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扬州市邗江区长塘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案.pdf
下载文档
上传人:Le****97
编号:1347684
2025-04-08
63页
34.93MB
1、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保护发展规划文本文本图件图件【规划成果】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办事处2024年10月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4第 1 条 编制目的.4第 2 条 规划原则.4第 3 条 规划目标.4第 4 条 规划依据.4第 5 条 规划范围.5第 6 条 规划期限.6第 7 条 规划成果.6第 8 条 规划管理.6第二章第二章 传统村落价值评价传统村落价值评价.7第 9 条 传统特色.7第 10 条 价值评估.7第三章第三章 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保护2、规划.8第一节第一节 保护目标与策略保护目标与策略.8第 11 条 保护目标.8第 12 条 保护策略.8第二节第二节 保护内容与对象保护内容与对象.9第 13 条 保护对象.9第 14 条 保护内容.9第三节第三节 保护区划和控制要求保护区划和控制要求.9第 15 条 保护区划.9第 16 条 控制要求.10第四节第四节 传统建筑保护传统建筑保护.11第 17 条 传统建筑保护内容.11第 18 条 传统建筑保护措施.11第五节第五节 历史空间格局与环境要素保护历史空间格局与环境要素保护.11第 19 条 历史空间格局保护.11第 20 条 历史环境要素.12第六节第六节 传统风貌保护与控制3、要求传统风貌保护与控制要求.13第 21 条 建筑高度引导.13第 22 条 建筑风貌引导.13第七节第七节 现状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现状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14第 23 条 建筑整治措施.14第八节第八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5第 24 条 保护对象.15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第 25 条 保护措施.16第 26 条 利用措施.16第四章第四章 传统村落发展规划传统村落发展规划.17第一节第一节 村落发展定位村落发展定位.17第 27 条 村落规划定位.17第 28 条 产业发展引导.17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和用地规模人口和用地规模.18第4、 29 条 人口规模.18第 30 条 用地规模.18第三节第三节 用地功能规划用地功能规划.18第 31 条 功能结构.18第 32 条 土地利用规划.18第四节第四节 展示利用规划展示利用规划.18第 33 条 文化线路组织.18第 34 条 重要节点.18第五节第五节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9第 35 条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9第六节第六节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20第 36 条 道路系统.20第 37 条 停车设施.20第七节第七节 绿化景观规划绿化景观规划.21第 38 条 景观绿化.21第 39 条 植被选择.21第八节第八节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22第 45、0 条 给水工程规划.22第 41 条 排水(雨污)工程规划.22第 42 条 电力工程规划.23第 43 条 通信工程规划.24第 44 条 燃气工程规划.24第 45 条 环卫工程规划.24第九节第九节 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规划.25第 46 条 抗震规划.25第 47 条 消防规划.25第 48 条 防洪规划.25第五章第五章 规划实施策略和保障机制规划实施策略和保障机制.26第一节第一节 实施保障机制实施保障机制.26第 49 条 加强组织领导.26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3第 50 条 严格规划实施.26第 51 条 制定法规政策.26第 52 条 保6、障资金投入.26第 53 条 加大技术支持.27第 54 条 鼓励公众参与.27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实施时序及近远期实施项目规划实施时序及近远期实施项目.27第 55 条 规实施时序.27第 56 条 近远期实施项目.27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4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第 1 条条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为加强对高庄组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彰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促进高庄组传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第第 2 条条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1、保护历史载体的真实性;2、保护村落风貌7、的完整性;3、注重保护措施的适应性;4、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性;5、注重与区域的协调性。第第 3 条条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1、深入挖掘并继承发扬高庄组村落传统文化,科学有效地保护村落历史文化遗存、发展脉络与空间格局。2、融入区域发展,促进村落及周边环境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利用,实现村落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3、保障村民的生活需求,完善村落各项配套设施,改善村落人居环境,塑造特色风貌。4、赓续传承地域内樱花、琴筝、木雕等特色文化产业,实现特色文化产业的持续稳健发展。