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2021-2035年)(192页).pdf
下载文档
上传人:Le****97
编号:1309027
2025-02-16
192页
57.89MB
1、总体规划修编【定 稿】2021.11喀纳斯旅游区(2021-2035)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2021-2035)成果阶段成果阶段:定 稿编制时间编制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委托单位委托单位: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编制单位编制单位: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新空间(中国)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组组长课题组组长:保继刚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专家委员会委员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Hans2、 C.Jacobsen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少峰院长、董事长刘海涛执行院长、总规划师史甜甜副教授、博士徐骋总建筑师陈苑仪博士研究生唐春花主任策划师、硕士罗尚熹主任规划师、硕士赵晶主任设计师、硕士严放副主任策划师、硕士周麒策划师、硕士庞清云硕士研究生张若曦硕士研究生向凯婷硕士研究生部门修改意见修订回应阿勒泰地区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营销方面,旅游业态方面要突出重点,20个组团中,每个组团要有特点和重点,还要有品牌。规划分别根据20个组团的旅游资源提出不同的开发思路,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详见第七章第四节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为缓解交通拥3、堵,建议对近期比较急需提升的道路等级的项目做为重点内容进行规划。在投资估算章节中已明确了道路等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分期建设任务。在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2021-2035)中关于提升核心景区景点论述中,建议将黑流滩作为一个提升的核心景点并再往南进一步进行规划。规划将黑流滩作为喀纳斯旅游区的南部门户进行打造,通过S232向南与冲乎尔、乔巴特水库联动发展,明确了开发思路和建设项目,详见P77黑流滩组团提升项目。增加水资源供给现状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的论述,预留能源通道。已采纳。规划已对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详见P42;水资源供给现状和能源通道详见第十二章基础设施规划。关于规划的名称方面建议进行修改,涉4、及到喀纳斯规划的都统一不再使用“大”字。已采纳。阿勒泰地区交通运输局P116页公路网布规划中建议补充规划拟建贾登峪至黄花谷至海流滩项目。起点位于贾登峪岔口处,接S232线K33+000处,终点接S232线海流滩检查站,路线总体走向自北向南,全长约50公里。本项目连接贾登峪与海流滩,起、终点均接S232线,规划与S232线构成上、下行分离的闭合环线。已采纳,相应文字已修改。详见P117公路网布局规划。P119页中线:布尔津-冲乎尔-黑流滩-阿贡盖提-贾登峪,建议节点从贾登峪延伸至喀纳斯。未采纳,考虑生态环境及交通条件的制约,贾登峪至喀纳斯段禁止自驾车进入。P141页重点项目投资估算表中公路交通设5、施建议补充G681(S252)禾木喀纳斯-阿勒泰,三级公路,208公里,总投资约31.3亿元,计划建设年限2021-2025。已采纳,重点项目投资估算已修改。详见P172投资估算。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定稿修订说明部门修改意见修订回应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规划执行偏差与遗留问题中:“问题1”建议修改为“贾登峪游客服务中、贾登峪集散中心、哈纳斯下湖口区和禾木区域的平衡协调未能实现”;“问题2”建议修改为“空间组织存在拥堵点,重点在阿禾公路入口至贾登峪和黑流滩公安检查站均为单线,且配套的停车场设施严重不足,急需打通贾登峪至禾木吉克普林的堵点”;“问题5”建议修改为“社区深度可持续参与还未形成,个别6、点位旅游商业化加重,如禾木古村落。”;“问题6”建议修改为“景林景牧矛盾和行政区划矛盾仍长期存在,边境管理、社会事业、乡村振兴等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已采纳。详见P11。“大喀纳斯旅游区旅游总体空间结构”中建议取消“北部门户吉克普林,”因已有托勒海特门户,建议增加“南部门户黑流滩”。已采纳。详见第七章空间布局规划。“开发提升一批核心景区景点”中的“黑流滩提升组团项目”篇章中增加居民住宅、保障性住房、商业地产、冷链物流、交通航空物流等用地设置。已采纳。详见P77黑流滩组团提升项目。第70 页中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中内容,根据新疆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贾登峪片区规划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已采纳。根据新7、疆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贾登峪片区规划反馈意见进行修改。详见P71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建议“探索设立县级喀纳斯市,加强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建设”设市建镇中说明建市区域黑流滩区域不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且毗邻布尔津、哈巴河两县,区位优势明显,带动两县周边旅游集群效应较强。在简政放权中明确设立县级市后景区林、草、土地管理,相关社会事业等不隶属景区管理的行政职能职责可采用过渡期方式逐步解决,原管理隶属所有权暂时不变。已采纳。详见P84体制保障。建议在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中表述出景区内部交通不畅,禾木至贾登峪、黑流滩至贾登峪均为单线三级公路,道路等级低、旅游高峰期拥堵成患8、;建议打通贾登峪至禾木(不穿越古村落)、贾登峪至黑流滩辅线。已采纳。详见第十章交通系统规划。吉克普林滑雪度假小镇中增加中俄旅游小镇内容。已采纳。增加“中俄风情街”项目,详见P64吉克普林旅游小镇项目布局。为应对气候变化,按照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 标(即“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议在规划中明确“引导景区内的通行方式,最大程度限制和减少燃油机动车辆进入景区,积极推广清洁环保的交通工具及交通方式,重点推行轨道交通建设及新能源车辆的应用”等内容。已采纳。详见P15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在规9、划的专章中将周边托勒海特、乔巴特水库、禾木门票站乔巴特库区码头服务区等优势资源纳入大喀纳斯旅游专项规划中。已采纳。规划依托周边优势资源开发乔巴特禾木库区风景区。详见P73。在第60页重点项目布局中,建议加入齐巴尔希力克民俗村、哈拉苏度假牧场、黑湖星空营房,并将吉克普林组团修改为吉克普林冰雪组团及口岸。部分采纳。千湖黑湖景区中已有营地项目规划,喀纳斯组团提升项目中包含哈拉苏休闲度假内容,铁热克提组团提升项目中包含齐巴尔希力克民俗村。详见第七章第四节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在第108页旅游交通组织图中,加入贾禾公路。未采纳。P117公路网布局规划中有贾禾公路,由现在步道提升为生态旅游公路。第七章10、第三节重点项目规划中“铁尔沙汗冰雪组团”改为“铁尔沙汗比流提冰雪组团”。未采纳。综合考虑项目定位和开发思路,确定“铁尔沙汗滑雪度假区”项目名称。文字描述中“吉克普林门户”改为“托勒海特门户”。已采纳。续表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定稿修订说明目 录第一章修编背景分析.001第二章现状评估与条件分析.018第三章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025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031第五章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038第六章旅游产品规划.046第七章空间布局规划.057第八章社区旅游规划.079第九章文化景观保护规划.085第十章交通系统规划.104第十一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135第十二章基础设施规划.149第十三11、章环境保护规划.154第十四章综合防灾规划.158第十五章智慧旅游规划.161第十六章投资估算与综合效益分析.169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与重点建设项目库.177第十八章近期行动计划与规划保障措施.182修编背景分析第一节 区域概况第二节 前规划回顾第三节 修编背景第四节 规划目标与任务1规划范围示意图规划范围示意图本轮整合优化修编规划范围沿袭了上一轮规划的喀纳斯旅游区的范围以北纬 4813为该区域的南部边界,包括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的部分行政范围以及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部范围,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接壤,东邻蒙古国,总面积约10030平方公里。第一节 区域概况第一章 修编12、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喀纳斯旅游区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国界线市县界线规划范围图 例N48131 规划范围2第一节 区域概况规划片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距离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600多公里,北部、西部为国界线,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接壤,东部与蒙古国接壤,南部为额尔齐斯河。目前片区北部多为阿尔泰山脉的高山、峡谷、河流,片区内无跨境口岸,中俄边境规划有吉克普林口岸。主要对外交通出口为东南方向连接布尔津县城,并通过新建阿禾公路连接阿勒泰市区,西南方向通过铁热克提连接哈巴河县城。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新 疆喀纳斯旅游13、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旅游区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喀纳斯旅游区新疆在中国的位置新疆在中国的位置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地区在新疆的位置在新疆的位置喀纳斯旅游区在阿勒泰地区的位置喀纳斯旅游区在阿勒泰地区的位置2 地理区位3从外部看,规划片区所在的阿勒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地球最内陆、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带,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相比我国东部地区,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地理距离较近,航空直接飞行时间多在8小时以内。新疆在亚欧大陆的位置新疆在亚欧大陆的位置新 疆亚欧大陆喀纳斯旅游区中 国北京福州泉州广州海口河内吉隆坡雅加达加尔各答科伦坡内罗毕雅典威尼斯鹿特丹杜伊斯堡莫斯科伊斯坦布尔德黑兰杜尚别撒14、马尔罕比什凯克阿拉木图霍尔果斯乌鲁木齐兰州西安2121世世纪纪海海 上上丝丝 绸绸之之路路丝丝绸绸之之路路经经 济济 带带第一节 区域概况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2 地理区位4乌鲁木齐西安北京富蕴县清河县福海县吉木乃县北屯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阿勒泰市喀纳斯旅游区布尔津通用机场吉木乃通用机场哈巴河通用机场福海通用机场青河通用机场阿勒泰机场可可托海机场喀纳斯机场至克拉玛依、博乐、伊宁等地至疆外国内其他主要城市至疆外国内主要城市机场通用机场(规划)主要航线图 例航空交通:喀纳斯旅游区对外航空主要依托阿勒泰机场(4C级)和喀纳斯机场(4C级)两个机场,其中阿勒泰15、机场是阿勒泰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已经开通首个疆外直航线路(阿勒泰-西安)。当前阿勒泰机场和喀纳斯机场都已实现冬季通航。此外邻近地区还有富蕴县可可托海机场,吉木乃、青河、哈巴河、福海4个通用机场已列入新疆通用航空机场布局规划。阿勒泰地区航线示意图阿勒泰地区航线示意图3 交通条件第一节 区域概况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5交通区位分析图交通区位分析图国界线市县界线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机场火车站口岸规划范围图 例铁路交通:目前喀纳斯旅游区主要依托2条主要铁路干线,北阿铁路和阿富准铁路。北阿(北屯-阿勒泰)铁路是奎北(奎屯-北屯)铁路北线延伸至阿勒泰地区16、的线路,保证了阿勒泰地区与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等地的直达铁路交通。阿富准铁路2020年12月已开通运营,是阿勒泰东线重要铁路。此外,乌鲁木齐经奎屯至阿勒泰高速铁路也已列入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未来阿勒泰铁路网将进一步织密、阿勒泰-乌鲁木齐的铁路交通速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公路交通:规划区周边目前形成以奎阿高速G3014、国道G216、国道G217、国道G219、国道G331、国道G576,及富蕴至五彩湾高速S11、S226、S228、S229、S230、S232、S244、S318、S319、S320、S324等省道构成的地区公路网主骨架,在建的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G216线北屯至富蕴17、S232线布尔津至喀纳斯机场、G331线鸣沙山至乌拉斯台至塔克什肯口岸、G331线青河至富蕴至阿勒泰、G216线红山嘴口岸至阿勒泰及2021年即将开工建设的G331线布尔津至哈巴河、G217线阿勒泰至布尔津等一批高等级公路,未来将大大提升规划区与地区各县(市)及乌鲁木齐等地的交通便捷性。目前阿勒泰地区正在推进“三通三化”(三通:城景通:城市与景区便捷互通,连通三个中心城市与重要景区,连通一般景区与周边县城。交景通:交通枢纽与景区连通,连接阿勒泰、布尔津、富蕴三座机场以及各铁路客运站与景区,实现高速公路与风景道、通景路的高效衔接。景景通:景区与景区互联互通,实现景区之间的网状连接,便利各种旅游18、线路产品的组织。“三化”为功能复合化、线路产品化、服务人本化)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建设,串联关键节点的公路建设不断推进(如串联阿勒泰市、大小东沟、乌希里克野雪公园、马米拉湿地、也克阿恰、切肯达拉、通巴、托勒海特、禾木景区的阿禾公路2020年已完成路基贯通,计划2022年完成路面工程)。第一节 区域概况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3 交通条件6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4 气候条件喀纳斯旅游区位于阿尔泰山南麓,位于远离海洋的亚欧大陆腹地,纬度高,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化大,直射时间短,形成春秋温暖、冬寒不剧、全年无夏的气候特19、色。冬季长,积雪时期长达6个月以上,且降雪量大。10月开始降雪,月最低气温平均-7左右,随后逐月降低,至次年1月最为寒冷,1月最低气温平均值在-29至-35之间,随后气温逐月升高,至4月月最低平均气温在-6左右。区内年平均气温为-0.2 摄氏度,年降雨量在780-1114毫米之间,年蒸发量为 1097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157.4小时。由于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气团通过额尔齐斯河谷直接到达喀纳斯旅游区,冬春较长时间被蒙古-西伯利亚反气旋环流控制。加之垂直高度变化大,森林密布,对光热水资源起着阻滞和再分配的作用。因此,喀纳斯旅游区虽属温带高寒山区气候,但因海拔高、地形复杂,而20、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雨量充沛,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夏季低温和冬季丰富的降雪为喀纳斯开展避暑养生和冰雪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5 资源条件喀纳斯旅游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地带,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喀纳斯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那仁草原等自然资源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等文化资源,为喀纳斯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基础。区域分布有阿尔泰山地地貌与植被垂直带,自高向低,海拔3000米以上为现代冰川与永久积雪覆盖的高山冰雪寒冻带、海拔240030021、0米为冰缘亚高山寒冻苔原垫状草甸带、海拔13002400米为中山寒温针叶林草原带(由针叶树种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组成)、海拔8001500米为低山丘陵灌木草甸草原带、海拔800米以下是山前冲洪积平原绿洲荒漠带,垂直分层明显。喀纳斯旅游区还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的源头之一。喀纳斯河发源于友谊峰下的冰川,与禾木河交汇形成布尔津河最终注入额尔齐斯河。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地质条件,为开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区内湖泊、河流、雪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构成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红松、桦树等形成的原始泰加林,错落有致,每22、至秋季层林尽染,景色如画,四周雪峰耸峙,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为开展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喀纳斯旅游区内还生活着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喀纳斯村、禾木村、白哈巴村,他们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的建筑景观、活态的生活生产方式构成景区独有的文化景观。第一节 区域概况6 旅游业概况喀纳斯旅游区旅游发展起步于上世纪末期,早期由布尔津县主导开发的大量住宿和餐饮设施主要聚集在喀纳斯湖下湖口片区,后与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因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等问题产生冲突。2000年同济大学编制新疆阿勒泰地区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风景旅游开发建设策划规划并通过评审,规划提出“为防止喀纳斯湖被污染破坏,必须将大规23、模综合性旅游基地撤出喀纳斯山庄和喀纳斯村,改以贾登峪为基地”。2002年贾登峪旅游综合接待基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与此同时,喀纳斯湖外围的白哈巴、禾木等片区也开始发展旅游,区域旅游业发展逐渐升温。2005年中山大学编制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将喀纳斯、禾木、白哈巴、贾登峪、铁热克提等一起整合为大喀纳斯旅游区,对其旅游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编,推进区域旅游业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1)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截止疫情前的2019年,喀纳斯旅游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6.7亿元人民币。喀纳斯旅游区已经成为国内知名、新疆代表性的终站式旅游目的地,201924、年到访的游客中,93%为新疆以外的游客。(2)旅游住宿业和餐饮业蓬勃发展,民宿规模增长迅速。2019年喀纳斯旅游区酒店71家,民宿283家,餐厅77家,床位数16779个,餐位数16237个。其中,贾登峪区域床位7207个,餐位3991个;禾木床位5653个(酒店床位1364个,村内民宿床位4289个),餐位5748个;喀纳斯片区床位2774个(酒店床位562个,民宿床位2212个),餐位5240个;白哈巴床位(全部为民宿)1090个,餐位1106个;铁热克提乡民宿开始起步,有55个床位、152个餐位。(3)旅游娱乐业逐渐发展,不断升级。喀纳斯旅游区传统的游船、漂流等项目发展平稳,主要在喀纳斯25、湖和喀纳斯河开展。其中,喀纳斯湖共有32艘游船,共963座;喀纳斯河共有13艘漂流艇,130个座位。喀纳斯村和禾木村家访项目不断升级,将乐队等新兴表演要素纳入进来;喀纳斯村和禾木村开始出现一些休闲酒吧、音乐酒吧等休闲娱乐空间。(4)旅游交通以区间车为主。景区内观光车共有360辆,主要分布在喀纳斯-贾登峪、禾木-贾登峪、喀纳斯-白哈巴等线路运营。(5)旅游购物设施规模不断增加。下湖口区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较为集中的村落出现一些超市和旅游特色商店,下湖口片区、禾木村、白哈巴村和贾登峪建设了一批摊位。(6)冬季旅游开始起步。形成包括冬季冰雪民俗风情节庆,冬季观光及依托禾木粉雪度假区的滑雪运动为一体的冬26、季旅游产品。新一轮旅游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也存在高品质酒店不足、餐饮服务有待提升、娱乐产品有待丰富、旅游购物特色不明显等行业短板。7第二节 前规划回顾年份年份拆除面积(拆除面积(m m)拆除区域拆除区域20062006年年11258下湖口区域山庄、酒店20072007年年8414.9下湖口区域山庄、酒店20082008-20092009年年9780.8下湖口区域山庄、酒店20172017年年98000下湖口区域酒店、喀纳斯村/禾木村违章建筑20192019年年49618.22下湖口区接待中心、别墅20062006-20192019年喀纳斯旅游区违建拆除情况表年喀纳斯旅游区违建拆除情况表第一章27、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1 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2020回顾与评析在21世纪初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先导产业得到西部各省区重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旅游业定位为自治区支柱产业,倡导全区各地市积极发展旅游业。彼时,喀纳斯景区因其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规模迅速增加,但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严重不足,环境承载压力巨大,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频发。在景区经营和管理上,也存在发展目标不清晰、发展思路不明确、管理职能和权限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国家重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国家旅游28、局委托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对喀纳斯旅游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称05版规划)完成后,规划团队对喀纳斯景区进行持续跟踪调查,为喀纳斯景区管理主体提供后续的咨询与服务。过去十五年,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十分重视此次规划成果,依托规划成果对景区进行日常管理和建设,保证了05版规划核心内容的有效执行,被参与此次规划的UNWTO外籍专家(2012年回访喀纳斯景区时)评价为“(他所见到的)执行得最好的旅游规划”。具体来看,规划主要成果和执行情况如下:(1)划定了旅游区范围,规划了有序空间结构。05版规划确定北纬4813以北、国界线以南的区域为大喀纳斯旅游区范29、围,包括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的部分行政范围以及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部范围,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确立了中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为世界保留了一片净土,为新疆打造旅游首位区预留了发展空间。05版规划从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有序的规划,形成“一个主体(贾登峪-下湖口主体旅游区)、两个中心(喀纳斯湖口主中心、贾登峪副中心)、三个片区(东侧翼体验生态旅游区、西侧翼观光生态旅游区、北部生态保护区)”空间结构;规划了“8”字型东西交通环线(西侧喀纳斯-白哈巴-铁热克提-(黑流滩)-贾登峪交通环线。十五年旅游发展中,规划得到贯彻实施,空间结构基本成形,交通环线基本建成,除贾登峪-30、铁热克提公路正在建设之外,喀纳斯-白哈巴公路、铁热克提-贾登峪公路、禾木-贾登峪双线拓宽等工程均已完工投入使用;喀纳斯下湖口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成为下湖口区旅游服务、中转枢纽;规划的铁热克提、贾登峪、禾木等三个方向进入景区的道路建设完成,成为东西中线旅游流动通道。喀纳斯旅游交通秩序得到较大程度提升。(2)注重生态和文化保护,控制下湖口区餐饮住宿设施和商业化程度。05版规划从下湖口区接待设施控制、污水处理设施规划、敏感区实施多样交通方式、规划分区分层次的生态保护格局等方面控制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提出根据生态敏感型差异,实行因地制宜、开发强度差异化的分区管理模式;控制下湖口区域住宿设施(近31、期关闭所有商业设施和家庭旅馆),整治文化景观和环境状况,控制商业化程度,由远离生态敏感区的贾登峪副中心承担绝大部分游客吃住等接待服务;在喀纳斯村、禾木、白哈巴等主要村落和节点进行给排水设施建设;以骑马、徒步作为东侧和西侧翼部分生态敏感区替代性交通方式等。以上这些都是维系喀纳斯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过去15年,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努力推进了规划方案的实施。下湖口区和禾木村拆除影响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的违建面积超过17万平米(如下表所示),原下湖口区的很多酒店搬迁到贾登峪;景区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北部生态敏感区环境保护良好,野生动物频繁出没;因道路、工程建设损坏32、的区域生态得到及时恢复;喀纳斯旅游区(尤其是之前破坏较为严重的下湖口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和控制。下湖口区航拍图(2004年)下湖口区航拍图(2012年)(3)理顺管理体制,形成统一的景区管理主体,避免多头管理等问题。05版规划在统一大喀纳斯旅游区范围基础上,建议组建统一的景区管理机构,并赋予其一级政府职能,统一管理大喀纳斯旅游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事务,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责主体,提升管理效率。8第二节 前规划回顾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村落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村落20042004年和年和20192019年人均收入统计表年人均收入统计表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33、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1 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2020回顾与评析2006年7月,阿勒泰地委、行署决定成立中共喀纳斯景区委员会和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了喀纳斯景区10030平方公里的大旅游管辖区域,并将布尔津县的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哈巴河县的铁热克提乡划归景区管委会统一管辖。2007年2月27日,自治区党委召开第三次书记办公会议,就喀纳斯旅游工作形成相关决议(新党书20073号),对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准政府”的地位和职能给予认可,同时就人员编制、经费及景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作出决定,使“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原则真正落到实34、处,避免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小打小闹和无序竞争现象的发生,为大喀纳斯旅游区有序发展提供了体制基础和机构保障。(4)规划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旅游产品呈多元化发展。05版规划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在传统观光产品之外,还增加了文化、徒步、骑马、自行车、摄影、节庆、边境旅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为喀纳斯旅游产品发展扩展了空间。从旅游产品实际发展看,喀纳斯旅游产品逐渐多元化发展,逐步开发了节庆产品,徒步和骑马旅游线路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形式不断改良;但从其产品结构看,目前依旧以观光旅游为主,特殊兴趣旅游、其他替代性旅游产品发展还不充分,市场占比不高。(5)对喀纳斯旅游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系35、统的规划,为喀纳斯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05版规划对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解说系统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在规划早期给排水设施缺乏、旅游发展对下湖口区生态影响较大的背景下,制定规则对下湖口生态敏感区住宿规模进行控制,将贾登峪定位为主要旅游接待区,规划床位4400个;控制喀纳斯村、白哈巴村和禾木村家庭旅馆数量及床位数。规划提出丰富住宿设施类型,补充营地、生态小屋等多元体验性住宿设施。大喀纳斯旅游区2010年之前基本完成电信、电力、给排水、垃圾转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解说系统。同时,对住宿设施进行管控和空间调整。从2006年开始暂停下湖口区的家庭旅馆经营,将下湖口区影响生态环境的宾馆酒店大量拆除,转移至36、贾登峪区域,并进一步对贾登峪住宿设施兴建进行招商引资。到2012年,贾登峪床位5921个,达到中远期发展水平,但规划提出的贾登峪副中心功能并未充分发展,休闲、娱乐、商业等设施不完善。禾木住宿设施2019年已突破5700个床位,远超规划预期。整体看,喀纳斯住宿设施规模达到预期,住宿设施质量有一定提升。(6)对三个核心村落制定社区旅游规划,构建民生事业保障。05版规划在对大喀纳斯旅游区居民收入状况、社区参与意愿、社区参与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保护性、参与型、限制性原则,制定社区旅游规划的基本策略和控制标准,设计参与旅游的路径,并分别为喀纳斯村、禾木村、白哈巴村三个传统村落定制社区旅游37、方案。社区旅游规划兼顾了大喀纳斯旅游区社区居民基本收益和长远利益。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多种方式推进社区参与旅游渠道和能力建设。先后组织各社区成立马队、在景区新建摊位和规范摊位经营、引导民俗文化展示、对村民进行餐饮、民族手工艺、普通话等培训,并通过门票分红补贴的方式增加社区居民直接旅游收益。社区居民通过租马、摆摊销售旅游纪念品、出租房屋、经营民宿等方式获得收益,人均收入大幅上涨,其中,喀纳斯村和禾木村人均收入超过新疆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3元),白哈巴收入略低。同时,社区人口也不断增长,喀纳斯村和禾木村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如下表所示)随着游客数量增长,喀纳斯、禾木、白38、哈巴等村落因毗邻核心吸引物使其享有明显的高极差地租,房屋租金不断上涨。到2012年左右,不少居民自愿放弃人均1万元的补贴,出租房屋给外来经营者经营民宿、家庭旅馆、餐厅等,社区商业化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挑战。村别村别人均收入(人均收入(20042004年)年)人均收入(人均收入(20192019年)年)增长率增长率喀纳斯村喀纳斯村1780元26000元+1360%禾木村禾木村1201元26500元+2106%铁热克提乡(含白哈巴)铁热克提乡(含白哈巴)1638元15613.8元(白哈巴15921元)+853%资料来源: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2020)。喀纳斯旅39、游区三个核心村落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村落20042004年和年和20202020年人口统计表年人口统计表村别村别总户数(总户数(20042004年)年)总人口(总人口(20042004年)年)总户数(总户数(20202020年)年)总人口(总人口(20202020年)年)喀纳斯村喀纳斯村1887733341029禾木村禾木村29112265901701白哈巴村白哈巴村172834325975合计合计651283312493705资料来源: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2020)。小结:总体看,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2020)从范围、管理体制、空间布局、交通40、组织、产品开发、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大喀纳斯旅游区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规划。