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境内高速公路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56页.doc
下载文档
上传人:职z****i
编号:1167035
2024-09-13
54页
3.13MB
该文档所属资源包:
县城基础设施及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集
1、县城境内高速公路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零XX年XX月县城境内高速公路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建设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地点:XX省XX市编制单位: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XX年XX月5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名单项目编制单位: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格等级: 级证书编号:(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编制人员: XXX高级工程师XXX高级工程师XXX高级工程师XXXX有限公司二XX年XX月XX日 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工程概况11.1.1 项目名称11.1.2 建设地点11.1.3 项目业主11.1.4 可研编制单位112、.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1.2.1 县域概况11.2.2 城市道路现状及规划21.2.3 城区现状排水及规划21.2.4沿线建筑物和公用管线31.2.5项目建设背景3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52.1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52.1.1 项目建设地点52.1.2 交通条件52.1.3 自然条件52.1.4 工程、水文地质62.1.5 施工条件6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62.2.1 是完善地区路网,改善地区交通的需要72.2.2 是改善现状交通拥堵状况的需要72.2.3 是发展地区经济、旅游、方便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72.2.4 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的需要7第三章 工程建设方案93.1 设3、计原则93.2 设计依据93.3 工程建设规模103.4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113.5 工程建设方案113.5.1 工程范围113.5.2 道路工程123.5.3 交通附属设施123.5.4 桥梁工程123.5.5 排水工程133.5.6 给水工程163.5.7 管线综合213.5.8 交通工程223.5.9 照明工程253.5.10 绿化工程27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294.1 环评分析294.2 环评依据294.3 环境影响因素304.4 环保措施及建议314.5 环境评价334.6 水土保持33第五章 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345.1 项目招投标345.1.1 实施原则345.1.2 项4、目执行单位的选择345.1.3项目招投标方案355.2 项目实施进度36第六章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量37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工程投资估算387.1 编制范围387.2 编制依据407.3 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407.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407.5资金筹措41第八章 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428.1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428.2 经济效益428.3 环境效益428.4评价结论42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449.1 结论449.2 建议44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项目名称xx县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1.1.2 建设地点xx县县城1.1.3 项目业主xx5、xx自治县交通运输局1.1.4 可研编制单位贵州xx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2.1县域概况xxxx自治县南北长76.1km,东西宽57.6km,总面积2283.7km2。xx县城距安顺市公路里程为67km、贵阳市176km、长顺74km、望谟111km,县境内南北向有209省道、东西向有309省道在县城交汇呈“十”字形通过。xx年县域总人口36.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万人,占6.39。县域城镇人口8.8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4。全县辖5个镇,7个乡,22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1999个村民小组。xx县是贵州省的贫困县之一,现有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xx年6、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76元。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6.83亿元,占45.2%;第二产业2.27亿元,占15.4%;第三产业6.01亿元,占39.76%。三次产业结构构成由2009年的48:13:39调整为45.2:15.4:39.76。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18元;xx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1.2.2城市道路现状及规划老城区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现发展局限性很大。主要受城中村的制约,牛车、马车于城区造成交通混乱、阻塞。为改善城区交通态况,现于区北部规划一新城区,为使两城区有机、紧密联系,新建一7、条城市道路势在心行。根据规划,位于xx县城北部的规划新城区,道路路网布局主要采用方格网的路网形式。按规划的意见划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道路。整个新城区路网骨架由“五纵四横”组成。在对外交通方面:(1)规划建设西环路、南环路重点解决南北向安顺至望谟公路(即209省道)的过境交通,现209省道在xx城区由新东路过境。今后随着新东路逐步成为城区的生活性主干道,规划209省道在城区过境道路西移,穿越城区段具体走向为:教场路西环路南环路新东路。(2)309省道穿越城区段具体走向为:西环路南环路新东路三号路。1.2.3城区现状排水及规划城区现状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区内雨、污水经排水管(沟)收集后排入8、穿过城区内的自然排水沟,由西面排除规划区。