第第 4 条条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8、物保护法(2024 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年)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5(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正)(5)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9 年修正)(6)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2017 年修订)(7)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3 年修订)(8)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2017 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 年)(10)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 年修正)2、政策文件、政策文件(1)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 年 9 9、月)(2)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022 年 4 月)(3)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自然资发2021 41 号)3、技术规范和标准、技术规范和标准(1)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3130 号)(2)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导则(苏建函规2014453号)4、相关规划、相关规划(1)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2)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镇村布局规划(2023 版)(3)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村庄规划(2021-2035)(4)甘泉街道长塘村特色田10、园乡村建设规划第第 5 条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以高庄组自然村作为传统村落规划范围,将高庄组及其选址起源密切相关的周边纵横交错的道路体系、农业空间等空间环境要素进行全面、完整的保护。东至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高庄组东侧村庄道路,西至扬长路、甘古路,南至樱花大道,北至长塘路、甘泉影视基地/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北侧,用地总面积约为95.0 公顷。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6第第 6 条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近期:20242025 年;远期:20262035 年。第第 7 条条 规划成果规划成果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定效力。第第 8 11、条条 规划管理规划管理本规划经扬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在本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本规划。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7第二章第二章 传统村落价值评价传统村落价值评价第第 9 条条 传统特色传统特色1、自然和谐的空间布局自然和谐的空间布局村庄沿道路组团状布局,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住宅与沟渠水塘等自然景观有机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理念。2、多元融合的建筑风貌多元融合的建筑风貌村庄的乡土建筑不仅展现了扬州本地的建筑特色,还融合了徽派、苏派、晋12、派等园林建筑的原真性元素,形成了多元融合、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传统。3、丰富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村庄拥有红色文化、琴筝文化以及传统木雕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村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第第 10 条条 价值评估价值评估1、生态建筑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生态建筑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保护自然景观和建筑风貌,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村落经济繁荣。2、文化遗产的活化教育价值文化遗产的活化教育价值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和红色教育,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旅游。3、生产生活设施的现代化提升价值生产生活设施的现代化提升价值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促进村落全面发展13、。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8第三章第三章 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保护规划第一节第一节保护目标与策略保护目标与策略第第 11 条条 保护目标保护目标1、保护真实的文化遗存、特色景观风貌及其相关自然环境,作为高庄组独特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2、保护并发掘高庄组的传统文化及其乡土特色,延续地域传统风貌,强调乡土特征的延续。3、协调建筑遗存、文物保护与村庄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下,优化完善旅游、用地、交通、市政等内容,积极恢复乡村活力。第第 12 条条 保护策略保护策略1 1、生态与建筑保护、生态与建筑保护强化自然景观和建筑风貌的保护,制定14、严格的保护规划,防止建设性破坏。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进行修缮,保持建筑原貌和生态平衡。2 2、文化遗产活化文化遗产活化挖掘和整理文化遗产,举办文化节庆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课程,增强村民和游客的文化认同。