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升级会员
升级会员
返回顶部
2024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34页)
2024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34页).pdf
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
专项规划
上传人:Le****97 编号:1264853 2024-11-25 34页 51.68MB
1、 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成果)文本、图集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4 年 05 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1-第第 1 1 条条 编制背景编制背景.-1-第第 2 2 条条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1-第第 3 3 条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2-第第 4 4 条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第二章第二章 原则与目标原则与目标.-3-第第 5 5 条条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3-第第 6 6 条条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3-第第 7 7 条条 规划指标规划指标.-4-第三章第三章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6-第第 8 8 条条 海绵城市建设边界海绵城市建设边界.-6-第第 9 92、 条条 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6-第第 1010 条条 海绵城市功能分区海绵城市功能分区.-6-第四章第四章 系统统筹系统统筹.-8-第第 1111 条条 水环境系统统筹水环境系统统筹.-8-第第 1212 条条 水生态系统统筹水生态系统统筹.-8-第第 1313 条条 水安全系统统筹水安全系统统筹.-9-第第 1414 条条 水资源规划统筹水资源规划统筹.-9-第五章第五章 管控要求管控要求.-10-第第 1515 条条 管控单元划分管控单元划分.-10-第第 1616 条条 年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分解率目标分解.-10-第第 1717 条条 年径流总量控制3、率目标实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实施.-14-第第 1818 条条 分类用地建设引导分类用地建设引导.-14-第六章第六章 近期建设区域近期建设区域规划规划.-16-第第 1919 条条 近期建设区域近期建设区域.-16-第第 2020 条条 近期建设项目确定原则近期建设项目确定原则.-16-第七章第七章 规划管控规划管控与规划衔接与规划衔接.-17-第第 2121 条条 管控制度管控制度.-17-第第 2222 条条 规划衔接规划衔接.-17-第第 2323 条条 规划传导规划传导.-18-第八章第八章 规划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规划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20-第第 2424 条条 组织保障组织保4、障.-20-第第 2525 条条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20-第第 2626 条条 资金保障资金保障.-20-第第 2727 条条 管理保障管理保障.-20-第第 2828 条条 宣传保障宣传保障.-21-第第 2929 条条 数智化保障数智化保障.-21-图集图集.-22-1.排水分区图排水分区图.-22-2.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图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图.-22-3.防洪排涝设施规划布局图防洪排涝设施规划布局图.-22-4.一级管控分区划分图一级管控分区划分图.-22-5.二级管控片区划分图二级管控片区划分图.-22-6.三级管控单元划分图三级管控单元划分图.-22-7.管控指标分解图管控指标5、分解图.-22-8.近期建设区域分布图近期建设区域分布图.-22-1-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第1 1条条 编制背景编制背景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建办城202217 号)等文件精神,国家层面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了两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开展了三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并明确以系统化全域推进的新思路开展海绵城市建设。2016 年,浙江省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98 号),明确了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关举6、措等要求。2016 年,杭州市发布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61 号),要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7 年,编制完成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1 年,杭州成功申报第一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的新标杆。在 2021 年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即将完成的大背景下,存在海绵城市格局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格局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海绵示范城市建设要求,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工作。7、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城市内涝治理,统筹实施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兼顾解决雨水资源利用以及雨水导致的径流污染、水生态问题;落实城市防洪和排涝的统筹、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的统筹、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的统筹,涵盖区域流域、城市、社区层级。