雨雪天气后作业时必需实行防滑措施;4.5、检查要求4.5.1材料质量检查1、面板、61、主、次楞材料质量检查:1)、钢材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要求。2)、胶合板技术性能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18)要求。3)、木方必须符合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要求。4)、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 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2、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配件质量检查:1)、应有脚手架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2)、应有脚手架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62、说明书;3)、当对脚手架及构件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质量抽检和整架试验。4.5.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检查1、模板拼装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及安装要求(1)、支撑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2)、支撑架搭设应根据立杆放置可调底座,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63、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脚手架体系。(3)、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4)、可调底座应放置在定位线上,并应保持水平。若需铺设垫板,垫板应平整、无翘曲,不得采用已开裂木垫板;(5)、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支撑架时,上下层支撑立杆宜在同一轴线上;(6)、支撑架搭设完成后应对架体进行验收,并应确认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7)、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安装完成后,立杆外表面应与可调螺母吻合,立杆外径与螺母台阶内径差不应大于2mm;(8)、水平杆及斜杆插销安装完成后,应采用锤击方法抽查插销,连续下沉量不应大于3mm;(9)、64、当架体吊装时,立杆间连接应增设立杆连接件;(10)、架体搭设与拆除过程中,可调底座、可调托撑、基座等小型构件宜采用人工传递。吊装作业应由专人指挥信号,不得碰撞架体;(11)、脚手架搭设完成后,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支撑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12)、插销销紧后,扣接头端部弧面应与立杆外表面贴合。3、过程检查(1)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2)模板支架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3)砼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4)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拆模以接65、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5)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如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预埋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如下表: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轴线位置5尺量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模板内部尺寸基础10尺量柱、墙、梁5尺量楼梯相邻踏步高差5尺量柱、墙垂直度层高?6m8经纬仪或吊线、尺量层高6m10经纬仪或吊线、尺量相邻模板表面高差2尺量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量测(7)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检查除66、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检查下列内容:1) 扣件规格与对拉螺栓钢楞的配套和紧固情况;2) 支柱斜撑的数量和着力点;3) 对拉螺栓钢楞与支柱的间距;4) 各种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固定情况;5) 模板结构的整体稳定;6) 有关安全措施。五、施工保证措施5.1、组织保障措施5.1.1安全组织机构5.1.2安全保证体系5.2、技术措施5.2.1安全保证措施1、支撑脚手架搭设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鞋。2、应执行施工方案要求,遵循支撑脚手架安装及拆除工艺流程。3、支撑脚手架使用过程应明确专人管理。4、应控制作业层上的施工67、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5、如需预压,荷载的分布应与设计方案一致。6、支撑脚手架受荷过程中,应按对称、分层、分级的原则进行,不应集中堆载、卸载;并应派专人在安全区域内监测脚手架的工作状态。7、支撑脚手架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改架体结构杆件或在架体上增设其他设施。8、不得在支撑脚手架基础影响范围内进行挖掘作业。9、在支撑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10、支撑脚手架应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野外空旷地区搭设脚手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设置防雷措施。11、架体门洞、过车通道,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及防超限栏杆。12、支撑脚手架工作区域内应68、整洁卫生,物料码放应整齐有序,通道应畅通。13、当遇有重大突发天气变化时,应提前做好防御措施。14、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1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工作人员不得爬模上下。16、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17、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18、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扣上安全带。19、安装墙、柱模板时,69、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20、对于预拼模板,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吊点要合理布置。21、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装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再起吊。起吊时,下面不准站人。22、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监护。23、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安装板时,应停电作业。当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拆除作业应遵循绍市建设2018(216)号文件。24、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25、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70、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5.2.2质量技术保证措施1、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2、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71、,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3、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23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5、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6、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5.2.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支撑架拆除后的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2、支撑架安装时,应注意控制噪声污染。3、加工和拆除支撑架产生的锯末、碎木要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避免污染环境72、。4、每次下班时保证工完场清。5.2.4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1、雨天使用的木模板拆下后要平放,以免变形。模板涂刷脱模剂,大雨过后要重新涂刷一遍。2、模板安装完成后,尽快浇筑混凝土,防止模板遇雨变形。若模板安装完成后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又被雨水淋过,则浇筑混凝土前要重新检查模板和支撑,如若有变形的模板,及时调整或更换。3、模板落地时,地面应坚实,并支撑牢固。基础应随时观察,如有下陷或变形,应立即处理。4、炎热天气应及时对现场进行洒水降尘、降温等操作,加强对易燃物体的控制管理,做好消防措施。5、混凝土浇筑前须将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清理干净。6、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混凝土73、表面及时覆盖。5.2.5技术交底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进行交底,会上解决疑点,避免施工时设计意图不能贯彻,责任不明确等诱发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因素,样本格式如下: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部位交底时间交底内容主要参数安装示意图施工工艺流程质量要求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注意事项文明施工应急措施节点示意图交底人被交底人后期继续做好技术交底并完善相关手续。5.3、支模架监测监控1、监测控制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2、监测点设置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12钢筋头。3、监测措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74、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4、监测说明(1)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2)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3)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4)连墙件是否松动;(5)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6)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7)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8)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5、监测频率1)、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低于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实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天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2)、本工75、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水平位移偏差在20mm以内。3)、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施工6.1、施工管理人员序号职务姓名联系电话人员1项目经理李炎淼公司技术负责人:金建国2项目技术负责人余军江监理单位总监:张玉龙3施工员陈磊监理单位专监:徐辉4安全员周碧波5安全员万炀6质检员王华7材料员陈俊8资料员张清清6.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搭设过程中,因处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组在交叉作业中,故应加强安全监控力度,现场设定若干名安全监控员。水平和垂直材料运输必须设置临时警戒区域,用红白三角小旗围栏。谨76、防非施工人员进入。