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五蛟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7页).pdf
下载文档
上传人:Le****97
编号:1348685
2025-06-05
27页
4.35MB
1、华池县五蛟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五蛟镇人民政府202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华池县五蛟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对庆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华池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细化落实,是五蛟镇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纲领,是五蛟镇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2、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抓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新理念新战略,顺应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要求,立足自身的资源环境禀赋,落实上位规划底线约束,引导空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改善提升人居环境,促进乡镇绿色高质量发展,统筹构建全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五 蛟01 规划总则02 定位与目标03 开发与保护04 支撑体系05 镇区规划06 传导与实施五 蛟01 规 划 总 则1.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华池县“一核、四轴、一屏、两区”的总体格局,按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镇域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五蛟镇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支撑。1.2 规划原则底线管控,节约集约。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严守粮食安全、自然生态安全底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挖潜盘活利用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规划理念和思想。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目标,统筹优化4、空间和资源配置,突出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设施的优化布局及空间保障供给,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和资源配置,明确城乡一体化协调指引。打造“五蛟镇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多元层次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积极衔接华池县城,推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强对上位规划内容的传导、深化、细化,侧重规划实施性与操作性,明确对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引,明确近期实施计划,强化管控引导,确保管控落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紧密结合五蛟镇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创新开发和5、保护方式,塑造城乡特色风貌,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特色乡镇。公众参与,开放共享。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加强部门协调沟通,上下联动,将共谋、共建、共享、共治贯穿规划工作全过程,提升规划的操作性,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1.3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规划范围为五蛟镇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面积为31360.49公顷镇区规划范围主要位于五蛟村悦乔公路两侧,面积共38.55公顷。1.4 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02 定位与目标2.1 目标定位陇东中药材6、全产业链发展陇东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基地基地华池西部农业华池西部农业 商贸物流集聚的西部商贸物流集聚的西部中心中心华池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增长极华池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增长极三条空间管制控制线全面落地;各级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体系建立;农业产业格局得到优化,耕地保护指标得到落实。产业融合度显著提升,城乡发展格局基本奠定;国土空间的保护、利用、治理和修复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型现代农业显著发展。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安全和谐、开放高效、魅力品质的国土空间格局,全面实现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综合配套服务完善,建成7、“示范性便民服务中心”目标,建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得到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6254.55公顷,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976.68公顷。统筹保护与发展,强化底线约束,保护生态本底,落实三区三线作为发展底线,明确空间管制要求,推进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坚决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以农田、林地、植被、道路、河流、水系等为基础,构建五蛟镇生态网络,加强生态重点地区保护与建设,构建五蛟镇和谐连通的水生态网络。全方位推进五蛟镇与华池县、庆阳市的协同发展,协同产业融入积极推动五蛟镇深度融入“平庆经济圈”发展建设中,加强与周边乡镇和区域的密切联系。夯实产业基础,强化产业品牌优8、化产业体系,加快全镇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广“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镇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第三产业向农村辐射,形成城乡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的魅力乡镇。2.2 空间策略03 开发与保护3.1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轴 依托悦乔公路形成连通南北向的镇域综合发展轴一廊 依托元成河形成元成河生态景观廊道三区 城镇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种养区一心 以五蛟镇为综合服务核心3.2 落实三条控制线落实上级指标要求,五蛟镇落实耕地保护目标7976.68公顷;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9、积6254.55公顷,落实城镇开发边界38.55公顷。依据华池县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五蛟镇无生态保护红线。五蛟镇规划一级分区包括以下5类: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城镇发展区下设8个二级分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乡村发展区下设3个二级分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五蛟镇规划分区表五蛟镇规划分区表一级规划分区二级规划分区 面积(公顷)占比(%)生态控制区/7082.9622.59 农田保护区/6254.5519.93城镇发展区居住生活区38.550.12 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10、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乡村发展区村庄建设区17798.1856.75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186.250.59 3.4 镇村体系构建“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等级等级名称名称村镇职能村镇职能发展方向发展方向镇区五蛟村综合型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重点发展二、三产业,完善商贸流通、服务等职能的建设中心村杜右手村农业型联系着镇区和其他基层村,以农业生产优势带动基层村发展,并发展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蒋塬村李良子村刘家湾村基层村杨咀子村农业型以居住和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其主要职能。应改善基层村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农业服务。刘沟岔村上城壕村马11、河村刘阳洼村南湾村吴塬村3.5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一轴、三区、两心、多点”的镇域产业空间格局一轴:以悦乔公路为依托形成的镇域纵向产业振兴发展轴。三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种养区两心:镇区综合服务中心、李良子商贸物流副中心。多点:多个产业及景观节点04 支撑体系4.1 综合交通体系对内交通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在中心村及其他有条件的村规划建设物流节点,完善货运物流的末端服务功能,提升农村物流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农村产业配套。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在中心村及其他有条件的村规划建设物流节点,完善货运物流的末端服务功能,提升农村物流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农村产业配套。以506 省道12、悦乔公路和邹家沟公路三条道路为镇域主骨架,完善镇域交通网络。落实区域交通设施和干线公路布局,加强区域性道路建设,加强镇域道路系统与各类对外交通设施的连接,完善静态交通设施,夯实农村交通基础,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对外交通镇区生活圈中心村生活圈基层村生活圈4.2 公共服务配置体系各级生活圈科学布置相应配套服务设施打造“镇政府驻地、中心村、基层村”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镇政府驻地构建城镇社区生活圈中心村、基层村构建村级社区生活圈 配套中学、小学、幼儿园、卫生院、文化广场、体育中心、养老院、镇政府等公益性服务设施以及大型农贸市场、日间照料中心、电讯电信营业网点电子商务平台等商业性服务设施。突出中心村13、的集聚性和辐射性。鼓励各类设施共建共享,提高使用效率,优先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宜居生活配置。重点配置中小型生活生产服务要素,满足为乡村居民就近服务的基本需求。4.3 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元成河、白马 河流域按20年一遇设防防洪排涝 构建“全灾种、大应急”体系,确保镇域安全发展,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消防规划 防震减灾结合公共空间,构建多层次避震疏散场地体系结合主干路网体系构建疏散通道,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地质灾害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加大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推进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处置能力。05 镇区规划5.1 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以东西向发展为主,适当向南发展。14、优化镇区空间结构,加强城镇空间集聚。空间结构规划镇区功能结构为“一心、一轴、三区”的空间格局。一心:镇区综合服务核心;一轴:南北向城镇发展轴;三区:北部教育居住区、中部综合服务区、南部物流工业区。5.1 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规划分区落实镇域空间结构,进一步细化镇区范围内集中建设区规划分区,划定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服务区、工业发展区、交通枢纽区、绿地休闲区、战略预留区。5.2 支撑体系建设道路系统规划规划五蛟镇区道路采用方格网的布局形式,整体形成主一次一支”路三级道路系统主干路 主要包括镇区中心南北向的对外联系道路一条,镇政府西侧南北向和悦乔公路的对外联系道路两条,道路红线宽度为 15m。次干路 沿着镇区主干路向东西方向平行的道路,联系镇区的主要功能区,道路红线宽度为 12m。支路 为各功能组团内部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 8m。停车厂 新增社会停车场一处,内部配建新能源充电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构建“城镇生活圈体系,划分十分钟生活圈1个,五分钟生活圈2个,根据生活圈规模及服务范围配置相关服务设施。06 传导与实施6.1 规划传导与指引6.2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注:本次成果为公示稿,最终成果以审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