第第2 2条条 规划规划依据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修正)等相关法律法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等上位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 51345-2018)等相关规范标准,杭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修编)等相关专项规划。第第3 3条条 规划规划范围范围 杭州市域,含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8、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富阳区、临安区和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共计 16850 平方千米,其中重点为城镇开发边界内范围。第第4 4条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近期至 2025 年,远期至 2035 年。-3-第二章第二章 原则与目标原则与目标 第第5 5条条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安全为重。生态优先,安全为重。保护现状河湖湿地、自然山体、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发挥其对雨水的积存、蓄滞和净化作用。优先加强城市街道、绿地、水系、公园、林地、自然植被区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的能力,增强城市雨洪应对能力,保障城市水安全。规划引领、统筹推进。规划引领、统筹推进9、。充分衔接国家、省级、市级相关要求,统筹规资、建设、林水、城管、园文、交通等多个专业和部门,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有关专项(专业)规划相协调,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框架下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因地制宜,系统施策。因地制宜,系统施策。根据杭州市基本特征及海绵城市建设基础,聚焦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因雨水导致的问题,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工作思路,合理制定规划目标,从杭州市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布局项目及设施。有序实施,有序实施,机制保障机制保障。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急缓有序、突出重点,长期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优先解决重点问题,将建设项目安排在短板突出的老城10、区,向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倾斜。从规划衔接、行政审批、监测评估以及组织、制度、资金筹措等方面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实施的保障力度。第第6 6条条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以系统化、全域化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杭州市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依托江南水网特点、生态园林城市特色、数智化优势,因地制宜,以多样化的生态海绵设施为着力点,以“水生态保护、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资源涵养、韧性宜居建设”为重点,实现城市蓝绿空间保护、城市排水防涝体系优化、雨水资源化利用,总体消除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蓝、绿、灰”融合提升人居品质,把杭州市建设成为安全生态、集约节约、韧性宜居的南方水网地区特大城市的海绵11、城市建设典范。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4-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 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区 5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区 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30 年以后,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稳步提升,至 2035 年符合国家要求。第第7 7条条 规划指标规划指标 根据国家、省、杭州市相关文件,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办城函2015635 号)和水利部关于印发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12、(水规计 2015 321号),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 51345-2018)、海绵城市建设区域评估标准(DBJ33/T 1287-2022)等相关标准,考虑实际问题和需求分析,选取 6 类共 15项指标,形成规划指标体系。