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国土空间规划方案(2021-2035年)(草案)(35页).pdf
下载文档
上传人:Le****97
编号:1347890
2025-04-14
35页
9.98MB
1、XUEYE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21202120352035年)年)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办事处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办事处20252025年年4 4月月【草案草案】前前 言言PREFACEXUEYE雪野街道位于莱芜区北部,距离济南市中心城区45千米。雪野街道山水林田湖草泉等各类自然资源丰富,自然保护地众多,为鲁中地区生态源地。境内瀛汶河为大汶河支流,是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部署,统筹全域国土空间开2、发保护建设活动,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依据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莱芜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等,结合雪野街道实际,编制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本规划是雪野街道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国土空间保护和利用的指南,是编制下位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目目 录录CONTENTSCONTENTS0101 规划总则规划总则0202 发展定位与目标发展定位与目标0303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0404 地方特色塑造地方特色塑造0505 国土空间支撑体系国土空3、间支撑体系0606 城镇区域布局城镇区域布局0707 规划实施保障规划实施保障XUEYE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规划范围规划范围-01-规划总则XUEYE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和莱芜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规划期限规划分为全域和城镇区域两个空间层次。全域层次为雪4、野街道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207.06平方千米。城镇区域是指以城镇开发边界为主体具备城镇建设功能的区域,总面积1065.14公顷。规划范围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城镇性质城镇性质发展目标发展目标规划策略规划策略-02-发展定位与目标XUEYE城镇性质济南市莱芜区副中心济南市莱芜区副中心以旅游度假、会议会展为主导的生态特色街道以旅游度假、会议会展为主导的生态特色街道功能定位黄河流域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山东生态休闲旅游胜地济南高端会展重要举办地发展目标围绕“雪野会世界”的目标愿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全域全要素空间管控,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利用效率5、,将雪野街道建设成安全和谐、开放高效、魅力品质的:济南会客厅济南会客厅近期目标近期目标至2025年,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更加协调,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面落实,山体森林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提升,大汶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省会城市后花园生态功能更加完善,雪野会展新窗口初步成型,交通枢纽地位显著提升,建成莱芜区副中心。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完善。生态安全格局更加稳固,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雪野会展新窗口的创新带动作用充分展现,各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人民生活幸福感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6、。远期目标远期目标规划策略严守底线,绿色发展严守底线,绿色发展强化底线思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和用地布局,完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以“会”聚力,多元焕活以“会”聚力,多元焕活精致城镇,内涵提升精致城镇,内涵提升存量规划,集约高效存量规划,集约高效突出存量优先、增存结合。充分利用城市更新手段,识别更新潜力与空间,作为优化结构、完善功能的主要空间,分类施策。识别存量低效用地,结合结构优化,优先使用存量建设空间。振兴乡村,魅力宜居振兴乡村,魅力宜居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7、设施,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挖掘培育雪野高质量动力空间,鼓励会议会展产业与科技创新、文化展示、艺术创作相融合,打造科技研发和特色文创空间;高质量布局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旅游空间。坚守空间发展底线坚守空间发展底线构筑开发保护格局构筑开发保护格局打造绿色高效农业空间打造绿色高效农业空间筑牢水绿交融生态空间筑牢水绿交融生态空间构建活力宜居镇村空间构建活力宜居镇村空间优化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产业发展格局-03-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XUEYE坚守空间发展底线耕地保有量生态保护红线保泉生态控制线洪涝风险控制线2.772.