同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以加强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本小组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序号职务姓名职责1组长(项目经理)李炎淼负责协调指挥工作2组员(施工员)陈磊负责现场施工指挥,技术交底3组员(安全员)周碧波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4组员(安全员)万炀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5组员(架子工班长)张勇负责现场具体施工6.3、特种作业人员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模板支架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模板支架搭设按下表配置人力资源,操作工均有上岗作业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序号队伍人数施工范围1架子工8支模架搭设、拆除2电焊工2焊接3电工1接电6.4、其他作业人员77、模板支架的搭设和拆除,还应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序号队伍人数施工范围1普工5清理搬运2油漆工2防锈七、验收要求7.1、验收标准1、模板支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1)施工准备阶段,对进场构配件进行检查验收;(2)在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搭设前;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3)每搭设完两层后;在搭设完成后,对模板支架进行检查验收;(4)在模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2、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1)根据编制依据相关文件规范、标准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2)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3)安全技术交底文件;(4)模板支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5)模板工程78、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6)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7)模板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3、架子搭设和组装完毕,使用前必须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架子班长等人员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7.2、验收程序7.3、验收内容1、模板支架验收表序号验收项目搭设要求验收结果1施工方案1)模板支架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计算,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2)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m 及以上;跨度18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 及以上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2架体基础1)基础应坚实、平整,承载力应79、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能承受支架部全部荷载;2) 支架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垫板,垫板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3) 支架底部纵、横向扫地杆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4)基础应采取排水设施,并应排水畅通;5)当支架设在楼面结构上时,应对楼面结构强度进行验算,必要时应对楼面结构采取加固措施。3支架构造1)立杆间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 水平杆步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雯求,水平杆应按规也要求连续设置;3) 竖向、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斜杆、水平斜杆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4支架稳定1)当支架高宽比大于规定值时,应按规定设置连墙杆或采用增加架体宽度的加强措施:2)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80、;3) 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架体基础沉降、架体变形进行监控,基础沉降、架体变形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5施工荷载1) 施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2) 当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混凝土堆积高度进行控制6杆件连接1)立杆应采用对接、套接或承插式连接方式.并应符合规范要求;2) 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3) 当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1m;4) 杆件各连接点的紧固应符合规范要求。7底座与托撑1)可调底座、托撑螺杆直径应与立杆内径匹配,配合间隙应符合规范要求;2) 螺杆旋入螺母内长度不应少于5 倍的螺距。8构配件材质1)钢管壁厚应符合规范要求;2) 构配件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规范要81、求;3) 杆件弯曲、变形、锈蚀量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八、应急处置措施8.1、应急组织与职责1、应急指挥部成员施工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李炎淼(13858585281)副指挥:余军江(13454501926)成员:现场抢救组:许卫峰(13758520892) 安全保卫组:周碧波(15967526876) 善后处理组:万炀(15157563665) 事故调查组:张欢欢(13575526164) 后勤保障组:陈俊(15372518983) 医疗救护组:章晚松(18868944446)急救电话:120、1192、现场应急组织职责(1)应急指挥部职责研究制定、修订本公司应对建设工程事故的政策措施82、和指导意见。负责指挥特别建设工程施工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分析总结本公司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本指挥部所属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承办上级应急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2)应急救援总指挥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等决定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部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决定应急83、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3)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对策和建议;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根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4)现场抢救组现场抢救(5)安全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84、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6)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救护;记录伤员伤情;协助120和上级部门对伤员的抢救。(7)善后处理组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情绪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8)后勤保障组协助制订施工项目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相关资料并归档;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及有关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并及85、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情况;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资源数据储备;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9)事故调查组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10)事故第一发现人职责发生事故后立即通知部门主任或经理及现场人员;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形势,防止事故继续恶化。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撤离现场。8.2、应急86、事件及其应急措施1、脚手架失稳引起倒塌及造成人员伤亡时的应急处置措施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脚手架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脚手架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脚手架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太重可用吊车将架体缓缓抬起,以便救人。如无人员伤亡,立即实施脚手架加固或拆除等处理措施。以上行动须由有经验的安全员和架子工长统一安排。2、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措施救援人员首先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抢救,促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区域,送往医院救87、治,并保护现场。查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它危险源存在。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注意搬运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禁止用搂、抱、背等方式运输伤员。一般性伤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3、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措施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就关上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那88、件电器用具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切记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若伤者曾经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高空出现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截断电源,把伤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对伤人进行急救。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现场抢救触电89、者的经验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迅速争分夺秒时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在就近送医院抢救。从触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准确人工呼吸法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万分之一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努力抢救。4、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事件发生时,在安全地带的施工人员可通过手机、对讲机向楼上施工人员传递火灾发生信息和位置。紧急事故发生后,项目负责人应立即报警,并组织自救队伍,开展自救;在自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应急措施。若事态情况严重,90、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等待消防部门专业队伍到来施救,并密切配合。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切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帮助施工人员学习防火、灭火、避难、危险品转移等各种安全疏散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施工人员对火灾、爆炸发生时的心理承受能和应变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施工人员不仅可以沉稳自救,还可以冷静地配合外界消防员做好灭火工作,把火灾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现场加强警卫,设置警戒区,防止受灾人们已经撤离或将要撤离火场时,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驱使他们再度进入火场。5、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发生各种机械伤害时,应先切断电91、源,再根据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进行处理。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根据现场人员被伤害的程度,一边通知急救医院,一边对轻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8.3、救援医院信息应急救援医院选择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梁湖街道大元路66号,距离本项目4.2公里,驾车10分钟。