3 3、设施与服务提升设施与服务提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村民和游客的需求。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智慧旅游系统,提升村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4 4、社区参与与自治社区参与与自治鼓励村民参与村落保护与发展,建立自治组织,共同维护村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村民的保护意识和技能,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15、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9第二节第二节保护内容与对象保护内容与对象第第 13 条条 保护对象保护对象高庄组保护对象分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包括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历史环境要素、传统建筑、传统技艺、节日庆典、村庄文化。第第 14 条条 保护内容保护内容表表 3-13-1 保护对象和内容一览表保护对象和内容一览表保护对象保护对象保护内容保护内容物质文物质文化遗产化遗产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1、保护齐眉路、天使路十字空间建筑分布,保护陈园江南风格的古典园林布局。2、保护重要空间节点陈园、琴筝文化产业园、甘泉影视基地、善缘木雕大师工作室、古法木榨非遗展示馆。3、保持齐眉路、天使路、长塘路16、邂逅路的尺度、界面风貌等。4、保持水系坑塘、空间尺度,严格控制水系坑塘周边的建设活动并禁止侵占水系坑塘行为,保持水系体系的完整性。5、保持园地、林地的布局与形态,不得侵占。延续并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樱花等)。历史环境要素古树 4 棵(古银杏一对,百年紫薇树,百年罗汉松),古牌坊 2 座(明代石牌坊、陈园北门牌坊),古桥 1 座(宋代拱桥),古井 1 座。传统建筑约 20 处。(陈园内阆苑、高翔故居、“盐商遗梦”实体生活博物馆、扬州小宏村等,善缘木雕大师工作室,传统民居等)。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文化遗产产传统技艺木雕,古法木榨。节日庆典长塘村樱花节村庄文化红色文化,琴筝文化。第三节第三节保护区划和17、控制要求保护区划和控制要求第第 15 条条 保护区划保护区划保护范围包括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1 1、核心保护范围、核心保护范围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0规划将与村落起源密切相关,选址和历史格局保存相对完整的游园广场、街巷格局、古桥、传统建筑等历史环境要素相对集中的区域划定为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包含陈园及高庄组,东至齐眉路、西至陈园西侧水系、南至天使路、北至陈园北门道路,总面积约 7.00 公顷。2、建设控制地带2、建设控制地带保护长塘村高庄组村落整体的景观环境,考虑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划定一定区域作为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齐眉路、规划范围界,18、西至邂逅路,南至樱花大道,北至长塘路、天使路庄台线北侧,总面积约 36.80 公顷。3、风貌协调区3、风貌协调区保护长塘村高庄组周边区域的风貌协调性,考虑将规划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外区域作为风貌协调区,总面积约 51.20 公顷。第第 16 条 控制要求条 控制要求1、核心保护范围控制要求1、核心保护范围控制要求核心保护范围内应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传统街巷,历史水系等。在核心保护范围边界分别设置界桩和保护标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允许按照保护规划进行必要的拆除和新建、扩建项目。除规划确定的拆除建筑以外,拆除保护名录之外其它建、构筑物应报请上级住房和城乡建19、设部门批准。2、建设控制地带控制要求2、建设控制地带控制要求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村庄建设用地,应按本规划控制新建和已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性质、建筑高度、色彩及风格等。严格按照保护规划进行各项建设活动,且功能应与村庄传统生活与文化展示相适应。同时遵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提出的空间格局、用地功能和建筑风貌控制要求。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以管控水田景观、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环境生态为主,应遵循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永久基本农田,以及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区等各类规划分区的管控要求,应对重要自然与景观元素,如河塘水系、农田等予以重点保护,不宜改变20、地形地貌与破坏自然景观。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13 3、风貌协调区控制要求、风貌协调区控制要求风貌协调区内各项建设活动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新建或改造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包括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与周边水绿景观、传统建筑、古树名木等自然和人文要素的融合。风貌协调区控制要求对传统村落的整体布局、空间形态、历史文化要素等进行有效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建设性破坏。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方案,确保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节第四节传统建筑保护传统建筑保护第第 17 条条 传统建筑保护内容传统建筑保护内容规划将采用传21、统结构形式、工艺、材料,保存较为完整,能够反映地方特征的建筑列为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共 20 处,主要分布在陈园、善缘。