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闫楼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1页).pdf
下载文档
上传人:Le****97
编号:1347842
2025-04-11
31页
5.87MB
1、1兰考县闫楼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闫楼乡人民政府兰考县自然资源局二二五年三月3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响应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重大部署,细化落实兰考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相关要求,合理安排乡域范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修复工作任务,科学指引详细规划编制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闫楼乡国土空间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编制兰考县闫楼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前言401坚持目标引领,明确乡域发展方向02树牢底线思维,优化国土空间格局03加强城乡联动,2、构建高效城乡空间04完善设施建设,构筑支撑保障体系05优化空间布局,建设品质政府驻地06促进集约高效,推进国土综合整治07强化实施保障,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目录51.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1.2 规划范围与期限1.3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目标引领6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嘱托,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统筹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安全、公共安全,以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3、谐共生的国土空间格局,推进闫楼乡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坚持底线约束、集约节约。坚持以人为本、品质提升。坚持城乡融合、绿色发展。坚持聚焦问题、分类施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指导思想规划原则71.2 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包含闫楼乡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37.8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图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乡域面积37.85平方公里81.3 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全链家居产业强镇石膏工艺文创之乡生态宜居样板小镇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外部发展机遇,以县总规为引导,以家居产业升级、石膏工4、艺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发展方向,将闫楼乡塑造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闫楼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集镇区和中心村集聚效应明显,服务能力增强;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的深度挖掘,推进风貌特色乡镇建设。近期2025年闫楼乡集镇区做大做强,建成县域中部重要经济发展增长极;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全面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升,乡村特色全面彰显。远期2035年92.1构建国土空间总体开发保护格局2.2统筹规划控制底线划定与管控2.3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底线思维10构建“一心一园,两轴两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2.1构建国土空间总体开发保护规5、划格局乡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一心:乡镇综合服务中心一园:梧桐家居配套产业园两轴:沿X002和闫坝线两条道路形成的镇村发展轴两区:城镇建设区;乡村发展区11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2550.64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444.13公顷。严格实施耕地用途管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2.2统筹规划控制底线划定与管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落实兰考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规模,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70.56公顷。城镇开发边界依据兰考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三条控制线划定成果,闫楼乡无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12生态控制区生态保护红线外,需6、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自然区域。该区域生态敏感性较高,以保护为主,加强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农田保护区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划定了农田保护区,国土用途主要以耕地为主。农田保护区按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乡村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应以促进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导向,按照法定村庄规划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村庄产业。严禁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建设。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7、采矿、取土、挖田造景造湖、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等。城镇发展区城镇发展区主要是满足城镇发展需求、优化城镇功能和空间布局。应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养者、交通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加强建设用地布局引导和强度管控,鼓励开展低效建设用地有序腾退或实施空间置换,严控城镇发展区建设规模。