由于污水未处理,已经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城市发展及规划要求,新城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污水经区内污水干管收集,终汇入市政污水处理厂,雨水经区内雨水干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水体。1.2.4沿线建筑物和公用管线本次拟建的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为新建市政道路,沿线上无文物古迹,路线所经过的地段多为山地丘林与耕地,在途经椅子山垭口与格凸大道时涉及部分房屋拆迁,主要为13层民宅及商业用房,有一定的拆迁。1.2.5项目建设背景xx县是贵州省的贫困县之一,现有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9、新环境促使区域内交通条件建设和衔接都得到极大的改善,xx县交通条件得到质的飞跃。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持续,黔中新兴产业聚集机会显现,黔中经济区确定和贵安一体化的构想,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契机。贵州省在xx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工业强省的政策,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中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以个经济强县和快速通道沿线交通节点为重点,新建个以上省级产业园区,申建个国家级园区,建成个综合保税区、个出口加工区、个加工贸易承接基地和个“无水港”,并根据资源、环境、区位和产业特点,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努力在全省有条件的县(市、区)规划建10、设一批产业园区,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县县有园区、园园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建设格局。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契机,结合xx高速公路实施,xx县政府实时调整了规划,修编了贵州省xx苗族布衣族自治县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规划增加了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的道路,以求改善xx县对外连接的交通环境。在以上建设背景下,xx年8月,受xxxx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委托,我公司对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投资方案,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1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2.1.1 项目建设地点xx高速xx匝道至新11、城区联络线全长2834.07m。2.1.2 交通条件 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位于xx县城西部,道路沿线有多条公路过境或横穿,交通条件便利。2.1.3 自然条件 2.1.3.1 地形地貌城区位于xx县中部,处于山盆期第一亚期剥夷面上,四周为峰丛谷地,中间为平坦的山间小盆地,地势较平缓,高程11501175m,四面环山,植被覆盖较好,高程13001450m,相对高差100150m,地势三面高西面略低。2.1.3.2 气候水文xx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处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两个农业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气温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照较好、热量丰富,有良好的12、气候条件。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1455.3小时,居安顺市第一位;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无霜期288天,县内年平均降水量1337.1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全年干、雨季节之分明显,干季平均降水量为135.2毫米,雨季平均降水量为1201.9毫米。2.1.3.3 地震效应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贵州幅)、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贵州幅)划分:城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2.1.4 工程、水文地质2.1.4.1 地质构造项目所在地城区区域构造处于火烘背斜的北西翼,拉王向斜的末端。地形受构造严密控制,峰谷延伸方向与背斜轴向基本一致,形成一系列平13、行的山岭与谷地。城区位于总体构造线呈NEE向SN转向的交叉接触部位,岩层平缓,倾向北西,倾角1020左右。赋存基岩裂隙水、溶蚀裂隙水,地下水埋藏较浅,含水较均一,地表、地下水自北向南流。区内无大的断裂,区域构造简单。2.1.4.2 水文地质城区地层为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为可溶性碳酸盐类岩和碎隙岩,其地层厚度及分布面积大致相当。其中可溶性碳酸盐类岩地层岩溶较发育,赋存溶蚀裂隙水,富水性较好;碎隙岩地层赋存基岩裂隙水,富水性较弱。地下水埋藏较浅,运动方向为从北向南。城区内无大的河流通过,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城区内无构造影响,上游河道由于碎隙岩的存在,无渗漏问题,下游河14、道基岩多为碳酸盐类岩,具一定的渗漏性。2.1.5 施工条件本工程所处场地交通便利,筑路材料丰富,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距离短,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项目用水可从沿线河道或城市供水管网取用。本区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工程建设条件良好。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完善地区路网,改善地区交通的需要xx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它是一重要的交通结点,北达安顺,西至黄果树,南至兴仁、望谟,东至麻江,是209、309省道的必经之地。xx县老城区由于受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原因影响,现城区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很大,加上受城中村的制约,道路上牛车、马车与机动车混行,造成城区交15、通混乱、阻塞,交通服务水平低。为改善城区交通态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现于区北部规划一新城区,为改善新城区与xx高速xx匝道的交通环境,并使两城区有机、紧密联系在一起,需新建一条城市道路。2.2.2 是改善现状交通拥堵状况的需要xx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她是一重要的交通结点,北达安顺,西至黄果树,南至兴仁、望谟,东至麻江,是209、309省道的必经之地。由于现状城区道路骨架不完善,造成城区人车混行,交通阻塞。