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2.302.30万亩8292.588292.58公顷673.48、6673.46公顷18.18 18.18 公顷雪野湖雪野湖等严格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在雪野街道范围内统筹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保泉生态控制线、山体保护控制线、洪涝风险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山体保护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13570.26 13570.26 公顷齐长城遗址齐长城遗址构筑开发保护格局一核三屏多廊、一环两轴三区一核三屏多廊、一环两轴三区一核一核三屏三屏多廊多廊雪野湖生态核心沿通天河、运粮河、瀛汶河及支流形成的多条生态廊道西南部华山生态屏障北部长城岭生态屏障东部马鞍山生态屏障一环一环两轴两轴三区三区环雪野湖发展带西部生态农业发展区北部特色农业种植区环湖9、创意农业发展区临历线发展轴雪野大道发展轴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系统保护,坚持粮食产量产能、数量质量、生产生态一起抓,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构建“三区多点”的农业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雪野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打造绿色高效农业空间优化农业空间格局优化农业空间格局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因地制宜开展耕地提质改造工程,有效提高产出能力统筹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与污染耕地修复,保护耕地生态环境严守耕地数量严守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功能改善生态功能筑牢水绿交10、融生态空间雪野湖 生态保护核心三条一级生态绿廊、多条二级生态绿廊大小山体及水库 等生态节点一核一核三屏三屏多廊多廊多点多点西南部华山生态屏障、北部长城岭生态屏障、东部马鞍山生态屏障锚固林水相依、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构建“一核三屏多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活力宜居镇村空间分类引导城镇组团与美丽乡村建设,构建“街道驻地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1 1个街道驻地个街道驻地N N个基层村个基层村城镇发展的核心区,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城镇功能和品质。乡村社区生活圈服务中心,统筹乡村要素配置和空间布局,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乡村社区生活共同体11、。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结合乡村资源特色,优化田园生态空间,提升基层村人居环境品质。8 8个中心村个中心村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围绕“会议展览、文旅康养、体育运动、低空经济、科创研发、现代农业6个产业方向,强化高端会议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生态文旅、体育运动、现代服务业、高科技农业深度融合、协调布局,形成环湖休闲、文化体验、乡村研学、生态康养4大板块,打造活力高效的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全龄友好的生态文旅体系构建全域生态文旅融合格局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04-国土空间支撑体系XUEYE12、对外交通: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综合交通体系,构建联通济南市主对外交通: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综合交通体系,构建联通济南市主城区与莱芜副城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城区与莱芜副城区之间的快速通道构建综合交通体系铁路:加快融入济南市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预留济南至莱芜铁路、胶济铁路至瓦日铁路连接线等铁路线位;国省道:推进234省道(惠沂线)、317省道(临历线)、241省道(临徐线)改扩建工程;交通场站:莱芜雪野通用机场改扩建工程、济莱高铁雪野站、雪野轻轨站、客运站等。内部交通:完善内部交通网络,构建公共交通系统内部交通:完善内部交通网络,构建公共交通系统改善001县道、006乡道等现有县乡道交通运输服务水平,13、完善县乡交通网络;构建普惠均等、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城乡公共交通系统。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统筹城乡公共服务配置,构建“街道社区”两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覆盖符合共享全时服务全龄友好保障供水安全,完善排水体系保障供水安全,完善排水体系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建立安全高效的供电系统建立安全高效的供电系统完善全流程的垃圾处理体系完善全流程的垃圾处理体系打造高速泛在的通讯网络打造高速泛在的通讯网络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供水管网建设,近期由寨山水厂统一供水,远期增加茶业口镇卧云铺水厂和马头山水厂供水,提高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水平。逐步实现雨污分流14、的排水体制。街道驻地片区污水经由驻地干管排入驻地污水处理厂,环湖片区污水经由环湖干管排入莱芜第三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因地制宜发展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清洁能源供热体系,实现城乡低碳清洁供热,规划远期城镇区域接入供热主管网。构建供应足、覆盖广、保障强的现代燃气基础设施体系。规划气源为口镇门站,规划期末城镇区域均接入燃气管网,并加快供燃气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建立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输送空间,推进重要电网设施建设。规划新建220千伏吕祖泉变电站、110千伏邢家峪变电站;保留现状35千伏上游变电站、35千伏雪野变电站和110千伏文昌变电站。在街道驻地和垃圾产量较大的社区设置垃圾收集站,农村地区单村或联村15、设置垃圾收集点,统一运送至垃圾处理场处理,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全流程体系。针对雪野湖周边、乐嬉谷等重点场景网络需求,推进通信网络提质工程建设,实现文化和旅游场景5G网络覆盖。建设快捷、高效邮政服务网络,满足城乡居民需求。抗抗 震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建设工程提高设防等级。