通过自治区党委、政府,阿勒泰地委、行署,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及国内外专家的同心协力并卓有成效的工作,规划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与实施,使得大喀纳斯旅游区实现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成长为新疆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及中国顶级旅游区,基本奠定了喀纳斯成长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并为进一步提升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9第二节 前规划回顾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2 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提升,2012-2030)回顾与评析(1)规划背景和内容2007年5月,大喀纳斯旅游区获得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认定41、。2010年,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首次在战略层面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把旅游业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新疆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大喀纳斯旅游区是新疆在“十二五”期间拟打造的5个世界级精品景区之一。与此同时,阿勒泰旅游业发展全面铺开,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旅游产业要素快速增长,显示出极强的发展后劲,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2012年阿勒泰地区党委、行署做出制定了以建设新疆会客厅为目标,建设“阿勒泰千里旅游画廊”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而大喀纳斯旅游区是建设阿勒泰千里旅游画廊的战略核心和突破口。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提升,42、2012-2030)(以下称12版规划修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12版规划修编评估了大喀纳斯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包括其旅游资源增长和开发情况、交通及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产品产业发展成果和社区旅游发展情况,对05版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和细化,为大喀纳斯旅游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预案。在05版规划的基础上,规划明确了“一轴(贾登峪喀纳斯湖主轴),两主(贾登峪和喀纳斯下湖口区两个主中心),两副(禾木、铁热克提两个副中心),四片(沿贾登峪喀纳斯湖文化观光体验旅游区、东侧翼文化与生态体验旅游区、西侧翼生态体验与边境观光区、生态保护区)”的空间结构,丰富了贾登峪的中心职能,不仅作为旅游接待中心,还要发展成为一个43、有地方特色和独立吸引力的旅游小镇。此外,12版规划修编还针对旅游产品、营销和社区旅游等方面新的变化问题提供了规划方案,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设计、提出市场营销整合发展方案以及社区旅游优化提升策略等。(2)实施成绩12版规划修编识别了大喀纳斯旅游发展中新出现的关键问题,地方政府推进部分关键方案的实施与执行。首先,东西向交通环线基本形成。基于贾登峪小镇的完整性和徒步线路的延续性,东侧翼交通环线调整为“贾登峪齐巴罗依禾木”,单车道调整为双车道,2012-2013年完成施工建设,相比前一阶段,禾木贾登峪的交通双向流动得到疏解。西向铁贾旅游公路已经开始建设,东西向环线将在近两年真正落地。其次,2016年实现44、了区间车统一管理(由喀纳斯旅游公司统一管理),2018年底对区间车票价进行下调。再次,社区参与旅游进一步发展,禾木、喀纳斯、白哈巴马队管理进一步规范,配置了马队长和管理人员,马队创收不断增加;加强对三个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能力的培养,开展西点制作、民族刺绣等培训班;培育了社区参与的典型,如喀纳斯村、禾木村均出现少部分自主经营中高端民宿的村民,收入大幅提高,很大比例村民在县城购置商品房。此外,旅游产品和线路进一步丰富,开拓了黑湖越野车穿越、双湖骑马旅行、美丽峰骑马/徒步、禾木喀纳斯冬季民俗和冰雪旅游等新兴产品和线路,初步构建了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体系。大喀纳斯旅游区稳步优化发展。10第二节 45、前规划回顾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3 规划执行尚未解决的问题已有规划对喀纳斯旅游区发展进行了科学系统规划,但目前仍有不少内容未充分执行,以及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1)贾登峪游客服务中心、贾登峪集散中心、喀纳斯下湖口区和禾木区域双中心的平衡协调未能充分实现,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遭破坏,规划执行出现偏差。一方面,已有规划提出的贾登峪旅游小镇的功能未充分发展,目前仅对旅游住宿和餐饮设施进行了一定程度建设,商业、娱乐、购物等设施还未充分发展,难以吸引游客或者当地人在贾登峪停留。另一方面,喀纳斯下湖口区住宿规模不减反增,且不断有新的资本意图进入,继续扩张下46、湖口区住宿规模,对贾登峪住宿等商业造成替代竞争;2019年贾登峪餐位数(3991个)甚至少于下湖口区餐位数(5240个)。此外,喀纳斯村和禾木村等传统村落房屋数量不断增加,房屋密度增加且部分房屋形态异化明显,村落文化景观遭到破坏,禾木等村落的文化景观保护规划执行出现严重偏差。(2)虽然交通大环线基本建成(仅铁热克提-贾登峪段还在建设中),但依旧存在交通薄弱点,旅游旺季拥堵频发。空间组织存在拥堵点,重点在阿禾公路入口至贾登峪和黑流滩公安检查站均为单线,且配套的停车设施不足,急需打通贾登峪至禾木吉克普林的堵点。随着近两年游客量大幅增加,停车位供不应求、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频现,禾木-贾登峪-喀纳斯湖47、段交通旺季出现明显拥堵,严重影响游客在景区的游玩体验。此外,随着阿禾公路的开通,禾木成为旅游区东向的客流门户,其在旅游区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游客量将继续快速增加。对这一12版规划修编预期之外的新的区域环境变化,本次规划修编需要予以重视,从交通到整体布局作出恰当调整。(3)可持续的深度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机制还未形成,个别点位(如禾木古村落)旅游商业化加重。当前,喀纳斯、禾木等村落房屋数量不断增长,旅游季节呈现一定村落空心化趋势,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面临挑战。已有的社区分红近两年也被取消,景区管委会原来在喀纳斯村进行商业化管控的分红补贴(1万元/人)已经停止发放,而新的社区利益分享机制48、还未建立。为了增收,大部分村民将房屋出租给外来经营者经营商店、餐饮、民宿和民俗文化表演(家访)等项目,仅有少量本地居民参与到旅游经营中,社区商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村民参与度有待提升。(4)管委会管理职能还未充分发挥,其外部监督机制还未建立。景林景牧矛盾和行政区划矛盾仍长期存在,边境管理、社会事业、乡村振兴等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一方面,喀纳斯景区管委会的“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新疆喀纳斯景区管理条例尚未通过自治区人大批准实施,喀纳斯景区管委会执法权未落实,导致景区各项发展规划难以得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难以查处,影响喀纳斯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喀纳斯景区49、内存在着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下属布尔津分局、哈巴河分局等多个相对独立的行政管辖主体,其中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辖按照“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已经实现了与喀纳斯旅游业发展的协调统一,但喀纳斯景区的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富集区和游客集散地都处于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下属布尔津分局、哈巴河分局的业务管辖区域内,多头管理现象依旧存在,影响景区管委会的管理职能实施。此外,管委会外部监督机制还未建立,损害景区可持续发展和偏离已有规划的事件偶有发生,却疏于管理。(5)喀纳斯旅游产品和线路有待提升和调整。一方面,虽然旅游区目前已经建立起包括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冰雪旅游、民俗风情50、旅游等在内的丰富的产品体系,但高品质的生态度假、会议商务、运动休闲、自驾车旅游、康养旅游等产品发展还不成熟。另一方面,部分低价团队旅游产品质量堪忧,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且游客体验较差,为景区声誉带来不利影响。(6)游客流空间分布不均衡,影响旅游体验。目前赴阿勒泰游客依旧较多集中在喀纳斯旅游区主轴线和中心节点,旺季游客密集,旅游体验较差。12版规划修编提出喀纳斯旅游区需要扩容,延展旅游空间,景区已经逐步开发一些新的徒步线路等,但目前分流效果还不显著,一些非中心节点的可进入性甚至出现下降,如之前可进入的(中哈)5号界碑近年来已经不可进入。4 小结在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增长、国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51、的基础上,过去15年,通过景区对喀纳斯旅游区规划的执行,基本建成一个行政管理较为统一、空间组织有序、游客规模不断增长、旅游产品体系多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致富的喀纳斯旅游区,这是改革开放经济增长和我国人口红利溢出效应的重要体现。上一轮喀纳斯的旅游规划和景区对旅游规划的执行,促成了喀纳斯旅游区“从无到有”的变化,使其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但在旅游规划执行中存在一些偏差和关键未完成项,导致当前喀纳斯旅游区发展依旧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一轮规划修编和景区建设需要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进喀纳斯旅游区实现“从有到优”的发展。11第三节 修编背景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52、景|规划目标与任务1 国家层面(1)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我国发展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思想作出重要论述: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其提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总书记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区域发展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势在必行。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指53、引北方省区深入挖掘冬季冰雪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其发展的关键。对西部很多省区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意味着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意味着高质量的生产环境。近五年,国家坚决贯彻执行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和对生态破坏行为的整治,先后开展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秦岭北麓违建别墅整治,为全国各省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树立了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新疆的生态文明发展和建设。2020年9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未来新疆发展的生态观和生态效益提出明确期望,“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工作54、,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喀纳斯旅游区未来的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生态保护这一底线,坚持生态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统筹发展的思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融入到区域旅游发展整体战略中。(2)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喀纳斯旅游区内乡村建设要以此为目标,通过旅游实现乡村振兴。(3)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55、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举措。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也明确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推动优质旅游,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丰富、更方便、更安全的旅游产品和更好的旅游体验。喀纳斯旅游区的发展必须响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56、需要,从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等各方面进行提质升级。(4)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将新疆打造为新时代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新时代应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未来要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促进西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其中,旅游业被认为是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抓手,是西部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构成。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西部地区发挥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优势,深化旅游资源开放、信息共享、行业监57、管、公共服务、旅游安全、标准化服务等方面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依托风景名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积极打造西部省区的支柱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此外,国家对新疆的开放尤其重视。2020年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发挥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促进区域旅游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是新型开放载体的重要构成,是助推新疆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重要且有地方特色的路径之一。喀纳斯旅游区优58、质的旅游资源本底和已有的旅游发展成果,为其深化旅游发展、形成基于旅游业的区域现代服务业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4)文旅融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将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这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央作出的这一战略决策,对推动我国文化要素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强化中国文旅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外,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也强化了对文化类旅游资源的梳理,如主类F历史遗迹下增加了亚类“FB非物质类文化遗59、存”,将地方习俗、服饰、演义、赛事等文化要素纳入旅游资源,为促进文旅融合奠定技术基础。喀纳斯旅游区具有世界级品质的资源本底,且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建设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景区和度假区的潜力。未来旅游发展中,应以“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景区和度假区”为目标,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打造优质而独特的产品,凸显其资源价值和地域文化特色,并通过旅游服务和度假设施的提升,接近这一目标。12第三节 修编背景2 自治区层面(1)“旅游兴疆”战略实施、旅发大会谋划新疆旅游发展新篇章。2018年8月25日,自治区召开的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实施旅游兴疆战略,通过做好旅游规划引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提升旅游60、服务水平、利用新载体做好旅游宣传、通过“旅游+”做好与文化、体育、乡村、地质、气象、金融等融合发展等措施,推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推动新疆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体验式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旅游综合消费经济转变、从旅游“一家”向“旅游+”融合发展转变,让旅游成为拉动新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旅游兴疆战略对喀纳斯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从旅游资源富集地转化为依靠旅游业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活跃、“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和体验多样、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典型区域。(2)自治区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助力阿勒泰旅游业发展。近61、年来,按照“进出疆快起来”的目标,自治区大力推进进出疆铁路、公路大通道建设,修通G7京新高速、扩容改造G30连霍高速新疆段等,进一步畅通新疆和东部主要客源地(北京、江苏等地)之间的连接;按照“疆内环起来”的目标,完善疆内公路、铁路、民航网络,截至2018年底,全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9万公里(含兵团),其中高速公路4800公里,所有地州市迈入高速公路时代。更加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构建,为新疆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治区内外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推动了阿勒泰旅游业发展,为喀纳斯旅游区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3)新疆启动自驾游集散中心建设,打造中国西部最美自驾游体验胜地。2019年8月,自治区文化62、和旅游厅批准建设自驾游集散中心,计划投资50亿元,在新疆建设一个中心、五大自驾游环线、22个机场中转营地、64个景区房车营地,打造便捷进出新疆的特色主题化露营休闲旅游新业态。目前,已经完成了乌鲁木齐大南山国际旅游区、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景区、独库大本营景区、阜康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鄯善县海市蜃楼景区、巴里坤怪石山景区、沙湾县鹿角湾景区、福海县乌伦古湖景区、克拉玛依全地形赛道景区等11个景区的营地选址,并已完成5个景区营地的规划设计。新疆将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完成新疆房车露营地项目,并将其打造成中国西部最美自驾游体验胜地。自治区层面对自驾游的统筹规划和发展,为阿勒泰喀纳斯旅游区63、未来自驾游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基础设施保障。3 地区层面(1)高度重视旅游业、高位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阿勒泰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确立旅游业为主体的发展战略格局。地委书记张岩在地区召开的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要提高旅游产品品质,用阿勒泰礼物装满游客旅行箱包,让阿勒泰的黄金宝石低氘水、驼奶蘑菇大尾羊、驼绒哈绣宝石画等产品远销国内外,真正擦亮64、阿勒泰净空、净土、净水、净心的金字招牌。”地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旅游工作,从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升级、区域旅游发展联动、旅游营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推进地区旅游业提质升级。(2)开发阿勒泰冰雪资源,扩展阿勒泰旅游时空范围。地区对阿勒泰冰雪资源进行科学评估,明确阿勒泰冰雪资源等级禀赋,通过科学规划、招商引资,为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确立以“净土喀纳斯,雪都阿勒泰”作为旅游文化的核心品牌,按照“统一宣传、统一招商、统一营销”的要求,由季节性营销向全方位营销发展,由点状营销向系统营销发展,由单一营销向全域营销发展,扩大客源市场,提升知名度、美誉度,把阿勒泰打造成为世界级65、旅游目的地、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地、世界冰雪运动目的地。(3)以喀纳斯旅游区为核心,旅游流动空间网络进一步拓展。喀纳斯旅游区作为新疆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国顶级的旅游区,充分具备成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潜力。当前,阿勒泰地区不断扩展旅游发展空间,除喀纳斯旅游区外,充分发挥区域生态和特色文化优势,不断发展新的景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线路,打造更广范围的“会客厅”和阿勒泰旅游画廊,努力把阿勒泰建设成为新疆旅游发展的龙头和全国重要的高端旅游目的地。当前,阿勒泰地区推进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为区域旅游串联发展、核心景区游客在区域进一步流通辐射奠定基础。尤其是2020年已经实现路基贯通的阿禾66、公路,串联阿勒泰市到禾木风景区沿途的旅游景点与资源,使阿勒泰市、喀纳斯旅游区以及禾木风景区形成新的交通线,为延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奠定扎实的根基,也为喀纳斯旅游区后续游客流的进出提供新的重要空间通道。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13第三节 修编背景4 旅游市场新变化(1)八项规定以来,特定群体奢侈性旅游消费减少,转入有预算消费阶段。八项规定以来的“反腐”风暴,使得来自政府及相关群体的奢侈性消费大幅减少,我国居民进入“量入为出”有预算的消费阶段。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简称“八项规定”67、),掀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反腐浪潮,中纪委不断对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典型个案进行曝光和查处。反腐浪潮对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等特定群体的旅游消费产生了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从整体上抑制了这些群体的消费需求,大幅降低来自这些群体的高价和奢侈性的旅游消费需求。价格较高的远距离、高消费的旅游线路和产品的需求出现一定下降。喀纳斯旅游区春夏秋季以疆外游客为绝对主体,2019年疆外游客比例达93%。八项规定以来,喀纳斯旅游区游客市场中,消费水平较高的疆外公务出游群体规模出现下降。游客消费更加理性化。(2)追求高质量和深度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近10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呈现一些新68、的变化。一方面,传统跟团游比例不断下降,自助游、小规模定制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传统观光游为主体的市场逐渐向深度游、休闲游、度假游转向。(3)文化休闲需求成为人民刚需。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居民文化消费日常化趋势显著,2019年周末文化休闲消费占比达到60.03%,而节假日仅占比9.82%。未来,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文化消费支出预计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57.64%的受访者表示将增加文化消费支出。本地休闲以商圈为主,异地体验关注文艺文化,文化休闲已经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主要需求。(4)冰雪旅游市场远未饱和,充满机遇。目前中国的雪地产业、大众滑雪迅猛发展。201369、-2018年我国滑雪旅游人次、滑雪场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9%、12.7%。2018年全国滑雪旅游近2000万人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滑雪场和滑雪旅游人次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旅游市场和潜在滑雪旅游市场。滑雪产业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与市场供给都尚未饱和,未来发展充满机遇。随着2022年冬奥会召开,冰雪运动普及度和热度将逐步提升,冰雪运动旅游市场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重要增长点,为喀纳斯等高纬度区域的旅游地提供了重要市场机遇。游客市场的新变化对喀纳斯旅游区的旅游产品提出新的需求,亟待预先判断、规划和行动。5 后疫情时代新机遇(1)跨境流动管控使得出境高端旅游流动回流国内。新冠疫情70、以来,跨境流动管控严格,2020年的出境旅游发展基本停滞。自疫情爆发以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发布,建议国民非必要不参与出入境旅游的建议,减少人员跨境流动。从2020年春节开始,旅游系统的工作重心由“繁荣市场、保障供给”调整为“停组团、关景区、控疫情”,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线上旅游产品”和旅游团全部停止出行,所有旅行社暂停组团和地接业务。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至今也暂时未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出入境团队旅游。2020年10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冬季疫情71、防控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明确暂不恢复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据统计,2019年我国出境游规模达到1.55亿人次,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元。出境游中断,为大批高端游客回流国内创造了机会。喀纳斯旅游区作为国内顶级旅游目的地,其生态旅游资源和冰雪旅游资源对高端游客有较大吸引力,后疫情时代为大喀纳旅游区带来新的市场机遇。(2)“扩内需,重投资”之下的融资机遇。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冲击,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呈现一定下降。2020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1603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东部和中部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0.7%和11.9%),而西部地区投资出现增长(增长1.1%)。扩72、大内需、追加投资成为维持经济水平稳定的重要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融资将迎来利好。喀纳斯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升级融资将面临机遇。(3)疫情重创旅游业,政府出台措施力促旅游业回暖。疫情对旅游业产生巨大影响,新疆旅游发展受到重创,政府出台相关措施促进区域旅游恢复。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疫情过后促进我区旅游业恢复发展措施,通过推广营销、服务提升、旅游消费、企业帮扶、业态创新、智慧旅游等方面16条措施,帮助自治区旅游业快速恢复。(4)阿勒泰地区推出多项举措促进景区旅游升温提质。后疫情时代,阿勒泰地区相继推出特色活动及优惠政策、增加旅游精品线路、设计新的旅游产品、加强营销和宣73、传等举措,吸引疆内游客到阿勒泰观光旅游;加强冰雪旅游宣传和产品服务,吸引冬季旅游游客。同时,督促景区及时发布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和游客须知,主动做好宣传引导,对原有线路产品升级,利用疫情休眠期丰富旅游产品线路、提升产品服务水平等。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14第三节 修编背景6 相关规划定位和方向指引(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建立乌鲁木齐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天山廊道世界遗产旅游产业带、准噶尔北缘生态旅游产业带和南疆丝绸之路文化与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其中,准噶尔北缘生态旅游产业带的发74、展以阿尔泰山千里画廊生态旅游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塔城边境自驾旅游区、克拉玛依休闲工业旅游区的发展,以216 和 217 国道、奎阿高速、奎北铁路以及阿勒泰市、克拉玛依市、塔城市、喀纳斯、富蕴县机场为交通纽带,构筑准噶尔北缘生态旅游产业带。阿尔泰山千里画廊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喀纳斯为龙头,以富蕴可可托海为重点,以福海乌伦古湖、青河三道海子、哈巴河边境风景线、吉木乃草原神石城等景区为支撑,完善富蕴、吉木乃、哈巴河、可可托海矿业小镇等城镇的旅游服务功能,培育阿勒泰、青河休闲度假旅游城镇,推出阿尔泰山生态旅游热线,辐射带动周边景区和文化旅游富民产业基地的发展。依托阿尔泰山区域山地综合自然景观打造国际旅游热75、点,培育阿尔泰山跨国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中俄蒙哈环阿尔泰山国际旅游风景道,推进建设中、俄、哈、蒙四国环阿尔泰山跨国旅游合作实验区;加快建设阿勒泰市国际旅游集散次中心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全力推动吉木乃、红山嘴、塔克什肯等口岸的边境跨国旅游,服务于辐射中俄蒙哈阿尔泰区域的陆路集散中心的建设。喀纳斯旅游区是准噶尔北缘生态旅游产业带核心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业优先发展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旅游产品是其旅游发展的依托,北部交通的完善和跨境旅游发展将为喀纳斯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阿勒泰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7)规划提出阿勒泰地区将围绕“国际视野、世界精品”以及建设新疆“会客厅”的总体要76、求,从新疆旅游产业升级角度,打造新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向国际看齐,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未来阿勒泰旅游发展总体定位为“世界冰雪文化大区、中国绿色形象大使、人民养心安神净土”。规划对阿勒泰全域旅游目标定位为“牵动一产,托举二产,旅游业成为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未来将按照全域游和四季游的发展定位,深入挖掘阿勒泰旅游资源,突出自然和文化特色,从一季到四季,形成四季品牌。空间上,未来阿勒泰将以旅游需求为核心,以现状设施为基础,以发展大局为着眼,形成“一廊串全局,四心带多点,五口拓外沿,十区保全域”的空间布局。其中,喀纳斯旅游区为“一廊”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77、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的重要构成,是阿勒泰四个中心旅游区之首,是阿勒泰的龙头景区。