第第 18 条条 传统建筑保护措施传统建筑保护措施对保存状况较差的规划控制建筑应依据传统风貌,尽量采取原材料、原工艺进行整体维修、改善,严禁除维修、改善以外的改造、新建工程。对保存状况较好的规划控制建筑应采取保养维护监测措施,防止新的破坏发生。第五节第五节历史空间格局与环境要素保护历史空间格局与环境要素保护第第 19 条条 历史空间格局保护历史空间格局保护1 1、自然环境格局、自然环境格局保护内容:保持水系坑塘、空间尺度,严格控制水系坑塘周边的建设活动并禁止侵占水系坑塘行为,保22、持水系体系的完整性。保持园地、林地的布局与形态,不得侵占。延续并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樱花等)。保护措施:尊重现状地形和肌理,严格控制村落周边土地的建设与开发,禁止进行大规模的用平整,不得随意破坏周边地形环境。村落建设用地以外的农田区域应控制建设,保护水体环境,保持田园景观风貌,并通过景观设计规范引导农业景观种植,美化优化田园空间。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2保持沿河生态河岸及水面完整,不得随意开挖取直,破坏村落周边传统形态。保持村落范围内水塘现有规模与形式,不得随意填埋、扩建与改造;保持滨水开敞空间,严格控制规划范围内滨水区域的新增建设活动。整治驳岸,宜使用传统驳23、岸形式,选用乡土水生植物,并持续改善水质。2 2、村落空间格局村落空间格局保护内容:保持齐眉路、天使路十字空间建筑分布,保护陈园江南风格的古典园林布局。保护重要空间节点陈园、琴筝文化产业园、甘泉影视基地、善缘木雕大师工作室、古法木榨非遗展示馆等。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的相关规定,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不得进行任何破坏或影响的活动。拆除或整治严重影响村落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的建筑,并对沿街肌理缺失的地段采取传统空间组织方式进行修补。3 3、街巷格局街巷格局保护内容:保护并延续以齐眉路、天使路十字街为骨架的空间布局。保护措施:原则上不得拓宽或侵占,并保护其走向、肌理、尺度和界面24、风貌并恢复历史路名和街巷铺装,保持两侧建筑立面的延续性,可在现有基础上适当优化调整商业界面和居住界面风貌,延续传风貌特征。因后期建设,导致路面铺装或街巷风貌受到破坏的,应依照其原走势、空间尺度、铺装材质与形式修复其原貌。第第 20 条条 历史环境要素历史环境要素1 1、保护对象保护对象保护对象主要为古树 4 棵(古银杏一对、百年紫薇树、百年罗汉松),古牌坊 2 座(明代石牌坊、陈园北门牌坊),古桥 1 座(宋代拱桥),古井 1 座。表表 3-23-2 历史环境要素统计表历史环境要素统计表名称名称年代年代位置位置现状情况现状情况古银杏一对明代陈园保护使用良好百年紫薇树树龄约 100 年陈园百年罗25、汉松树龄约 100 年陈园明代石牌坊清代陈园陈园北门牌坊近代陈园北门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3宋代拱桥宋代陈园古井清代陈园2 2、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古树:对老树进行挂牌保护,设置保护标识,并配以文字说明;应定期进行养护,严禁砍伐破坏;结合古树,整合周边空间,布置开敞空间。牌坊、古桥、古井:实施就地保护,设置相应的标识说明并展示其历史价值。第六节第六节传统风貌保护与控制要求传统风貌保护与控制要求第第 21 条条 建筑高度引导建筑高度引导以保护与延续发展的视角控制村落内建筑高度。村落内现有建筑维持原高并结合村庄形态演变过程以及功能定位制定新建、改建建筑的控制要求。26、规划将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划定为高度控制区,将保护范围外围区域划定为高度协调区。1 1、高度控制、高度控制区区区即高度控制区,控制新建、改建建筑不超过两层,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7.2 米以下。2 2、高度控制、高度控制区区区即高度协调区,控制新建、改建建筑层数以两层为主,三层以上建筑占地面积不得超过 6%。新建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 9.0 米以下。河岸边建筑高度不超过两层。第第 22 条条 建筑风貌引导建筑风貌引导规划范围内建筑风貌按照“风貌控制区、风貌协调区”两个圈层进行分区、分级引导。规划将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划定为传统风貌控制区,将保护范围外围区域划定为传统风貌协调区,进行分区控制。1 1、传统风貌27、控制区、传统风貌控制区以核心保护区为主,严格控制建筑色彩、风格、体量、材料、界面等。引导水晶老街逐步恢复传统商业界面,塑造为展示传统建筑风貌的特色区域。2 2、传统风貌协调区、传统风貌协调区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控制建筑风貌与保护区内相协调。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4表表 3-33-3 建筑风貌控制引导表建筑风貌控制引导表引导类型引导类型传统风貌控制区传统风貌控制区传统风貌协调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建筑体量建筑体量以传统建筑体量为依据,不得建设大开间或进深的建筑。符合村庄建筑体量,避免新增大体量厂房等建筑。屋面采用传统双坡屋顶。不采用色鲜艳、高反光的屋面瓦。色彩以传28、统的灰色系为主色调,以棕色、褐色为补充不得采用釉面砖、高光金属板、琉璃瓦等高光及色彩鲜艳的外装饰材料。风格鼓励并倡导采用传统建筑中砖砌形式及门头、窗檐等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元素。不得采用纯欧式等外来建筑形式,要与传统风貌相协调。材料采用青砖、小青瓦等传统材料。不得采用高光或色彩鲜艳的现代材料。街巷界面居住界面采用传统建筑院墙围合形式;商业界面保持并延续传统商业界面。商业界面以传统商业界面特征为依据,并通过现代材料予以创意表达,与传统风貌控制区内商业界面的风貌协调。第七节第七节现状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现状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第第 23 条条 建筑整治措施建筑整治措施根据现状建筑保存状况,进行分类保护。规29、划重点保护传统建筑,并通过色彩、材料、体量、屋顶形式等方面的控制与引导一般建筑,以延续并恢复高庄组传统建筑风貌。整治措施主要包括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和拆除五个措施。1、修缮、修缮主要针对风貌优良但质量一般的传统建筑。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不得任意改建、扩建。对传统建筑采取保护措施,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等。