医院总机:0575-82105866(咨询)救援线路图8.4、应急救援物资应急物资装备一览表序号名称类型数量存放位置1酒精常备消毒药品500ml*10应急物资仓库2紫药水常备消毒药品10办公室3创可92、贴常备急救物品50办公室4绷带常备急救物品30办公室5无菌敷料常备急救物品50办公室6仁丹常备急救物品50办公室7常用小夹板常备急救器材4办公室8担架常备急救器材2应急物资仓库9止血袋常备急救器材6应急物资仓库10氧气袋常备急救器材3应急物资仓库11铁锹抢险工具20仓库12撬棍抢险工具10仓库13气割工具抢险工具2仓库14小型金属切割机抢险工具2仓库15灭火器消防器材50仓库16消防桶消防器材15现场17防毒面具应急器材10应急物资仓库18应急灯应急器材10仓库19对讲机应急器材10办公室20电焊机应急器材4仓库21普通轿车应急设备2现场22汽车吊应急设备1、现场23雨衣、胶鞋应急器材50应急93、物资仓库九、计算书及相关图纸9.1、计算书梁200*400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 231-2021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T1035-201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6、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梁名称L1混凝土梁计算截面尺寸(mm94、mm)200400梁侧楼板计算厚度(mm)130模板支架高度H(m)3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4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6支架外侧模板高度Hm(mm)1500 二、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3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Gjk(kN)1模板支拆环境是否考虑风荷载是 风荷载参数: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省份浙江0.395、k=0zst=0.022地区杭州市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z地面粗糙度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市区)0.51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高度(m)6风荷载体型系数s单榀模板支架st0.145整体模板支架stw0.683fk=0zstw=0.104支架外侧模板s1.3mk=0zs=0.199 三、模板体系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01脚手架安全等级II级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是否相等是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la(mm)900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lb(mm)600最大步距h(mm)1500顶层步距h(mm)500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500新浇混凝土96、楼板立杆间距la(mm)、lb(mm)900、900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杆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300梁底增加立杆根数0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10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2梁底支撑小梁间距200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0 荷载系数参数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变荷载调整系数L1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Q11.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G11.3结构重要性系数01 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取97、单位宽度b=1000mm,按简支梁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1.3(G1k+(G2k+G3k)h)+1.5LQ1kb=11.3(0.1+(24+1.5)0.4)+1.50.93117.4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4)110.3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0.125q1L20.12517.440.220.087kNm Mmax/W0.087106/375002.325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98、 max5q2L4/(384EI)=510.32004/(38410000281250)0.076mmminL/150,10min2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2=0.5q1L=0.517.440.21.744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2=0.5q2L=0.510.30.21.03kN 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507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40.833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惯99、性矩I(cm4)142.917小梁计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744/11.744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2/b=1.744/11.744kN/m 小梁自重:q211.3(0.3-0.1)0.2/2 =0.026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1.30.5(0.4-0.13)=0.176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1.30.5(0.4-0.13)=0.176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1.3(0.5+(24+1.1)0.13)+1.50.93(0.3-0.2100、/2)/2=0.894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1.3(0.5+(24+1.1)0.13)+1.50.93(0.6-0.3)-0.2/2)/2=0.894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1.744+0.026+0.176+0.894=2.84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744+0.026+0.176+0.894=2.84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右=Max2.84,2.84=2.84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03/11.03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101、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2/b=1.03/11.03kN/m 小梁自重:q21(0.3-0.1)0.2/2 =0.02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0.4-0.13)=0.135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0.4-0.13)=0.13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3)(0.3-0.2/2)/2=0.376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3)(0.6-0.3)-0.2/2)/2=0.376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1.03102、+0.02+0.135+0.376=1.561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03+0.02+0.135+0.376=1.561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右=Max1.561,1.561=1.561kN/m 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M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2.840.92,0.52.840.120.288kNm =Mmax/W=0.288106/40833=7.042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25ql1,ql2103、max0.6252.840.9,2.840.11.597kN max=3Vmax/(2bh0)=31.5971000/(25070)0.685N/mm2=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10.521ql14/(100EI)0.5211.5619004/(1009350142.917104)0.399mmminl1/150,10=min900/150,106mm 2ql24/(8EI)1.5611004/(89350142.917104)0.001mmmin2l2/150,10=min2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104、ax1.25qL1,0.375qL1+qL2=max1.252.840.9,0.3752.840.9+2.840.1=3.195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3.195kN,R2=3.19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1.5610.9,0.3751.5610.9+1.5610.1=1.756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1.756kN,R2=1.756kN 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483.5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48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05、)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78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Mmax/W=0.638106/4490=142.17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3.195kN max=2Vmax/A=23.1951000/42415.071N/mm2=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max0.606mmminL/150,10=min600/150,104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10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R1=3.195kN,R2=3.195kN 七、扣件抗滑移验算 1、扣件抗滑移验算 两侧立杆最大受力NmaxR1,R2max3.195,3.1953.195kN0.858=6.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八、立杆验算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483.2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483钢材等级Q345立杆截面面积A(mm2)424回转半径i(mm)15.9立杆截面抵抗矩W(cm3)4.49支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1.2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数k0.7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300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0107、.15 1、长细比验算 hmax=max(h,h+2ka)=max(1.21500,600+20.7500)=1800mm =hmax/i=1800/15.9=113.208=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0.386 2、风荷载计算 Mwd0LwQMk=0LwQ(2klah2/10)10.90.61.5(10.0220.91.52/10)0.004kNm 3、稳定性计算 R13.195kN,R23.195kN 梁两侧立杆承受楼板荷载: 左侧楼板传递给梁左侧立杆荷载:N边1=11.3(0.5+(24+1.1)0.13)+1.50.93(0.9+0.3-0.2/2)/20.9=4.426kN 108、右侧楼板传递给梁右侧立杆荷载:N边2=11.3(0.5+(24+1.1)0.13)+1.50.93(0.9+0.6-0.3-0.2/2)/20.9=4.426kN NdmaxR1+N边1,R2+N边2+11.30.15(3-0.4)max3.195+4.426,3.195+4.426+0.5078.128kN fdNd/(A)+Mwd/W8128.241/(0.386424)+0.004106/449050.555N/mm2f=300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H/109、B=3/4=0.753 满足要求! 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afk=0.90.104=0.094kN/m: 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Fwk= laHmmk=0.91.50.199=0.269kN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ok: Mok=0.5H2qwk+HFwk=0.5320.094+30.269=1.227kN.m 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 B2la(gk1+ gk2)+2Gjkbj 30Mok g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110、载自重标准值kN/m2 G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 bj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 B2la(gk1+ gk2)+2Gjkbj =B2laqH/(lalb)+G1k+2GjkB/2=420.90.153/(0.90.9)+0.5+214/2=19.2kN.m30Mok =311.227=3.681kN.M 满足要求! 