喀纳斯旅游区生态和冰雪资源丰富,是阿勒泰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是阿勒泰旅游发展的核心片区,其名度高的品牌优势对阿勒泰地区其他景区景点的发展有带动作用。规划提出须通过提升喀纳斯旅游区住宿、观光和运动休闲、冰雪旅游等产品,优化配套服务设施和交通条件,优化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大喀纳旅游区的地位阿勒泰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是目前对游客流、旅游投资引力最大的片区,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和区域示范、带动作用,可作为区域生态旅游和冰雪旅游升级发展的先行示范区。15第三节 修编背景6 相关规划定位和方向指引(3)阿勒泰地78、区冰雪旅游业发展规划(2019-2035 年)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规划是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顶层规划,旨在明确阿勒泰冰雪旅游产业顶层设计、总体定位、终极目标、发展战略和开发运营模式,是推动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业实现突破式和跨越式发展,促进阿勒泰地区产业转型和提档升级。规划针对阿勒泰冰雪大区冰雪资源富集区(主要涵盖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福海县和富蕴县,确定了“两核两带十一组团”的结构,“两核”指阿勒泰市“雪都”和禾木“滑雪新城”,“两带”指由阿尔泰山区滑雪产业带和额尔齐斯河流域滑冰产业带,“十一组团”指波勒巴岱、铁热克提、铁尔沙汗、79、禾木、托勒海特、181 牧场、多勒根、乌希里克、将军山、可可托海、乌伦古湖。规划明确了阿勒泰冰雪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滑雪度假区等产业建设思路。喀纳斯旅游区是阿勒泰未来10-15年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空间。在“两核两带十一组团”的冰雪空间结构中,阿勒泰地区未来冰雪旅游业两核中的一个核心(禾木“滑雪新城”)和5个主要冰雪组团(波勒巴岱、铁热克提、铁尔沙汗、禾木、托勒海特)均处于喀纳斯旅游区范围内。未来,喀纳斯冬季旅游将通过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和冰雪旅游产品的丰富获得重要发展机遇。16第四节 规划目标与任务第一章 修编背景分析区域概况|前规划回顾|修编背景|规划目标与任务1 规划目标本轮规划修编需要系统80、梳理和判断当前喀纳斯旅游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抓住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会、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及阿勒泰高位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市场变化进行识别分析、对其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对其旅游产品进一步规划设计,在喀纳斯旅游区前期科学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提质、扩容、增效,使其经过下一个15年发展,成为新疆阿勒泰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旅游发展极核,助推其实现从国内知名旅游地向代表内陆沿边开放前沿的世界级旅游胜地转变。具体来看,本次规划修编希冀实现以下目标:(1)对喀纳斯旅游区前一阶段旅游规划执行的偏差和发展条件变化进行总结,识别其还未解决的影响旅游区可持续81、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其进行新一轮的科学规划和设计,提供详细而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案,帮助其在接下来10-15年逐步解决这些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2)结合八项规定以来我国旅游市场的理性消费转向,把握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向、冰雪旅游逐步发展、后疫情时代新的市场机遇等市场新变化和新趋势,提升喀纳斯旅游区产品市场适配度,逐渐形成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更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3)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结合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基本方略,对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发展、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传承进行长远计划,为阿勒泰旅游可持续发展保留根基,打造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典82、范。(4)针对当前国家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和新时期新疆开放战略,推进喀纳斯旅游区发展成为支撑新时代新疆和阿勒泰沿边开放、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典范。系统调查和梳理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通过规划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化边缘为前沿,以塑造阿勒泰国际旅游胜地为战略目标导向,重新配置资源,由“国内供给型”观光旅游集聚区转变为“国际吸引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喀纳斯旅游区为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向世界提供中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疆方案”。2 规划任务根据修编背景、基础分析,为把喀纳斯旅游区建设成为阿勒泰地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为阿勒泰地区其他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可复83、制和可借鉴的模式。本轮规划修编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对喀纳斯旅游区内外部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评估,确定景区未来发展目标。(2)阿禾公路开通使得禾木成为旅游区的东向门户,游客流增加也将对旅游区交通提出挑战,规划需要对旅游区整体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并提供新阶段的旅游区交通规划方案。(3)结合最新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对包括非物质类文化遗存在内的喀纳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评价。(4)识别旅游市场新变化,对喀纳斯旅游区未来旅游产品和市场拓展进行调整、升级。(5)针对贾登峪和下湖口片区发展不平衡,提供重要节点和社区相协调的发展方案。(6)针对社区过度商84、业化、村落空心化和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等问题,规划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方案。(7)结合冬季旅游资源优势和冰雪市场的发展机遇,规划建设国家冰雪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8)针对当前社区参与水平有待提升的现状,对旅游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社区参与进行规划,构建旅游带动的边疆少数民族村落的乡村振兴发展方案。(9)从旅游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综合防灾、智慧旅游发展等方面提供系统规划,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10)为喀纳斯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提供重点项目库,为规划落地提供抓手。17现状评估与条件分析第一节 产业发展现状第二节 SWOT分析18等级等级5A4A3A2A合计数量数量11237喀纳斯旅游区喀纳斯旅游85、区A A级景区统计表(单位:个)级景区统计表(单位:个)第二章 现状评估与条件分析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第一节 产业发展现状喀纳斯旅游区是阿勒泰旅游业的龙头,片区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有7家A级景区。(如下表所示)近年来,喀纳斯旅游区游客规模不断增长,成为新疆最知名的、游客规模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如下:1 住宿业发展情况:规模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提升,高品质酒店短缺(1)喀纳斯旅游区住宿规模不断增长。2019年旅游区床位总数达到16779张。其中,贾登峪7207张、下湖口区2774张、禾木片区5653张、白哈巴片区186、090张,铁热克提55张。喀纳斯旅游区不同区域床位统计表(喀纳斯旅游区不同区域床位统计表(20182018-20192019)区域区域贾登峪贾登峪喀纳斯喀纳斯禾木禾木白哈巴白哈巴合计合计20182018年床位数(个)年床位数(个)4477289840639681243620192019年床位数(个)年床位数(个)720727745653109016779年增长率(年增长率(%)61.0-4.339.112.634.9(2)民宿数量增长较快。截止2019年,喀纳斯旅游区共有民宿283家,其中,禾木151家,喀纳斯92家,白哈巴村37家,铁乡其他村3家。民宿床位总数7646个,主要分布在喀纳斯村和87、禾木村,其中,禾木民宿床位达到4289个,住宿规模远超过禾木入口服务区的酒店;喀纳斯村民宿床位2212个,远高于这一片区的酒店床位数。另外,铁热克提片区民宿经营开始起步,2019年有3家民宿,床位55个。喀纳斯旅游区不同区域民宿和酒店床位统计表(喀纳斯旅游区不同区域民宿和酒店床位统计表(20192019)区域区域贾登峪贾登峪喀纳斯喀纳斯禾木禾木白哈巴白哈巴合计合计民宿床位数(个)民宿床位数(个)02212428910907646酒店床位数(个)酒店床位数(个)7027562136409133(3)住宿设施不断升级。大量资本进入喀纳斯旅游区内民宿,民宿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优化升级,民宿价格也88、随之提升;喀纳斯旅游区2019年解决了贾登峪旺季用电问题,满足了景区经营生活用电。加大宾馆、酒店、民宿清洁能源供暖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4)下湖口区拆除大量酒店,目前喀纳斯旅游区高品质酒店数量较少。2017-2019年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开展违规建筑拆迁工作,下湖口区拆除大量高级别酒店。然而,未来度假、康养和冰雪旅游是喀纳斯旅游发展的核心方向,旅游区面向度假游客的高品质住宿设施十分短缺。2 餐饮业发展情况:规模快速增加,服务有待提升(1)近年来,喀纳斯旅游餐饮规模增长迅速。2019年,喀纳斯旅游区登记餐饮服务单位209户,食品销售单位61户,单位食堂6家,餐位总数达到16237个89、。(2)从空间看,禾木村、喀纳斯村、白哈巴村餐位数增加迅速,贾登峪片区餐位数显著减少。2019年贾登峪区域仅有餐位3991个,比2018年减少15.6%,而白哈巴、禾木、喀纳斯村餐位数分别有1106个、5748个、5240个,比2018年增长30%以上。(3)参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空间和服务水平均有待提升。贾登峪大量餐饮以接待团队游客为主,散客餐饮体验一般。(4)餐饮业存在服务难以提升的问题。喀纳斯所有景区的主要经营时间为五月至十月,经营时间较固定,部份经营者在承租民居时签订合同期限1-3年,导致其不愿对经营设施设备进行资金投入和升级改造,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喀纳斯旅游区不同区域餐90、位统计表(喀纳斯旅游区不同区域餐位统计表(20182018-20192019)区域区域贾登峪贾登峪喀纳斯喀纳斯禾木禾木白哈巴白哈巴合计合计20182018年餐位数(个)年餐位数(个)4962294743617701308020192019年餐位数(个)年餐位数(个)399152405748110616237年增长率(年增长率(%)-15.677.831.843.624.119贾登峪门票站附近购物区贾登峪门票站附近购物区第一节 产业发展现状第二章 现状评估与条件分析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3 旅游娱乐文化业发展情况:尚未形成品牌意识,参与深度不够(1)喀纳斯旅游区已经开发一部分民族旅游文化产品91、和运动娱乐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为喀纳斯村和禾木村的家访。此外,喀纳斯河开展漂流、游船等季节性的娱乐活动。(2)旅游文化产业和产品已经从观光逐渐转向更注重游客互动和体验的阶段。喀纳斯村和禾木村民族风情体验和少数民族家访,增加了乐队、户外射箭、博物馆展示等更多内容。(3)旅游文化和娱乐业发展仍较为有限,产品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家访),更多元的文化娱乐设施有待开发。区域内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图瓦人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如皮毛雪板滑雪、赛马、摔跤、叼羊、姑娘追、马上角力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还有待开发为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和娱乐旅游产品。此外,旅游区整体上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4)从空间看,主要的92、娱乐和文化活动集中在下湖口区和禾木村,贾登峪区域娱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严重不足;从时间看,冬季娱乐设施和产品潜力还有待挖掘。4 旅游购物业发展情况:以居民参与、中低端为主,特色有待强化(1)购物起步,摊位为主,居民参与为主。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购物初步发展,主要旅游购物参与者为村民和旅游区周边居民。(2)从购物空间看,主要以户外摊位和门票站、游客中心的少部分商店为主,规模较小。如景区管委会投资建设230个旅游摊位的就业孵化基地,提供给有就业意愿的农牧民使用。其中,喀纳斯区域80个摊位,禾木区域90个摊位、白哈巴区域40个摊位,采取景区财政投入6万元购买销售产品,投放摊位代售,景区只收成本,盈利归农牧民93、所有的方式,扶持有就业意愿的6名农牧民入驻孵化基地,帮助牧民增收。(3)购物区商品特色不明显。目前售卖的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包括地方特色食品(酸奶、奶疙瘩等)、旅途食品(方便面、鸡蛋、矿泉水)、无地方特色的装饰品(批发的围巾、手链等)。(4)缺乏中高品质购物场所和特色旅游商品。目前购物空间和商品以中低端为主,特色不明显。缺乏面向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度假游客的中高端购物设施、场所。其次,旅游商品特色不明显,研发不足、缺乏文化内涵,旅游商品吸引力弱,特色有待强化。5 冰雪旅游产业:起步阶段,建设有待完善喀纳斯旅游区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冰雪旅游开发潜力。目前主要冰雪旅游产品包括:喀纳斯片区以冰雪94、观光摄影为核心吸引力,打造贾登峪喀纳斯“雾凇走廊”,开展喀纳斯至三道湾吐别克村冰湖穿越体验活动,建设映山湖雪雕群,打造古老毛皮滑雪体验场等;禾木片区以冰雪体验项目为核心吸引力,在洪巴斯打造冰雪大乐园,开展雪地赛马、叼羊、马拉爬犁、毡房民宿等民俗体验活动,增强冰雪乐园体验功能,突出夜景打造,制作悬挂“禾木结”民俗灯笼,此外,禾木国际滑雪度假区计划在建;贾登峪片区以雪雕展、滑雪场作为核心吸引力,拓展游客冬季娱乐项目。但喀纳斯旅游区的冰雪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建设仍不完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对阿勒泰冰雪旅游的综合评定是落后于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并落后于同地区的乌鲁木齐95、市。而喀纳斯旅游区冰雪旅游目前在阿勒泰地区并不领先,冰雪相关的滑雪场、度假酒店等设施还不完善,在产业建设以及产业链完善方面有巨大的提升空间。2 0第二节 SWOT分析第二章 现状评估与条件分析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1 优势(S)资源优势:生态资源丰富、文化资源有特色、冰雪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喀纳斯旅游区依托阿尔泰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具有显著的旅游资源优势。雪山、湖泊、森林、草原等构成了阿尔泰山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居住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构成喀纳斯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喀纳斯旅游区冬季时间长、雪质好,丰富的冰雪资源和独特的冬季民俗活动为其冬季旅游96、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底。前期科学的规划和发展基础:客流组织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可进入性大幅提升、生态资源保护较好、形成统一行政管理主体喀纳斯前期旅游规划科学,且景区管理者对其进行了较好的执行,为其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包括前期规划形成了合理的空间组织结构,完成道路环线、给排水、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喀纳斯旅游区内部游客流动较为有序,外部可进入性(夏季旅游)大幅提升;前期整治多头管理,形成统一的行政管理主体,为后续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此外,前期的科学规划和旅游发展使得喀纳斯旅游区逐步成为阿勒泰旅游业的核心区,吸引更广范围的人才、资金流入,为其后续发97、展提供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独特的区位:亚欧大陆中心地带、临近边境口岸喀纳斯旅游区位于亚欧大陆中心地带,距离亚欧很多国家的航空距离较短,且其靠近边境口岸,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三国交界,对其未来开展国际旅游合作、吸引国际游客到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WSOT 拥有顶级生态资源和冰雪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前期规划奠定了良好的空间组织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夏季旅游可进入性大幅提升;形成统一行政管理主体;区域旅游业核心区能吸引人才、资金不断流入;亚欧大陆中心区域,临近边境口岸,区位优势明显。非观光类产品发展不成熟,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中心节点服务设施供给不完善;各主要门票站停车设施不足,旺98、季拥堵;冬季冰雪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主要客源地之间的可达性不够直接、便利,外部可进入性较差;国际知名度较低,国际旅游目的地声誉还未建立。sw 阿勒泰和部分疆外城市直航开通;新疆和阿勒泰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可进入性提升;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的冰雪旅游市场发展机遇;休闲、滑雪、度假等深度旅游和高端旅游市场新机遇;后疫情国内出境游客回流及新的融资机会;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促进内陆和沿边开放的新机遇;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及阿勒泰地区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旅游业发展。中低端游客规模较大,有沦为大众观光旅游地的风险;民族村落旅游商业化严重,文化保护面临压力;生99、态环境退化和生态保护面临挑战;喀纳斯景区管委会执法权未落实,影响管治效果;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外部监督机制未建立;林业系统和行政主体管理交叉,景林矛盾依旧存在;境内外同质资源的竞争;社区深度参与机制还未形成。OT2 12 劣势(W)旅游产品劣势:非观光类产品发展不成熟、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目前,喀纳斯旅游区非观光类产品发展还不成熟,游客消费主体依旧是观光类旅游产品,且高品质旅游产品和供给不足。外部可进入性劣势: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缺乏直接的交通连接由于喀纳斯旅游区位于新疆最北端,目前大部分交通线路(航空、铁路、公路等)需要通过乌鲁木齐中转,其与疆外主要客源地之间缺乏直接的交通连接(如直航、终站式火车线路100、)缺乏,多数疆外游客进入喀纳斯区域较为不便。基础设施劣势:停车设施不足、冬季区域交通条件较差喀纳斯旅游区目前各门票站停车设施不足,旅游旺季停车位紧缺,交通拥堵;冬季,区域内部以公路为主的交通方式易受到冰雪影响,交通通达性较差。中心节点服务设施供给不完善、高品质供给严重不足目前,贾登峪、下湖口区、禾木等中心节点高品质接待设施不足,贾登峪区域接待中心设施和配套功能不完善,多元娱乐设施供给不足。国际知名度较低,鲜明的国际旅游地形象还未形成目前喀纳斯旅游区的国际知名度较低,在国外旅游市场还没形成鲜明的旅游形象,高端旅游度假地形象还有待打造。第二节 SWOT分析第二章 现状评估与条件分析产业发展现状|S101、WOT分析SWOT2 2第二节 SWOT分析第二章 现状评估与条件分析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3 机遇(O)基础设施升级:阿勒泰疆外直航开通,高速公路、铁路通达性提升,区域旅游交通环线完善外部进入喀纳斯旅游区的的基础设施不断升级。阿勒泰机场和疆外目的地直航开通并不断增加新的直航线路;北京-哈密-阿勒泰高速、乌鲁木齐-阿勒泰沙漠高速、阿富准铁路及规划中的高铁等线路的建设大大提升阿勒泰地区和主要客源市场的外部可进入性;随着阿勒泰区域内联通喀纳斯旅游区的区域旅游环线、路网的建设,喀纳斯旅游区的可进入性进一步提升,为其旅游提质升级提供了机遇。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倡为喀纳斯旅游发展102、提供机遇近年来,国家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建立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这对生态资源富集的喀纳斯旅游区未来旅游产业升级和深度发展带来政策机遇。冬奥会和旅游市场转型背景下新的市场发展机遇2022年冬奥会举办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度逐渐提升,为喀纳斯旅游区带来冰雪旅游市场这一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休闲、滑雪、度假等深度旅游和高端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喀纳斯旅游提质升级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此外,后疫情时代高端出境游客回流也为喀纳斯旅游区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和促进沿边开放的新政策机遇新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高质量发展,丰富开放载体,打造沿边开发新高地。喀纳斯旅游区位于内陆沿103、边,有潜力发展成为西部沿边对外开放新载体。新时期自治区和阿勒泰地区对旅游业赋予重要战略地位新时期,自治区提出“旅游兴疆”战略,对全自治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为旅游发展提供保障;阿勒泰地区对旅游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旅游业发展,明确“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战略定位,资源分配和政策出台均将旅游发展纳入考量,为喀纳斯旅游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WOST2 3第二节 SWOT分析第二章 现状评估与条件分析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4 挑战(T)传统村落的旅游商业化和文化传承保护面临挑战禾木村、白哈巴村和喀纳斯村是喀纳斯旅游区的传统村落,也是喀纳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目前禾木村和喀纳斯村商104、业化程度很高,旅游季节居民外迁,其文化传承、传统村落景观维系和文化保护面临挑战。自然环境退化和生态保护面临挑战喀纳斯旅游区生态比较脆弱。随着喀纳斯旅游区游客规模不断增加,以及旅游季节的延长(随着冬季旅游的培育和发展,喀纳斯旅游季从5-10月扩展到全年),一旦处理不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其可能面临自然环境退化和环境保护不利的挑战。管理主体执法权未落实、系统交叉管理、缺乏外部监督机制带来的挑战目前,喀纳斯旅游区虽然已经实现行政管理主体的统一,但行政管理主体的执法权一直未落实,影响其对文化、生态和旅游经营的管控效果;另一方面,当前旅游区部分区域为林业系统管辖,和行政主体管理存在交叉掣肘,景林矛盾依旧存105、在,潜在的机构交叉管理和利益冲突可能为喀纳斯旅游区后续发展带来挑战。此外,由于景区管委会缺乏外部监督机制,损害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个别事件发生时管理不当,为景区发展带来挑战。未来,需要加强景区管委会的执法权,同时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喀纳斯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市场的潜在竞争和挑战八项规定以来,喀纳斯旅游区来自公务员、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游客市场群体规模出现下降,且随着出境游不断扩张,为喀纳斯旅游带来新的竞争。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低价团开始出现,这些低价体验差的旅游产品为喀纳斯旅游口碑带来挑战,也使得其有沦为大众观光旅游地的风险;另一方面,境内外(疆内)和阿勒泰地区同质旅游资源的竞争也是喀纳斯旅游区未来发展106、不可忽视的挑战。社区深度参与机制还未形成目前,喀纳斯旅游区还未形成深度社区参与机制,传统的租马、摆摊、出租房屋等方式对年轻村民吸引力不足,社区参与能力、参与方式依旧有待发展、升级,是影响区域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的挑战。WOST2 4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第一节 资源条件评估第二节 资源开发现状第三节 资源总体评价2 5第一节 资源条件评估主类主类亚类亚类基本类型基本类型资源名称资源名称数量数量A 地文景观AA 自然景观综合体AAA 山丘型景观友谊峰、阿西麦里(阿西卖力)峰2阿尔泰山1AAC 沟谷型景观中哈边界大峡谷、布尔津峡谷、贾登峪、喀纳斯大峡谷、挥汗5AB 地质与构造形迹ABD 生物107、化石点喀纳斯湖化石滩1AD 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ADA 奇异自然现象喀纳斯冰川遗址1合计10B 水域景观BA 河系BAA 游憩河段喀纳斯河、禾木河、喀纳斯河卧龙湾、喀纳斯河月亮湾、喀纳斯河珍珠滩5BB 湖沼BBA 游憩湖区禾木千湖、鸭泽湖、喀纳斯湖、喀纳斯下湖口、双湖、喀纳斯上湖口、湖中岛、黑湖、克丁大拉百川冰湖、加勒斯巴依大拉斯冰湖群10BC 地下水 BCA 泉圣泉、响泉2BD 冰雪地 BDA 积雪地阿尔泰山1BDB 现代冰川友谊峰冰川1合计19C 生物景观CA 植被景观CAA 林地库梅德松林、马里达拉克风景林、阿拉沙布拉松涛林海、禾木河谷林地、神怪祭坛、花楸谷6泰加林1CAC 草地百花园、吉108、克普林牧场、铁力沙河川游牧场、阿衣特草甸、铁力沙干草甸、东锡勒克草甸、禾木草原、那仁夏牧场8CAD 花卉地禾木花海1CB 野生动物栖息地CBA 水生动物栖息地 鲟鱼、哲罗鱼、长颈白鱼等水生动物栖息地1CBB 陆地动物栖息地 达布逊野生动物栖息地1CBC 鸟类栖息地沙鸡、天鹅、岩雷鸟、雷鸡等117种鸟类的栖息地1合计19D 天象与气候景观DA 天象景观DAB 地表光现象佛光、云雾、日落日出、彩虹等观察地1DB 天气与气候现象DBA 云雾多发区喀纳斯河沿线雾凇1合计2主类主类亚类亚类基本类型基本类型资源名称资源名称数量数量E 建筑与设施EA 人文景观综合体EAA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喀纳斯购物广场、109、白哈巴边防站2EAB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成吉思汗点将台1EAF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禾木滑雪旅游区、波勒巴岱滑雪旅游区、铁热克提滑雪旅游区3EB 实用建筑与核心设施EBB 特性屋舍禾木村、喀纳斯图瓦村、白哈巴村、奇巴洛依、哈拉苏、东西列克、铁热克提村落7EC 景观与小品ECB 观景点中哈边界大峡谷观景点、白哈巴观景点2ECC 亭、台、楼、阁喀纳斯湖观鱼台1ECF 碑碣、碑林、经幢五号界碑、西北之北界碑2ECN 堆石阿克贡盖草原石人像1合计19F 历史遗迹FA 物质类文化遗存FAA 建筑遗迹 喀纳斯湖吐鲁克岩画1FB 非物质类文化遗存FBB 地方习俗制作毡房、图瓦人驯鹿、图瓦人乘雪橇、敬老习俗、哈萨110、克族人生礼仪、哈萨克传统婚礼、哈萨克育婴、哈萨克儿童游戏、转场9FBC 传统服饰装饰哈萨克传统服饰、俄罗斯族传统服饰、蒙古族图瓦人传统服饰3FBD 传统演艺黑走马曲、走熊舞、鸭子舞、大鹰舞、阿肯弹唱、阿尤毕舞蹈、吹奏“绰尔”笛、哈萨克族斯布孜额、冬布拉、阿依加勒克舞10FBE 传统医药哈萨克族传统医药;哈萨克医药学选粹;鹿茸片、沙参、党参、冬虫夏草、大芸、莨菪、旋覆花、灵芝、当归、新疆贝母等系列中草药产品及其制品3FBF 传统体育赛事马上摔跤、套袋摔跤、驰马拾物、摔跤、赛马、射箭、马术、打布鲁、姑娘追、叼羊等1合计27G 旅游购品GA 农业产品GAA 种植业产品及制品野葱、黄花菜、芍药、鸡腿参111、麻黄、甘草、瓜子、哈密瓜、比瓦、阿魏菇、沙棘、松籽、油葵等系列特色种植业产品1GAC 畜牧产品与制品畜牧产品:阿尔泰绒山羊、阿勒泰大尾羊、白狐狸、人工驯化的野驴、人工饲养的野猪、羊驼、乌油鸡。畜牧制品:牛、马、羊和骆驼奶及其奶制品;熏肉、熏肠;肉干;烤肉2GC 手工工艺品GCB 织品、染织哈萨克族皮革编织、哈萨克族制毡、哈萨克族刺绣3GCE 金石雕刻、雕塑制品哈萨克传统手工木制品1GCF 金石器额尔齐斯河奇石、金丝玉、哈萨克“假金银”、黄金工艺品、海兰宝石、石榴子石、碧玺、玛瑙石、“海兰猫眼”玉石、“祖母绿”玉石、紫牙钨、戈壁彩玉、阿勒泰孔洞石、牛角酒杯、牛羊角刀1合计8H 人文活动HB 岁112、时节令HBA 宗教活动与庙会图瓦人祭火、祭敖包、古尔邦节、肉孜节、那吾热孜节、作“乃玛孜”、图瓦人民俗节、蒙古族麦德尔节8HBC 现代节庆 阿肯阿依特斯大会、阿肯弹唱会2合计10第三章 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资源条件评估|资源开发现状|资源总体评价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对喀纳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区内资源密集,共涉及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等8主类、19个亚类,共114项资源单体。(如下表所示)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分类统计113、表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续表续表2 6资源名称资源名称等级等级观赏游憩使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用价值历史文历史文化科学化科学艺术价艺术价值值珍稀奇珍稀奇特程度特程度规模、规模、丰度与丰度与几率几率完整性完整性知名度知名度和影响和影响力力适游期适游期或使用或使用范围范围环境保环境保护与环护与环境安全境安全总分总分(30 30 分)分)(25 25 分)分)(15 15 分)分)(10 10 分)分)(5 5 分)分)(10 10 分)分)(5 5 分)分)(100100分)分)禾木村五282515105104097白哈巴村五282515105104097喀纳斯村五282515105104097114、泰加林五27241495105094阿尔泰山五26241495104092喀纳斯湖五2724149594092卧龙湾五2724149594092月亮湾五2724149594092喀纳斯大峡谷五2724149593091禾木河五2724149593091鸭泽湖五2724149593091喀纳斯下湖口五2724149593091双湖五2724149593091喀纳斯上湖口五2724149593091克丁大拉百川冰湖五2724149593091加勒斯巴依大拉斯冰湖群五2724149593091那仁夏牧场五2624139594090禾木草原五26241310584090阿西卖力山峰四262413105115、83089湖中岛四26241310583089黑湖四26241310583089圣泉四25241310583088响泉四25241310583088库梅德松林四25241310583088马里达拉克风景林四2422147594085阿拉沙布拉松涛林海四2422147594085资源名称资源名称等级等级观赏游憩使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用价值历史文历史文化科学化科学艺术价艺术价值值珍稀奇珍稀奇特程度特程度规模、规模、丰度与丰度与几率几率完整性完整性知名度知名度和影响和影响力力适游期适游期或使用或使用范围范围环境保环境保护与环护与环境安全境安全总分总分(30 30 分)分)(25 25 分)分)(15 1116、5 分)分)(10 10 分)分)(5 5 分)分)(10 10 分)分)(5 5 分)分)(100100分)分)禾木河谷林地四2422147594085神怪祭坛四2422147594085百花园四2422147594085吉克普林牧场四2422147594085铁力沙河川游牧场四2422147594085阿衣特草甸四2422147594085铁力沙干草甸四2422147594085东锡勒克草甸四2422147594085喀纳斯冰川遗址四2421147594084友谊峰冰川四2421147594084友谊峰四2421147594084禾木花海四2421147594084布尔津峡谷四242114117、7594084奇巴洛依村落四2421147594084西北之北界碑四2321137594082中哈边界大峡谷四2321137594082禾木千湖四2320137594081贾登峪四2220138594081喀纳斯湖观鱼台四2320137594081波勒巴岱滑雪旅游区四2220138593080阿克贡盖草原石人像四2220137594080喀纳斯河沿线雾凇四2220137594080禾木滑雪旅游区四2220138593080喀纳斯河珍珠滩四2220137594080铁热克提滑雪旅游区四2220138593080李娟及其作品四2022128584079挥汗四2220137584079湖口廊桥四20118、20147574075从资源的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这几个方面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品级分级评价,其中,总分90分以上被称为五级旅游资源,即“特品级旅游资源”,五、四、三级旅游资源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喀纳斯旅游区共有五级资源18个,占阿勒泰地区五级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42%,四级资源36个,占阿勒泰地区四级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36%。