表表 1 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类别类别 指标指标 2025 年年 2035 年年 性质性质 源头控制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55%的建成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75%80%的建成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75%约束性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以悬浮物 SS计)55%的建成区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 40%80%的建成区年径流污染控13、制率不低于 40%约束性 水生态 生态岸线率 70%80%约束性 水面率 市域范围7.28%市域范围7.28%约束性 水安全 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 40%45%约束性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杭州市区新、改、扩建管渠:中心城区重要地区 5-10 年一遇,中心城区 3-5 年一遇,非中心城区 2-3 年一遇 桐庐、建德、淳安新、改、扩建管渠:2-3 年一遇 约束性 城市内涝防治 达标率 97.6%100%约束性 城市防洪(潮)标准 5-100 年(分区设防)20-200 年(分区设防)约束性 水环境 地表水体水质达标率 市控以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断面达标率达 93%市控以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断面达标率达到14、 95%约束性 -5-类别类别 指标指标 2025 年年 2035 年年 性质性质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80%85%引导性 水资源 雨水资源替代率 0.6%(雨水利用量占城市自来水用量的比例)1%(雨水利用量占城市自来水用量的比例)引导性 污水再生利用率 18%20%约束性 制度建设 蓝线、绿线划定与保护 严格执行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引导性 规划建设管控 严格执行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 引导性 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 建立海绵城市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完善海绵城市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引导性 -6-第三章第三章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第第8 8条条 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15、市建设边界边界 立足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基底识别和影响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最新要求,延续目前已明确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海绵城市建设边界,形成海绵城市的保护边界和建设边界。第第9 9条条 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落实海绵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要求,结合杭州市域及中心城区生态空间格局,充分利用生态屏障及湖库调蓄空间,保护并发挥河道、湿地、大型公园等海绵体的作用,构建“一轴双心,三脉八带,山水融城”“一轴双心,三脉八带,山水融城”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其中,“一轴”“一轴”为纵贯杭州市域的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水轴;“双心”“双心”为位于水16、轴西部和东部的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和海绵城市集中连片建设区,分别为海绵城市生态保护和海绵城市系统化建设的中心;“三脉”“三脉”为白际山-天目山山脉、千里岗山-龙门山山脉、昱岭山脉,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生态屏障,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保持水土等功能;“八带”“八带”为海绵城市集中连片建设区周边的生态带,分别为超山半山生态带、东明山生态带、径山苕溪生态带、西湖西山生态带、石牛山湘湖生态带、青化山生态带、东部农业生态带、江海湿地生态带;“山水融城”“山水融城”是指依托现状及规划的蓝绿空间构建城区内部的生态网络,并与外围的自然山水生态格局相融合。第第1010条条 海绵城市功能分区海绵城市功能分区17、 依照海绵城市空间格局,将海绵城市保护空间和建设空间分别划分为海绵城市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建设改善区和建设提升区,按分区予以管控。海绵城市生态保护区。海绵城市生态保护区。该区域为包围城市、乡镇的自然生态系统,应充分发挥其天然水文功能,通过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修复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7-态敏感区和水体滞纳区,保护缓坡地、林地、田地、园地、草地等延缓、滞纳、净化雨水的重要缓冲空间,维持并实现城市周边生态空间的海绵性。海绵城市生态保护区面积约为 15072 平方千米,约占市域国土面积的 89%。海绵城市生态修复区。海绵城市生态修复区。该区域为海绵城市建设空间边界外的现状建成区,零散分18、布于生态基质中,作为城市、乡镇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应通过生态手段,对已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海绵城市生态修复区面积约为 130 平方千米,约占市域国土面积的 1%。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区。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区。该区域为海绵城市建设空间边界内的现状建成区,包括已建成的旧城区、中心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应通过各类工程改造手段恢复地区的部分雨水渗透、储存、调节能力,尽可能减少对城市总径流的影响。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区面积约为 1107 平方千米,约占市域国土面积的 7%。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区。该区域为海绵城市建设空间边界内未来重点开发新建的区域,现状为农用地、19、林地、低丘缓坡等生态空间,应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须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展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各级规划及建设应落实海绵城市相关要求,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各项措施,新建项目须配套建设雨水低影响开发设施。