2、改善、改善主要针对一般建筑中与传统风貌协调、建筑质量尚可的,要保持外观风貌特征,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其内部允许进行整治和更新,以改善居住、使用条件。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30、153、保留、保留主要针对风貌优良或协调且质量好的建筑,可予以保留。建筑外观风貌不得擅 自改变,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可根据使用要求做相应改动。4、整治改造、整治改造主要针对一般建筑中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建筑质量尚可的建筑,采取改变立面材料、颜色、装饰等非结构性的整修措施,或采取降层、局部拆除等结构性改造措施,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5、拆除、拆除主要针对一般建筑物中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筑质量很差的,且整修与改造都不能处理好与历史风貌冲突的矛盾,就应该采用拆除的方式。短期内无法拆除的,可暂时维持现状,等条件成熟时拆除。表表 3-43-4 建筑分类与整治一览表建筑分类与整治一览表整治模式整治模式建筑基31、地面积()建筑基地面积()占比占比修缮771010.27%改善1282017.07%保留850011.32%整治改造3992753.17%拆除61408.18%合计75097100.00%第八节第八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第 24 条条 保护对象保护对象保护对象包括传统技艺、节日庆典、村庄文化三大类。表表 3-53-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序号序号类别类别名称名称1传统技艺木雕技艺2古法榨油技艺3节日庆典长塘村樱花节4村庄文化红色文化5琴筝文化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6第第 25 条条 保护措施保护措施(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32、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扬州市、邗江区等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对列入保护名录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研究和传承。(2)进一步开展普查和研究工作,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挖掘长塘村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并加以扶持和宣传。(3)结合现有建筑及环境的修缮整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如建筑空间利用、历史场所恢复、铭牌展示等方式。第第 26 条条 利用措施利用措施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载体,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诸如演出、手工作坊展示、商业文化展示、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1)在整合完善现有民俗活动基础上,继续宣传民间艺术和33、保护其文化价值。在长塘村继续开展与樱花相关的文化活动,鼓励演出团体和村民定期排练、表演。(2)深入挖掘并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用现状建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鼓励、倡导年轻人拜师学艺,传承并展示传统技艺。(3)推动传统手工艺、传统商业、传统种植业等产品的创意性研发。(4)利用主要道路、街巷两侧商铺,鼓励发展传统特色餐饮及传统手工业商业,展示传统文化。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7第四章第四章 传统村落发展规划传统村落发展规划第一节第一节村落发展定位村落发展定位第第 27 条条 村落规划定位村落规划定位总体定位:琴樱筝影,闲居山林。以樱花、琴筝、影视34、和乡村旅游为基础,打造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特色田园乡村,创成扬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基于上位规划及相关要求,结合长塘村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及田园风光特色,以樱花、琴筝和影视制作核心主题,打造功能复合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成为扬州市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将长塘村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琴筝产业文化小镇、江苏省主题鲜明的影视基地和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樱花文化体验区。第第 28 条条 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发展引导1 1、全国一流的琴筝产业文化小镇全国一流的琴筝产业文化小镇以琴筝文化和产业为先导,以乐器产业的人才、技术、市场等传统积累为依托,集聚、整合、招引、培育国内外知名琴筝和乐器企业,建设集研发、产销、培训等于一35、体的、国内一流的琴筝产业高地和文化旅游小镇。2 2、江苏省主题鲜明的影视基地江苏省主题鲜明的影视基地依托甘泉影视基地现有基础,引进光线传媒打造扬州影视外景基地,重点构建军事主题外景地,兼顾影视制作、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军训等多重功能。3 3、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樱花文化体验区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樱花文化体验区依托现有樱花种植基地,引进樱花优良品种;形成以樱花观赏、婚庆为延伸,同时对樱花、樱叶二次加工,开发樱花果酱、月饼、冰激凌等食品;讲好樱花的故事,打好樱花品牌;打造成集种植、观赏、休闲于一体的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樱花文化体验区。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8第二节第二节36、人口和用地规模人口和用地规模第第 29 条条 人口规模人口规模至规划期末人口基本保持不变。