(如下表所示)第一节 资源条件评估如上表所示,喀纳斯旅游区高级别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类型:(1)以禾木村、白哈巴村和喀纳斯村为代表的民族特色传统村119、落与文化资源;(2)以山脉、湖景、森林、游牧草原等为主的高质量、密集分布的生态自然景观;(3)少数民族游牧文化和游牧景观;(4)以边界大峡谷、界碑等为代表的边境风光与文化景观;(5)以雾凇、雪地等为主的冰雪旅游资源。第三章 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资源条件评估|资源开发现状|资源总体评价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表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表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表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表续表续表2 7第三章 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资源条件评估|资源开发现状|资源总体评价第二节 资源开发现状主要资源类型主要资源类型开发现状开发现状开发评价开发评价自然生态资源喀纳斯湖、喀纳斯河、泰加林、湿地、草原、野生动120、植物等喀纳斯湖、喀纳斯村、禾木村、喀纳斯河沿河资源点目前已经开发的较成熟,市场知名度高、可进入性好,游客密度高。但还有不少生态资源开发程度依旧较低,周边旅游产品较少。部分资源深度开发传统村落与文化资源禾木村(含各自然村)喀纳斯村(含各自然村)白哈巴村(含各自然村)铁热克提村(含各自然村)目前喀纳斯村、禾木村的中心行政村目前商业化程度较高,提供特色民宿、餐饮店、家访等旅游产品和设施。白哈巴村和其他村落商业化程度较低,主要进行了少量的民宿开发。除民宿、家访外,其他文化类产品目前数量不多,开发还不成熟。部分资源深度开发冰雪景观雾凇、冰雪风景滑雪运动冬季民俗风情目前喀纳斯旅游区开始开发一些冬季冰雪景观121、观光、冬季民俗风情节、冬季冰雕滑雪产品,但目前市场热度还不高。浅度开发边境文化和景观边界界河、界碑边境军旅文化边境口岸和购物目前在界碑、界河处修建部分观景台,进行了初步的观光产品开发。但边境军旅文化、边境口岸等基本还未开发。中度开发游牧文化和景观游牧转场文化、游牧转场景观尚未有配套设施和产品,市场知名度低浅度开发资源名称资源名称等级等级总分(总分(100100分)分)资源开发程度资源开发程度白哈巴村五87中度开发禾木滑雪旅游区五86正在开发波勒巴岱滑雪旅游区五86未开发铁热克提滑雪旅游区五86未开发喀纳斯河卧龙湾五85深度开发喀纳斯河月亮湾五85深度开发喀纳斯湖五85深度开发喀纳斯河沿线雾凇五122、85浅度开发那仁夏牧场五85浅度开发泰加林五85浅度开发禾木河四80浅度开发鸭泽湖四80深度开发双湖四80未开发克丁大拉百川冰湖四79未开发加勒斯巴依大拉斯冰湖群四79未开发禾木草原四79浅度开发阿西卖力山峰四79浅度开发黑湖四79浅度开发圣泉四79浅度开发百花园四79浅度开发吉克普林牧场四79浅度开发东锡勒克草甸四79浅度开发喀纳斯冰川遗址四79浅度开发友谊峰冰川四79禁止开发挥汗四78浅度开发友谊峰四79禁止开发禾木花海四79浅度开发奇巴洛依村落四79正在开发喀纳斯湖观鱼台四79深度开发中哈边界大峡谷四78浅度开发禾木千湖四76尚未开发贾登峪四75深度开发西北之北界碑四75深度开发古尔邦节123、三69浅度开发祭敖包三67浅度开发那吾鲁孜节三67浅度开发肉孜节三67浅度开发图瓦人祭火三67浅度开发图瓦人民俗节三67浅度开发蒙古族麦德尔节三67浅度开发五号界碑三66浅度开发阿肯弹唱会三66未开发花楸谷三65中度开发佛光、云雾、日落日出、彩虹等气象现象二64浅度开发禾木木桥二64中度开发喀纳斯湖吐鲁克岩画二63浅度开发喀纳斯旅游区主要资源类型开发现状表喀纳斯旅游区主要资源类型开发现状表喀纳斯旅游区代表性高等级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表喀纳斯旅游区代表性高等级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表1 整体评价结合目前不同旅游资源的游客量、设施建设现状、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市场知名度、可进入性等指标,对喀纳斯旅游区资源开发124、现状进行评价。从主要资源类型看,目前喀纳斯旅游区的自然生态资源、传统村落和文化资源已经部分实现深度开发;边境文化和景观仅进行了中度开发,以观光产品为主;冰雪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但目前开发水平较低,是未来喀纳斯旅游区市场的重要吸引力;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游牧文化景观目前开发水平也较低。(如下表所示)从高级别旅游资源单体看,仅有部分高等级旅游资源在进行了深度开发,且已有开发以观光旅游产品主导。依旧存在大量高等级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如下表所示)喀纳斯旅游区代表性高等级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表喀纳斯旅游区代表性高等级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表资源名称资源名称等级等级总分(总分(100100分)分)资源开发程度资源125、开发程度禾木村五87深度开发喀纳斯村五87深度开发续表续表2 8级别级别资源名称资源名称数量数量五级五级(世界级)(世界级)阿尔泰山、那仁夏牧场、喀纳斯河卧龙湾、喀纳斯河月亮湾、禾木村、喀纳斯图瓦村、白哈巴村、泰加林、喀纳斯湖、喀纳斯大峡谷、禾木河、鸭泽湖、喀纳斯下湖口、双湖、喀纳斯上湖口、克丁大拉百川冰湖、加勒斯巴依大拉斯冰湖群、禾木草原18第三章 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资源条件评估|资源开发现状|资源总体评价2 主要资源类型及开发情况喀纳斯旅游区作为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且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数量多,具有世界级旅游资源18个,国家级旅游资源36个,适宜开发面向远程市场的旅游产品。(如下表126、所示)旅游资源分级空间布局统计表旅游资源分级空间布局统计表第二节 资源开发现状级别级别喀纳斯旅喀纳斯旅游区游区阿勒泰市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哈巴河县青河县青河县福海县福海县富蕴县富蕴县吉木乃县吉木乃县世界级世界级(五级)(五级)185542332国家级国家级(四级)(四级)36131110410114地区级地区级(三级)(三级)2038383037202924县市级县市级(二级、(二级、一级)一级)27133723569资源单体品级分级统计表资源单体品级分级统计表下文对喀纳斯旅游区主要资源类型及开发情况进行简要分析。(1)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喀纳斯旅游区汇聚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有大量127、白桦林、草原和牧场、湿地、湖区、河流等。这一片区大量高等级生态旅游资源密布,包括喀纳斯湖、喀纳斯大峡谷、禾木河、卧龙湾、神仙湾、月亮湾、鸭泽湖、喀纳斯下湖口、双湖、喀纳斯上湖口、那仁夏牧场、禾木花海等。目前,喀纳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条件和资源条件较好,主要的生态旅游产品包括湖景观光与游湖体验、河流森林观光、草原观光等。其中,生态观光游开发较为成熟,为喀纳斯旅游区带来大量游客。其次,喀纳斯旅游区的生态探险游已经有较好的市场知名度(比如喀纳斯旅游区知名徒步线路等),但规模还不大。此外,以康养、避暑为主的生态康养度假游产品初步发展,未来有待深入开发。(2)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喀纳斯地区在波勒巴岱、禾128、木、铁尔沙汗以及铁热克提等地拥有等级高、观赏体验价值大的冰雪资源,目前处于开发初期,主要围绕冬季滑雪、冬季民俗、冰雪节庆赛事进行一定的产品开发。冬季滑雪:依托阿勒泰山脉已规划多个滑雪组团,禾木国际滑雪度假区计划在建。冬季民俗:“禾木杯”古老滑雪板狩猎比赛;喀纳斯冰雪风情节、喀纳斯泼雪节。冰雪赛事:雪地摩托车越野锦标赛、“雪上飞杯”喀纳斯单板野雪邀请赛、喀纳斯冬季越野拉力赛;喀纳斯冬季节庆游(春节);冰雪摄影节等。总体看,喀纳斯旅游区冬季旅游发展与阿勒泰地区有较好的衔接,但总体开发规模和发展水平低于阿勒泰地区整体水平。冰雪旅游资源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喀纳斯目前承接一些地方滑雪赛事、冰雪节庆以及雪景129、摄影等,其中冰雪赛事大部分始于2017年,主要面对小众具有专业水准的参赛运动员,受众群体较小。目前正在兴建禾木国际度假滑雪场,是喀纳斯旅游区主要的滑雪组团。(3)边境、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喀纳斯旅游区汇聚了喀纳斯村、禾木村、白哈巴村等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其地方文化和传统村落一起构成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由于区域毗邻边境,也具有较好的边境旅游资源。目前,喀纳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情况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民族风情体验以及边境旅游等旅游产品中,主要包括:(1)边境村落白哈巴村、民族村落喀纳斯村、禾木村的观光以及民族风情体验;(2)四季牧场迁徙形成的壮观的转场活动、羊和马等动物以及游牧的服饰等游130、牧文化;(3)哈萨克族、蒙古族图瓦人等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民俗文化、手工艺品制作技术;(4)家访等特色民俗活动互动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传统节庆活动以及旅游摄影等。喀纳斯旅游区的边境、少数民族与乡村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仍以观光为主,其中,家访、手工艺品制作等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仍需提升,赛马、射箭、摔跤、等民俗表演活动以及少数民族传统赛事未得到规范化开发,知名度较低;缺乏让游客体验游牧文化的旅游产品。2 9第三节 资源总体评价阿勒泰高等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表阿勒泰高等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表第三章 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资源条件评估|资源开发现状|资源总体评价喀纳斯旅游区是阿勒泰地区高等级旅游资131、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世界级旅游资源18个,国家级旅游资源36个,在阿勒泰地区高等级资源占比最大。(如下表所示)级别级别喀纳斯旅喀纳斯旅游区游区阿勒泰市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哈巴河县青河县青河县福海县福海县富蕴县富蕴县吉木乃县吉木乃县世界级世界级(五级)(五级)18188755554国家级国家级(四级)(四级)3636221615511168总体看,喀纳斯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组合好,是一个集冰川、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冰雪等各种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也是一个集合少数民族风情、边境文化、原始村落于一体的人文胜地。优质的旅游资源为喀纳斯旅游区带来良好的声誉,获132、得较好的国内市场知名度,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中国最美的六个古镇古村、中国最美十大秋色以及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数十项荣誉和品牌。从开发情况看,目前喀纳斯旅游区生态资源主要仍以观光游产品为主要开发形式,边境游整体处于中度开发状态,特色村落旅游大部分实现深度开发,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景观破环、村庄无序扩张的现象;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刚刚起步,潜力巨大。未来喀纳斯旅游区应进一步实现生态资源的深度化、高端化、度假化开发,以高品质的生态资源作为发展康养、度假旅游的基底与卖点;文化旅游资源应该进一步挖掘,133、并在产品开发的同时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机制的建设;冰雪旅游、滑雪度假是喀纳斯旅游区的新的增长动力,未来应充分发挥其冰雪资源优势,开拓和丰富冬季旅游产品;未来随着边境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扩展边境旅游开发的广度和深度。30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第一节 国内旅游市场变化第二节 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第三节 旅游市场特征及存在问题第四节 旅游市场定位31第一节 国内旅游市场变化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国内旅游市场变化|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旅游市场特征及存在问题|旅游市场定位1 八项规定以来旅游增速放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坚持纠正“四风”,从中央到地方查处了一批公款国内和出国(境)旅游134、的违纪案件,公款旅游得到了有效整治,如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到黄山、桂林、三亚、九寨沟、西双版纳、华山等多个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包括喀纳斯在内的国内很多知名旅游地的公务出游群体(如国企职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规模出现下降,八项规定以来,这些旅游地的旅游增速放缓。2 追求高质量和深度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近10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呈现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传统跟团游比例不断下降,自助游、小规模定制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传统观光游为主体的市场逐渐向深度游、休闲游、度假游转向。深度旅游是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倡以人为本、彰显个性、注重参与,不仅通过旅游了解关于历史、文化、生产、民俗、艺术等多135、方面知识,更实现了与景观的互动体验。3 国内冰雪市场远未饱和,产业发展充满机遇中国大众滑雪市场迅猛发展,2013-2018年我国滑雪旅游人次、滑雪场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9%、12.7%。2018年全国滑雪旅游近2000万人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滑雪场和滑雪旅游人次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旅游市场和潜在滑雪旅游市场。其次,新冠疫情背景下,出境旅游停滞,大量出境滑雪游客需求转向国内。随着2022年冬奥会召开,冰雪运动普及度和热度将逐步提升,冰雪运动旅游市场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重要增长点,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黄金发展期。但中国滑雪产业还不成熟,目前的雪场依旧是以旅游体验型136、雪场和城郊学习型雪场为主,适合高水平滑雪者的专业级雪场十分有限,且滑雪场地的增长幅度远未达到总滑雪人次的增长幅度,雪地产业市场供不应求,产业发展充满机遇。4 后疫情背景下出境旅游市场需求转向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由于境外许多国家疫情严重,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发布建议个国民非必要不参与出境旅游,出境基本停滞。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平稳,国家陆续恢复省内旅游与跨省旅游,国内旅游逐渐恢复,被抑制的出境游需求转向国内,如近期类似三亚购物、上海周边高端度假等以购物、高端餐饮、娱乐以及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得到以往出境游客的消费。5 文化休闲诉求日益成为人民生活刚需中国旅游研137、究院专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居民文化消费日常化趋势显著,2019年周末文化休闲消费占比达到60.03%,而节假日仅占比9.82%。未来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文化消费支出预计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57.64%的受访者表示将增加文化消费支出。本地休闲以商圈为主,异地体验关注文艺文化,文化休闲已经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主要需求。32第一节 国内旅游市场变化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国内旅游市场变化|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旅游市场特征及存在问题|旅游市场定位1 喀纳斯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喀纳斯旅游区具有森林、湖泊、草原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哈萨克族、蒙古族图瓦人独特的民俗风情,是新疆旅游的核心旅游目的地之一。近5138、年来,旅游区游客人数不断增长,2019年喀纳斯景区、禾木景区、白哈巴景区共接待游客252万人,1-10月接待游客1018.85万人次,同比增长52.6%,接待国际游客2019年首次突破2万,达到2.6万人。2 喀纳斯现实游客市场分析下文对喀纳斯现实游客市场的分析主要基于喀纳斯景区管委会旅游局提供的2019年喀纳斯现实旅游市场数据分析报告,以及中山大学2016年、2019年和2020年在喀纳斯旅游区的喀纳斯村、白哈巴村、禾木村及贾登峪获得的问卷调查数据。国内市场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结构:女性游客略高于男性占57.30%,男性游客占42.70%。年龄结构:从5-10月旅游季节数据看,喀纳斯旅游区游客139、占比最高的是51-60岁和41-50岁、61-70岁的游客,分别占比25.9%、20.2%和18.8%;30-40岁游客次之,占比13.6%;21-30岁游客比例仅10.8%;20岁以下和71岁以上游客占比分别为7.4%和3.3.%。文化程度: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现实游客中,本科学历占比最多,为46.03%,其次为大专学历,占比19.0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8.11%,高中及以下学历仅占比12.7%。收入水平:近7成游客月收入5000元以上。其中,个人月收入为5000至10000元的游客最多,占比33.33%;其次为月收入10000-30000元的游客,占比23.99%。喀纳斯旅游旺季客源地分140、析国内游客客源地分析:疆外的国内游客为喀纳斯旅游区主要游客构成。目前,喀纳斯旅游区疆外游客比例高达93%,最多的是江苏,广东等地游客,占比均超过5%,略低于新疆游客。2019年5-10月客源中,新疆游客占6.81%,随之是江苏占6.33%,广东占5.65%,四川占5.26%,河南占5.24%,浙江占5.05%,山东占4.81%,上海占4.16%。北京占4.57%,湖南占4.37%。国际客源地分析: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居多,分别占30.44%、18.67%和16.36%。喀纳斯旅游花费统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51%的喀纳斯游客花费总额在3000元以上。其中,花费5001元以上的游客占比最高,约141、35%,3001-5000元的占比16%;花费在3000元以下的游客占比49%,其中,花费2000元以下的占比31%。10001000元以下元以下10%10%10011001-20002000元元21%21%20012001-30003000元元18%18%30013001-50005000元元16%16%50015001元以上元以上35%35%游客花费统计(%)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5000元5001元以上20192019年年喀纳斯游客花费统计喀纳斯游客花费统计(数据来源(数据来源20192019年在喀纳斯旅游区监测问卷调查数据)年在喀纳斯旅游区监测142、问卷调查数据)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新疆江苏广东四川河南浙江山东上海北京湖南客源市场游客数量(前10名)20192019年年喀纳斯游客客源地前喀纳斯游客客源地前1010名名(数据来源(数据来源20192019年喀纳斯现实旅游市场数据分析)年喀纳斯现实旅游市场数据分析)33非常渴望非常渴望23%23%比较渴望比较渴望28%28%中立中立比较不渴望比较不渴望10%10%非常不渴望非常不渴望8%8%非常渴望非常渴望比较渴望比较渴望中立中立比较不渴望比较不渴望非常不渴望非常不渴望游客对喀纳斯冬季旅游渴望值游客对喀纳斯冬季旅游渴望值0.143、00%0.00%5.00%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40.00%40.00%45.00%45.00%1 1天天2 2天天3 3天天4 4-7 7天天8 8-1010天天1010天以上天以上20162016、20192019年游客停留时间统计年游客停留时间统计20162016年年20192019年年20162016年、年、20192019年年喀纳斯游客停留时间统计喀纳斯游客停留时间统计(数据来源:(数据来源:20162016、20192019年喀纳斯旅游区可持续监测问卷144、调查)年喀纳斯旅游区可持续监测问卷调查)第二节 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国内旅游市场变化|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旅游市场特征及存在问题|旅游市场定位2 喀纳斯现实游客市场分析游客停留时间通过对比2016年和2019年喀纳斯现实游客数据显示,喀纳斯旅游区现实游客停留2-3天比例最高,3年期间游客停留时间结构变化不大。2016年调查结果显示,计划在喀纳斯停留2或3天的游客最多:其中,计划停留2天的游客占38.1%,停留3天的游客占28.8%。201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停留2-3天的游客最多,占比达到66.44%。其中,停留2天的游客占比40.75%,停留3天的游客占比24.96%145、;停留4至7天的游客占比11.49%,8至10天的游客占比5.92%。冬季旅游现状通过对喀纳斯旅游区冬季现实统计统计发现,目前冬季旅游也以疆外游客为主,疆外游客比例超过60%。但疆内游客也是重要构成,在省区中占比最高,达到36.8%。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广东省占比也较高,达到8.8%,北京、河南、广西占比也达到了6%以上。冬季国内游客年龄段统计:冬季现实游客以21-35岁年轻人最多,占比达到66.48%,呈现出与夏季游客不同的年龄结构。其中以26-30岁最多,占26.37%;21-25岁次之,占24.73%;31岁到35岁位列第三,占15.38%。散团结构:根据喀纳斯景区管委会旅游局提供的数146、据可知,喀纳斯冬季主要以团队游客为主,占57.3%。喀纳斯冬季旅游游客意愿: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游客表示对喀纳斯冬季旅游比较渴望(27.61%)或者非常渴望(23.51%)。34获取途径获取途径传统官网、旅游网站旅游APP、微信公众号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旅行社旅游书籍、宣传册他人推荐占比占比10.00%40.00%8.57%4.29%10.00%8.57%18.57%游客来喀纳斯参与(计划参与)活动获取途径游客来喀纳斯参与(计划参与)活动获取途径吸引要素吸引要素占比占比优美的自然风光41.75%良好的生态环境21.36%特色的民族文化17.48%“湖怪”的传说6.80%丰富的美食2.9147、1%冬季雪景/冰雪体验活动0.97%独特的气候2.91%舒适的休闲度假设施0.97%会议商务目的地0.00%丰富的娱乐项目1.94%丰富的户外线路1.94%探险活动0.97%喀纳斯吸引游客的决定因素喀纳斯吸引游客的决定因素82829 94%4%5%5%往返喀纳斯旅游区轻轨的乘坐意往返喀纳斯旅游区轻轨的乘坐意愿愿愿意愿意不愿意不愿意不确定不确定视价格而定视价格而定游客对轻轨出行的意愿游客对轻轨出行的意愿141472%72%9%9%5%5%你更喜欢何种方式游玩景区?你更喜欢何种方式游玩景区?区间车区间车自驾车自驾车徒步徒步骑马骑马游客对景区出行的意愿游客对景区出行的意愿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国148、内旅游市场变化|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旅游市场特征及存在问题|旅游市场定位2 喀纳斯现实游客市场分析信息获取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移动互联网已经是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喀纳斯游客中40%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网络平台获取出游信息。第二节 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主要旅游动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特色民族文化是喀纳斯旅游区的主要旅游吸引要素。对比2004年,“湖怪”的自引力明显下降(2004年湖怪为最重要吸引物,占比超过60%),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依旧重要,且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特色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明显上升,并超过湖怪位列第三。交通出行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驾游是游客最期望的交149、通方式,72%的游客表示愿意自驾游览喀纳斯旅游区。此外,目前阿勒泰的对外交通方式还有提升空间,82%的游客表示乐于乘坐轻轨往返喀纳斯旅游区。3 喀纳斯旅游市场特征小结现阶段喀纳斯旅游区的现实游客市场呈现以下特征和变化:(1)从客源结构看,喀纳斯旅游区客源地依旧以疆外游客为主。且疆外游客主要来源省份不断扩充,除了以往客源较多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外,四川、山东、河南、湖南等省份的游客比例也较大。国际游客开始显著增长。(2)长时段(8天以上)停留游客停留时间有所增长,10天以上游客比例超过8-10天游客。(3)冬季和夏季游客结构呈现明显年龄差异,夏季游客以中老年为主,冬季以青年为主。(150、4)游客信息获取渠道逐渐转向移动互联网为主。游客获取喀纳斯旅游信息的途径逐渐从亲朋好友、网络、电视转向以网络APP、微信公众号等为主导的形式,手机客户端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主流宣传方式。(5)对于出游动机而言,特色民族文化吸引力增强,湖怪吸引力明显减弱,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成为最重要的吸引物。(6)游客对喀纳斯的冰雪旅游兴趣逐渐上升。以往游客更多关注喀纳斯春夏秋的观光旅游,现在更多游客表现出对冬季旅游的兴趣与热情。(7)游客自驾游的意愿依旧较为强烈,超过80%的游客愿意以自驾游的方式游览景区。35第三节 旅游市场特征及存在问题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国内旅游市场变化|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151、旅游市场特征及存在问题|旅游市场定位1 旅游市场特征国内市场稳步增长、国际市场逐步开拓喀纳斯旅游区近年来游客稳步增长,且以国内游客为绝对主体,其中又以疆外游客占比最大。从省份看,除了以往客源较多的新疆、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区外,四川、山东、河南、湖南等省份的游客比例也较大。国际游客规模近年来也呈现一定增长,尤其是2019年国际游客出现大幅增长(突破2.6万人),国际市场逐步开拓。以夏季旅游为主体,夏季旅游以中老年游客为主,家庭出游比例高当前夏季(5-8月)是喀纳斯旅游区的旺季,接待了全年约98%的游客。从喀纳斯旅游区核心吸引物看,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是其最重要的吸引力要素,152、冰雪体验和冬季雪景等吸引力目前较弱。从年龄结构看,夏季旅游以40-70岁游客为主,冬季则以20-35岁游客为主。家庭游客比例高,目前20岁以下和71岁以上游客群体占比超过10%。冰雪旅游市场潜力大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资源质量高。阿勒泰地区的雪景、白雪皑皑的冰湖、晨雾弥漫的禾木,目前已吸引许多游客冬季观光、滑雪等。冬季旅游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冬季旅游资源已经展示出全国范围的自引力,疆外游客目前占比已经超过60%。从省区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最大客源地,冬季游客占比36.81,广东省游客占比第二,占8.8%。喀纳斯目前虽然冰雪旅游吸引力并不是最前列,但已经有一部分游客展示出对喀纳斯冬季旅游的兴趣,随153、着冬奥会召开,喀纳斯冬季冰雪旅游市场潜力较大。信息获取逐渐完善,移动互联网成为主要途径目前,游客信息获取渠道逐渐转向移动互联网为主。游客获取喀纳斯地区旅游信息主要通过旅游app和微信公众号等。民族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上升目前,特色民族文化吸引力增强,湖怪吸引力明显减弱,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成为最重要的吸引物。2 旅游市场存在问题远离主要客源市场,出游成本高喀纳斯位于我国西北部,距离较远,交通和时间成本高,因此对于游客的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从现实游客看,经济实力较好、假期和闲暇时间较多的中老年群体占比最高。远距离对拓展青年市场存在一定消极影响。观光型游客为主要市场,市场类型154、有待丰富喀纳斯旅游区游客停留时间以23天为主,停留8天以上的游客较少。大众观光游客大多停留2-3天,其在停留时间内主要完成游览喀纳斯湖、禾木和白哈巴等主要景点。而停留8天以上的游客目前主要集中在探险、徒步爱好者类型,度假、康养等类型游客较少。因此,喀纳斯仍以观光游客为主要市场,市场结构相对单一,度假、康养等能够延长停留时间的游客比例很低。游客总花费不低,但旅游购物消费较低喀纳斯的游客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收入水平中高(近7成游客月收入5000元以上,三分之一游客月收入为5000至10000元,约四分之一游客月收入达到10000-30000元),在总体花费方面有超过三成的游客在旅游花费上达到了5155、000元以上,占35.01%。但对于购买纪念品等额外消费,游客的兴趣并不大,喀纳斯旅游区禾木、喀纳斯村很多商店游客较少,纪念品等对于游客的吸引程度不高。主要旅游季节以中老年游客为主,对年轻游客市场吸引力有待加强夏季(5-8月)是喀纳斯旅游旺季,期接待游客量占全年游客的98%。但目前夏季游客以中老年为主,41-70岁的游客群体占比超过六成,年轻游客市场占比较小,2019年接待的游客中21-40岁游客占比仅有两成。滑雪人口爆发前夜,但冬季旅游规模还很小喀纳斯地区冰雪旅游快速发展,但滑雪旅游市场依旧很小,冬季游客接待量仅有全年接待量的2%,其市场吸引力仍需提高。36第四节 旅游市场定位第四章 旅游市156、场分析与定位国内旅游市场变化|喀纳斯旅游市场现状|旅游市场特征及存在问题|旅游市场定位1 市场定位原则差异化需要挖掘自身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的独特性,挖掘差异化的价值,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品牌化了解喀纳斯已有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情况,进行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如冰雪冰川观光、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发展喀纳斯四季旅游的品牌。多元化加强营销的多元化,加强对不同种类、不同客源地游客的促销和宣传,同时也要拓宽销售的渠道,运用多种促销方式尤其加强网络和多媒体的应用。2 喀纳斯旅游区旅游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要点(1)稳固面向全国的以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体验为主的夏季旅游市场;(2)巩固41-70岁的中157、老年游客市场,开拓21-40岁的青年游客市场;(3)稳步增加自驾游游客市场;(4)发展面向全国的以休闲度假、商务接待的中、高端游客市场;(5)逐步发展面向世界的以滑雪度假、休闲体育为主的特色游客市场;(6)不断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丰富产品业态,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强化高端度假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和高端观光旅游的市场竞争能力。大众观光旅游市场定位一级市场:主要面对定位为疆内市场以及江苏、广东、四川、河南、浙江、山东、上海、北京、湖南等游客占比超过4%的经济较为发达的疆外省份。稳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面向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省份。