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本项简化计算了部分要点,建议采用“一般性楼盖验算”模块进行详细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支撑层楼板厚度h(mm)15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的龄期(天)7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111、8.294混凝土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0.829立杆垫板长a(mm)200立杆垫板宽b(mm)200 F1=N=8.128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0.7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h=1.0;当h2000mm时,取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pc,m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um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112、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2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s不宜大于4:当s2时取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s=2as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40,对边柱,取as=30:对角柱,取as=20说明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h=1,ft=0.829113、N/mm2,=1,h0=h-20=130mm, um =2(a+h0)+(b+h0)=1320mm F=(0.7hft+0.25pc,m)umh0=(0.710.829+0.250)11320130/1000=99.579kNF1=8.128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4.1.4-1取值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Aln混凝土局114、部受压净面积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 可得:fc=8.294N/mm2,c=1, l=(Ab/A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3,Aln=ab=40000mm2 F=1.35clfcAln=1.35138.29440000/1000=1343.628kNF1=8.128kN 满足要求! 梁200*550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 231-2021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115、33/T1035-201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6、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梁名称L1混凝土梁计算截面尺寸(mmmm)200550梁侧楼板计算厚度(mm)130模板支架高度H(m)3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4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6支架外侧模板高度Hm(mm)1500 二、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116、/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3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Gjk(kN)1模板支拆环境是否考虑风荷载是 风荷载参数: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省份浙江0.3k=0zst=0.022地区杭州市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z地面粗糙度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市区)0.51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高度(m)6风荷载体型系数s单榀模板支架st0.145整体模板支架stw0.117、683fk=0zstw=0.104支架外侧模板s1.3mk=0zs=0.199 三、模板体系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01脚手架安全等级II级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是否相等是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la(mm)900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lb(mm)600最大步距h(mm)1500顶层步距h(mm)500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5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杆间距la(mm)、lb(mm)900、900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杆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300梁底增加立杆根数1梁底增加立杆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梁底增加立杆依次距梁左侧立杆118、距离(mm)300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10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2梁底支撑小梁间距200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0 荷载系数参数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变荷载调整系数L1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Q11.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G11.3结构重要性系数01 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简支梁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19、1515/12281250mm4 q101.3(G1k+(G2k+G3k)h)+1.5LQ1kb=11.3(0.1+(24+1.5)0.55)+1.50.93122.413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55)114.12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0.125q1L20.12522.4130.220.112kNm Mmax/W0.112106/375002.988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max5q2L4/(384EI)=514.1252004/(38410000281250)0.105mmmi120、nL/150,10min2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2=0.5q1L=0.522.4130.22.241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2=0.5q2L=0.514.1250.21.413kN 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507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40.833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142.917小梁计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121、线荷载:q1左R1/b=2.241/12.241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2/b=2.241/12.241kN/m 小梁自重:q211.3(0.3-0.1)0.2/2 =0.026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1.30.5(0.55-0.13)=0.273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1.30.5(0.55-0.13)=0.273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1.3(0.5+(24+1.1)0.13)+1.50.93(0.3-0.2/2)/2=0.894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1.3(0.5+(24+1122、.1)0.13)+1.50.93(0.6-0.3)-0.2/2)/2=0.894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2.241+0.026+0.273+0.894=3.434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241+0.026+0.273+0.894=3.434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右=Max3.434,3.434=3.434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413/11.413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2/b=1.413/11.413kN/m 小梁自重:q2123、1(0.3-0.1)0.2/2 =0.02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0.55-0.13)=0.21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0.55-0.13)=0.21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3)(0.3-0.2/2)/2=0.376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3)(0.6-0.3)-0.2/2)/2=0.376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1.413+0.02+0.21+0.376=2.019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124、右+q2+q3右+q4右 =1.413+0.02+0.21+0.376=2.019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右=Max2.019,2.019=2.019kN/m 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M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3.4340.92,0.53.4340.120.348kNm =Mmax/W=0.348106/40833=8.515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25ql1,ql2max0.6253.4340.9,3.4340.11.932kN max125、=3Vmax/(2bh0)=31.9321000/(25070)0.828N/mm2=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10.521ql14/(100EI)0.5212.0199004/(1009350142.917104)0.516mmminl1/150,10=min900/150,106mm 2ql24/(8EI)2.0191004/(89350142.917104)0.002mmmin2l2/150,10=min2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3.43126、40.9,0.3753.4340.9+3.4340.1=3.863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3.863kN,R2=3.86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2.0190.9,0.3752.0190.9+2.0190.1=2.271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2.271kN,R2=2.271kN 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483.5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48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127、(cm3)4.49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78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1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Mmax/W=0.215106/4490=47.78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3.292kN max=2Vmax/A=23.2921000/42415.527N/mm2=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max0.017mmminL/150,10=min300/150,10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R1=0.128、571kN,R2=6.584kN,R3=0.571kN 七、可调托座验算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可调托座可调托座承载力设计值N(kN)30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0.85 1、扣件抗滑移验算 两侧立杆最大受力NmaxR1,R3max0.571,0.5710.571kN0.858=6.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2、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6.584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杆验算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483.2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483钢材等级Q345立杆截面面积A(mm2)424回转半径i(mm)15.9立杆截面129、抵抗矩W(cm3)4.49支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1.2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数k0.7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300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0.15 1、长细比验算 hmax=max(h,h+2ka)=max(1.21500,600+20.7500)=1800mm =hmax/i=1800/15.9=113.208=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0.386 2、风荷载计算 Mwd0LwQMk=0LwQ(2klah2/10)10.90.61.5(10.0220.91.52/10)0.004kNm 3、稳定性计算 R10.571kN,R26.584kN,R30.571kN 梁两侧立杆130、承受楼板荷载: 左侧楼板传递给梁左侧立杆荷载:N边1=11.3(0.5+(24+1.1)0.13)+1.50.93(0.9+0.3-0.2/2)/20.9=4.426kN 右侧楼板传递给梁右侧立杆荷载:N边2=11.3(0.5+(24+1.1)0.13)+1.50.93(0.9+0.6-0.3-0.2/2)/20.9=4.426kN NdmaxR1+N边1,R2,R3+N边2+11.30.15(3-0.55)max0.571+4.426,6.584,0.571+4.426+0.4787.061kN fdNd/(A)+Mwd/W7061.303/(0.386424)+0.004106/44904131、4.036N/mm2f=300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H/B=3/4=0.753 满足要求! 