2.3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分区133.1 产业空间布局3.2 村庄布局城乡联动143.1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一心一园,一轴一带,四区”的产业空间格局闫楼乡产业空间总体布局图一心:依托集镇区形成闫楼乡的产业综合发展中心一园:梧桐家居配套产业园一带:“田村一体”产村融合发展带一轴:镇村产业发展轴四区:产业综合8、服务区、特色种植农业发展区、种养结合农业发展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153.2村庄布局构建“1+4+13”的镇村体系规划镇村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心镇(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体系。4个中心村大付堂西村、东茨蓬村、薛店村、郭庄东村13个基层村汴寨村、陈集村、大付堂东村、北马庄村、高寺村、西茨蓬村、田庄村、元子村、小李庄村、郭庄中村、郭庄西村、王玉堂村、柳园村1个集镇区涉及大李东村、大李庄西村、宋庄村、东王庄村、肖庄村、闫北村、闫南村7个行政村构建均衡友好的生活圈体系在城镇建设区规划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重点配置社区服务中心、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开敞空间以及慢行系统。城镇生活圈构建服务半径适宜9、的乡村社区生活圈,辐射带动周边乡村,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生产需求,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乡村社区生活圈16保障体系4.1 道路交通规划4.2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4.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4 综合防灾设施规划4.5 景观风貌管控174.1道路交通规划优化区域交通、完善镇村公路体系乡域南侧新增沿黄高速,在南侧乡界与S216省道交汇处设置一处高速出入口。高速公路规划3处加油加气站 加油加气站构建乡域“三横五纵”干线公路网。三横:S218省道、X002县道、Y025-Y005乡道。五纵:S216省道、X051县道、Y005-Y025、Y038、Y026-Y022乡道。干线公路10、规划兰菏高铁,从乡域东部穿过,并加强沿线建设管控。铁路规划乡域综合交通规划图184.2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落实区域设施,完善镇村市政基础设施配套04.通信03.电力02.排水01.给水05.燃气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供水体系。改造提升闫楼供水厂,保留现状供水站。采用雨、污完全分流的排水体制。集镇区规划工业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规划以城乡生活圈为单元设置污水处理厂(站)。加快推进现代化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扩容改造现状110kV梧桐变电站。保留现状闫楼乡联通营业部及现状各类移动基站。规划保留闫楼乡现状邮政所,远期改造提升为邮政支局。每个乡村基础生活圈设置1个邮政物流服务网点。以11、位于谷营镇的西纳天然气门站为气源,生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辅。06.环卫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运行机制,对集镇区和各村垃圾进行收集、转运与处理。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194.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构建乡域“日常生活圈-基础生活圈-扩展生活圈”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均等化提高效率三级体系 撤销汴寨小学,原有学生并入大付堂小学,原汴寨小学旧址改造为汴寨村和陈集村新村委所在地,原汴寨村村委、陈集村村委旧址改为养老服务中心;撤销闫楼乡中心幼儿园、茨蓬民族幼儿园,根据需要改造为其他公共服务12、设施。对现状闫楼乡卫生院提质改造,提高其医疗保健的服务水平;规划新建医养结合新院区,新卫生院与敬老院迁入新院区,制定推进医养结合的工作计划,实现医疗和养老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在乡政府内设置综合文化站,结合村委会设置文化室 集镇区建设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中心 集镇区建设全民健身广场,乡域分级配置体育设施 改造提升现状闫楼乡敬老院、郭庄西村互助幸福院,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新院区项目。推进乡卫生院与敬老院“两院一体”发展模式,配套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打造乡域15分钟养老服务圈。20防洪排涝规划4.4 综合防灾设施规划规划闫楼乡集镇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按照十年一遇的排涝标准13、进行黄蔡河河道疏浚,建设排水涵、排涝泵站。人防规划集镇区重点地区新建工程必须按照规划要求建设人防工程在人流集散的大型商场、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处修建平战结合的掩蔽工事。消防规划闫楼乡应急救援中队负责整个乡域的消防任务。中心村庄设置消防点和消防水源,负责以该村为中心的乡村生活圈的消防任务。乡域内大型企业应自行组建专职消防队。抗震减灾规划闫楼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规划结合闫楼乡政府设立综合防灾应急指挥中心。214.4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全域全要素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依法依规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挖掘和保护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等不同时期14、的特色建(构)筑物,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严禁拆除和破坏历史建筑。构建自然与人文并重的文化空间格局梳理整合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依托黄河故道内丰富的林地自然景观,以黄河故道为廊,织补串联各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凸显自然之美,传承历史文脉。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重点落实曲江峰墓、武进士岳秀山故居、大李庄关帝庙、马庄秦家宅院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224.5 景观风貌管控形成“三带、三区”的景观风貌格局三带:沿S216、S218、菏兰高铁形成交通干线风貌景观带三区:现代城镇风貌区、传统农业风貌区、生态休闲风貌区 以集镇区为中心,包括城镇生活区及家居产业园15、区等。