较高的出行成本决定了喀纳斯游客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度假、康养158、旅游市场定位喀纳斯地处西北,拥有丰富的森林、草原、湖泊,却与中国传统西北地区具有差异性的气候资源。因此在大众观光的基础上,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与旅游体验。其市场可划分为:一级市场:主要定位为南疆具有差异化气候的地区或城市的游客市场,如吐鲁番、喀什等。二级市场:面向西北地区消费水平较高的旅游客源地如宁夏、陕西、甘肃等地经济发达的城市,面向具有康养度假需求的游客。冰雪旅游市场定位阿勒泰地区赋存国际量级的冰雪旅游资源。2018年全国滑雪旅游近2000万人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滑雪场和滑雪旅游人次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潜在滑雪旅游市场。在后疫情时代,由于国内高效的疫情防控和较为安全的环境,喀159、纳斯滑雪旅游体验相较于国际其他滑雪旅游地更加安全,喀纳斯不仅可以成为国内滑雪客回流的旅游目的地,也可以较大地吸引境外游客。其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以具有滑雪爱好的雪客、国内高收入游客作为滑雪旅游的核心市场。二级市场:面向亚欧大陆地区吸引境外滑雪爱好者。自驾游的市场定位喀纳斯旅游区应联合阿勒泰地区其他自驾车线路节点,促进自驾旅游快速发展。市场细分定位为:一级市场:以乌鲁木齐都市圈、克拉玛依市、阿勒泰市为代表的新疆自治区近程市场。二级市场:以北京、天津为主体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主体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青海、甘肃、陕西、四川、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区域市场。160、3 喀纳斯旅游区市场拓展策略(1)线上线下结合,巩固传统生态观光旅游市场;(2)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热点事件,拓展中青年旅游市场;(3)提升设施和服务,巩固家庭游客群体,拓展休闲度假市场;(4)打造生态避暑和冬季旅游形象,发展康养旅游和滑雪旅游市场;(5)树立高品质旅游地形象,精准营销,抢占疫情回流客流;(6)提升旅游产品、服务、形象,培育中高端市场。(7)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如Youtube、Tiktok等平台)和跨境旅游机构拓展海外市场。37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第一节 规划总则第二节 总体定位第三节 发展目标第四节 发展思路第五节 规模预测38近期中期远期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解决喀纳斯旅游区上一轮规161、划执行遗留的关键问题,保障区域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对设施和产品进行升级;支持自驾旅游基础配套;促进冰雪旅游起步,发展丰富多样的冬季旅游产品,实现旅游新的增长点,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旅游产品谱系。发展为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促进冰雪旅游高端化、多样化发展;冰雪文化大区;升级已有游牧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促进康养、度假旅游等多样化旅游发展。稳固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地位。实现全季节、全地域的旅游发展;草原游牧风光、秋季自然湖景和高端度假康养成为喀纳斯旅游发展主要增长极,喀纳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度假旅游目的地。第五章 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规划总则|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规模预测第一节 规划162、总则1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2 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修正)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标准规范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庄规163、划编制技术要点(征求意见稿)喀纳斯景区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及新村建设导则(3)相关规划及相关文件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 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 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阿勒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阿勒泰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千里画廊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17-2030)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业发展(2019-2035年)国家、自治区、阿勒泰市颁布实施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164、标准规范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规定。39第一节 规划总则3 规划原则创新深入系统和尽可能定量分析旅游业发展概况,分析旅游业在解决阿勒泰地区重大核心问题中的综合功能,通过创新突破自身旅游发展瓶颈。让旅游发展带动区域进步。同时在规划中突出创新性,充分利用好已有规划,做好整合、集成和创新。协调实现空间协调、景观协调,在合理协调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空间布局。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处理好各地区关系,按照大旅游格局,围绕旅游目的地建设,遵循市场驱动、项目推动和区域互动原则,加强区域协作。绿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的是旅游开发的第一前提。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守生态红线,165、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推行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开放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核心地区,喀纳斯旅游应突出其国际性,面向国际市场进行旅游开发,从全球视野看待旅游发展。共享通过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旅游管理制度,实现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规划中,协调好阿勒泰地区群众、移民、投资商利益关系,根据阿勒泰地区的实际深入研究相关利益群体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第二节 总体定位总体定位: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最具有阿尔泰生态魅力、文化风情和顶级166、冰雪资源的旅游胜地喀纳斯旅游区在国家内陆和沿边开放的战略下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其位于欧亚大陆最中心地带,与丝绸之路经核心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间物理距离较短。依托阿尔泰山及相关水系,喀纳斯旅游区是全球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冰雪旅游资源和最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汇聚地。第三节 发展目标1 总体发展目标将喀纳斯旅游区打造为具有国际声誉的汇聚高质量旅游体验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展为以旅游为载体的内陆沿边对外开放和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典范。喀纳斯旅游区发展要融入新疆的区域开放战略和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以旅游发展作为支撑区域开放的新型载体,通过高质量的旅游体验、高端旅游产品、高级别的旅游度假设施167、吸引国内外生态、滑雪、度假游客,并基于优质旅游资源和设施,对外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国际声誉的新兴旅游胜地和会议旅游目的地,成为以旅游为载体的内陆沿边对外开放的典范。对内形成旅游要素协调发展、旅游经济高度发达、旅游环境和谐文明、旅游市场及发展潜力良好,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中国可持续旅游发展典范。在区域范围内,力争成为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强力引擎,辐射周边包括阿尔泰山南麓至额尔齐斯河,东至阿勒泰市小东沟,西至哈巴河县白沙湖的喀纳斯旅游区范围。通过推进旅游区内社区参与发展,力争打造成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2 子目标环阿尔泰山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区域优质生态旅游资源优168、势,将其发展成为基础设施良好、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服务设施完备的世界级旅游景区的聚集地,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教育旅游、度假旅游、自驾游的天堂。世界级滑雪旅游目的地基于地域深厚的滑雪文化(“人类滑雪起源地”)和国际顶尖的雪质、适合的山地落差、长达半年的雪期等有利条件,高等级高要求的推进区域滑雪设施和冬季接待设施建设,建设成为层次和活动多元、线路和场地丰富、提供极致滑雪旅游体验的世界级滑雪旅游目的地。中国西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典范将喀纳斯旅游区发展为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效益显著的贯彻执行中国绿水青山发展观的世界级代表,通过保护生态,发展旅游业,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文明富裕169、和谐安定,成为我国西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旅游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喀纳斯旅游区内村落不仅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未来通过进一步推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将旅游区内各社区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将喀纳斯旅游区打造成通过旅游发展实现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第五章 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规划总则|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规模预测403 分期目标规划总的思路以扩容、延时、提质、升级为主,分为近期(2021-2025)、中期(2026-2030)、远期三个阶段(2031-2035)对项170、目进行实施。规划近期近期以完成扩容后时空组织为主,完善喀纳斯旅游区内外部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喀纳斯旅游区的旅游线路网络,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谱系;对喀纳斯旅游区内部时空不协调进行制度设计和控制调整,对贾登峪片区率先进行招商引资、配套功能建设;对喀纳斯核心旅游区核心文化吸引物喀纳斯村、禾木村和白哈巴村进行文化景观保护和房屋数量管控,出台具体管控方案并严格执行;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定位和升级;以国际化为目标对喀纳斯旅游区进行多渠道营销和形象打造。做好承载国际旅游胜地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产品建设。规划中期规划中期以完善为主,主要梳理喀纳斯旅游区建设中的短板,对171、产品、服务设施、产业、政策、基础设施、营销等方面不足进行补充提升,力争规划期末喀纳斯旅游区基本建成国际级旅游目的地。主要内容包括:继续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和旅游基础设施,形成统一标识系统;形成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探险旅游产品、冰雪旅游产品、教育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补充到原有的产品谱系中;进一步提升喀纳斯旅游区在国内外的形象,基本形成国际化、高品质、品牌化的旅游形象;推进规划片区成为丝绸之路核心经济带重要的国际国内会议举办地。规划远期规划远期以提高为主,主要目标是将喀纳斯旅游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高质量旅游产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生态、观光、滑雪、会议、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进一步根据市172、场最新变化完善旅游产品,提升和丰富旅游服务设施、产品,强化其在国际高端度假市场的竞争力。第三节 发展目标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民族文化、冰雪资源和已有的旅游业发展基础,按照扩容、提质、增效的思路,把这一片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延展旅游发展空间,创建体系丰富、具有良好市场潜力而高质量旅游线路与产品,且以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有识别度的区域形象。并通过规划可持续发展、适度旅游商业化的民族社区旅游方案,保证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推进旅游区内社区的乡村振兴,以喀纳斯世界旅游目的地为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向世界173、提供中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疆方案“。扩容从空间和时间进行扩容。扩展喀纳斯旅游区游客活动空间,丰富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体系,疏解当前游客较为聚集的贾登峪、下湖口、禾木片区游客到更广的空间范围;从5-10月为主的生态观光游,转入生态游、冰雪游融合的四季游。提升和深化旅游业对区域经济辐射作用。提质从产品和设施等方面进行提质升级。一方面,梳理现有旅游产品、线路,并将其与最新的市场需求对比分析,针对目前产品依旧以观光旅游为主的现状,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提质、升级、扩展,尤其需要增加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和显著提升消费水平的高等级旅游产品和线路,严控影响区域旅游声誉的低价团进入,创建契合未来174、旅游市场和消费主体需求的体系丰富、且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高质量旅游线路与产品体系。另一方面,对喀纳斯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系统升级,丰富高品质服务设施的类型、业态,增加价质相符的高品质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使其具备承担国际国内会议团队的能力。增效基于旅游业实现区域相关产业深度联动,利用旅游经济发展实现包括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等多重目标实现。一方面,喀纳斯旅游区未来发展应从注重游客数量和规模扩张转入注重高质量发展阶段,并通过产业联动增强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通过生态保护价值实现的正反馈机制,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观念统一,通过科学治理,推进区域文化传承、社会文175、明建设。第三,针对当前旅游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供具体的制度设计和规划方案,以提升规划的可执行性。第四节 发展思路第五章 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规划总则|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规模预测41用地类型用地类型空间标准(空间标准(m/m/人)人)游道游道10-30栈道栈道1-1.5喀纳斯景区喀纳斯景区长度长度人均空间人均空间承载指标承载指标瞬时空间瞬时空间承载量承载量周转率周转率日承载量日承载量栈道栈道43.3km1m/人43300153900游道游道106km10m/人10600周转率=旅游区每日可游时间游客在该旅游去的平均逗留时间日承载量=(景区游道+栈道总长度)/容人176、量 x 周转率日承载量日承载量旺季浏览天数旺季浏览天数年承载量年承载量53900180天9702000测算结果显示,当前喀纳斯旅游区环境容量为年游客最大承载量970.2万人,为规划期游客量规划提供了科学的区间范围。第五章 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规划总则|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规模预测1 旅游环境容量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实现旅游发展,在对游客量进行预测时要关注景区最大承载量,通过环境容量表示。使用完全游道法进行环境容量测算,公式为:CMDm,式中:M为游道全长(单位:m);m为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m人);D为周转率。第五节 规模预测(1)日承载量测算177、周转率为旅游区每日平均接待游客的批数表示为:景区每天有效开放时间为:8:00-19:00共11个小时。人均游览时间:因各个景区游览时间存在差异,加之往返车程,三大核心景区各需3-4小时,区间车程1-2小时,即喀纳斯旅游区游览总时长平均为11个小时。即景区日平均周转率为1。而日承载量计算公式如下:规划地区估算总游道为106km,栈道长度为43.3km。基于此,得出喀纳斯旅游区目前日承载量为53900(人)。(如下表所示)(2)年承载量测算喀纳斯旅游区主要景点开放时间为 5-10月即180天,因此喀纳斯景区年承载量为53900*180=9702000(人)。42第五节 规模预测年份年份预测游客量(178、人次)预测游客量(人次)备注备注2013418015418015201445635845635820152622898262289820161362430136243020171683334168333420182052791205279120192521302252130220212944591在2025年规划游客量突破450万人次。2022338691820233829100202442653792025468999620265097193至2030年规划游客量接近650万人次。2027548121120285836291202961566752030643660520316670322至179、2035年增长速率放缓,突破700万人次。20326852067203370200822034704005620357052000注:因新冠疫情影响2020数据不作为本次预测的基础数据。趋势推算方法趋势推算方法20352035年预年预计游客量计游客量数据拟合公式数据拟合公式三阶多项式趋势增长区域旅游承载力限制7052000y=-771.88 x3+4682085.31 x2-9466498955.50 x+6379692628650.70 012345678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180、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旅游人数(百万人次)年份喀纳斯旅游区预测游客量(万人次)喀纳斯旅游区年游客接待量预测表喀纳斯旅游区年游客接待量预测表喀纳斯旅游区年游客接待量预测曲线图(喀纳斯旅游区年游客接待量预测曲线图(20212021-20352035)第五章 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规划总则|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规模预测2 接待规模基于喀纳斯旅游区近年来游客量的历史数据及变化情况,考虑其生态敏感型,并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变化规律,对游客接待规模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35年,喀纳斯旅游区年游客接待量预计达到7052000人次。分阶181、段游客规模发展指标:2021年至2025年,喀纳斯旅游区游客量增长较快,2025年将突破450万人次。2026年至2030年,喀纳斯旅游区游客量持续增长较快,2030年超过600万人次。2031年至2035年,喀纳斯旅游区游客量增速放缓,2035年将突破700万人次。43第五节 规模预测注:因新冠疫情影响,2020数据不作为本次预测的基础数据。第五章 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规划总则|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规模预测2 接待规模喀纳斯景区+贾登峪区域由喀纳斯景区门票站提供数据分析发现,喀纳斯景区的年接待游客量在2016年增长率达到30%,其余年份则保持在每年10-25%的增长水平。由于新冠疫情182、影响,预测2021年游客增长恢复正常水平,未来15年,喀纳斯景区的游客量会有小幅度增长,后期增长率会逐渐降低,规划期末(2035年)游客量接近330万人。年份年份游客量(人游客量(人/年)年)预计年均增长率(预计年均增长率(%)2015662215201695219830.45%2017111883714.89%2018144631722.64%2019161739710.58%2021179175210.78%2022199171211.16%2023220382910.65%202424178219.71%202526269638.65%202628210957.39%2027298782183、25.91%202830977743.68%202931721202.40%203032247781.66%203132602501.10%203232742690.43%203332818000.23%203432870510.16%203532906670.11%喀纳斯景区喀纳斯景区+贾登峪区域年游客接待量预测表贾登峪区域年游客接待量预测表44年份年份游客量(人游客量(人/年)年)预计年均增长率(预计年均增长率(%)201312852014185591344.28%20155677852959.35%2016429313-24.39%201754329826.55%201864787619184、.25%2019114483176.71%20211227602 7.23%20221347416 9.76%20231485796 10.27%20241652651 11.23%20251854274 12.20%20262088840 12.65%20272356629 12.82%20282597241 10.21%20292836966 9.23%20303038391 7.10%20313241355 6.68%20323416065 5.39%20333558514 4.17%20343637869 2.23%20353700077 1.71%年份年份游客量(人游客量(人/年)年185、)预计年均增长率(预计年均增长率(%)201388394 201453038-40.00%2015300356 466.30%201679654-73.48%2017119075 49.49%2018110013-7.61%2019131054 19.13%2021156269 19.24%2022185835 18.92%2023218263 17.45%2024255302 16.97%2025295717 15.83%2026337797 14.23%2027382082 13.11%2028429652 12.45%2029480694 11.88%2030531888 10.65%2186、031576194 8.33%2032621310 7.83%2033663870 6.85%2034705893 6.33%2035744223 5.43%第五节 规模预测第五章 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规划总则|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规模预测2 接待规模禾木景区由禾木景区门票站提供数据分析发现,由于2013年贾登峪-禾木路段拓宽施工,2013年游客接待难以开展,游客量极少,禾木景区的年接待游客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出现了13倍和30倍左右的突增,2016年以后进入高速平稳增长阶段。未来15年禾木景区游客增长率会逐渐降低,规划期末(2035年)游客量预计达到370万人。白哈巴景区由白187、哈巴景区门票站提供数据分析发现,白哈巴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在2015年突翻4倍,由于受到边境管制等因素影响,2014至2019年间,起伏较大。未来,随着铁贾公路的开通及铁热克提自驾营地的建成,西线自驾线路逐步成型,白哈巴村的游客增长率相对于其他发展成熟的景区,增长空间大,增长率较高,预测规划期末(2035年)游客量达到74万人。注:因新冠疫情影响,2020数据不作为本次预测的基础数据。禾木景区年游客接待量预测表禾木景区年游客接待量预测表注:因新冠疫情影响,2020数据不作为本次预测的基础数据。白哈巴景区年游客接待量预测表白哈巴景区年游客接待量预测表45第一节 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第二节 旅游产品规划第188、三节 旅游线路组织旅游产品规划46喀纳斯旅游区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包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国家地质公园、两个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冰川、雪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种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景区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组合好,享有“人间净土”之美誉。现状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节 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观光旅游产品:主要有喀纳斯湖、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鸭泽湖、贾登峪、白哈巴、禾木村、铁热克提、那仁草原、喀纳斯村、界河、西北第一哨等一批景区景点观光产品,同时开通了“贾登峪-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鸭189、泽湖-喀纳斯村-喀纳斯湖”、“喀纳斯村-观鱼台”、“喀纳斯湖-白哈巴铁热克提”、“贾登峪-禾木村”等区间车观光产品;体育运动产品:主要有“禾木-汇河口-贾登峪”、“喀纳斯湖-观鱼台”、“禾木-美丽峰”、“禾木村-黑湖-喀纳斯”、“贾登峪-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鸭泽湖-喀纳斯村-喀纳斯湖”、“喀纳斯湖-响泉”、“铁热克提-贾登峪”等多条徒步、骑行生态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图瓦人民俗体验产品为主,包括百年老屋图瓦百年文化收藏馆、民俗文化演艺、特色民宿等文化旅游产品;节事旅游产品:举办了“喀纳斯金秋摄影节”、“春季山花节”、“夏季漂流节”、“金秋摄影节”、“冬季冰雪风情旅游190、节”、“张健横渡队纵喀纳斯湖挑战赛”、“阿迪力王子走钢丝”、“禾木杯古老毛滑雪板狩猎比赛”、“大众单板野雪回转邀请赛”等节庆与赛事产品;自驾车旅游产品:目前建有贾登峪汽车营地,根据阿勒泰地区自驾游发展规划,规划区地处西部生态度假自驾片区,位于净土仙村自驾廊道上,将继续完善自驾车配套设施,重点建设禾木营地、铁热克提营地、黑流滩营地等自驾车营地;冬季滑雪度假旅游产品:禾木国际滑雪度假区正在建设,一期主要建设滑雪区、野雪区、装备区、主会场区、游客服务区、VIP服务区、住宿休闲区。1、现状产品类型特征:以观光旅游产品、体育运动产品为主,文化旅游产品、节事旅游产品为辅,自驾车旅游产品与冬季滑雪度假旅游产191、品逐步兴起2、现状产品季节特征:以夏秋季产品为主5403 6765133229412992951527393315043944873752955253739617986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游客量(人)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分析,喀纳斯旅游区的旅游季节主要从每年5月1日左右开始(出现多于100人的规模性游客流)到“十一”过后(出现低于100人游客流)结束,旅游季节性一般在 170180 天(6个月)左右。其中,旅游旺季主要集在夏秋两季,为每年的7月中旬开始至192、9月下旬结束。旅游季节性规律主要受到气候条件、旅游产品等因素影响。夏秋季节产品主要有观光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节事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类型多样。冬季旅游产品主要为以冰雪观光为主的初级冰雪旅游产品,缺乏冰雪运动、冰雪度假等多元冰雪旅游产品。20192019年贾登峪门票站点游客数量统计年贾登峪门票站点游客数量统计47第一节 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在现状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大众旅游时代出现的新的旅游产品偏好,得出旅游区现状产品的主要问题:观光对象单一。观光景点主要依托喀纳斯湖、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鸭泽湖、贾登峪、白哈巴、禾木村等核心景点,随着大众旅游时193、代下,观光游客热潮退却之后,旅游人口红利不再,景区吸引力面临挑战。未来应该进一步开发一批新的观光产品;观光方式单一。现状观光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区间车、观景平台观光,观光体验感普通,特色轨道交通观光、低空旅游观光等新产品开发滞后。未来应该积极开发峡谷小火车观光、串联整个喀纳斯核心游览区的不同时长的低空观光旅游产品,提升旅游观光体验与旅游产品收益。1、传统观光产品单一度假产品种类缺乏。喀纳斯旅游区森林资源、冰雪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具有开发夏季森林避暑康养度假产品、冬季滑雪度假产品的潜力,现状度假产品缺乏,禾木国际滑雪度假区正在建设中,森林避暑康养产品尚未开发;度假产品品质待提升。度假区现状尚无194、五星级度假酒店,仅有少量四星级酒店,虽然有精品民宿,但是精品民宿提供的配套康体娱乐、餐饮等度假服务无法满足游客需求。2、休闲度假产品种类缺乏,品质待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以浅层次的文化观光为主,文化互动产品、文化深度体验产品、文创IP衍生的文化创意产品缺乏。体育运动产品类型单一。喀纳斯旅游区地形复杂多样,森林、河流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具有开发体育运动产品的资源条件,但是,现状体育运动产品仅仅以徒步、骑行为主,丛林运动、攀岩、溯溪等体育运动产品缺乏。科普考察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度假区的冰川、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蒙古族图瓦人文化独特,可重点开发夏季森林科普游、冬季冰川195、科普游等科普产品,目前仅有黑湖、双湖片区提出了科普考察旅游产品的概念,但是并未作为重要的产品来开发,配套的支持政策不完善。3、专项旅游产品不突出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48第二节 旅游产品规划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立足规划区优势资源,对接旅游市场需求,未来重点壮大和升级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边境旅游与跨境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产品、运动探险旅游产品六大核心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边境旅游与跨境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产品运动探险旅游产品创新观光方式,增加轨道观光、低空观光等产品的196、开发;在不同季节,结合自然景观,结合生活场景、人文活动,营造各有特色的四季观光产品;与中国摄影家协会等组织合作,有针对性的推出以摄影爱好者观光产品为代表的专项观光产品;重点开发喀纳斯湖观光、乔巴特禾木库区观光、边境观光、文化景观观光、民俗观光、草原观光、山地观光、冰雪观光产品;合理设置观景设施,沿途设置足够的停车湾等设施,做好观光产品保障。以特色民宿、转场营地、草原木屋为依托,针对蒙古族图瓦民歌、哈萨克族民歌、哈萨克族姑娘追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大型文化演艺、民俗表演、民俗节庆等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深度体验产品;倡导“新游牧”理念,开发场景化、沉浸式的游牧生活产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197、利用,提炼文化IP,开发文化创意衍生品,包装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持续推进中俄哈蒙四国旅游合作,建设阿勒泰跨境旅游合作区,积极探索中俄哈蒙四国人员往来便利化机制,培育一批具有经营边境旅游业务许可的旅行社,对赴边境地区旅游人员实行互免签证,与俄哈蒙就车牌驾照互认互换达成协议;提升口岸旅游和边境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开发边境观光、主题商贸会议游、特色医疗康养、专题免税国际购物游等边境旅游产品。结合地区自驾游规划,横向上,将喀纳斯旅游区作为串联三道海子吉克普林口岸的阿尔泰山千里画廊自驾风景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纵向上,重点打造禾木-贾登峪-白哈巴-铁热克提-哈龙沟-阿舍勒铜矿景区的西北边198、境自驾风景道;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与自驾车营地建设,重点建设喀纳斯机场自驾游服务站,禾木服务点、贾登峪服务点、铁热克提服务点,为自驾车游客提供旅游咨询、行程设计、线路导航、景点介绍、食宿预订、购物、汽车租赁、汽车代驾、还车结算、汽车维修和道路施救、质量投诉协调等服务;配套建设黑流滩营地(5C)、禾木营地(4C)、铁热克提营地(3C)等自驾车营地。