第第 30 条条 用地规模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95.0 公顷。第三节第三节用地功能规划用地功能规划第第 31 条条 功能结构功能结构规划村落功能结构为“一心,一主轴,一次轴,五片区”。“一心”为公共服务核心。“一主轴”为沿天使路发展主轴。“一次轴”为沿齐眉路发展次轴。“五片区”分别为爱情乡村文化区、琴筝文化创意区、田园乡村体验区、婚庆文化创意区、影像文化创意区。第第 32 条条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落实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村庄规划(2021-2035)用地布局。第四节第四节展示利用规划展示利用规37、划第第 33 条条 文化线路组织文化线路组织规划依托现有路网,充分利用现有人文资源,结合爱情小镇游客服务中心、陈园、十方街村落、琴筝文化产业园、千亩田园樱花园等设置文化展示路线,体现传统村落内的重要文化节点,体验村庄特色文化。第第 34 条条 重要节点重要节点1 1、爱情小镇游客服务中心爱情小镇游客服务中心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19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提供爱情小镇天使城区域内的各项服务,配套会议展厅,游客接待,餐厅等服务,同时配套公共生态停车场。2 2、琴筝文化产业园琴筝文化产业园以“优雅甘泉”为品牌形象依托扬州琴筝的产业基础,植入扬州非遗文化因素,以琴会友、以琴38、结缘、以琴动人,形成琴筝产品研发、生产、展销、培训、演艺、主题游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和全国知名的“文化深度旅游胜地”。3 3、十方街村落十方街村落十方街村落街景综合整治采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运用借景、漏景和对景的景观手法,合理布局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中注重师法自然的原则,并且结合甘泉镇的历史遗存再现乡村街景风貌。4 4、陈园陈园长塘村在陈园内恢复了高翔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所,院内假山环水而铸,碧水洞天,房屋居室的布置都是明清旧物,且按清代文人的生活习俗复原。村庄内非遗文化浓厚,现有三位非遗传承人,木雕大师周善生,琴筝大师贾洪流、田步高。5 5、伊甸圣苑伊甸圣苑以伊甸圣苑为婚纱摄影外景地深入39、挖掘中外传世爱情故事文化内涵,全景展现多民族的婚庆礼仪。打破传统的静态的、阅读式的表现方式,既再现传世爱情故事、体味各种婚庆礼仪文化内涵,又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时尚需求。实现东西交汇、古今交融。打造区别于景区、博物馆式的、具有创新体验的、全新的“爱情圣地”。6 6、千亩田园樱花园、千亩田园樱花园樱花林是本地着力打造田园新旅游方向,樱花结合田园为了凸显自然风光、增加与自然的互动,在樱花林里设立观赏道路,形成动静结合的观光路线。区别于其他类似主融的樱花观黄,在垂直空间上可将玻璃体以多样的方式垒起,丰富观光体验,契合周边爱情小镇,营造浪漫旅游空间,打造爆点田园旅游区域。第五节第五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0、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第 35 条条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总体目标:提升公共服务,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0执行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镇村布局规划(2023 版)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并且依照长塘村特色引导配套,建议远期增加村史馆、乡村文化礼堂、生产服务设施及旅游综合服务驿站等。第六节第六节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第第 36 条条 道路系统道路系统规划延续高庄组传统村落的交通道路体系,在原有村落道路网络上构建完善的交通系统,包括对外交通、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慢行步道。1 1、对外交通、对外交通村庄主要通过公瓜路与外界联系。2 2、主要41、道路、主要道路规划主要道路有长塘路、樱花大道和甘古路。3 3、次要道路、次要道路次要道路有张庄路、邂逅路、齐眉路和扬长路等。4 4、慢行步道慢行步道规划在各重要节点空间内规划慢行步道,节点直接进行串联形成环路。表表 4-14-1 规划道路一览表规划道路一览表等级等级道路名称道路名称宽度宽度路面材料路面材料对外交通公瓜路12.0沥青主要交通长塘路9.0沥青樱花大道6.0沥青甘古路7.0沥青次要道路张庄路5.5沥青邂逅路3.0沥青齐眉路5.0沥青扬长路4.0水泥慢行步道/2.5压花混凝土第第 37 条条 停车设施停车设施在满足高庄组保护发展规划和各专业技术规范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基本保留原有村落道路42、网络,引导机动车在村庄外部通行及停放,传统街巷内限制机动车通行,以步行交通为主,减少对村庄居民的干扰。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1第七节第七节绿化景观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第第 38 条条 景观绿化景观绿化1 1、道路景观绿化、道路景观绿化保留传统街巷景观轴,通过对街巷的植物造景的统一协调等手法,展现历史风貌。2 2、宅旁与庭院绿化、宅旁与庭院绿化引导居民对民居宅旁和内部庭院进行绿化景观提升,提倡居民对各自的庭院和宅前屋后进行自赏绿化布置、果蔬种植。3 3、滨水景观绿化、滨水景观绿化结合坑塘水系,对滨水节点和驳岸滨水绿地进行整理,保持景观视廊,保持村内滨水空间的传统尺43、度,增补滨水植被,植物种植上保证面向水体的开敞视线。4 4、田园景观绿化、田园景观绿化引导居民对民居宅旁和村庄内部一些田园进行绿化景观提升,采用竹篱笆围合田园边界,展示田园特色风貌。5 5、节点绿化、节点绿化结合村落出入口、公共活动空间等处形成重要景观节点空间,以建筑、绿化、小品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景观和活动节点。第第 39 条条 植被选择植被选择绿化树种宜选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经济性、易生长、抗病害、生态效应好的乡土树种,适当增加色叶树种比例。花灌木:云南黄馨、南天竹、绣线菊、枸骨、法国冬青、火棘、茶梅、毛鹃、八仙花、丰花月季等。乔木:栾树、无患子、榔榆、五角枫、枫香、朴树、苦棟、银杏、合欢、乌44、柏、枇杷等。