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afk=0.90.104=0.094kN/m: 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Fwk= laHmmk=0.91.50.199=0.269kN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ok: Mok=0.5H2qwk+HFwk=0.5320.094+30.269=1.227kN.m 参考规132、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 B2la(gk1+ gk2)+2Gjkbj 30Mok g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 bj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 B2la(gk1+ gk2)+2Gjkbj =B2laqH/(lalb)+G1k+2GjkB/2=420.90.153/(0.90.9)+0.5+214/2=19.2kN.m30Mok =311.227=3.681kN.M 满足要求! 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133、本项简化计算了部分要点,建议采用“一般性楼盖验算”模块进行详细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支撑层楼板厚度h(mm)15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的龄期(天)7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8.294混凝土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0.829立杆垫板长a(mm)200立杆垫板宽b(mm)200 F1=N=7.061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0.7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h=1.0;当h2000mm时,取h=0.9134、;中间线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pc,m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um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2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s不宜大于4:当s2时取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s=2as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135、取as=40,对边柱,取as=30:对角柱,取as=20说明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h=1,ft=0.829N/mm2,=1,h0=h-20=130mm, um =2(a+h0)+(b+h0)=1320mm F=(0.7hft+0.25pc,m)umh0=(0.710.829+0.250)11320130/1000=99.579kNF1=7.061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压面136、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4.1.4-1取值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Aln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 可得:fc=8.294N/mm2,c=1, l=(Ab/A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3,Aln=ab=40000mm2 F=1.35clfcAln=1.35138.29440000/1000=1343.628kNF1=7.137、061kN 满足要求! 梁200*600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 231-2021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T1035-201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6、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梁名称l2混凝土梁计算截面尺寸(mmmm)200600梁138、侧楼板计算厚度(mm)130模板支架高度H(m)3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4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6支架外侧模板高度Hm(mm)1500 二、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3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Gjk(kN)1模板支拆环境是否考虑风荷载是 风荷载参数: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省份浙江0.3k=0zst=0.0139、22地区杭州市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z地面粗糙度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市区)0.51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高度(m)6风荷载体型系数s单榀模板支架st0.145整体模板支架stw0.683fk=0zstw=0.104支架外侧模板s1.3mk=0zs=0.199 三、模板体系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01脚手架安全等级II级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是否相等是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la(mm)900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lb(mm)900最大步距h(mm)1500顶层步距h(mm)500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5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杆间距la(m140、m)、lb(mm)900、900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杆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450梁底增加立杆根数1梁底增加立杆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梁底增加立杆依次距梁左侧立杆距离(mm)450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10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2梁底支撑小梁间距200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0 荷载系数参数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变荷载调整系数L1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Q11.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G11.3结构重要性系数01 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141、值(N/mm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简支梁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1.3(G1k+(G2k+G3k)h)+1.5LQ1kb=11.3(0.1+(24+1.5)0.6)+1.50.93124.07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6)115.4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0.125q1L20.12524.070.220.12kNm Mmax/W0.12106/375003142、.209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max5q2L4/(384EI)=515.42004/(38410000281250)0.114mmminL/150,10min2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2=0.5q1L=0.524.070.22.407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2=0.5q2L=0.515.40.21.54kN 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507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143、)40.833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142.917小梁计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407/12.407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2/b=2.407/12.407kN/m 小梁自重:q211.3(0.3-0.1)0.2/2 =0.026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1.30.5(0.6-0.13)=0.305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1.30.5(0.6-0.13)=0.30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1.3(0.5144、+(24+1.1)0.13)+1.50.93(0.45-0.2/2)/2=1.565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1.3(0.5+(24+1.1)0.13)+1.50.93(0.9-0.45)-0.2/2)/2=1.565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2.407+0.026+0.305+1.565=4.303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407+0.026+0.305+1.565=4.303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右=Max4.303,4.303=4.303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145、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54/11.54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2/b=1.54/11.54kN/m 小梁自重:q21(0.3-0.1)0.2/2 =0.02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0.6-0.13)=0.235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0.6-0.13)=0.23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3)(0.45-0.2/2)/2=0.659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3)(0.9-0.45)-0.2/2)/146、2=0.659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1.54+0.02+0.235+0.659=2.454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54+0.02+0.235+0.659=2.454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右=Max2.454,2.454=2.454kN/m 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M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4.3030.92,0.54.3030.120.436kNm =Mmax/W=0.436106/40833=10.67N/mm2f=15.147、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25ql1,ql2max0.6254.3030.9,4.3030.12.42kN max=3Vmax/(2bh0)=32.421000/(25070)1.037N/mm2=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10.521ql14/(100EI)0.5212.4549004/(1009350142.917104)0.628mmminl1/150,10=min900/150,106mm 2ql24/(8EI)2.4541004/(89350142.917104)0.002mmmin2l2/150,10=min200/150148、,101.333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4.3030.9,0.3754.3030.9+4.3030.1=4.841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4.841kN,R2=4.84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2.4540.9,0.3752.4540.9+2.4540.1=2.761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2.761kN,R2=2.761kN 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149、截面类型(mm)483.5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48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78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1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Mmax/W=0.334106/4490=74.49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4.51kN max=2Vmax/A=24.511000/42421.272N/mm2=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ma150、x0.038mmminL/150,10=min450/150,103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R1=0.331kN,R2=9.019kN,R3=0.331kN 七、可调托座验算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可调托座可调托座承载力设计值N(kN)30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0.85 1、扣件抗滑移验算 两侧立杆最大受力NmaxR1,R3max0.331,0.3310.331kN0.858=6.