依托冬季优质的粉雪资源,夏季气候特征、河谷森林组合的生态环境优势,结合总体定位与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冬季滑雪度假产品、夏季森林避暑康养度假产品,近期重点建设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按照国际优秀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对现状旅游接待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引进知名度假酒199、店品牌。开展登山、滑雪、山地自行车、滑翔伞、定向越野、丛林探险、白水漂流、攀岩等运动探险产品;建设徒步线路、马道、骑行路线、科考路线组成的徒步系统,打造国际徒步旅游目的地;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建设国际水准的冰雪运动、马术运动及其他户外运动场所,设置专业培训学校/基地,举行国际冰雪运动、徒步运动、山地越野等品牌赛事;建立专业的救援团队,配置救援直升机和相关救援工具、设备,通过技术手段对旅游者进行定位跟踪,提升安全系数。49第二节 旅游产品规划产品类型产品类型开发思路开发思路研学旅游产品 依托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科考游产品;依托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开展自然生200、态研学产品;依托草原、传统村落,结合哈萨克民族、蒙古族图瓦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开展民俗文化研学体验产品。旅游小镇产品 吉克普林旅游小镇产品开发:围绕中俄铁路禾木站,重点建设观光旅游轨道交通站、游客集散中心,开发国际会议接待、主题文化商业街区、度假酒店、冰雪旅游、滑雪培训等产品;贾登峪小镇产品开发:构建“一轴三带八组团”的总体结构,重点开发草原观光休闲、休闲商业街区、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山地度假等产品;铁热克提小镇产品开发:重点开发哈萨克民俗艺术中心、主题度假酒店、观心民宿街、滨河酒吧街、小吃美食街、刺绣工艺街、悦动器乐街、自驾车营地等产品;黑流滩小镇产品开发:融合交通集散、文化展示、服务保201、障、休闲游览等功能,重点建设游客咨询中心、集装箱/汽车营地、俄罗斯文化村、木屋营地、星空营地、冰雪旅游组织中心、冰雪乐园、转场民宿村、篝火广场、牧民市集、冰雪主题酒店等子项目。乡村旅游产品 禾木村产品开发:重点开发冰雪观光、滑雪运动等冬季产品,在西融、开来汗等高端民宿的基础上,对现状民宿进行提档升级,打造高端民宿集群;喀纳斯村产品开发:以“魅力图瓦,演艺之乡”为主题,开发图瓦民宿、文化演艺产品;白哈巴产品开发:增加多种形式的旅居体验设施,打造艺术创作基地,重点开发特色旅居产品、文化艺术产品。节事旅游产品 重点举办古老毛皮滑雪大赛、喀纳斯国际生态旅游节、敖包文化旅游节、金秋摄影旅游节、冰雪旅游节202、赛马节、马奶节、游牧文化节、点灯节、漂流节、少数民族服饰节、民族建筑风情节、民族饮食文化节、少数民族风情节、定向越野锦标赛、摩托车拉力赛、徒步马拉松、极限挑战赛等节庆赛事产品。会议旅游产品 与国际大型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政府达成接待协议,在贾登峪、吉克普林重点开发政府会议、学术会议、商务会议等产品;面向北京大都市圈、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新疆自治区等地大中型企业,开展奖励旅游。培育和创新研学旅游产品、旅游小镇产品、乡村旅游产品、节事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五大辅助旅游产品。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50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203、旅游线路组织第三节 旅游线路组织基于区域联动、时空均衡、引领市场、可持续发展、适度超前等原则,对区域旅游主题线路进行规划,旅游线路主要涵盖生态观光、游牧文化、民族风情、研学教育、探险运动、冰雪运动、冬季民俗、雪乡雪景等不同主题,组织线路的交通方式多元。1 生态观光主题旅游线路铁热克提铁热克提白哈巴白哈巴那仁草原那仁草原观鱼台观鱼台喀纳斯湖喀纳斯湖鸭泽湖鸭泽湖神仙湾神仙湾月亮湾月亮湾卧龙湾卧龙湾千湖千湖黑湖黑湖花楸谷花楸谷驼颈湾驼颈湾贾登峪贾登峪汇河口汇河口契巴罗依契巴罗依吉克普林吉克普林美丽峰美丽峰禾木禾木小东沟小东沟阿勒泰阿勒泰中哈边界大峡谷中哈边界大峡谷乔巴特乔巴特-禾木库区风景区禾木库区204、风景区托勒海特托勒海特线路1线路2线路3图 例生态观光主题旅游线路图生态观光主题旅游线路图线路1:贾登峪驼颈湾花楸谷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喀纳斯湖观鱼台那仁草原白哈巴中哈边界大峡谷铁热克提(交通方式:骑马、区间车、自驾车、轨道交通(中远期)线路2:贾登峪契巴罗依乔巴特-禾木库区风景区禾木吉克普林托勒海特小东沟阿勒泰(交通方式:区间车、骑马、自驾车)线路3:贾登峪汇河口(挥汗)美丽峰-禾木黑湖千湖喀纳斯湖那仁草原白哈巴(交通方式:骑马、越野车)51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第三节 旅游线路组织铁热克提铁热克提白哈巴白哈巴那仁草原那仁草原观鱼台观鱼台喀纳斯湖喀纳斯205、湖鸭泽湖鸭泽湖神仙湾神仙湾月亮湾月亮湾卧龙湾卧龙湾千湖千湖黑湖黑湖花楸谷花楸谷驼颈湾驼颈湾贾登峪贾登峪汇河口汇河口契巴罗依契巴罗依吉克普林吉克普林美丽峰美丽峰禾木禾木中哈边界大峡谷中哈边界大峡谷线路1线路2线路3图 例2 户外运动主题旅游线路户外运动主题旅游线路图户外运动主题旅游线路图线路1:贾登峪驼颈湾花楸谷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喀纳斯湖观鱼台那仁草原白哈巴中哈边界大峡谷铁热克提(交通方式:骑马、徒步、山地自行车)线路2:禾木吉克普林契巴罗依贾登峪驼颈湾花楸谷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喀纳斯湖(交通方式:骑马、徒步、山地自行车)线路3:贾登峪汇河口(挥汗)美丽峰禾木黑湖千湖喀纳斯湖那仁草原(交通方式:骑206、马、徒步)52铁热克提铁热克提白哈巴白哈巴那仁草原那仁草原喀纳斯村喀纳斯村鸭泽湖敖包鸭泽湖敖包黑湖黑湖/千湖夏牧场千湖夏牧场贾登峪贾登峪契巴罗依契巴罗依禾木禾木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第三节 旅游线路组织3 民俗风情主题旅游线路民族聚居区:贾登峪鸭泽湖敖包喀纳斯村白哈巴村铁热克提乡贾登峪毡房区契巴罗依禾木村(交通方式:骑马、区间车、自驾车(中远期)、轨道交通(远期)牧场穿梭:喀纳斯村黑湖/千湖夏牧场禾木;喀纳斯村那仁草原白哈巴村(交通方式:骑马、区间车、自驾车(中远期)冬季民俗:禾木喀纳斯白哈巴(近期);禾木喀纳斯贾登峪(中远期);贾登峪喀纳斯白哈巴铁热207、克提(中远期)(交通方式:自驾车、马爬犁、通用航空)线路1(民族聚居区)线路2(牧场穿梭)线路3(冬季民俗)禾木喀纳斯白哈巴线路3(冬季民俗)禾木贾登峪喀纳斯线路3(冬季民俗)贾登峪喀纳斯白哈巴铁热克提图 例民俗风情主题旅游线路图民俗风情主题旅游线路图53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第三节 旅游线路组织4 研学教育主题旅游线路地质地貌、水域、气候研学:贾登峪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喀纳斯湖观鱼台白哈巴界碑界河-大峡谷铁热克提;神仙湾晨雾观鱼台(晨雾、佛光);喀纳斯湖喀纳斯河(鸭泽湖、神仙湾、卧龙湾、月亮湾)禾木河(禾木村)(交通方式:区间车、自驾车(中远期)、轨208、道交通(远期)阿尔泰山植被研学:吉克普林草原禾木白桦林喀纳斯泰加林白哈巴周边森林、草原;贾登峪驼颈湾花楸谷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喀纳斯湖观鱼台那仁草原(交通方式:骑马、区间车、轨道交通(远期)民俗文化研学:黑流滩草原民俗文化体验草原石人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体验禾木居住环境和建筑环境考察黑湖千湖附近夏牧场喀纳斯传统音乐白哈巴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日常(交通方式:骑马、区间车、越野车)地质地貌、水域、气象研学线路阿尔泰山植被研学线路民俗文化研学线路图 例研学教育主题旅游线路图研学教育主题旅游线路图铁热克提铁热克提白哈巴白哈巴那仁草原那仁草原喀纳斯喀纳斯鸭泽湖鸭泽湖黑湖黑湖/千湖夏牧场千湖夏牧场贾登峪贾登峪禾木村209、禾木村中哈边界大峡谷中哈边界大峡谷观鱼台观鱼台神仙湾神仙湾月亮湾月亮湾卧龙湾卧龙湾花楸谷花楸谷驼颈湾驼颈湾禾木河禾木河白哈巴界碑河白哈巴界碑河草原石人草原石人黑流滩黑流滩54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第三节 旅游线路组织5 冰雪主题旅游线路冰雪运动:贾登峪禾木喀纳斯白哈巴(交通方式:马爬犁、通用航空、自驾车)冰雪观光:禾木村贾登峪喀纳斯河雾凇喀纳斯村喀纳斯湖(交通方式:自驾车)冰雪民俗:禾木喀纳斯白哈巴铁热克提(交通方式:马爬犁、自驾车)铁热克提铁热克提白哈巴白哈巴喀纳斯村喀纳斯村贾登峪贾登峪喀纳斯河喀纳斯河禾木禾木喀纳斯湖喀纳斯湖线路1(冰雪运动)线路2210、(冰雪观光)线路3(冰雪民俗)图 例冰雪主题旅游线路图冰雪主题旅游线路图55那仁草原那仁草原喀纳斯湖喀纳斯湖喀纳斯村喀纳斯村黑湖、千湖夏牧场黑湖、千湖夏牧场贾登峪贾登峪吉克普林吉克普林禾木禾木小东沟小东沟阿勒泰阿勒泰乌希里克乌希里克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组织第三节 旅游线路组织6 游牧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线路1:贾登峪-喀纳斯村-喀纳斯湖(交通方式:骑马、自驾车(中远期)、轨道交通(远期)线路2:禾木村-黑湖、千湖夏牧场-喀纳斯村-那仁草原(交通方式:骑马、自驾车(中远期)线路3:禾木-吉克普林-乌希里克-小东沟(交通方式:骑马、自驾车(中远期)线路1(贾登峪211、-喀纳斯-喀纳斯湖)线路2(禾木村-黑湖、千湖夏牧场-喀纳斯村-那仁草原)线路3(禾木-吉克普林-乌希里克-小东沟)图 例游牧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图游牧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图56第一节 空间布局原则第二节 总体空间结构第三节 重点项目布局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空间布局规划57第一节 空间布局原则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空间结构图空间结构图图 例发展轴中心门户东侧翼文化与生态体验旅游区西侧翼生态体验与边境观光区生态保护区第二节 总体空间结构根据喀纳斯旅游区现状旅游发展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位交通变化等综合条件,盘活存量资源、优化212、增量功能、突出发展主题,重点打造“两心、两轴、三区、三门户”的旅游空间结构。盘活存量资源。根据旅游资源价值与开发潜力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对高品质资源集聚区进行重点开发,将旅游资源转化成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作为旅游核心区打造,作为提升旅游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和旅游影响力担当。优化增量功能。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交通、现状基础等综合要素,明确各个片区在整个旅游区中的功能与作用,其中,核心游览区重点承担游览功能与接待服务功能,其他区域承担区域内景点的游览接待功能和沿途的接待服务功能。突出发展主题。根据旅游区的总体定位,对总体定位进行分解,明确支撑总体定位的几个要素,结合规划区各个空间资源、区位、现状基础等特213、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形成主题支撑要素与空间特征互相契合的功能片区。铁热克提黑流滩贾登峪托勒海特生态保护区东侧翼文化与生态体验旅游区西侧翼生态体验与边境观光区林、贾热58以禾木组团为中心,以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的建设为依托,丰富滑雪度假与冰雪娱乐产品。重点开发乔巴特禾木库区风景区,做好水文章,组织设计水上游览线路,开发北疆游轮项目,配套开发游轮观光、主题演艺、水上运动、游轮特色美食等系列产品,与喀纳斯湖形成东西两大核心游览区。联动开发托勒海特空中花园骑马观光产品与草原文化体验产品。以现有步道和牧道为基础,重点开发系列经典徒步线路,打造喀纳斯国家健康步道。东侧翼文化与生态体验旅游区第二节 总体214、空间结构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依托贾登峪作为喀纳斯旅游区交通集散与综合接待的中心地位,紧抓阿禾公路通车机遇,结合吉克普林交通集散门户地位的提升、铁贾公路建成,以及铁热克提作为喀纳斯旅游区西线门户地位进一步提升、黑流滩空港文旅小镇建设等利好,形成由横向的“铁热克提-贾登峪-吉克普林-托勒海特”与纵向的“喀纳斯湖-贾登峪-黑流滩”构成的十字发展轴线。铁热克提贾登峪吉克普林托勒海特横向发展轴喀纳斯湖贾登峪黑流滩纵向发展轴两轴两轴主打边境观光、口岸旅游、沙漠观光、越野与自驾游产品。依托铁贾公路的修建,进一步强化铁热克提作为喀纳斯旅游区西线215、门户功能,对白哈巴村与那仁草原进行提升,形成经典游览线路。重点打造西北边境自驾风景道,作为喀纳斯旅游区的重要补充产品。西侧翼生态体验与边境观光区依托喀纳斯湖独一无二的景观,继续承担游览核心功能,严控低端住宿设施无序发展,继续推进生态研学、探险等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游客体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相关规定,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加强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仅在试验区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科考研学旅游产品。生态保护区三区三区三门户三门户结合阿禾公路通车的契机与托勒海特自身优越的生态资源环境,与周边冲乎尔伊列克石林联动开发,向南辐射喀纳斯旅游区核心旅游吸引216、物乔巴特禾木库区风景区,形成喀纳斯旅游区东线旅游集散与旅游接待门户。托勒海特(东部门户)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对新疆喀纳斯贾登峪区域整合提升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修编,对不符合规划的项目进行拆除调整重建,统一小镇总体风貌,完善教育、医疗、人才公寓、村民住宅等配套设施,推动旅游与生活并重的特色文旅小镇规划目标的实现。两两心心贾登峪旅游接待中心依托喀纳斯机场,公路、轨道(远期)交通便利性及可开发空间,在黑流滩片区打造空港文旅小镇,构建行政组织中心,强化为喀纳斯机场服务的保障功能和行政属性,建设行政办公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集散广场、精品酒店、俄罗斯文化街、营地、冰雪乐园、冰雪旅游酒店等子项目,集行政办公、交通217、集散、文化展示、休闲游览等功能于一体,作为游客进入喀纳斯旅游区的第一印象区。黑流滩行政组织中心打造行政组织中心,融合行政办公、交通集散、文化展示、服务保障、休闲游览等功能,构建旅游集散服务区、草原民俗游览区、特色文化体验区、冰雪运动休闲区、行政办公区五大功能区,增加居民住宅、保障性住房、商业地产、冷链物流、交通航空物流、行政办公等建设的预留用地。黑流滩(南部门户)结合铁贾公路的建设,向东直通贾登峪,向北辐射带动白哈巴村、那仁草原,向南与哈巴河县城联动发展,向西带动齐巴齐列克村边境村发展,西南结合自驾车线路打造,串联也拉曼至布尔津县,完善交通集散、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功能聚合、辐射周边的西线门218、户。铁热克提(西部门户)59第三节 重点项目布局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重点项目布局图重点项目布局图1249108161215171819113675131420喀纳斯组团提升项目禾木村落文化景观保护项目吉克普林组团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铁贾自驾风景道乔巴特禾木库区风景区贾禾生态旅游公路契巴罗依度假牧场千湖黑湖景区双湖生态科普景区那仁大草原旅游区提升项目白哈巴村提升项目波勒巴岱组团铁尔沙汗滑雪度假区铁热克提组团提升项目黑流滩组团提升项目哈巴河县额德克红叶林景区哈巴河县哈龙沟奇石公园阿舍勒铜矿景区提升大小萨孜生态牧场11211101314219、1516171819202345678960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1.喀纳斯组团提升项目【开发思路】主要以民宿开发和图瓦文化展示为发展重点,以“魅力图瓦,演艺之乡”为主题,通过景观再造和场景还原方式,结合民宿设计,展示图瓦人生产生活方式、民居、美食、特色手工艺品及民俗活动,重点建设图瓦人家民宿、图瓦民俗展览馆、原生态表演大舞台等子项目。同时,重点开发民俗文化演艺产品图瓦部落,展现图瓦人历史传说、生产生活情境。喀纳斯村 下湖口片区【开发思路】主要以生态观光度假、森林康养、森林探险、自然研学为发展重点。220、定期对区域内观光设施进行检查,及时修缮、更换破损设施,保障游客观光体验;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森林资源,适度开发森林康养和森林探险产品;串联区域内重要科普节点,设计研学线路,打造自然教室。【开发思路】重点对喀纳斯村以及下湖口片区进行提升,明确片区主题,丰富旅游产品,完善喀纳斯游客服务中心综合体、换乘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住宿品质,对现有存量民宿进行对标甄别并改造升级;活化利用民俗文化,修建码头文创树屋、码头小吃街、四季画廊游步道、喀纳斯老集市,创新开发景区衍生文创产品;继续推动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自然生态科普综合中心建设以及喀纳斯户外探险公园建设。整合肖勃221、托、哈拉苏等片区资源,发展牧场度假休闲业态。61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2.禾木村落文化景观保护项目【开发思路】建立商业化和房屋数量管控的规则和具体方案,推进社区内部形成共识,建立监督管理规则,对传统村落房屋数量扩张和商业化进行有预见性管控;控制村落房屋数量增加,严格落实一户一宅,严控宅基地审批,建议2021年1月1日起,禾木村均不再分配宅基地,新增分户全部转移到吉克普林旅游小镇;对社区旅游住宿经营规模进行严格管控,实行户均配额制,建议每户仅有3间房间(6个床位)可用作住宿的客房,剩余房间可从事家访、222、超市、文化创意体验场所、餐饮、旅游纪念品商店、文化展览馆等其他多种形式的经营或者由居民自住;对低端住宿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引进精品民宿,完善禾木村住宿设施;在禾木山庄北部片区新建禾木森林温泉健康小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设施。62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3.吉克普林组团【开发思路】紧抓阿禾公路通车机遇,结合禾木交通集散门户地位的提升,对吉克普林进行重点开发,持续推进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建设,不断完善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滑雪产品,同时推动吉克普林旅游小镇建设,完善观光、度假、会223、议、接待等功能,打造未来喀纳斯旅游区重要的冬季旅游滑雪度假目的地和夏季索道观光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专业训练区大众滑雪区儿童娱雪区野雪体验区雪乡木屋民宿星空营地山顶全景餐厅越野赛车场高山索道123456789123456978810210【开发思路】度假区同时面向大众游客和专业竞技人员,重点建设国家冰雪体育运动培训基地、滑雪旅游文化中心、儿童娱乐雪区、雪乡木屋民宿,以及集购票、咨询、餐饮、便利、装备租赁等服务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完善道路、生态停车场、游步道、星空营地、输水系统、运力系统(魔毯、高低速缆车)、造雪机、压雪车、雪地摩托、救援设备、智能设备采购以224、及导视导览系统等设施。63 吉克普林旅游小镇【开发思路】围绕滑雪度假、康养休闲核心功能和生活居住、行政办公等重要功能进行开发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型度假小镇。建设国际会议中心、文化中心、滑雪学校、运动俱乐部、公园、博物馆等特色项目,完善游客集散中心、交通换乘枢纽、度假酒店、购物商街等度假配套。提供旅游度假、交通集散、咨询导览、休闲娱乐、会议接待、餐饮住宿、夜游消费等服务。为禾木村自然增长人口规划预留居民生活社区,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生活各方面公共服务设施。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3.吉克普林组团吉克普225、林国际滑雪度假区13245621871011121315141617181920209健康管理中心阿尔泰山自然博物馆体育中心马术俱乐部汽车营地通用机场牧民市集行政中心生活居住社区国际度假酒店集群游客集散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森林度假酒店温泉水疗中心草原湿地公园国际滑雪培训学校中俄风情街滑雪文化中心冰雪主题商街儿童嬉雪乐园医院12345678910111213161514171819202164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4.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Lake Kanas;Hemu Village in Lake Kan226、as National Park;Jiadengyu New TownLake Kanas;Jiadengyu New Town Master Plan;Conceptual Master Pla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Jiadengyunew town development and tourist accommodation hub,This is located in an attractive valley just south of the boundaries to the newly established Lake Kanas Na227、tional park located in Xinjiang Province at the north-western most corner of China where it borders Russia,Kazakhstan and Mongolia.Hemu Village Inside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with JimunaiGeological Park and Qing He Lake Area;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for strengthening a unique and tradit228、ional built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upgrading to secure the prote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 traditions and via measured tourism activity strengthen local community livelihood among others by participation and benefits from tourism in HemuVillage;a unique and increasingly pop229、ular resort destination in the buffer zone of Lake Kanas National Geo Park.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activities and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Jimunai geo park an area dominated by special geological formations inhabited by a small Kazakh minority population maintaining their tradit230、ional life style.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for nature and traditional settlement protection,and small scale cultural and adventure tourism infrastructure and activity in a unique lake area of spectacular seasonal lakes and wetlands in high altitude green pastures located near Qing He City.喀纳斯湖;贾登峪新区总231、体规划;贾登峪新区发展和旅游住宿中心概念性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这是坐落在一个有吸引力的山谷南部边界的新成立的喀纳斯湖国家公园,位于中国新疆靠近俄罗斯边境,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最西北部的“角落”。喀纳斯湖国家公园、吉木乃地质公园和青河湖区内的禾木村;加强独特传统建筑环境的发展策略及行动计划,环境升级,确保对传统建筑传统的保护和维护,并通过衡量旅游活动,通过参与禾木村的旅游并从中获益,加强当地社区的生计;位于喀纳斯湖国家地质公园缓冲区的一个独特的、越来越受欢迎的度假胜地。吉木乃地质公园的可持续活动、服务和环境管理战略。该地区以特殊的地质构造为主,居住着一小部分保持着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哈萨克少数民族。在232、青河县附近的高海拔绿色牧场上,一个独特的由壮观的季节性湖泊和湿地组成的湖区,建立了小型文化和探险旅游基础设施和活动的战略和行动计划。65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4.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Lake Kanas;Hemu Village in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Jiadengyu New TownJiadengyu New Town;As it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he above The Jiedengyu Town in its current 233、version already now form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tire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 as a tourism service area.This would over time involve many of the supporting areas and facilities a major attraction as Lake Kanas and several of the other interesting attractions a visitor can find within s234、hort distances from the lake shores and the entire national park as a unique whole in China and the World.In fact it would not be a dream alone to believe that Jiadengyu Town when carefully developed along the lines that since 2005 and ongoing are been drafted and sensitively illustrated in a compre235、hensive master plan within a few years from now in itself would become an attractive place to visit or live permanently for people who love the shifting of the 4 seasons of the year in the Jiadengyu Valley or just visit during one of the 4 seasons as these unfolds during the year.This could include 236、their favorite public holiday,their personal time for celebration or favorite seasons throughout the year in general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provinces and major cities of China.In other words China is a very large country with hugely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East to Wes237、t.Hence there will always be people who want to experience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for one or the other reason related to holidays or special interests related to climatic conditions i.e.the hot summer for watersports,the lush greening and flowers at springtime,the cold winter for snow skiing 238、and other winter sports and the autumn for the coolness and lush colors of the forest.贾登峪新区;综上所述,贾登峪小镇目前的版本已经成为整个喀纳斯湖国家公园旅游服务区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涉及到许多配套区域和设施,一个主要的景点,如喀纳斯湖和其他几个有趣的景点,中外游客可以发现从湖岸和整个国家公园作为一个独特的整体存在。事实上要相信自2005年以来贾登峪小镇持续的综合总体规划编制本身和谨慎发展不会仅仅是一个梦,在几年后,对于喜爱随着四季变换转移住所的人,或只在其中一个季节参观的游客,贾登峪都239、将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这可能包括他们最喜欢的公共假日,他们个人的庆祝时间或者一般根据不同的省份和主要城市里一年中最喜欢的季节。换句话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因此,总会有人想体验不同的气候条件的一个或其他原因与假期或与气候条件相关的特殊兴趣,如炎热的夏季水上运动,繁茂的绿化和春天的鲜花,寒冷的冬天适合滑雪和其他冬季运动,而秋天则适合凉爽和郁郁葱葱的森林色彩。66Carefully developed and managed Jiadengyu Tourism Center and its near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240、attractions has the potential to satisfy almost any travelers nature,cultural and adventure interest at some time of the year and may indeed,if offering good quality facilities and comprehensive services for various age and interest groups among local and foreign special interest visitor or tourists241、 be alive with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year for healthy and entertaining outdoors or indoors activities by people of all ages from all of China and Overseas as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nature,history and cultural reasons to visit this very special part and Unique National Park of China and the Wo242、rld.In fact it may sooner than one would imagine be necessary to limit the number of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 at certain parts of the year as many areas of natural beauty or cultural interest are very sensitive towards large crowds of visitors so it is a good thing that there are already s243、ome limitations in order of allowed volume of visitors at any time and general operating related to tourism within the Kanas National Park itself.The fact that the park is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area does not alone indicate that huge crowds should be allowed to move around freely every244、where as the park contain some of the oldest and sensitive areas of pine forest in China.So there is a sort of symbiosis between the upcoming Jiadengyu valley tourism center and the nearby strictly protected areas of the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This is one or the reasons why a railway connection is245、 being planned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connect with the national train system on the edge of the Jiadengye Valley.In other words the entire northwestern most part of China will be connected to the national train grid and this will forever change the valley and as well the areas and communiti246、es South of Jiadengye.