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区面积约为 541 平方千米,约占市域国土面积的 3%。-8-第四章第四章 系统系统统筹统筹 第第1111条条 水环境系统统筹水环境系统统筹 雨水自然净化。雨水自然净化。合理布局低影响开发设施,有效组织雨水径流,配合预处理设施,充分发挥设施的渗、滞、蓄、净能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将污染控制在最低20、限度,降低雨水径流污染对水体的影响。点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控制。加快实施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码头污水截流、纳管工作。对存在混错接及功能性缺陷的管网进行改造、修复,提高污水收集效能。第第1212条条 水生态系统统筹水生态系统统筹 河湖环境提升。河湖环境提升。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水或其他水质较好的主干河道作为清洁水源,对水动力循环条件较差、水生态系统缺失的河道进行河道配水。对河湖库塘开展清污(淤)工作,降低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加强河道及沿线垃圾及漂浮物清理及管理。以水系连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为主,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体系21、建设。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杭州城郊自然山体、江、河、林、田、湖、湿地等山水资源,钱塘江、大运河等生态廊道,高速铁路网、市郊铁路网、中环、二绕等综合交通廊道,结合农业产业特色,建设自然公园体系。以湿地保护保育为重点,控制城市型开发建设侵占湿地,推进湿地内建设用地减量、退耕还湿,促进湿地低强度复合利用。加强西部丘陵山区水土保持,对环千岛湖周边水源涵养区、天目山等重要山脉、岛石镇等水土流失敏感区实施森林生态系统受损区域修复。加强富阳、余杭、萧山等区域历史采矿山体治理恢复。利用钱塘江、富春江、京杭大运河等水系、城区重要林带及绿地,构建城市海绵体内要素之间沟通联系的生物廊道。以东苕溪、钱塘江、京杭运河22、等城市水系滨岸带为核心,规划 9 条市域绿道,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形成“两轴两连九射多环”的市域绿道体系。河道蓝线控制。河道蓝线控制。严格落实河道蓝线控制要求,在城市蓝线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一)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二)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三)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四)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9-(五)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生态岸线建设。生态岸线建设。根据城市防洪排涝、通航等河道功能需求,确定河道断面形式,并采取混凝土沉箱挡墙、干砌块石、石笼、桩型护坡、自然原型护岸等不同岸线建设模式,兼顾城市功能,统筹安全、生态及景观要素,进行缓冲带建设。第23、第1313条条 水安全系统统筹水安全系统统筹 加强大海绵保护,落实城市调蓄空间。加强大海绵保护,落实城市调蓄空间。加强西湖、西溪湿地、金沙湖、丁山湖、湘湖、白马湖、东沙湖、铜鉴湖、阳陂湖、五常湿地及和睦湿地等大型城市重大调蓄空间的保护,拦蓄上游来水、降低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时间。守住水面率下限,提高河网水系的行洪蓄洪能力。守住水面率下限,提高河网水系的行洪蓄洪能力。按照水域“就近占补、动态平衡”的控制原则,确保现有水面面积不减少。加强河道水系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按区域排涝要求对骨干河道开展疏浚、拓宽,拓展河道水系的调蓄空间。提高雨水管渠重现期标准,提升排水能力。提高雨水管渠重现期标准24、,提升排水能力。对局部管网建设标准滞后区域进行提标改造,改善雨水管网系统排水能力。控制行泄通道,立体排水体系应对超标降雨。控制行泄通道,立体排水体系应对超标降雨。在河网、水系构筑的排水防涝体系基础上,结合城市干沟、绿化带和道路控制成系统的雨水行泄通道,组织超标雨水通过行泄通道进行转输与排放,对于小流域山洪,结合沿山截洪沟建设、溪流整治、阻水建(构)筑拆除等措施提高小流域行泄能力,以加强超标降雨的应对能力。有条件的区域可因地制宜利用道路与河道之间的绿化带作为超标降雨排放通道。第第1414条条 水资源规划统筹水资源规划统筹 雨水资源化利用。雨水资源化利用。首先考虑在城市水体中利用雨水进行生态补水。25、以运河、上塘河为干道的杭州水网应充分考虑雨水的生态补水,以保证河网互通、航运互行。除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外,雨水资源化利用主要用于源头低影响开发项目。结合雨水资源利用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考虑新建、改造区域的建设指引。污水再生利用。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污水经再生工艺净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杭州市城西污水厂、之江净水厂、临平第二净水厂、临江污水二厂、萧山南部净水厂、塘栖再生水厂等净水厂作为再生水制水点,通过河道生态补水、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等方式,实现再生水利用目标。再生水水质应满足相应用途水质标准。-10-第五章第五章 管控要求管控要求 第第1515条条 管控单元划分管控单元划分 一级管控分区,为钱塘江26、和太湖两大流域分区,落实流域生态空间管控要求,实现城乡水的自然良性循环。二级管控片区,依据杭州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修编)明确的排涝分区,划分 12 个二级片区,落实防涝要求,满足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和防涝设计重现期要求。三级管控单元,以详细规划单元为基础,划定 162 个三级单元,覆盖大部分集中建设区域,落实海绵城市指标管控。第第1616条条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分解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分解 以市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75%为总目标,分解指标至三级管控单元,具体见下表。