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2、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9.019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杆验算立151、杆钢管截面类型(mm)483.2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483钢材等级Q345立杆截面面积A(mm2)424回转半径i(mm)15.9立杆截面抵抗矩W(cm3)4.49支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1.2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数k0.7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300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0.15 1、长细比验算 hmax=max(h,h+2ka)=max(1.21500,600+20.7500)=1800mm =hmax/i=1800/15.9=113.208=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0.386 2、风荷载计算 Mwd0LwQMk=0LwQ(2klah2/10)10.90.6152、1.5(10.0220.91.52/10)0.004kNm 3、稳定性计算 R10.331kN,R29.019kN,R30.331kN 梁两侧立杆承受楼板荷载: 左侧楼板传递给梁左侧立杆荷载:N边1=11.3(0.5+(24+1.1)0.13)+1.50.93(0.9+0.45-0.2/2)/20.9=5.03kN 右侧楼板传递给梁右侧立杆荷载:N边2=11.3(0.5+(24+1.1)0.13)+1.50.93(0.9+0.9-0.45-0.2/2)/20.9=5.03kN NdmaxR1+N边1,R2,R3+N边2+11.30.15(3-0.6)max0.331+5.03,9.019,0.153、331+5.03+0.4689.487kN fdNd/(A)+Mwd/W9487.214/(0.386424)+0.004106/449058.858N/mm2f=300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H/B=3/4=0.753 满足要求! 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afk=0.90.104=0.094kN/m: 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Fwk= laHmmk=0.91.50.199=0.269kN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154、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ok: Mok=0.5H2qwk+HFwk=0.5320.094+30.269=1.227kN.m 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 B2la(gk1+ gk2)+2Gjkbj 30Mok g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 bj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 B2la(gk1+ gk2)+2Gjkbj =B2laqH/(lalb)+G1k+2GjkB/2=420.90.153/(0155、.90.9)+0.5+214/2=19.2kN.m30Mok =311.227=3.681kN.M 满足要求! 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本项简化计算了部分要点,建议采用“一般性楼盖验算”模块进行详细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支撑层楼板厚度h(mm)15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的龄期(天)7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8.294混凝土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0.829立杆垫板长a(mm)200立杆垫板宽b(mm)200 F1=N=9.487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0.7hft+0.156、25pc,m)umh0F1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h=1.0;当h2000mm时,取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pc,m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um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2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s局部荷载157、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s不宜大于4:当s2时取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s=2as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40,对边柱,取as=30:对角柱,取as=20说明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h=1,ft=0.829N/mm2,=1,h0=h-20=130mm, um =2(a+h0)+(b+h0)=1320mm F=(0.7hft+0.25pc,m)umh0=(0.710.829+0.250)11320130/1000=99.579kNF1=9.487kN 满足要求! 2、局部158、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4.1.4-1取值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Aln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 可得:fc=8.294N/mm2,c=1, l=(Ab/A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159、=3,Aln=ab=40000mm2 F=1.35clfcAln=1.35138.29440000/1000=1343.628kNF1=9.487kN 满足要求!板130厚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0 4、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一、工程属性新160、浇混凝土楼板名称c30新浇混凝土楼板计算厚度(mm)130模板支架高度H(m)3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6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4支架外侧模板高度Hm(mm)1000 二、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3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Gjk(kN)1 风荷载参数: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省份浙江0.3k=0zst=0.022地区杭州市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z地面粗糙度D类(有密集建筑161、群且房屋较高市区)0.51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高度(m)9风荷载体型系数s单榀模板支架st0.145整体模板支架stw0.683fk=0zstw=0.104支架外侧模板s1.3mk=0zs=0.199 三、模板体系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01脚手架安全等级II级主梁布置方向平行立杆纵向方向立杆纵向间距la(mm)900立杆横向间距lb(mm)900步距h(mm)1500顶层步距h(mm)500支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a(mm)400小梁间距l(mm)200小梁最大悬挑长度l1(mm)15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l2(mm)100 荷载系数参数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变荷162、载调整系数L1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Q11.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G11.3结构重要性系数01 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纵向剖面图横向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3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面板计算方式简支梁 按简支梁 ,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313/628166.667mm3,Ibh3/12=1000131313/12183083.333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1.3(G1k +(G2k+G3k)h)+1.5LQ1kb=11.3(0.1+163、(24+1.1)0.13)+1.50.931=8.422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G1k +(G2k+G3k)h)b =(1(0.1+(24+1.1)0.13)13.363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q1l2/88.4220.22/80.042kNm Mmax/W0.042106/28166.6671.495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max5ql4/(384EI)=53.3632004/(38410000183083.333)=0.038mm max=0.038mmmin2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小梁164、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509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7.5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303.75小梁计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 q101.3(G1k +(G2k+G3k)h)+1.5LQ1kb=11.3(0.3+(24+1.1)0.13)+1.50.930.21.736kN/m 因此,q1静01.3(G1k +(G2k+G3k)h)b=11.3(0.3+(24+1.1)0.13)0.20.926kN/m q1活01.5LQ1kb=11.50.930.20.81kN/165、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0.9260.92+0.1250.810.920.176kNm M2q1L12/2=1.7360.152/20.02kNm MmaxmaxM1,M2max0.176,0.020.176kNm =Mmax/W=0.176106/67500=2.605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0.9260.9+0.6250.810.90.977kN V2q1L11.7360.150.26kN VmaxmaxV1,V2max0.977,0166、.260.977kN max=3Vmax/(2bh0)=30.9771000/(25090)0.326N/mm2=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G1k +(G2k+G3k)h)b=(1(0.3+(24+1.1)0.13)0.20.713kN/m 挠度,跨中max0.521qL4/(100EI)=0.5210.7139004/(1009350303.75104)0.086mmmin(L/150,10)min(900/150,10)6mm; 悬臂端maxql14/(8EI)=0.7131504/(89350303.75104)0.002mmmin(2l1/150,10)m167、in(2150/150,10)2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483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48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78主梁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2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01.3(G1k +(G2k+G3k)h)+1.5LQ1kb=11.3(0.5+(24+1.1)0.13)+1.50.930.21.788kN/m q1静01.3(G1k +(G2k168、+G3k)h)b11.3(0.5+(24+1.1)0.13)0.20.978kN/m q1活01.5LQ1kb 11.50.930.20.81kN/m q2(G(G1k +(G2k+G3k)h)b=(1(0.5+(24+1.1)0.13)0.20.753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1L1.251.7880.92.012kN 按二等跨连续梁按悬臂梁,R1(0.375q1静+0.437q1活)L +q1l1(0.3750.978+0.4370.81)0.9+1.7880.150.917kN 主梁2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 RmaxRmax,R10.61169、.20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0.7530.90.847kN 