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2第八节第八节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第第 40 条条 给水工程规划给水工程规划1 1、给水水源、给水水源采用区域供水,水源引自甘泉街道区域供水管。2 2、水量预测、水量预测规划村民用水指标取 100 升/人日,日变化系数取 1.6,管网漏损水量按照用水量的 10%计,远期旅游产业发展用水量按照村庄用水量 10%估算。3 3、管网规划、管网规划规划完善村庄内给水主管,形成环状给水主管,管径 DN100;其他道路布置支管、接户管,管径为 DN32DN80。管材采用 PE 管,敷设位置为路东和路南,规划干管管顶覆土厚度人行道下不45、小于 0.6 米,车行道下不小于 0.7 米,市政消火栓按照 120 米间距设置。4 4、水质水压、水质水压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的有关规定。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最小服务水头的要求,单层建筑可按10 米计算,二层为 12 米,二层以上建筑每增加一层,水头应增加 4 米。第第 41 条条 排水(雨污)工程规划排水(雨污)工程规划1 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规划村庄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2 2、污水处理模式、污水处理模式规划采用“相对集中处理”的模式,按照道路、水系划分多个污水收集处理区域。3 3、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保留现46、状污水处理设施,对该污水设施进行调试维护及必要的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3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排至周边流动水体,尾水排放执行江苏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3462-2020)。4 4、污水管网及设施、污水管网及设施规划干管和支管布置在村庄主、次道路上,管径为 DN200300,污水管位置原则为路西或路北;污水管接户管布置在宅前屋后,管径为 DN200。5 5、雨水排水、雨水排水规划雨水通过植草沟或雨水盖板渠就近排至水体。6 6、雨水工程标准、雨水工程标准雨水量按扬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其中管渠设计重现期 47、P-1 年,地面汇水时间 t=5 分钟。7 7、雨水管渠、雨水管渠由于村落内部空间紧凑,不适合修建大型管渠,通过修整居民房前屋后空地的竖向达到雨水排除的效果,并在低洼处修建排水边沟或植草浅沟,使雨水汇集后就近排入水体;排水边沟采用路边浅沟形式,排水纵坡不小于 0.3%。植草浅沟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8 8、雨水利用、雨水利用鼓励村民使用雨水罐,收集屋面、庭院雨水,用于冲厕、浇灌屋前菜地等。在低洼处设置雨水花园,增大雨水调蓄和土壤入渗。第第 42 条条 电力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1 1、高压电力设施、高压电力设施依据上位规划保留现状 220kV 架空电力线。2 2、电源、电源村庄电源引自镇区供电48、线路。3 3、电力杆线整治、电力杆线整治规划村内架空杆线以整治为主,更换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架空线,并对村庄核心区域位于路中线杆、跨越房屋线路等进行电力杆线改造,减少线路交叉和跨越民宅等情形。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4第第 43 条条 通信工程规划通信工程规划1 1、通信设施、通信设施规划保留现状通信交换箱,并在村庄中部结合公共建筑设置 1 处邮政代办点,设置智能快递柜,为全村提供邮政、快递服务。2 2、杆线整治、杆线整治近期以现状架空线为主,杆线排列整齐,尽量沿道路一侧架设。对现有杆线进行评估,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杆线;梳理杆线,减少线路交叉和跨越民宅等情形49、;拆除多余电线杆、通信杆,推行共杆架设。第第 44 条条 燃气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1 1、能源结构、能源结构近期以电能、罐装液化气为主,远期共享集中居住区燃气设施,适时接入管道天然气。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村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2 2、管网规划、管网规划村内采用低压供气,低压燃气管道主管径为 DN80;宅前道路布置燃气接户管,管径为 DN40。低压燃气管道采用聚乙烯燃气用塑料管(PE 管)。原则上敷设在道路西(或北)侧的人行道下,根据用户分布预留过路管。第第 45 条条 环卫工程规划环卫工程规划1 1、收运方式、收运方式采用“四分法”实施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及50、其他垃圾。易腐垃圾当天及时送至资源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其他垃圾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日产日清;有害垃圾采用预约收集模式送至镇/街道归集点进行归集;可回收物设置单独收运渠道,定期由专门车辆转运至可回收物分拣中心。2 2、环卫设施规划、环卫设施规划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5每户均配置户用易腐垃圾及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沿主要道路两侧设置分类垃圾桶(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 70 米。3 3、公共厕所、公共厕所/无害化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所规划公共厕所按照不低于二类公厕标准改造提升,污水接入室外污水管网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规划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 100%。51、村民厕所污水首先排入室外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或回田。第九节第九节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规划第第 46 条条 抗震规划抗震规划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抗震烈度等级 7 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规划在绿地、广场及开阔空间设置防灾避灾场所,并以主要道路作为疏散通道。