防防 洪洪雪野湖防洪标准按照两千年一遇设防,瀛汶河、通天河(通天河源头至入雪野水库段)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防,运粮河等其他河流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设防。地地 灾灾滑坡、崩塌多发的低山丘陵区域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相应工程治理措施。消消 防防保留现状消防站,健全消防16、安全保障体系;依托山东省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综合防综合防灾体系灾体系将主要道路设置为紧急疏散通道,依托街道办事处设置应急指挥中心;规划将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旷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应应 急急保保 障障健全分级响应机制,统筹应急服务设施布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的响应机制与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城乡风貌引导城乡风貌引导绿道网络建设绿道网络建设-05-地方特色塑造XUEYE历史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抬头抗日烈士纪念碑国家级传统村落:娘娘庙村、吕祖泉村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2处健全历史17、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大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加大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保护并推进非遗传承与活化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类文化载体融合;健全文化展示、研学教育、旅游服务和创意创新等新型业态空间,强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公共服务功能。湖光山色,秀美雪野 文化体验风貌区:古朴自然的文化展示片区。保护村落特色,传承历史文脉。生态旅游风貌区:轻松宜人的旅游观光片区。设计结合自然,顺应山体景观格局。滨湖游乐风貌区:现代活力的休闲娱乐片区。开拓滨湖地区良好的空间视野,塑造优美的滨湖天际线。三三区区城乡风貌引导发掘雪野生态和文化特色、提升城乡景观风貌与环境品质,延展以齐长城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脉,建设 18、城镇精致秀美、地域风貌特色鲜明 的湖滨美丽生态街道。文化体验风貌区生态旅游风貌区滨湖游乐风貌区充分衔接济南市域“南部山林休闲道”,对外联系周边镇街重要景观节点,对内串联主要风貌片区。绿道网络建设一级绿道一级绿道依托雪野山水景观格局,构建“多级多类”的城乡绿道网络。规划形成三级城乡绿道。串联雪野其他各类生态、历史、人文资源,与一级绿道形成全域双环绿道干线。二级绿道二级绿道基于全域风貌分区特色,形成多样化的主题绿道,沿线建设游憩设施和绿地等开敞空间,提升慢行交通出行的便利性。三级绿道三级绿道功能结构功能结构交通组织交通组织用地布局用地布局重要控制线重要控制线街区划分街区划分-06-片区控制性详细规19、划XUEYE功能结构两轴一环两轴一环七区多点七区多点“两轴”指依托雪野湖路、雪野大道形成的两条城镇发展轴;“一环”指依托环湖路形成的环湖发展带;“七区”指现代城镇片区、会议会展片区、文创休闲片区、滨湖观光片区、航空运动片区、文旅研学片区和森林康养片区;“多点”指多个旅游、生活、生产服务节点。交通组织临湖绿道环:依托现状酒店内部和沿湖公园内部道路,串联开放一线滨湖空间,为步行、骑行提供空间。滨湖游览环:现状滨湖路,主要功能为环湖游览、地块交通组织,考虑设置环湖公共交通;重大节庆及活动机动车禁行。环湖交通环:利用现有路基,建设环湖外环,作为主要车行空间。重要控制线城镇区域重要控制线规划图街区划分城20、镇区域街区划分图完善传导体系完善传导体系强化实施保障强化实施保障-07-规划实施保障XUEYE划分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完善传导体系济南市莱芜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总详合一”型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定性:战略引导定线:刚性管控定底:要素底板街区控规和村庄规划近期实施:近期项目实施计划承上承上落实市级规划和分区规划确定的职能定位、约束性指标、重要控制线和重大基础设施、生态廊道等空间布局。落实上位规划落实上位规划参照村庄单元传导要求内容,同时根据特殊区域类型和管控要求增加自然保护地规模、林地保有量等相关传导内容。控规编制单元控规编制21、单元村庄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单元编制单元特殊区域特殊区域详规编制单元详规编制单元将主导功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灾害风险控制线、公共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内容传导至规划编制单元,制定村庄建设通则。单元层面控规实现总详合编,划分为多个街区;明确各街区主导属性、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公园绿地面积、配建设施,作为编制街区控规的依据。启下启下建设建设强化实施保障 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因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或行政区划调整等确需修改规划的,须经规划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强化规划强化规划权威性权威性 由莱芜区雪野街道办事处负责规划实施,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项目计划制定年度工作安排,监督检查各年度工作的推进执行情况。提高监督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管理水平 搭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公众参与平台,建立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及治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的传播和普及。加强公众加强公众参与程度参与程度目前已形成草案。为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凝聚智慧和共识,现面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一、公示时间 2025年4月3日5月2日,公示期三十日。二、公示渠道1.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