按二等跨连续梁悬臂梁,R10.375q2L +q2l10.3750.7530.9+0.7530.150.367kN RmaxRmax,R10.60.508kN;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2、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Mmax/W=0.5106/4490=111.46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max=2Vmax/A=23.2381000/42415.2170、74N/mm2=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主梁变形图二(mm) 跨中max=0.495mm=min900/150,10=6mm 悬挑段max0.196mm=min(21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支座反力依次为R1=3.534kN,R2=5.788kN,R3=5.987kN,R4=2.797kN 图二 支座反力依次为R1=3.154kN,R2=5.898kN,R3=5.898kN,R4=3.154kN 七、可调托座验算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可调托座可调托座承载力设计值N(kN)30 按上节计算可171、知,可调托座受力N5.987/0.6=9.978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杆验算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483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483钢材等级Q345立杆截面面积A(mm2)424立杆截面回转半径i(mm)15.9立杆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300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0.15支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1.2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数k0.7 1、长细比验算 l01=h+2ka=600+20.7400=1160mm l0=h=1.21500=1800mm =maxl01,l0/i=1800/15.9=113.208=150 满足要求! 2、172、立杆稳定性验算 考虑风荷载: =l0/i=1800.000/15.9=113.208 查表得,1=0.386 Mwd=0LwQMwk=0LwQ(2wklah2/10)=10.90.61.5(10.0220.91.52/10)=0.004kNm Nd =MaxR1,R2,R3,R4/0.6+1GqH=Max3.534,5.898,5.987,3.154/0.6+11.30.153=10.563kN fd=Nd/(1A)+Mwd/W10.563103/(0.386424)+0.004106/4490=65.345N/mm2=300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173、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H/B=3/4=0.753 满足要求! 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afk=0.90.104=0.094kN/m: 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Fwk= laHmmk=0.910.199=0.179kN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ok: Mok=0.5H2qwk+HFwk=0.5320.094+30.179=0.959kN.m 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 B2la(gk1+ gk2)+2Gjkbj 30Mok174、 g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 bj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 B2la(gk1+ gk2)+2Gjkbj =B2laqH/(lalb)+G1k+2GjkB/2=420.90.153/(0.90.9)+0.5+214/2=19.2kN.m30Mok =310.959=2.876kN.M 满足要求! 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本项简化计算了部分要点,建议采用“一般性楼盖验算”模块进行详细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支撑层楼板厚度h(175、mm)13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的龄期(天)7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8.294混凝土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0.829立杆垫板长a(mm)200立杆垫板宽b(mm)100 F1=N=10.563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0.7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h=1.0;当h2000mm时,取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pc,m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176、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um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2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s不宜大于4:当s2时取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s=2as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40,对边柱,取as=30:对角柱,取as=20说明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177、考虑上式中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h=1,ft=0.829N/mm2,=1,h0=h-20=110mm, um =2(a+h0)+(b+h0)=1040mm F=(0.7hft+0.25pc,m)umh0=(0.710.829+0.250)11040110/1000=66.386kNF1=10.563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4.1.4-1取值c混凝178、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Aln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 可得:fc=8.294N/mm2,c=1, l=(Ab/Al)1/2=(a+2b)(b+2b)/(ab)1/2=(400)(300)/(200100)1/2=2.449,Aln=ab=20000mm2 F=1.35clfcAln=1.3512.4498.29420000/1000=548.534kNF1=10.563kN 满足要求! 板150厚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179、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0 4、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C30新浇混凝土楼板计算厚度(mm)150模板支架高度H(m)3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6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4支架外侧模板高度Hm(mm)1000 二、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180、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3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Gjk(kN)1 风荷载参数: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省份浙江0.3地区杭州市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z地面粗糙度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市区)0.51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高度(m)9风荷载体型系数s单榀模板支架st0.145整体模板支架stw0.683fk=0zstw=0.104支架外侧模板s1.3mk=0zs=0.199 三、模板体系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01脚手181、架安全等级II级主梁布置方向平行立杆纵向方向立杆纵向间距la(mm)900立杆横向间距lb(mm)900步距h(mm)1500顶层步距h(mm)500支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a(mm)400小梁间距l(mm)200小梁最大悬挑长度l1(mm)15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l2(mm)100 荷载系数参数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变荷载调整系数L1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Q11.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G11.3结构重要性系数01 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纵向剖面图横向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3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182、剪强度设计值(N/mm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面板计算方式简支梁 按简支梁 ,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313/628166.667mm3,Ibh3/12=1000131313/12183083.333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1.3(G1k +(G2k+G3k)h)+1.5LQ1kb=11.3(0.1+(24+1.1)0.15)+1.50.931=9.075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G1k +(G2k+G3k)h)b =(1(0.1+(24+1.1)0.15)13.86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q1l2/89183、.0750.22/80.045kNm Mmax/W0.045106/28166.6671.611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max5ql4/(384EI)=53.8652004/(38410000183083.333)=0.044mm max=0.044mmmin2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509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7.5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303.75小梁计算方式184、二等跨连续梁 q101.3(G1k +(G2k+G3k)h)+1.5LQ1kb=11.3(0.3+(24+1.1)0.15)+1.50.930.21.867kN/m 因此,q1静01.3(G1k +(G2k+G3k)h)b=11.3(0.3+(24+1.1)0.15)0.21.057kN/m q1活01.5LQ1kb=11.50.930.20.81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1.0570.92+0.1250.810.920.189kNm M2q1L12/2=1.8670.152/20.021kNm MmaxmaxM1,M2ma185、x0.189,0.0210.189kNm =Mmax/W=0.189106/67500=2.8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1.0570.9+0.6250.810.91.05kN V2q1L11.8670.150.28kN VmaxmaxV1,V2max1.05,0.281.05kN max=3Vmax/(2bh0)=31.051000/(25090)0.35N/mm2=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G1k +(G2k+G3k)h)b=(1(0.3+(24+1.1)0.15)0.20186、.813kN/m 挠度,跨中max0.521qL4/(100EI)=0.5210.8139004/(1009350303.75104)0.098mmmin(L/150,10)min(900/150,10)6mm; 悬臂端maxql14/(8EI)=0.8131504/(89350303.75104)0.002mmmin(2l1/150,10)min(2150/150,10)2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483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48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主梁弹性模量187、E(N/mm2)206000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78主梁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2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01.3(G1k +(G2k+G3k)h)+1.5LQ1kb=11.3(0.5+(24+1.1)0.15)+1.50.930.21.919kN/m q1静01.3(G1k +(G2k+G3k)h)b11.3(0.5+(24+1.1)0.15)0.21.109kN/m q1活01.5LQ1kb 11.50.930.20.81kN/m q2(G(G1k +(G2k+G3k)h)b=(1(0.5+(24+1.1)0.15)0.20.853188、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1L1.251.9190.92.159kN 按二等跨连续梁按悬臂梁,R1(0.375q1静+0.437q1活)L +q1l1(0.3751.109+0.4370.81)0.9+1.9190.150.981kN 主梁2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 RmaxRmax,R10.61.29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0.8530.90.96kN 