其余乡镇、乡村等区域内分散建设用地原则上控制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表表 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序27、号序号 三级管控三级管控单元单元名名称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行政辖区行政辖区 1 湖滨清波单元 65 上城区 2 小营单元 65 上城区 3 望江采荷单元 67 上城区 4 钱江新城单元 69 上城区 5 紫阳单元 69 上城区 6 南星单元 67 上城区 7 凯旋四季青单元 70 上城区 8 城东新城单元 67 上城区 9 闸弄口单元 67 上城区 10 彭埠单元 74 上城区 11 笕桥单元 82 上城区 12 九堡单元 72 上城区 13 丁兰单元 69 上城区 14 皋亭景区单元 65 上城区 15 笕桥机场单元 65 上城区 16 三墩单元 75 西湖区 -1128、-序号序号 三级管控三级管控单元单元名名称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行政辖区行政辖区 17 双桥单元 84 西湖区 18 蒋村文新单元 71 西湖区 19 古荡翠苑单元 68 西湖区 20 西溪单元 65 西湖区 21 玉泉单元 65 西湖区 22 留下单元 73 西湖区 23 小和山单元 68 西湖区 24 转塘单元 72 西湖区 25 之江度假区单元 85 西湖区 26 双浦单元 81 西湖区 27 武林天水单元 65 拱墅区 28 潮鸣长庆单元 65 拱墅区 29 文晖单元 70 拱墅区 30 朝晖单元 65 拱墅区 31 米市巷街道 65 拱墅区 32 湖墅大关上塘单29、元 66 拱墅区 33 和睦小河单元 66 拱墅区 34 拱宸桥单元 69 拱墅区 35 祥符单元 71 拱墅区 36 上塘单元 72 拱墅区 37 东新单元 73 拱墅区 38 石桥单元 69 拱墅区 39 康桥单元 79 拱墅区 40 半山单元 72 拱墅区 41 半山景区单元 68 拱墅区 42 钱开区单元 80 余杭区 43 良渚东单元 78 余杭区 44 良渚西单元 79 余杭区 45 良渚文化村单元 71 余杭区 46 瓶窑新城单元 82 余杭区 47 西站新城单元 85 余杭区 48 未来科技城单元 77 余杭区 49 南湖单元 77 余杭区 50 闲林单元 65 余杭区 51 30、中泰单元 76 余杭区 52 丰收湖单元 71 临平区 53 乔司单元 78 临平区 54 乔西单元 85 临平区 55 汀城单元 70 临平区 -12-序号序号 三级管控三级管控单元单元名名称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行政辖区行政辖区 56 老城区单元 68 临平区 57 星桥单元 67 临平区 58 星桥北单元 83 临平区 59 临平山北单元 68 临平区 60 双林单元 67 临平区 61 东湖新城单元 82 临平区 62 兴旺单元 72 临平区 63 东湖新城北单元 80 临平区 64 兴旺北单元 83 临平区 65 塘栖古镇单元 71 临平区 66 运河科创城单元31、 83 临平区 67 超山丁山湖单元 75 临平区 68 崇港单元 74 临平区 69 崇贤新城单元 65 临平区 70 江南单元 73 滨江区 71 钱江单元 75 滨江区 72 西兴单元 77 滨江区 73 浦沿单元 85 滨江区 74 长河单元 85 滨江区 75 临江东单元 75 钱塘区 76 下沙单元 69 钱塘区 77 东部湾新城单元 70 钱塘区 78 白杨单元 71 钱塘区 79 元成单元 78 钱塘区 80 河庄单元 82 钱塘区 81 江东单元 78 钱塘区 82 江海之城单元 83 钱塘区 83 义蓬单元 75 钱塘区 84 钱塘高铁新城单元 83 钱塘区 85 前进单元32、 75 钱塘区 86 临江单元 72 钱塘区 87 世纪城核心单元 76 萧山区 88 开发区科技城西单元 81 萧山区 89 开发区科技城东单元 79 萧山区 90 利群河东单元 81 萧山区 91 开发区桥南单元 73 萧山区 92 开发区市北单元 68 萧山区 93 宁围单元 66 萧山区 94 新街单元 73 萧山区 -13-序号序号 三级管控三级管控单元单元名名称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行政辖区行政辖区 95 北干单元 68 萧山区 96 南站单元 65 萧山区 97 萧山西站单元 65 萧山区 98 城厢单元 66 萧山区 99 新塘单元 71 萧山区 100 33、蜀山单元 77 萧山区 101 湘湖单元 72 萧山区 102 瓜藤山单元 77 萧山区 103 所前单元 72 萧山区 104 临浦单元 68 萧山区 105 衙前单元 65 萧山区 106 临空经济示范区单元 79 萧山区 107 东洲岛东单元 70 富阳区 108 滨富合作区单元 71 富阳区 109 富春湾东单元 68 富阳区 110 富春湾西单元 73 富阳区 111 受降北单元 70 富阳区 112 受降南单元 70 富阳区 113 黄公望单元 73 富阳区 114 高桥单元 78 富阳区 115 富春东单元 65 富阳区 116 富春西单元 78 富阳区 117 鹿山单元 75 34、富阳区 118 场口单元 75 富阳区 119 新登单元 70 富阳区 120 青山湖科技城单元 75 临安区 121 滨湖单元 74 临安区 122 锦北单元 75 临安区 123 锦城单元 72 临安区 124 玲珑单元 77 临安区 125 锦南单元 77 临安区 126 洋溪街道洋溪单元 72 建德市 127 洋溪街道洋安单元 73 建德市 128 杨村桥镇城镇单元 74 建德市 129 下涯镇城镇单元 77 建德市 130 钦堂乡城镇单元 75 建德市 131 莲花镇城镇单元 82 建德市 132 李家镇城镇单元 67 建德市 133 航头镇城镇单元 74 建德市 -14-序号序号 35、三级管控三级管控单元单元名名称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行政辖区行政辖区 134 大洋镇城镇单元 77 建德市 135 大同镇城镇单元 70 建德市 136 大慈岩镇城镇单元 77 建德市 137 更楼街道城镇单元 82 建德市 138 梅城镇古城单元 67 建德市 139 梅城镇五马洲南峰单元 82 建德市 140 乾潭镇安仁单元 70 建德市 141 乾潭镇城镇单元 77 建德市 142 寿昌镇城镇单元 72 建德市 143 三都镇春江源单元 65 建德市 144 下涯镇马目单元 75 建德市 145 新安江街道老城区单元 66 建德市 146 新安江街道桥南单元 84 36、建德市 147 新安江街道岭后单元 65 建德市 148 瑶琳镇南单元 76 桐庐县 149 百江镇北单元 67 桐庐县 150 江南镇西单元 80 桐庐县 151 横村镇南单元 70 桐庐县 152 富春江镇北单元 70 桐庐县 153 分水镇南单元 70 桐庐县 154 分水镇东单元 67 桐庐县 155 旧县街道东单元 65 桐庐县 156 凤川街道北单元 76 桐庐县 157 桐君街道南单元 67 桐庐县 158 城南街道北单元 80 桐庐县 159 文昌南单元 81 淳安县 160 威坪单元 73 淳安县 161 千岛湖单元 76 淳安县 162 汾口单元 70 淳安县 第第171737、条条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实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实施 强化底线控制,各片区可结合自身条件,优化各单元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但不得低于本规划要求。