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4.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Lake Kanas;Hemu Village in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Jiadengyu New Town精心开发和管理的贾登峪旅游中心及其附近的自然环境和景点有潜力满足几乎任何游客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对自然、文化和冒险的兴趣,我们需要为各种年龄和特殊原因访客或利益群体提供优质设施和综合服务,为各个年龄段的中国和外国游客提供充分的全年的户外健康活动和娱乐,基于各种不同自然、历史和文247、化的原因,来参观这个中国乃至世界上独特的国家公园非常特殊的部分。事实上我们可能很快就会面临有必要对游客量控制的问题,一年中,某些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非常敏感,大量人群的游客涌入会对他们产生破坏,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些人流控制的措施,这点非常好,与喀纳斯国家公园本身的一般经营旅游有关。该公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公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允许大量的人群完全自由地在景区内任何地方流动,因为该公园包含一些中国最古老和敏感的松林区域。因此,在即将到来的贾登峪山谷旅游中心和附近严格保护的喀纳斯湖国家公园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政府正在计划一条铁路连接贾登峪山谷边缘的国家铁路系统。换句话说,整个西北大部分248、地区将被连接到国家铁路网络,这将永远改变山谷,以及贾登峪以南的地区和社区。67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整个西北和大多数中国的一部分都会面临的压力,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村庄。在该地区目前一些形式的本质和其他较小的一部分当前喀纳斯湖地区的旅游景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仍然存在,并保持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作为主要的旅游景点,同时保护自然和文化价值,以及当地社区和个人家庭的利益。另一方面轨道交通开通后贾登峪山谷发展将毫无疑问发展非常快,因此迫在眉睫的是保护,为了保护好上述提到的点,我们要确保不会出现规划以外的开发,并且要严格且谨慎地执行更新了的规划。我理解贾登峪山谷的未来,它将成为四季一流的249、旅游中心小镇,以支持许多独特的自然和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景点,这是中国独特的一部分,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提供。后者尤其与提议下一届或以后的冬季奥运会应该在这里举行的想法有关。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本身就需要巨大的投资,还需要大量的设施,这些设施是专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修建的,因此,虽然这个想法很吸引人,但贾登峪山谷及其周边地区必须经过特别规划,以适应这个活动,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政府支持这个想法,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而且中国有数百万潜在的对冬季运动感兴趣的人。这与冬季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作为一个国际冬季运动中心目的地得到加强,同时使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有兴趣在其他季节的时候回来参观。第四节250、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4.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Lake Kanas;Hemu Village in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Jiadengyu New TownThis will inevitably put some pressure on the traditional lifestyle in the overall north western most part of China and especially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251、 in the region of which some now form the essence and others a lesser part of the current tourism attractions in the lake Kanas area.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are still existing and maintain the unique traditional lifestyle as the key tourism attractions while protecting both nature and cultural v252、alue and interest among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Jiadengye Valley development will without any doubt develop very fast from the time the train connection is getting closer hence it is urgent to safeguard that no unplanned development will take place from now 253、and that the new masterplan is implemented carefully to serve its primary purpose which I still assume will be to safeguard the entire areas development as presented in the new draft masterplan which is currently being evaluated by yours truly.I understand the future of Jiadengye Valley it as a 4 se254、ason top class tourism city/center in support of the many unique nature and culture based tourism attractions that this unique part of China offer to the people of China and the world.The latter especially related to the idea mooted that the next or later winter Olympic Games should take place here.255、However for that to happen will necessitate a huge investment in itself and will demand so many facilities that are particularly planned for very large crowds of both competing athletes,organizers and spectators so while the idea is fascinating the Jiadengye Valley and surrounding areas must be spec256、ially planned to fit this event and its a tremendous challenge to make this happen.However anything is possible in China if the government support the idea and China is home to millions of people that would be potentially interested in winter sports.This together with the Winter Sport Olympic Games 257、will strengthen the destination as an international winter sport center while at the same time mak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terested in coming to back later to visit during the other seasons of the year.68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4.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Lake Kanas;Hemu 258、Village in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Jiadengyu New TownOther Olympic destinations in the world have become extremely successful after the games are all over so one could say that the Olympic Winter Game is a kick starter for Jiadengye future global tourism future as it will also be an eye opener for 259、all the other interesting areas,l0cal cultural aspects and activities this unique part of China offer Consequently to the above I see this part of China as a unique and extremely potential destination as it could be marketed towards the fast growing national tourism market all over China basically f260、or the 4 seasons which each offer unique things to astonish and please a visitor from other parts of China.Needless to say apart from International visitors which are already taking great interest the different ways of this area from other parts of China it terms of both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asp261、ect of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easier access to the area with the proposed new high speed train service serving the upcoming comprehensive Jiadengye Tourism Center for year round activities and good quality accommodation for both short and longer stay.The secret for success in the future will clearl262、y be that the masterplan as it appear now will be carefully reviewed not only by the authorities but as well potential investors and the local communities and other people already involved in some way in the existing facilities already operating in the valley.世界上其他冬奥举办地都已经在会后成功转化为奥林匹克冬季娱乐目的地。贾登峪在全球旅263、游业的未来也将是一个令人惊异的领域,所有其他有趣的自然和人文方面和活动这一独特的中国的一部分提供。因此上面的我看到这个中国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独特的和非常潜在的目的地可以是销售向快速增长的国家旅游市场在中国基本上为四季每个提供独特的事情震惊,请从中国其他地方的游客。不用说,这里的潜力无穷大,国际游客已经对这个有着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目的地产生浓厚兴趣,新的铁路开通会让游客更容易到达这个区域,贾登峪旅游服务中心需要提供满足短期和长期居住的高质量住宿条件。成功的秘密在于要让除了当地政府以外更多的人参与到总体规划范围里来,包括潜在投资者、当地社区和其他已经在山谷里以某种方式参与现有运营的264、企业。69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4.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Lake Kanas;Hemu Village in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Jiadengyu New TownAn idea would also be to invite people from other parts or China and if relevant from abroad for an informal seminar and brainstorm event on the current pl265、an before the detail planning and implement takes off as thi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roject I terms of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 Western most area of China and am neighboring the Lake Kanas National Park area as well as several other currently established tourism attractions located in the vicini266、ty of the Jiadengye Valley.Moreover there are no reason why the project should not be implemented based on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in general and the latest low environmental impact technology for both construction,material use,energy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wast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princip267、les.Transportation of gods and people may fast become a problem so that the fast train connection appear to be part of the plan for the future is excellent and should be pushed forward which would sort out many problems that exist today in term of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and people in the greater La268、ke Kanas Area due to its great success and popularity.Finally on a personal note I am very happy to have been part of the Lake Kanas and Jiadengye Valley Project since its start as early as year 2005 when the first site visit to Kanas took place and a rough sketch was prepared and later in 2011 when269、 the first Jiadengye planning concept was formed.Thank YouHans Carl JacobsenM.Arch.Plan.MAA.DK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对当前计划、详细规划和实现起飞前,从中国或国外其他地方邀请专家举办一个相关的非正式研讨会和头脑风暴,这是我在中国西北大部分地区参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项目,包括邻近的喀纳斯湖国家公园和位于贾登峪山谷附近其他几个目前建立的旅游景点。此外,这个项目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准则推进,不论是用到最新的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科技,还是施工技术、材料应用、能源、管理、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货物和人的运输可能很快成为一个270、问题,面对未来计划修建的轨道交通连接很棒,应该会推动人流、物流等许多问题得到解决,喀纳斯湖地区也会获得巨大成功而更受欢迎。最后就我个人而言,我很高兴一直作为喀纳斯湖和贾登峪山谷规划项目的一分子,早在2005年以来第一次访问喀纳斯就在贾登峪,并在2011年晚些时候完成了第一轮贾登峪概念规划形成方案草图。谢谢!汉斯卡尔雅各布森M.Arch.Plan.MAA.DK70至喀纳斯湖至禾木、布尔津至禾木至禾木2131316225191815212761078928242025551214411172326管委会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271、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4.贾登峪组团提升项目【开发思路】按照新疆喀纳斯贾登峪区域整合提升规划设计规划方案,对现状不符合规划的项目进行调整,统一小镇总体风貌,逐步构建“一轴三带八组团”的总体结构,重点建设贾登峪轨道交通综合体、酒店集群、贾登峪户外营地、国际旅游民宿、国际旅游会议接待基地、马术俱乐部、滑雪学校、美食夜市等项目,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食品配送冷链物流、汽车客运站、客运索道、国家步道、景观道路、停车场、综合基地、新能源汽车营地、医疗急救中心、旅游厕所等设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富有喀纳斯地域特色且具有独立吸引力的生活型旅游小镇,为景区居民和行政办公人群,配套完善医疗、教育等生活服272、务功能。21242322252627192028马术俱乐部/冰雪乐园草原文化体验区(居民生活区)草原风情度假酒店应急救援基地通用机场职工生活社区汽车营地旅游轨道珍珠湖湿地公园冷链物流中心国际旅游会议接待基地综合管理基地医院贾登峪中心游憩休闲区精品酒店草原湿地度假组团中小学幼儿园121113161514171810喀纳斯游客服务中心贾登峪换乘枢纽户外营地运动疗养康体组团森林度假酒店湖滨会议度假组团滑雪学校滑雪公园山顶餐厅雪文化主题酒店12345678971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5.铁贾自驾风景道【开发273、思路】依托喀纳斯大环线南部的区位优势,将旅游公路、沿线景观及人文风貌整合为自驾风景道,开发生态观光、运动、康养、哈族风情、自驾、研学等文旅产品,重点建设“一带五区”:喀纳斯南部风景带、铁热克提旅游小镇、阿拉塔依怪石林越野、和他那什国际生态营地、黄花谷国际牧场、毕留提康养花海区,构建运动体育、康养旅居、生态体验、牧歌风情、自助越野、亲子研学六大旅游产品体系。72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6.乔巴特禾木库区风景区【开发思路】依托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自然观光条件,做好水文章,组织设计水上游览线路,开发北疆274、游轮项目,配套开发游轮登岸观光、“北疆传奇”游轮主题演艺、游轮特色美食等系列产品;利用水库绵长水域和平缓水流,开发皮划艇等水上休闲运动产品;依托水库周边托勒海特等片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引入生态康养、自然疗法的概念,开发户外运动、森林瑜伽、森林冥想等轻质的森林有氧运动,建设户外休闲大本营,同时,通过禾木原门票站、水库码头服务区的场地优势,配套建设山居高端康养酒店、森林木屋、生态餐厅等设施,打造森林康养基地。73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7.贾禾生态旅游公路【开发思路】将贾登峪-挥汗-禾木的现状步道提升为生态275、旅游公路,在不破坏景观条件和环境的前提下,对沿线布拉勒汉、河湾、挥汗、美丽峰进行保护性开发,配套建设观景平台、停车湾、生态步道、自驾车营地、驿站、旅游厕所等观光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同时满足后勤消防通行功能,作为应急疏散便道。8.契巴罗依度假牧场【开发思路】利用片区天然牧场、森林和特色村落资源,围绕生态休闲、牧场体验、亲子度假规划主题业态。为亲子、家庭、情侣提供沉浸式体验原始草原游牧生活的场所,体验擀毡、搭毡房、生火打馕、酿酸奶、制奶酪等牧民生活日常,参与喂羊羔、剪羊毛、挤牛奶、骑马牧羊等牧场劳作。在夏季山花遍野时,随养蜂女带着蜂箱走进大山深处采蜜,参与禾木独有的高加索黑蜂养殖体验。9.千湖黑湖276、景区【开发思路】遵循喀纳斯千湖黑湖景区旅游综合规划(2014-2030)内容,以生态旅游产品与营地住宿(星空营房)为主,辅以大地艺术与极限运动项目等,通过营地与徒步、骑行线路将黑湖、千湖、小黑湖等节点相连,配套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观景平台、标识、生态游步道等旅游设施,完善景区内游览线路设计。10.双湖生态科普景区【开发思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遵循自然保护区条例与喀纳斯双湖生态科考规划内容,立足处于缓冲区的现状,依托冰川遗迹、草原、森林、河流湖泊、野生动植物以及气候演变、土壤发育等自然生态系统,设置观测站点,重点开展地质地貌研究、气候与气象科考、水文科考、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与水277、土保持等相关科考体验产品。74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11.那仁大草原旅游区提升项目【开发思路】重点打造核心景观保护区、民俗文化体验区、生态探险旅游区三大功能区,建设草原生态户外博物馆、民俗表演舞台、自驾营地、帐篷营地、登山徒步道、山地自行车道、马道、攀岩、独木舟/皮划艇、一级到达标识、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草原栈道、栈桥等子项目。12.白哈巴村提升项目【开发思路】在民宿的基础上,增加星空房车营地、帐篷营地等特色旅居体验设施;在新村现有建筑基础上,设置图瓦民俗文化体验集市,大力发展非遗文创等业态,278、吸引艺术家群体、艺术院校创作写生客群入驻;推进白哈巴原始森林全能拓展项目,开发运动探险旅游产品,新建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中心;开发建设白哈巴红色旅游基地。13.波勒巴岱组团【开发思路】依托波勒巴岱地中海时期遗址和冰雪资源,重点打造波勒巴岱冰雪组团和科考探险特种旅游项目,开发骑行探险旅游产品、石海科考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和冰雪旅游产品,配套建设滑雪场、保护围栏、直升机起降点、公共厕所、休息亭、坐凳、补给站、栓马点、餐饮点、设备租赁点、露营平台、观景平台等设施设备。14.铁尔沙汗滑雪度假区【开发思路】依托铁尔沙汗冰雪资源,重点打造铁尔沙汗冰雪旅游组团,开发大型滑雪度假区,重点建设滑雪场、越野滑雪区、279、运动俱乐部、主题酒店、戏雪游乐园、攀岩区、夏令营、徒步路线、山地自行车、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及配套设施。75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15.铁热克提组团提升项目【开发思路】结合铁贾公路的修建,作为喀纳斯旅游区西线交通重要节点,重点建设铁乡哈萨克风情小镇,坚持喀纳斯旅游区西线门户、游客集散中心、自驾游驿站、民俗文化体验地的定位,重点开发建设铁热克提滑雪度假区、哈萨克民俗文化体验中心、铁热克提文化旅游中心、主题度假酒店、观心民宿街、滨河酒吧街、小吃美食街、刺绣工艺街、摄影写生街、悦动器乐街、游客服务中心、健280、康步道、生态停车场、自驾车营地、滨河观景平台;保护铁热克提村、齐巴尔希力克村、阿克布拉克村等三个自然村落的传统风貌和建筑肌理,继续推动铁热克提村千亩花海项目、齐巴尔希力克村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以及莫依特攀岩运动设施项目建设。7616.黑流滩组团提升项目【开发思路】依托喀纳斯机场,同时通过S232向南与冲乎尔和乔巴特水库联动发展,形成喀纳斯旅游区的南部门户。打造行政组织中心,融合行政办公、交通集散、文化展示、服务保障、休闲游览等功能,构建旅游集散服务区、草原民俗游览区、特色文化体验区、冰雪运动休闲区、行政办公区五大功能区,重点建设游客咨询中心(客运站)、集散广场、停车场、集装箱/汽车营地、俄罗斯文281、化村、木屋营地、星空营地、冰雪旅游组织中心、冰雪乐园、草原游览组织中心、转场民宿村、篝火广场、牧民市集、观景瞭望塔、直升机停机坪、冰雪主题酒店等子项目,增加居民住宅、保障性住房、商业地产、冷链物流、交通航空物流、行政办公等建设的预留用地。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123956741314118121516行政办公区19171810202020预留发展用地预留发展用地预留发展用地金融商务区77第四节 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第七章 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布局原则|总体空间结构|重点项目布局|重要节点空间布局调整282、规划17.哈巴河县额德克红叶林景区建设项目【开发思路】依托2600亩红叶林景观,结合VR、AR、全息投影技术,设置红叶时光隧道,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四季变化景观;设置红叶艺术馆,作为优秀摄影作品展、红叶艺术画展、红叶工艺品展销场所,配套建设观景栈道、红叶驿站、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18.哈巴河县哈龙沟奇石公园建设项目【开发思路】依托象形石和岩画资源,重点建设奇石博物馆、奇石艺术体验室、观景平台,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游步道,完善公园内游览线路设计。同时,以公园内最具特色的奇石为原型设计系列奇石纪念品和文创商品,塑造特色奇石品牌,打造集观光、探险283、摄影、徒步、科考为一体的研学旅游地。19.阿舍勒铜矿景区【开发思路】选址哈巴河县齐巴尔镇阿舍勒铜矿生产区及喀拉布拉克村,建设一个游客中心,完善一个研学中心;扩建一个“铜”话公园,对博物馆室外空间进行优化提升;改造一条“铜”话休闲街,建设铜主题景观雕塑,引入餐饮、体验等业态,建立“铜”话工坊,为游客提供铜矿石开采微缩体验、铜矿石工艺品DIY等服务。20.大小萨孜生态牧场【开发思路】重点建设大小萨孜生态营区,开发野奢帐篷营地和特色牧家乐,并与牧民合作开发特色骑马体验项目。同时,设计牧场生态游线,遴选沿线景观特色明显的区域,打造特色摄影节点,并沿线布置生态垃圾桶、指示牌、解说牌,服务设施采用生态材284、料,打造面向特种游客的低密度、生态化的野奢牧场。78社区旅游规划第一节 现状问题第二节 规划原则第三节 规划目标第四节 基本策略79喀纳斯旅游区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村落三个核心村落20042004年和年和20192019年人均收入对比年人均收入对比表表村别村别人均收入(人均收入(20042004年)年)人均收入(人均收入(20192019年)年)增长率增长率(%)喀纳斯村喀纳斯村1780元26000元1360禾木村禾木村1201元26500元2106铁热克提乡(含白哈巴)铁热克提乡(含白哈巴)1638元15613.8元(白哈巴15921元)853资料来源: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喀纳斯旅游区总体285、规划(2005-2020)。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村落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村落20042004年和年和20202020年人口对比表年人口对比表资料来源: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2020)。第八章 社区旅游规划现状问题|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基本策略|行动方向第一节 现状问题1 人口经济现状社区经济发展较快,家庭经济以旅游收入为主目前喀纳斯旅游区核心区村落的社区居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旅游,构成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喀纳斯村、禾木村和白哈巴村均可通过租马、摆摊售卖旅游纪念品、租车、出租房屋、经营民宿等方式获得收益,人均收入与2004年相比均呈现大幅上涨。旅游区内不同社区收入286、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喀纳斯村和禾木村游客规模大、房屋租金高,人均收入水平较高,2019年人均收入均达到26000元以上,超过新疆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3元)。相比较,白哈巴和铁热克提乡其他村落收入较低,白哈巴村人均收入仅有15921元,为禾木村人均收入的60%。社区人口不断增长,旅游收入较高的社区人口增长较快过去15年,喀纳斯旅游区主要村落的人口都呈现增长,其中人均旅游收入较高的喀纳斯村和禾木村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增长超过30%,而人均旅游收入较低的白哈巴村人口增长不到15%。2 现存主要问题社区过度商业化,村落文化景观保护面临挑战随着近年来游客数量快速增长,喀纳斯、禾木、白哈巴等村落因毗287、邻核心吸引物而享有明显的高极差地租,房屋租金不断上涨。到2012年左右,不少居民自愿放弃前期规划提出控制商业化实施的分红补偿(人均5000或1万元),出租房屋给外来经营者经营民宿/家庭旅馆、餐厅等。目前游客数量最多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房屋对外出租率超过9成,旅游商业化程度高,在严格管控之下房屋数量依旧不断增加(如禾木2019年增加6栋房屋和23间房屋用于民宿、餐饮、纪念品店等商业化经营),且部分房屋建造未按照传统建筑形制,村落文化景观保护面临挑战。村落住宿规模不断增加,对喀纳斯旅游区功能布局和环境保护造成影响近年来,喀纳斯村的住宿规模的不断增加,对贾登峪吸引旅游投资、小镇功能完善和下湖口区生态环288、境保护形成新的挑战。下湖口区喀纳斯村和贾登峪片区的替代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由于喀纳斯村临近核心吸引物(喀纳斯湖和三湾),而贾登峪距离核心吸引物较远,且贾登峪和喀纳斯湖等核心吸引物之间目前以定时区间车为主,缺乏其他便捷、舒适、平价的公共交通,再加上自驾车游览还未开放。因此,住宿在喀纳斯村的游览便利性远高于住宿在贾登峪,喀纳斯村住宿设施因其区位便利性对贾登峪住宿设施形成强势竞争。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环保部门对下湖口区违建的清查整治的推进,原毗邻喀纳斯湖和喀纳斯村的中高端酒店大多拆除,造成喀纳斯村住宿形成毗邻核心旅游吸引物的垄断态势,村内地租进一步大幅上涨(根据实地调查,2019年喀纳斯村房屋5-1289、0月租金达到3.5万元/间,远高于禾木村2.5万元/间和白哈巴村1万元/间)。更多投资进入进一步涌入喀纳斯村,甚至开始有资金对喀纳斯村原本很少游客抵达的自然村(如哈拉苏)进行租赁改造。相比而言,旅游投资对贾登峪旅游投资积极性相对较低,其旅游设施更新、小镇功能完善面临挑战。喀纳斯村旅游住宿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将对喀纳斯旅游区发展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1)喀纳斯村所在的下湖口区生态敏感性较高,紧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民宿设施不断增长将为保护区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2)喀纳斯村住宿设施不断增长,对贾登峪的住宿设施形成替代性竞争,进一步降低贾登峪片区投资吸引力,影响贾登峪服务中心和旅游小镇的投资建设,并影响290、旅游区空间组织秩序的实现;(3)喀纳斯村住宿设施不断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其商业化程度,对其乡村性和乡村文化景观的传承和保护形成挑战。村别村别总户数(总户数(20042004年)年)总人口(总人口(20042004年)年)总户数(总户数(20202020年)年)总人口(总人口(20202020年)年)喀纳斯村喀纳斯村1887733341029(增长33.12%)禾木村禾木村29112265901701(增长38.74%)白哈巴村白哈巴村172834325975(增长16.91%)合计合计6512833124937058 020202020年秋季喀纳斯老村和新村居民流动去向统计表年秋季喀纳斯老村和新291、村居民流动去向统计表村子村子住户住户还住在村里还住在村里不住在村里不住在村里未填写未填写喀纳斯老村喀纳斯老村77户31户29户(上山6户/进城7户/上山和进城8户)17户喀纳斯新村喀纳斯新村153户34户45户(进城25户,上山/夏牧场12户)74户第八章 社区旅游规划现状问题|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基本策略|行动方向第一节 现状问题2 现存主要问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能力不断增长,参与旅游意愿不断提升,但参与深度有限首先,目前喀纳斯旅游区社区参与旅游的意愿不断增长。一些居民开始自发经营中高端民宿、餐饮项目,如喀纳斯村的蝴蝶山庄、扎拉特合作社等;村民摆摊经营的积极性也不断高涨,马队经营也日益规范。其292、次,村民参与旅游经营的能力不断提升。一部分村民自发外出旅游或者参与政府组织的出游参观学习,不断提升其旅游经营能力。此外,喀纳斯旅游区的不少本地大学生毕业后回流到家乡,参与村庄管理、旅游经营,他们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参与能力。例如禾木村80后斯琴高娃组织的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夏季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90后阿什古丽开展以摄影为主题的民宿经营,90后阿勒腾桑针对喀纳斯土特产开展电子商务经营项目等,蒙克乔路退伍返乡后带动村民成立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展旅游。喀纳斯村的9名回流大学生中,分别从事村庄管理(部分参与景区管理工作)、小学教育、家访经营和民宿经营中。这些旅游参与能力较强的村民(含返293、乡大学生)在社区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意愿有一定积极影响。