第第 47 条条 消防规划消防规划长塘村消防主要依托甘泉街道消防站,规划在村庄自建义务消防队,新建 1处微型消防站,配备可移动消防水泵、灭火器等作为村庄消防设施。主要给水主干管网成环状分布且管径不小于 DN100,村庄可采用给水管网作为消防水源,结合52、给水干管设置消火栓;规划在村庄中部靠近河塘区域,设置消防取水口,局部采用天然水体作为消防水源。第第 48 条条 防洪规划防洪规划规划防洪标准为 30 年一遇。规划对村庄周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保障河道的行洪断面;排涝标准为 10 年一遇,同时依托沿村落主要道路修建排水边沟与植草沟,提高排涝能力。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6第五章第五章 规划实施策略和保障机制规划实施策略和保障机制第一节第一节实施保障机制实施保障机制第第 49 条条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设置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才,组织协调规划、建设、文物等多部门,各司其职,相互推动,保证规划的53、实施管理。第第 50 条条 严格规划实施严格规划实施1、本规划是村落保护与建设的依据,一经审批,应严格执行。村落内的各项建设和建筑整治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并依法办理相关规划审批手续。市、县(市)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对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应当严肃查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建立监督机制,监测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实现各项保护要求和规划目标。在今后编制或进一步修订高庄组其它相关规划时,要把本保护规划作为规划依据之一。第第 51 条条 制定法规政策制定法规政策出台为实施古村保护配套的相应政策、法规,如人口政策、房屋政策、税收政策等,并严格规54、定奖励和惩罚的措施。第第 52 条条 保障资金投入保障资金投入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2、利用多渠道筹措保护经费,增加资金保证。包括各级政府专项资金,门票收入,以及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公益性捐赠资金等。3、以政府政策引导为主,以明确的产权关系为基础,采用多种开发运营模式,鼓励开展各种不违背传统村落保护原则的经济活动,加强培养村庄自我保护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7与更新能力,提高村落保护资金的支付能力。第第 53 条条 加大技术支持加大技55、术支持1、引进专业人才与培训本地人才相结合,积极对文物保护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2、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制度,确定一名专家参与设计方案审查和施工现场指导。3、传统村落内的后续规划、建筑设计应当由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专业单位承担,由具有经验的单位和技术人员负责施工,并采用相匹配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第第 54 条条 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2、鼓励村民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规划尊重村民意愿,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村民在村落保护和发展中的积极性。3、将传统村落保护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发动村民主动参与和监督保护工作;鼓励村民参与旅游服务56、,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第二节第二节规划实施时序及近远期实施项目规划实施时序及近远期实施项目第第 55 条条 规实施时序规实施时序(1)遵循“全面规划,分期实施,保护先行,旅游跟进”的原则,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建设工作。(2)根据村落现状实际情况,近期建设为 2024-2025 年,远期为 2026-2035年。第第 56 条条 近远期实施项目近远期实施项目规划分两期实施,近期实施以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为重点,远期以规划范围内其他区域为重点。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文本28表表 5-15-1 长塘村高庄组传统村落近期实施项目列表长塘村高庄组传57、统村落近期实施项目列表项目项目类别类别项目项目名称名称资金估算资金估算(万元)(万元)实施实施内容内容实施计划实施计划保护保护项目项目陈园保护项目150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修缮,环境提升近期传统村落保护项目50核心保护范围内道路街巷、绿化景观提升近期传统建筑保护项目50规划范围内传统建筑及周边环境提升远期整治整治项目项目农房整治项目100规划范围内部分需修饰的民居远期公共设施增补项目30核心保护范围内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等场所改造近期图件图纸目录图纸目录1.区位图2.传统村落规划范围图3.村落历史格局演变图4.村落传统资源分布图5.土地利用现状图6.道路交通现状图7.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图8.建筑层数分析图9.建筑年代分析图10.建筑质量分析图11.建筑风貌分析图12.建筑功能分析图13.保护界限区划图14.空间格局保护规划图15.建筑高度控制图16.建筑风貌控制图17.建筑保护与整治规划图18.土地利用规划图19.规划总平图20.道路交通规划图2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22.展示利用规划图23.给水工程规划图24.污水工程规划图25.雨水工程规划图26.电力工程规划图27.通信工程规划图28.燃气工程规划图29.照明工程规划图30.环卫工程规划图31.综合防灾工程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