城镇生活区应注重融入现代城镇的时尚元素的同时保留古朴的乡村韵味,完善集镇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注重绿化景观设计,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产业园区应突出其木制品加工特色、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形成具有独特魅力和竞争力的家居产业集群。现代城镇风貌区 区域主要以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为主,包括农田、果园、林地等农业资源。该片区应强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保护并修复生态环境,打造一个集特色农业、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传统农业风貌区 区域以东茨蓬村为中心,以回族群众聚居为特色文化,保护和美化河流、湖泊,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和文化展览场所,打造16、出一个既保留传统回族文化风貌,又兼具现代生态休闲功能的特色区域。生态休闲风貌区23空间布局5.1 优化乡政府驻地空间结构5.2 打造便捷的交通系统5.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24构建“两心、两轴、四组团”的集镇区空间结构5.1优化乡政府驻地空间结构两心:规划以乡政府及其周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区域,形成乡镇级综合服务核心;南部产业片区依托综合指挥中心、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打造专注于产业升级、吸引优质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支持的产业服务核心。两轴:依托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形成的公共服务轴和生活服务轴。四组团:以集镇区干路划分形成的三个生活组团和南部产业组团。集镇区空间结构规划图255.2 打造便捷的交17、通系统延续十字形干路网骨架,形成“七横八纵”支路网体系干路:西大街、南北大街七横:府前街、振兴路、丰庆路、丰收路、民安路、纬一路、纬二路八纵:建设路、和美路、和谐路、安泰路、富强路、富民路、经一路、经二路停车:规划设置社会公共停车场3处。集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265.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保留集镇区现状中小学及幼儿园;撤销闫楼乡中心幼儿园。教育设施 乡政府内设置综合文化站,结合村委会设置文化室;改造闫楼乡中心幼儿园为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设施 结合乡政府南侧规划新建全民健身广场;结合各片区坑塘绿地设置活动场所。体育设施 规划保留现状闫楼乡卫生院,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其医疗保健的服务水平。18、规划新建医养结合新院区,新卫生院与敬老院迁入新院区。医疗卫生设施 规划保留现状闫楼乡敬老院,并完善配套内容,提高敬老院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新敬老院迁入医养结合新院区。社会福利设施27集约高效6.1 国土综合整治6.2 生态保护修复286.1 国土综合整治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将具有开发潜力的其他土地、裸土地,通过开挖平整、降坡等技术手段将其转变为具有耕地条件的耕地,实现耕地补充。农用地整治以补充耕地数量为基础,提高耕地质量为保障,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价值为核心,科学积极推进农用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按优先选择永久基本农田为重点区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远期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19、农田,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通过综合整治腾退村庄外围建设用地及低效闲置用地再利用等措施,用于保障新增宅基地、配套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和乡村振兴产业用地。29规划安排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以沟渠、国省道防护林带等为重点实施生态网络连通建设。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功能型转变,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对现有环村林地的保护,修复重要节点周边林带断点,加强低质低效林的提质改造,提升森林质量。推进农田防护林网完善和提升,生态廊道提质,构建平原生态绿网。实施森林抚育工程,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改善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现状,提升森林健康水平,提高森林质量20、,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规划安排水系联通建设工程和洪涝灾害防治工程通过加固堤防、疏浚河道等措施,提升现有沟渠的排洪除涝能力,推进河道清障、清淤疏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及人文景观工程等,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构建自然、稳定、健康的水系连通生态体系。规划安排闫楼乡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实施节水工程、非常规水源利用工程、水源置换工程、地下水回补工程、机电井封填工程等。强化节约用水,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积极落实地表水源置换工程等,规划水平年逐步退减深层承压水及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有所下降。6.2 生态保护修复30实施保障7.1 强化规划传导7.2 完善21、实施保障316.1 强化规划传导将乡域划分18个详细规划单元1个集镇区详细规划单元,14个实用性村庄规划单元,3个通则式村庄规划单元乡域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图326.2 完善实施保障统筹安排建设时序确定城镇规划的阶段性目标,逐步推进集镇区改造和建设,强化不同阶段城镇总体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衔接。强化乡镇工作领导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方式创新的乡镇领导集体,提高政府工作积极性,建立必要的联系沟通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落实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提高全社会对总体规划及实施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维护和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严格执行实施监督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平台,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