但目前社区参与方式依旧停留在末端经营和执行层面。喀纳斯社区返乡大学生(包括部分985高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断增加,为社区深度参与旅游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目前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已经有针对性的吸纳一部分社区优秀返乡大学生参与到管委会日常管理工作中,为社区深度参与区域旅游发展和决策提供了通道。但社区参与依旧主要停留在终端旅游经营和执行层面,还未形成社区深度参与旅游区发展决策的组织和机制。参与能力门槛较高的旅游经营项目中社区居民参与比例不高,社区参与旅游方式有待多元化一方面,目前社区居民对经营能力要求不高的项目参与比例294、高,如租马、摆摊售卖纪念品等,但在对经营能力要求高的项目参与比例低,如民宿经营、家访经营等。如喀纳斯老村79户民宿经营户中仅有9户为本地村民自营,喀纳斯新村137户民宿经营户中仅有9户为本地村民自营,本地居民参与经营比例只有8.3%。但对社区年轻一代而言,租马等经营能力门槛较低的旅游参与方式吸引力越来越小,更多元的、能调动年轻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的旅游参与方式还有待发展。旅游旺季房屋出租率高,村民离村居住比例高,村落空心化趋势明显目前,在主要旅游季节,喀纳斯旅游区核心村落的大部分社区居民都将房屋出租给外来经营者,仅有少量村民自主经营民宿、家访、餐饮或自住。如喀纳斯老村统计的60户村民中有51户明295、确对外出租房屋,仅有9户房屋用于村民自营,1户房屋用于村民自住。不少村民离村居住,村落呈现空心化趋势。在旅游季节,有相当比例的村民离开社区,转移到县城或夏牧场的牧业点暂居,还有一部分村民在自家院落角落不起眼位置的临时房屋或未出租房屋暂居。在游客较少的冬季,相当比例的村民到布尔津县城或者哈巴河县城居住、工作。这种旅游季节在村、冬季进城居住的“冬城夏村”模式目前较为普遍。社区村民在村比率较低、离村居住比例高,导致村落空心化,游客对喀纳斯旅游区村落的乡村真实性感知度低。村落医疗和教育水平不高,年轻核心家庭外迁率高,村落空心化趋势显现,村落文化传承面临挑战旅游发展为喀纳斯旅游区的社区带来明显的经济收入296、提升,村民生活环境也比十年前大幅改善,不少村民将房屋翻新、装修。村落医疗和教学设施同期虽然也不断升级,但医疗和教育水平依旧和县城存在一定差距,社区不少年轻夫妇将孩子送到县城或者阿勒泰市区读幼儿园和小学。因为陪读需要,很多年轻的社区居民也移居到县城、市区。喀纳斯旅游区内的社区也因此出现村落空心化趋势,社区年轻居民和儿童外流,村落文化传承面临挑战。旅游区内不同社区之间旅游收入差距大,社区内部发展不均衡喀纳斯旅游区内不同社区因为区位差异(如与核心旅游吸引物和主要旅游线路距离不同),导致其游客规模和地租呈现明显差异。如2019年喀纳斯村租金为3.5万元/间,禾木村2.5万元/间,但白哈巴村仅有1万元/297、间,其它比较偏远的自然村租金水平更低。自然村村民收入水平远低于房屋位于区位优势区域的村民。不同社区之间收入差异大,影响旅游区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其次,目前社区内部由于不同居民的房屋数量和经营能力差异大,在原有分红取消的背景下,其收入水平差距也日益增大,这种不均衡是社区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危机。8 1第一节 现状问题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大,但社区本地人和外来人之间交流不充分,社会和谐度有待提升首先,由于社区各村落开展旅游住宿、餐饮、家访、超市等多种经营,包括外来投资经营者和外来务工者在内的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社区。如2018年喀纳斯新村和老村(710人左右)流入的外来人口(883人)就超过了本地户籍298、人口数量。但很多外来经营者和村民之间沟通并不顺畅,如一些经营户和房东之间除了租赁关系外,相互沟通交往并不多,造成彼此间的一些偏见,成为影响村落社会和谐的潜在挑战。当前也有少数经营者开始有意识的融入社区,与社区居民建立比较和谐的社会关系,甚至参与讨论有关未来社区旅游发展的一些议题。但整体看,外来经营户和本地村民有效沟通机制和良好沟通氛围还有待广泛建立。此外,不少外来经营者和外来务工者为社区发展带来新的知识和创新活力,为社区文化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推进作用。但目前社区还未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有意识的将优秀外来人口和人力资源纳入到社区旅游发展的观念尚未建立。第八章 社区旅游规划现状问题|规划原则299、|规划目标|基本策略|行动方向第三节 规划目标将喀纳斯旅游区的社区建设为居民深度参与、责任共担、宜居宜业、社会和谐、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旅游发展的典范,通过改良社区参与促进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1 商业化控制原则坚持控制旅游商业化的原则,通过制度设计,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商业化进行有预见性的控制。2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控制生态敏感区村落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3 协调性原则坚持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原则,有效平衡喀纳斯下湖口区域和贾登峪片区服务设施、旅游投资配置,为贾登峪旅游服务中心功能和小镇建设创造条件;坚持多主体利益协调原则,兼顾社区内外不同主体的利益,引导社区不同利益主体共同300、富裕、协同发展、和谐相处。4 文化保护性原则坚持文化保护和传承原则,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持传统村落人口增长和文化传承。5 参与性原则坚持参与性原则,鼓励更广范围的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社区不仅参与旅游经营、旅游服务,还为社区未来参与区域旅游管理和决策提供适当的渠道。第二节 规划原则第四节 基本策略1 提升社区参与能力和意愿,培育社区居民权责共享共担的主人翁意识提升社区居民旅游参与能力和旅游参与意愿,创新机制保证社区对社区旅游发展的决策参与渠道;进一步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其关心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决策,受益旅游发展的同时,共担旅游发展的责任和义务。2 丰富社区参与旅游方式,301、推进不同片区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收益丰富社区参与旅游的方式,引导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建立针对不同片区居民旅游收益路径,推进旅游区内不同社区共享旅游发展收益,缩小不同片区居民的收入差距。3 形成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机制,有效保护村落文化景观形成社区文化景观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平台和机制,增强和激活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其积极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地方文化,并鼓励社区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旅游参与方式的创新。4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村庄宜居性,防止村落空心化发展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将村落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吸引更多村民留在村里、住在村里、参与302、村庄社区发展建设,通过旅游发展遏制村落空心化趋势。5 建立社区发展共享共建同盟,共同治理房屋数量扩张及旅游商业化引导社区居民建立起与外来人口相互支持、共同保护喀纳斯生态和文化、共同参与和分享区域旅游发展成果的共享共建同盟;社区形成统一共识,建立统一规则,对传统村落房屋数量扩张和旅游商业化进行多主体参与的治理,实现社区共治、和谐发展。8 2第五节 行动方向1 提升社区主人翁意识,鼓励形成收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社区参与氛围提升社区居民旅游参与能力、旅游参与意愿。充分发挥返乡、回流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示范作用,提升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培养社区形成旅游收益共享、旅游发展责任共担的社区参与文化和氛围。均303、衡同一村落不同片区居民的旅游收益。建议通过实施村落客房经营指标户均配额可有价转让或不经营补贴等方式将提升村落边远片区难以出租房屋的居民共享旅游收益。建立起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讨论的、认同的、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尤其在文化保护、商业化控制等与村民房租收益存在冲突的问题的处理时,推进社区居民建立起责任共担、共同守护社区长远利益的眼界和意识,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2引导社区不断创新参与旅游方式,形成多元时尚的参与旅游方式,提升年轻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在传统的租马、摆摊等参与能力门槛较低的工作之外,充分鼓励和激发返乡大学生、精英村民、外来经营者和务工者的创新能力,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提下,不断304、探索新的可持续的旅游参与方式,帮助社区建立起更多元、时尚的社区参与旅游方式,提升年轻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3 为社区居民提供参与旅游决策的渠道和机会首先,为社区居民奠定参与旅游区决策的知识基础。各村成立旅游区发展历史回顾相关展览、资料室,邀请对区域旅游发展历史熟悉的专家等举办相关讲座,让中青年村民对旅游区发展曾经面临的问题、难题、挑战、发展过程以及各村在旅游区发展背景下的定位、发展历程等有全面客观的认知。其次,未来政府在旅游区发展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邀请对旅游区和社区发展比较熟悉、有科学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村民代表参与其中,设置合理的渠道和机会让社区意见纳入到相关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加深社区参与305、的深度。规划期内,可推进各村落成立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小组构成成员以通过管委会培训组织的考试选拔的、对旅游区和喀纳斯可持续发展较为了解、且全年长住喀纳斯村的中青年村民构成,且有进入退出机制(例如有违规等行为者可退出),其对于村落旅游发展治理具有基层管理权和高层次政策的参与反馈权,协助村委和景区管委会开展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治理相关工作。第八章 社区旅游规划现状问题|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基本策略|行动方向4 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能力,提升社区居民对参与能力门槛较高项目的参与率通过外出参观、讲座学习、内部研讨、深造学习、与外部交流等方式,提升村民参与旅游经营和管理的能力(知识、技能等),使306、更多村民有能力参与参与能力门槛较高、收益更高的旅游项目(如民宿、家访等)。引导更广泛的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发展中获益,旅游区内不同社区发展均衡,社区居民依靠旅游致富的能力普遍提升。5 建立社区发展共享共建联盟,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鼓励外来人口为喀纳斯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政府引导社区建立起与建立起与外来人口相互支持、共同保护喀纳斯生态和文化、共同参与和分享区域旅游发展成果的“社区发展共享共建联盟”。联盟需要制定外来经营户、务工者和社区居民都必须遵循的“社区共享共建规定”,限制社区内出现不可持续性的、过度商业化的、破坏社会和谐、违反生态保护原则的经营行为。并通过建设一些沟通和交往平台(如一些内部比赛、307、交流活动和在线交流平台等),促进社区外来人群和村民的互动交往、经验交流。此外,各社区可尝试组建社区旅游协会,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对未来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管理、控制、协作、互助。6 形成社区文化保护传承的机制,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在社区中小学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中小学校在体育课、手工课、美术课中融入地方文化要素,可邀请喀纳斯文化研究学者、村落的文化精英、传统文化传承人、返乡大学生等定期对中小学生开展课程、讲座、沙龙等,提升社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水平。建立多元立体的社区文化保护、传承、分享的平台和机制,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其积极308、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首先,通过内外结合的宣讲在村民中普及传统村落和文化景观的价值和保护的观念;其次,管委会引导社区建立传统村落和文化景观保护的村规民约和奖惩措施,遏制破坏传统村落和文化景观的行为。8 3第五节 行动方向7 提升社区教育、医疗水平,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在村居住率,遏制村落空心化趋势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多举并行不断提升社区医疗、教育水平。如可通过吸引本村大学生返乡、婚姻移民等方式吸引优质师资和医生进驻社区,同时加强本地教育、医疗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等,提升社区教育和医疗工作者能力和水平;其次,也可通过与疆内外高水平小学和医院签订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医疗合作309、方案,返聘退休的优质教师和医生,进一步提升旅游区内社区教育和医疗水平。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吸引年轻的社区居民愿意留在社区生活和工作,将旅游区内村落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发展成为以旅游遏制村落空心化的典范。8 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类组织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吸引相关组织、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为社区提供资源、技术、人力支持。例如开展社区参与旅游知识讲座,为社区提供技术和人力援助等,帮助其提升社区参与能力。另外也可发挥教育、医疗等相关组织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提升社区教育、医疗水平提供帮助。9 管委会主导,建立规则,发挥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对村落房屋数量和商业化程度进行管控在管委会主导和310、监督下,帮助各社区建立商业化和房屋数量管控的规则和具体方案;社区内部形成共识,建立监督管理规则,对传统村落房屋数量扩张和商业化进行有预见性管控;通过控制房屋数量和商业化程度,提升村落的文化吸引力和居住适宜性,为旅游区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为喀纳斯、禾木、白哈巴分别制定详细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商业化控制方案。第八章 社区旅游规划现状问题|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基本策略|行动方向8 4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第一节 现状问题第二节 规划目标第三节 规划策略第四节 方案比选第五节 村庄整改提升方案8 520042004-20202020年三个传统村落的户数增长变化表年三个传统村落的户数增长变化表村别村311、别20042004年总户数年总户数20202020年总户数年总户数增长数增长数喀纳斯村喀纳斯村188334146146户户禾木村禾木村291590(其中新村、老村408户)299299户户白哈巴村白哈巴村172325153153户户第九章 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规划策略|方案比选|村庄整改提升方案1 核心传统村落商业化程度高,村落原真性体验差随着近年来游客数量快速增长,喀纳斯村、禾木村、白哈巴村等村落因毗邻核心吸引物而享有明显的高极差地租,房屋租金不断上涨。到2012年左右,不少居民自愿放弃前期规划提出控制商业化实施的分红补偿(人均5000或1万元),出租房屋给外来经营者经营民宿312、/家庭旅馆、餐厅等。目前游客数量最多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房屋对外出租率超过9成,旅游商业化程度高,原真性体验差。2 房屋不断扩张,村落房屋密度增加,村落景观质量下降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对村落房屋数量增加进行了管控,但在高租金利益驱动下,房屋数量依旧不断增加,如禾木2019年依旧增加6栋房屋和23间房屋用于民宿、餐饮、纪念品店等商业化经营。村落内局部片区因为房屋过密,失去“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村落美。3 村落人口和户数增长迅速,房屋增加趋势愈发明显,村落土地利用和景观保护面临挑战2004到2020年,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传统村落的户数新增明显,为房屋数量控制和土地利用带来挑战。(如下表所示)4 个别313、新建和改造房屋的结构和外观与传统明显相异目前个别村落的部分新建和改造的房屋未按照传统建筑形制,民房外观与传统形制相差较大,村落文化景观保护面临挑战。5 村民离村居住比例高,村落空心化趋势明显目前,在主要旅游季节,喀纳斯旅游区核心村落的大部分社区居民都将房屋出租给外来经营者,仅有少量村民自己经营民宿、家访、餐饮或自住。在旅游季节,有相当比例的村民离开社区,转移到县城或夏牧场的牧业点暂居,还有一部分村民在自家院落角落不起眼位置的临时房屋或未出租房屋暂居。在游客较少的冬季,相当比例的村民到布尔津县城或者哈巴河县城居住、工作。这种旅游季节在村、冬季进城居住的“冬城夏村”模式目前较为普遍。社区村民在村比314、率较低、离村居住比例高,村落空心化趋势明显,村庄的文化景观保护、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第一节 现状问题8 6第九章 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规划策略|方案比选|村庄整改提升方案第二节 规划目标1 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转移分户到贾登峪、吉克普林和白哈巴新村。落实“一户一宅”,严控宅基地审批,严格限制不符合条件的分户或提前分户,由于湖区和村落土地有限,不能无限制分户,建议2021年1月1日(含)起,喀纳斯旅游区内核心村落社区(喀纳斯村、禾木村、白哈巴老村)均不再分配宅基地,新增分户全部转移到贾登峪、吉克普林旅游小镇和白哈巴新村(配套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增分户可利用住房开展民宿315、)。2 严控房屋数量以及传统建筑风貌。严格控制村落房屋数量增加,定期航拍存档、辅助管理,违规新增一律拆除并处生态保护恢复罚金(如新增1间罚款1万等,具体罚款额度请根据生态保护恢复相关支出进行测算确定);翻修房屋需要符合当地传统建筑风貌及传统村落建筑保护相关规定。3 实施户均配额制度,严控村落住宿规模。对社区旅游住宿经营规模进行严格管控,实行户均配额制,建议每户仅有3-4间房间(6-8个床位)可用作住宿的客房。剩余房间可从事家访、超市、文化创意体验场所、餐饮、旅游纪念品商店、文化展览馆等其他多种形式的经营或者由居民自住。4 形成社区文化保护传承机制,增强社区文化认同,促进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文316、化传承。建立多元立体的社区文化保护传承(线上线下)平台,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其积极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在社区中小学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在体育课、手工课、美术课中融入地方文化、建筑文化等要素;邀请喀纳斯文化研究学者、村落的文化精英、传统文化传承人、返乡大学生等定期对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开展课程、讲座等,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水平。5 完善村规民约,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推进社区内部形成共识,建立监督管理规则,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内部研讨、讲座等方式,推进包括社区居民、行政管理者、社区内外的旅游经营者和务工者等,对于社区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旅游商业317、化控制形成共识,共同遵守共识规则。第三节 规划策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严格控制核心村落住宿规模,对其商业化进行控制,对传统村落美学和建筑景观进行有效保护;遏制村落空心化趋势,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保护、创新。8 7第九章 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规划策略|方案比选|村庄整改提升方案方案一预期效果:(1)通过限额制可将传统村落的住宿规模进行控制,如能执行,一方面能控制旅游发展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方案可促进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旅游商业化控制,保持村落吸引力;此外,还为贾登峪小镇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来自村落民宿的替代性竞争减少)、并能通过新增318、村民分户转移为贾登峪增加人口、商业空间(如民宿),有利于其小镇功能建设和实现。(2)通过限额制,将禾木村和喀纳斯村周边片区、自然村的居民纳入进来,使其也能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通过住宿指标有偿转让或参与经营增加家庭收入(如果一间房间经营指标转让价格1-2万,则不经营和不出租房屋经营住宿的住户(3间经营指标)仅通过转让住宿房间经营指标也可获得3-6万收益)。方案实施难点评价:现在三个核心村的村民的房间数和民宿规模较大,平均床位数24个以上,户均房间数量较多,如喀纳斯村老村户均6.88间。在旅游发展高租金的背景下,要求村民将部分房屋不对外出租或经营,以缩减住宿规模将面临一定阻力。因此景区管委会需要319、从治理的角度出发,首先让村民充分理解方案出台的依据,另外充分发挥社区基层自治能力(给与村落可持续发展小组一定奖惩权限),并通过制度手段(奖惩)、技术监管(比如用电量、用水量监测),对喀纳斯村和禾木村住宿经营指标进行严格管控,防止其超过最大可经营床位数和房间数。另外,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每户仅有3间经营住宿指标,这一方案下总体住宿规模更小(对贾登峪小镇建设更有利),其对下湖口片区环境影响和文化影响更小,这是方案一的优势。但其短期内,将导致原核心村村民的收益水平出现明显下降(可出租和可经营房间数量减少更多),执行初期面临的社区阻力更大,这是方案一的劣势。第四节 方案比选1 传统村落住宿规模控制方案320、一限额制方案一(每户3间):喀纳斯旅游区核心村落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每户村民(不论在外围自然村还是行政村驻地村)有3个住宿房间(约6个床位)的经营指标,村民之间可以通过特定价格转让出售当年的经营指标(比如喀纳斯村1-2万/间,禾木1-2万/间等,具体通过住宿指标转让双方协议),则在规划期内,最大允许经营的房间数量为3201间,最大允许经营的床位数为6402个,其中喀纳斯村(包含隶属喀纳斯村的外围自然村)最大允许经营的房间数为1002间、2004个床位,禾木村(新村老村)最大允许经营的房间数为1224间、2448个床位,白哈巴村最大允许经营的房间数为957间、1914个床位。按照限额制方案一,321、除白哈巴外,禾木和喀纳斯住宿规模已经超过最大限额。从2019年三个核心村落经营情况看(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大量民宿关闭,所以选用了2019年的数据),2019年三个村落共有民宿280家,床位数7591个。村落民宿规模普遍较大,平均每家民宿有27.1个床位(如下表所示)。从空间分布看,大部分民宿分布在核心村落,大量散落的自然村因为基础设施薄弱、游客数量较少,少有民宿经营。但在目前大量核心村落外围的自然村还未开展民宿的情况下,喀纳斯村、禾木村的床位数已经超出规划期最大可经营床位数量,近期需对现有住宿规模按照限额制进行调整控制。而白哈巴村2019年的床位数仅达到限额制允许最大床位数的约56%,近322、期住宿管控压力较小。可充分发挥村委会、村落可持续发展小组等组织,做好村落文化景观和住宿规模的控制。村别村别20202020年户数年户数20192019年民宿数量(年民宿数量(20202020年数量)年数量)20192019年民宿床位数年民宿床位数20192019年平均每家民宿床位数年平均每家民宿床位数规划期最大可经营床位数规划期最大可经营床位数规划期最大可经营住宿房间数规划期最大可经营住宿房间数喀纳斯村喀纳斯村33492家(62家)2212个24个床位/家2004个1002间禾木村禾木村590(新村老村408户)151家(76家)4289个28.4个床位/家2448个(新村老村)1224间(新323、村老村)白哈巴村白哈巴村32537家(30家)1090个29.5个床位/家1950个975间合计合计1249280家7591个27.1个床位/家6402个3201间喀纳斯旅游区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村落三个核心村落住宿规模控制方案一(每户住宿规模控制方案一(每户3 3间)间)8 8方案二预期效果:(1)通过限额制可将传统村落的住宿规模进行控制,如能执行,一方面能有效促进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旅游商业化控制,保持村落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为贾登峪小镇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来自村落民宿的替代性竞争减少)、并能通过新增村民分户转移为贾登峪增加人口、商业空间(如民宿),有利于其小镇功能建设和实现。(2)通过324、限额制,将禾木村和喀纳斯村周边片区、自然村的居民纳入进来,使其也能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通过住宿指标有偿转让或参与经营增加家庭收入(如果一间房间经营指标转让价格1-2万,则不经营和不出租房屋经营住宿的住户(3间经营指标)仅通过转让住宿房间经营指标也可获得4-8万收益)。方案实施难点评价:现在三个核心村的村民的房间数和民宿规模较大,平均床位数24个以上,户均房间数量较多,如喀纳斯村老村户均6.88间。在旅游发展高租金的背景下,要求村民将部分房屋不对外出租或经营,以缩减住宿规模将面临一定阻力。因此景区管委会需要从治理的角度出发,首先让村民充分理解方案出台的依据,另外充分发挥社区基层自治能力(给予村325、落可持续发展小组一定奖惩权限),并通过制度手段(奖惩)、技术监管(比如用电量、用水量监测),对喀纳斯村和禾木村住宿经营指标进行严格管控,防止其超过最大可经营床位数和房间数。另外,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每户有4间住宿经营指标,总体住宿规模更大(对贾登峪小镇建设更不利),其对下湖口片区的环境影响和文化影响稍大,这是方案二的相对劣势。但其对核心村村民的收益水平影响稍低(可出租和可经营房间数量减少量更小),其执行初期面临的社区阻力稍小,这是方案二的优势。第四节 方案比选2 传统村落住宿规模控制方案二限额制方案二(每户4间):喀纳斯旅游区核心村落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每户村民(不论在外围自然村还是行政村驻326、地村)有4个住宿房间(8个床位)的经营指标,村民之间可以通过特定价格转让出售当年的经营指标(比如喀纳斯村1-2万/间,禾木1-2万/间等,具体通过住宿指标转让双方协议),则在规划期内,最大允许经营的房间数量为4972间,最大允许经营的床位数为9944个,其中喀纳斯村(包含隶属喀纳斯村的外围自然村)最大允许经营的房间数为1336间、2672个床位,禾木村最大允许经营的房间数为2360间、4720个床位,白哈巴村最大允许经营的房间数为1276间、2552个床位。按照限额制方案二,除白哈巴外,禾木和喀纳斯住宿规模已经接近最大限额。从2019年三个核心村落经营情况看(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大量民宿关327、闭,所以选用了2019年的数据),2019年三个村落共有民宿280家,床位数7591个。村落民宿规模普遍较大,平均每家民宿有27.1个床位(如下表所示)。从空间分布看,大部分民宿分布在核心村落,大量散落的自然村因为基础设施薄弱、游客数量较少,少有民宿经营。但在目前大量核心村落外围的自然村还未开展民宿的情况下,喀纳斯村的床位数已接近限制的最大数量,禾木村的床位数超出限制的最大数量,近期需对现有住宿数量、规模按照限额制进行调整控制。白哈巴村2019年的床位数仅达到限额制允许最大床位数的42%,近期住宿管控压力较小,可充分发挥村委会、村落可持续发展小组等组织,做好村落文化景观和住宿规模的控制。村别村328、别20202020年户数年户数20192019年民宿数量(年民宿数量(20202020年数量)年数量)20192019年民宿床位数年民宿床位数20192019年平均每家民宿床位数年平均每家民宿床位数规划期最大可经营床位数规划期最大可经营床位数规划期最大可经营住宿房间数规划期最大可经营住宿房间数喀纳斯村喀纳斯村33492家(62家)2212个24个床位/家2672个1336间禾木村禾木村590(新村老村408户)151家(76家)4289个28.4个床位/家3264个(新村老村)1632间(新村老村)白哈巴村白哈巴村32537家(30家)1090个29.5个床位/家2600个1300间合计合计1329、249280家7591个27.1个床位/家8536个4268间喀纳斯旅游区喀纳斯旅游区三个核心村落三个核心村落住宿规模控制方案二(每户住宿规模控制方案二(每户4 4间)间)第九章 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规划策略|方案比选|村庄整改提升方案8 9第九章 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规划策略|方案比选|村庄整改提升方案第五节 村庄整改提升方案参照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总体规划(2012-2030)、新疆喀纳斯禾木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在保护传统村落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从空间布局、整体风貌、建筑朝向、功能、防火间距、摄影美学等方面,重点对禾木村的建筑进行整治330、更新和完善。1 遵循原则尊重乡土村落和建筑的价值与特征,保持和传承村落及建筑的选址与朝向、位置与布局、结构与样式、材料与工艺、使用功能、文化习俗、信仰表达等要素;保护本区域内建筑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在单体与群体、建筑与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则根据喀纳斯景区内不同村落历史、区位以及村落内不同建筑的景观价值、建筑功能,在建设力度控制、建筑空间、建筑材料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分级、分类建设修缮要求。分级、分类原则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保护生态环境;采取适用技术的改造提升和延续传统民居的价值;重视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合理高效利用建设用地,控制建设规模。可持331、续性原则尊重当地村民和建设、使用者诉求,鼓励当地居民、从业人员和管理部门等共同参与到村落保护中来。公众参与原则90第九章 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规划策略|方案比选|村庄整改提升方案第五节 村庄整改提升方案 一级控制区:包括哈纳斯村(含肖博特、哈拉苏片区)、禾木村(新村、老村)、白哈巴(北片区)功能控制要求: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景观,以村民居住和民宿接待功能为主。不再分配新的宅基地,新增分户转移到吉克普林旅游小镇。建筑控制要求:延续传统建筑风貌,不设阁楼,不开老虎窗,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院落空间开敞。保留传统建造方式,内部装修严格控制外来合成材料(除厕所、灶具外,逐步减少至不使用合332、成材料装修)。牛圈等辅助用房应采用木材质建设。控制建筑色彩、外观、体量,形象接近传统民居。建筑必须为坡顶,屋顶夹角60-90度。建筑限高6米,不允许建二层。整治重点:调整与村落主朝向不一致的较大房屋朝向;打断单体建筑边长超过18米的建筑;建筑间防火间距不小于6米;改造过高建筑。整治卡特山墙封闭的建筑、挑檐或檐廊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材质或色彩与当地传统建筑明显不符的建筑。面积大于800平方米的大面积院落,按照自治区、布尔津县的相关标准进行确权、分配和管理。旅游经营:通过设立村规民约、奖励机制等,鼓励村民收回房屋经营权,自行经营。二级控制区:禾木齐柏林、契巴罗依片区、白哈巴南片区、铁热克提村、齐巴尔333、希力克村、阿克布拉克村功能控制要求:以村民居住和旅游住宿接待功能为主。建筑控制要求:延续传统建筑风貌,保留传统建造方式。牛圈等辅助用房应采用木材质建设。控制建筑色彩、外观、体量,形象接近传统民居。建筑必须为坡顶,屋顶夹角60-90度。建筑限高7米,不允许建二层。整治重点:逐步改造已建设的砖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保持地方特色;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环境卫生条件,减少污染和能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建筑材质性能,提升木材防火、防潮、防蛀和耐久性等。面积大于800平方米的大面积院落,按照自治区、布尔津县的相关标准进行确权、分配和管理。旅游经营:提供旅游培训等服务,鼓励村民自主经营。三级控制区:除一、二级控制区以外的其他定居点控制要求同二级控制区,以村民居住为主。2 分级控制3 院落控制 院落要素控制院落应按照村落生产生活需求布局,不需统一设计。建构筑物包含牧民生产生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