第第1818条条 分类用地建设引导分类用地建设引导 规划指引。规划指引。各类地块应严格控制绿地率,以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空间。年径流总-15-量控制率与绿地率对应关系为下限要求,原则上不得下浮。应结合道路采用生态排水方式,建设绿色滞留设施以消纳径流雨水。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渗透地面比例及屋顶绿化率。技术指引。技术指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低影响开发设施,常见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包括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湿地、蓄水池、植草沟、植被缓冲带、38、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设计指引。设计指引。根据本规划确定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结合场地现状合理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方式指引。建设方式指引。城市水系项目建设应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水体。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设施应结合竖向规划设计,优先考虑雨水自然渗滤,并充分考虑老旧建筑小区问题导向与新建建筑小区的目标导向原则,因地制宜选用各类措施。城市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目标以控制面源污染与削减地表径流为主。城市绿地与广场宜利用小型、分散式低影响开发设施,与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推进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在云城、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新建重点区域的综合利用。-16-第六章第六章 近期建设区域规划近期建设区域规划 第第19139、9条条 近期建设区域近期建设区域 充分利用河网、大型公园绿地等建设条件好的区域,选取城市近期发展区域,结合城市热点开发地块等,提出规划区内海绵城市建设近期建设区域,进一步带动区域,实现全域统筹。截至 2022 年末杭州市已达标面积 287 平方千米,近期围绕钱江世纪城、云城、临空经济示范区、云谷等区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区域总面积为 172 平方千米,预计到 2025 年末,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区总面积达到 459 平方千米。第第2020条条 近期建设项目确定原则近期建设项目确定原则 按照轻重缓解、突出重点的原则,安排近期建设内容,优先解决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影响较大的问题。新建项目严格落实海绵40、城市建设理念;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行动,确定建筑与社区、道路、公园绿地等海绵化改造工程。针对城市内涝问题,提出泵站、雨水管网、排涝通道、调蓄空间等工程项目;按照河道生态化建设及水环境提升需求,提出河湖生态修复及河道整治工程;结合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方案,确定雨水、再生水设施布局及规模;根据污水收集效能偏低的问题,识别需重点改造建设的排水管网。-17-第七章第七章 规划管控与规划衔接规划管控与规划衔接 第第2121条条 管控制度管控制度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横向协同、纵向穿透”的规划传导要求,促进规划编制与治理单元的空间协同,实现精准管控、分类引导。表表 3 不同类、不同层级规划协调衔接41、原则不同类、不同层级规划协调衔接原则 相关规划相关规划 方式方式 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市级总规 承接传导 传导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建设的目标及发展策略,降雨就地消纳率 分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县(市)总规 分解传导 分区和县(市)海绵专项规划 分解传导 细化空间布局,逐级分解并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管控指标 市级专项规划 协调衔接 道路、绿地、水系、排水防涝、绿色建筑等专项规划时充分协同相关内容、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详细规划 落实 落实海绵城市及水系统相关设施 第第2222条条 规划衔接规划衔接 承接市级总规传导要求。承接市级总规传导要求。到 2035 年中心城42、区海绵城市建成区降雨就地消纳率达到 75%,刚性传导规划条文要求。与本级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与本级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规划与 6 个相关专项衔接主要内容,体现规划之间的协调一致,也保持相同内容通过主导专业传导的一致性。表表 4 相关专项规划衔接表相关专项规划衔接表 序号序号 衔接规划名衔接规划名 规划情况规划情况 衔接内容衔接内容 反馈内容反馈内容 1 杭州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送审稿)待批 1、协同主要指标 2、协同主要标准 3、协调排水分区 4、落实内涝策略 5、细化源头减排 无 2 杭州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已批 3 杭州市城市河道综合保护专项规划 已批 1、衔接河道生态建设理念 243、衔接优化水系空间结构 1、蓝线控制以排水防涝为依据优化 2、建设阶段加强生态岸线建设要求 -18-序号序号 衔接规划名衔接规划名 规划情况规划情况 衔接内容衔接内容 反馈内容反馈内容 4 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已批 1、海绵空间格局衔接绿地系统布局 2、绿地系统低影响开发指引 重点强化建设时海绵城市落实:1、绿地海绵指标与周边的综合 2、植物种类选择 3、合理设置海绵设施 4、合理组织雨水排放 5 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 已批 无 重点强化实施阶段的海绵实施建设 1、落实海绵管控指标 2、协调红线内外用地布局与竖向 3、断面设计考虑海绵建设的需要 6 杭州市供排水专项(一体化)规划 已批 44、1、衔接水资源要求:落实总量控制、强化水源保护 2、衔接水环境治理策略:落实管控策略;落实城乡共治;协调初期雨水 无 第第2323条条 规划传导规划传导 传导路径。