按二等跨连续梁悬臂梁,R10.375q2L +q2l10.3750.8530.9+0.8530.150.416kN RmaxRmax,R10.6189、0.576kN;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2、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Mmax/W=0.537106/4490=119.59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max=2Vmax/A=23.4741000/42416.387N/mm2=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主梁变形图二(mm) 跨中max=0.561mm=min900/150,10=6mm 悬挑段max0.223mm=min(2100/150,10)=1.333mm 满足要190、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支座反力依次为R1=3.791kN,R2=6.21kN,R3=6.423kN,R4=3.001kN 图二 支座反力依次为R1=3.384kN,R2=6.328kN,R3=6.328kN,R4=3.384kN 七、可调托座验算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可调托座可调托座承载力设计值N(kN)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6.423/0.6=10.705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杆验算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483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483钢材等级Q345立杆截面面积A(mm2)424立杆截面回转半径i(mm)15.9立杆截面抵抗矩W(c191、m3)4.49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300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0.15支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1.2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数k0.7 1、长细比验算 l01=h+2ka=600+20.7400=1160mm l0=h=1.21500=1800mm =maxl01,l0/i=1800/15.9=113.208=150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l0/i=1800.000/15.9=113.208 查表得,1=0.386 不考虑风荷载: Nd=MaxR1,R2,R3,R4/0.6+1GqH=Max3.791,6.328,6.423,3.384/0.6+11.30.153=11192、.29kN fd=Nd/(1A)11.29103/(0.386424)=68.983N/mm2=300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H/B=3/4=0.753 满足要求! 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afk=0.90.104=0.094kN/m: 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Fwk= laHmmk=0.910.199=0.179kN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ok: Mok=0.5H2qwk+HF193、wk=0.5320.094+30.179=0.959kN.m 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 B2la(gk1+ gk2)+2Gjkbj 30Mok g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 bj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 B2la(gk1+ gk2)+2Gjkbj =B2laqH/(lalb)+G1k+2GjkB/2=420.90.153/(0.90.9)+0.5+214/2=19.2kN.m30Mok =310.194、959=2.876kN.M 满足要求! 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本项简化计算了部分要点,建议采用“一般性楼盖验算”模块进行详细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支撑层楼板厚度h(mm)13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的龄期(天)7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8.294混凝土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0.829立杆垫板长a(mm)200立杆垫板宽b(mm)100 F1=N=11.29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0.7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h截面高度影响系195、数:当h800mm时,取h=1.0;当h2000mm时,取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pc,m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um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2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s不宜大于4:当s2时取196、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s=2as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40,对边柱,取as=30:对角柱,取as=20说明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h=1,ft=0.829N/mm2,=1,h0=h-20=110mm, um =2(a+h0)+(b+h0)=1040mm F=(0.7hft+0.25pc,m)umh0=(0.710.829+0.250)11040110/1000=66.386kNF1=11.29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97、1条规定,见下表公式参数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4.1.4-1取值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Aln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 可得:fc=8.294N/mm2,c=1, l=(Ab/Al)1/2=(a+2b)(b+2b)/(ab)1/2=(400)(300)/(200100)1/2=2.449,Aln=ab=20000mm2 F=1.35clfcAln198、=1.3512.4498.29420000/1000=548.534kNF1=11.29kN 满足要求! 200厚墙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5、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一、工程属性砼墙特性Q1砼墙厚度(mm)200砼墙高度(mm)3000 二、支撑构造小梁布置方式竖直小梁间距l(mm)20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D(mm)150对拉螺栓水平间距s(mm)750199、主梁和支撑构造支撑序号主梁上支撑点距墙底距离hi(mm)第1道200第2道700第3道1300第4道1900第5道2500 简图如下: 墙模板(支撑不等间距)_剖面图墙模板(支撑不等间距)_正立面图 三、荷载组合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4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11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21.15混凝土浇筑速度V(m/h)2.5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3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00、2.51/2,243min38.403,7238.403kN/m2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2)2结构重要性系数01可变荷载调整系数L0.9 有效压头高度hG4k/c38.403/241.6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Smax0(1.3G4k+L1.5Q4k)=1(1.3 38.403+ 0.91.52.000)52.62kN/m2 Smin0L1.5Q4k10.91.5 2.0002.70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 SmaxG4k38.403kN/m2 Smin0kN/m2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3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1、15.444面板弹性模量E(N/mm2)9350 根据规范JGJ162,面板验算按简支梁。梁截面宽度取单位宽度即b1000mm Wbh2/61000142/632667mm3,Ibh3/121000143/12=228667mm4 考虑到工程实际和验算简便,不考虑有效压头高度对面板的影响。 1、强度验算 qbSmax1.052.6252.62kN/m 验算简图 Mmaxql2/8=52.620.2002/8=0.26kNm Mmax/W0.26106/32667=8.055N/mm2f=15.444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max1.038.4038.40kN/m 验算简图202、 挠度验算,max5ql4/(384EI)=538.402004/(3849350228667)=0.37mm=l/250=200/250=0.80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509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4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7.5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303.75小梁合并根数n1小梁受力不均匀系数1 1、强度验算 qmaxlSmax10.252.62410.525kN/m qminlSmin10.22.70.54kN/m 验算简图 弯矩图(kN.m) Mmax0.330kNm Mmax/203、W0.330106/67500=4.893N/mm2f=15.44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maxlSmax10.238.4037.681kN/m qminlSmin10.200kN/m 验算简图 变形图(mm) max0.175mm=l/250=600/250=2.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剪力图(kN) R1=4.617 /=4.617/1.000=4.62kN R2=5.807 /=5.807/1.000=5.81kN R3=6.422 /=6.422/1.000=6.42kN R4=4.257 /=4.257/1.000=4.26kN R5204、=2.484 /=2.484/1.000=2.4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剪力图(kN) R1 = 3.368 / = 3.368/1.000 = 3.37 kN R2 = 4.245 / = 4.245/1.000 = 4.25 kN R3 = 4.657 / = 4.657/1.000 = 4.66 kN R4 = 3.132 / = 3.132/1.000 = 3.13 kN R5 = 1.494 / = 1.494/1.000 = 1.49 kN 4、抗剪验算 Vmax3.26kN 3Vmax/(2bh)=33.26103/(25090)=1.09N/mm2=1.3 N/mm2 满足要205、求! 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48.33.0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483.0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5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08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2.19主梁合并根数m2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主梁计算方式三等跨梁 由上节小梁验算的支座反力计算知,主梁取小梁对其反力最大的那道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4.617,5.807,6.422,4.257,2.4840.66.422=3.85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3.368,4.245206、,4.657,3.132,1.4940.64.657=2.794kN。 1、强度验算 验算简图 弯矩图(kN.m) Mmax1.009kNm Mmax/W1.01106/5080=198.535N/mm2f205.000 N/mm2 满足要求! 2、支座反力计算 剪力图(kN) 第1道支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1)11.12/=11.12/0.60=18.541kN 计算方法同上,可依次知: 第2道支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2)13.99/=13.99/0.60=23.320kN 第3道支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3)15.47/=15.47/0.60=25.789kN 第4道支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4)10.26/=10.26/0.60=17.095kN 第5道支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5)5.98/=5.98/0.60=9.973kN 3、挠度验算 验算简图 变形图(mm) max0.991mm=l/250=750/250=3.0mm 满足要求! 七、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计算依据最不利荷载传递方式对拉螺栓类型M14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29.6 同主梁验算过程,可知对拉螺栓受力: N25.789kNNtb29.6kN 满足要求!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