传导路径。规划传导分为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直接传导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传导至三级管控单元,间接传导衔接水系统相关专业专项规划,在水系统相关规划建设中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相关设施通过对应的相关专业传导落实。表表 5 指标类传导落实一览表指标类传导落实一览表 类别类别 指标目标名称指标目标名称 传导方式传导方式 传导类型传导类型 源头控制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落实管控指标 直接传导 水生态 水面率 分解传导 间接传导 45、水安全 内涝防治标准 条文要求 间接传导 城市防洪(潮)标准 条文要求 间接传导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条文要求 间接传导 水环境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规划策略 间接传导 水资源 雨水资源替代率 规划策略 间接传导 -19-类别类别 指标目标名称指标目标名称 传导方式传导方式 传导类型传导类型 污水再生利用率 规划策略 间接传导 向详细规划传导。向详细规划传导。详细规划落实三级管控单元确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各单元可结合自身条件进行优化但不得低于本规划要求。其余乡镇、乡村等区域内分散建设用地原则上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75%。指导设计建设。指导设计建设。分类用地项目通过设计技术指引形式46、传导,具体指标管控在实施阶段进一步分解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到地块。-20-第八章第八章 规划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规划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 第第2424条条 组织保障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综合协调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管理。统筹规划建设,抓紧启动实施,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第第2525条条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结合建设实践,及时总结归纳,对杭州市发布的海绵城市的技术导则、指导图集、设计文件导则、区域化评价办法等进行修订或增编,进一步明确适合杭州市本土的设计和建模参数。完善规划建设管47、理制度。完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城市建设管控环节,突出海绵城市在重点建设区域的落实和应用,研究制定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设用地管理政策。建立绩效考核与监督评估机制。建立绩效考核与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全市绩效考核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和监督评估,提出满足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要求的考核评估办法。制定相关设施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设施管理制度。加强城市河湖水系和绿地的保护与管理,建立低影响开发控制和雨水调蓄利用设施管理制度,制定污水再生利用、雨水资源化利用鼓励制度。第第2626条条 资金保障资金保障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需要政48、府投资的项目储备库,制定保障海绵设施正常运营和合理收益的费价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拓宽海绵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第第2727条条 管理保障管理保障 组织技术答疑与技术培训。加强对相关部门监管人员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增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能力。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学术交流合作、技术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强海绵城市-21-建设科技能力建设,依托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示范项目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和试验工作。第第2828条条 宣传保障宣传保障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深入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营造全民积极参与建49、设海绵城市的良好氛围。开展各类海绵城市科普宣传活动,采取“海绵城市科普站”、海绵城市进校园等形式,通过科普讲座、观看动画科普视频、有奖互动问答等方式,寓教于乐,加深市民对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第第2929条条 数智化保障数智化保障 建立可评估、可追溯的海绵城市数智化平台,形成完善的监测设施布局体系,通过雨量及河道水位监测、积水点监测、视频监测、雨水管道监测、闸与泵站监测、车船GPS定位及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评估与长效监测。-22-图图集集 1.排水分区图排水分区图 2.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图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图 3.防洪排涝设施规划布局图防洪排涝设施规划50、布局图 4.一级管控分区划分图一级管控分区划分图 5.二级管控片区划分图二级管控片区划分图 6.三级管控单元划分图三级管控单元划分图 7.管控指标分解图管控指标分解图 8.近期建设区域分布图近期建设区域分布图 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01图 例子流域边界排水分区排水分区图流域子流域分区排涝片区排水单元(个数)运河水系运河单元运东片35运西片17运南片83上塘单元上塘片74上泗单元上泗片52苕溪水系余杭苕溪单元余杭苕溪片131临安苕溪单元中苕溪51、片1南苕溪片3锦溪片3马溪片3青山湖片1钱塘江水系下沙单元下沙片23萧南单元萧南片2蜀山单元蜀山北片7蜀山南片2南沙平原单元滨江片9萧山城区11瓜沥片4义蓬片9富阳单元皇天贩老城片1鹿山片1富春湾新城片1东洲岛片1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图 例生态轴线自然山脉生态带02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图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规院52、(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图 例03防洪排涝设施规划布局图300年一遇堤防200年一遇堤防100年一遇堤防50年一遇堤防20年一遇堤防10年一遇堤防主要中大型水库蓄滞洪区现状排涝泵站规划排涝泵站规划排涝隧道大型调蓄水面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管控指标分解图04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管控指标分解图05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图 例已达标区域近期重点建设区域08近期建设区域分布图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会员尊享权益
500万份文档
500万份文档 免费下载
10万资源包
10万资源包 一键下载
4万份资料
4万份资料 打包下载
24小时客服
24小时客服 会员专属
开通 VIP
升级会员
  • 周热门排行

  • 月热门排行

  • 季热门排行

  1. 房产中介公司员工入职业务销售技能培训资料合集.zip
  2. 湖北梁山旅游风景区概念性规划方案(99页).pdf
  3. 国际中心空调系统高能耗水泵更换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页.doc
  4. 2022海丰县红城文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4页).pdf
  5. 新办公楼装修改造项目装饰装修施工方案(20页).docx
  6. 2022山峰景区索道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82页.PDF
  7. 宾馆维修改造工程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回水管拆除更换施工组织设计176页.doc
  8. 火车站广场改造项目通风空调风管配件安装施工方案122页.doc
  9. 高层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空调通风机安装消声器制安施工组织设计342页.doc
  10. 医疗器械投标方案(382页).doc
  11. 酒店改造医院空调安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62页).docx
  12. 安顺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方案(2016-2030年)(216页).pdf
  13. 房地产开发公司维修工程现场调度通知单.doc
  14. 房地产集团开盘、交楼期间装修质量通病防治措施.ppt
  15. 厂房金刚砂耐磨地面施工方案【22页】.doc
  16. 泰禾金尊府住宅项目产品推介方案.pdf
  17. 合肥绿城玫瑰园别墅产品推介(127页).ppt
  18. 武昌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doc
  19. 建筑施工日志表.xls
  20. 龙泉山风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2页).doc
  21. 九龙坡区公务员小区停车位租赁协议书(4页).doc
  22. 长沙西中心美食城商业地产项目招商策划方案(100页).ppt
  1. 电力公司桩基、墩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8页).doc
  2. 房产中介公司员工入职业务销售技能培训资料合集.zip
  3. 2009-2030年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226页).doc
  4. 德胜佳园旅馆装修装饰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8页).doc
  5. 商务酒店整套智能化设计方案 (54页).doc
  6. 湖北梁山旅游风景区概念性规划方案(99页).pdf
  7. 河道和堤脚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77页).doc
  8. 建筑工人劳务合同(10页).doc
  9. 凯谛思(Arcadis):2023年国际建造成本报告(英文版)(20页).pdf
  10. 国际中心空调系统高能耗水泵更换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页.doc
  11. 高层商住楼工程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86页.doc
  12. 2022海丰县红城文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4页).pdf
  13. 2023地产营销策划个人述职报告(30页).pdf
  14. 新办公楼装修改造项目装饰装修施工方案(20页).docx
  15. 输水管道扩建项目管桥、倒虹管、顶管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6页).doc
  16. 2018建筑工程公司装饰装修工程实施手册(238页).pptx
  17. 建筑工地远程监控系统施工方案(23页).doc
  18. 重庆龙湖时代天街购物中心项目考察报告(27页).pptx
  19. 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建造标准.xls
  20. 房地产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指标方案(8页).doc
  21. 房地产开发公司维修工程现场调度通知单.doc
  22. 建筑工程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77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