xx高速xx至新城区联络线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为沿线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2.2.3 是发展地区经济、旅游,方便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xx格凸河景区地处贵州省西南部,距贵阳市16、 161 公里 、安顺市 76 公里 ,总面积 56.8 平方公里。“格凸”一词为苗语,意译为“圣地”。风景区包括大穿洞景区、大河景区、小穿洞景区、妖岩景区及多处独立景点。共有特级、一级景观 5 个,二级景观 11 个,三级景观 14 个。该道路的修建将极大的改善xx县城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带动北部片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为地区旅游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方便城区居民出行,提高城市品味的需要。2.2.4 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的需要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区内排水(雨、污水工程)系统以及其它公用设施系统将有较大的改善,但受开发先后等原因,该区域地块的市政配套设施以及各17、公用管线设施大都未按规划系统实施。配合本次工程的实施,沿线将敷设雨、污水管道和其它公用管线设施。建成后不仅能带动该片区规划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解决地区雨、污水出路,改善地区环境,而且能推动地区市政配套设施的完善,充分发挥区域工程的总体效益。因此本工程的实施对xx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建设将极大改善县城西部及北部片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加快xx县经济建设的步伐。综上所述,xx县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的建设是完善地区路网、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发展地区经济、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方便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是可行的,是18、迫切的。第三章 工程建设方案3.1 设计原则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主要载体,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通道,在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规定、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遵循以下几点:3.1.1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3.1.2 按照总体规划干道系统确定道路走向、等级、性质、红线宽度。3.1.3 处理好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关系,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3.1.4 根据交通工程的要求,处理好人、车、道路、环境之间的关系。3.1.5 节约用地,节省工程造价。3.1.6 合理利用地形和当地建筑材料,注重环保。3.2 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19、TG D30-20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道路交通标线与标志(GB 5768-199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2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城市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J50028-9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3 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和雨、污水管道工程以及相应的交通设施、绿化、照明等附属工程、公用管线工程以及征地、动拆迁工程。3.1.1 拟建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21、起点位于xx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xx高速xx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在K1+340与紫黄线平交,经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在K2+770与格凸大道平交,止于K2+834.07,全长2834.07m。项目实施宽度39m。3.3.2道路穿椅子山垭口,开挖土石方数量较大。3.3.3 配合道路建设,沿线埋设雨、污水管道和公用管线。3.3.4 配合道路实施标志、标线、信号灯、照明、绿化等附属设施。3.4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3.4.1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指标名称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指标道路类别城市I级道路级别主干道道路红线2m(绿)+5.5m(人) +24m(车)+5.5m (人)+ 2m(绿)=39m22、计算行车速度(Km/h)50,6050行车道数6道路横坡1.5%设计年限20一条行车道宽度(m)3.753.7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交通等级重型城市防洪标准25年一遇地震基本烈度度3.4.2 雨水管道设计标准:设计重现期3年,综合径流系数0.6。3.4.3 涵洞设计标准:设计重现期20年,综合径流系数0.6。3.4.4 污水管道设计标准:生活污水q=250升/人日;公共污水q1=0.2q。3.4.5 电力(含路灯)、电讯、煤气、给水等管道均按相关专业标准设计,各种管线均入地下。3.5 工程建设方案3.5.1 工程范围拟建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起点位于xx县松山镇城23、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xx高速xx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在K1+340与紫黄线平交,经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在K2+770与格凸大道平交,止于K2+834.07,全长2834.07m。项目实施宽度39m。3.5.2 道路工程道路平面按城市规划红线布置,路线走向遵循规划红线。道路全线均为双向6车道,断面宽按39m设计;断面划分形式如下:双向6车道:2m(绿)+5.5m(人) +24m(车)+5.5m (人)+ 2m(绿)=39m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路面按重交通量设计,结构形式如下:上面层为 AC-13细粒式沥青砼(改性沥青) 厚4cm下面层为 AC-16粗粒式沥青砼 厚5cm基层为 水泥稳定碎24、石 厚35cm垫层为 级配碎石 厚25m人行道采用5cm厚青石板铺装,下设2cm厚M10水泥砂浆,10cm厚C10砼垫层,10cm厚级配碎石垫层。3.5.3 交通附属设施人行道设盲道,路口设过街人行横道,并设指示牌。公交停靠站设站台及垃圾桶。3.5.4桥梁工程1、沿线桥梁工程概况沿线与一条规划河道相交,河道宽度为20.5米,需建造一座桥梁。2、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3.0KPa。设计车速:50km/h; 交叉口处:25km/h。3、设计方案设计采用2-16m简支梁形式,桥梁与河道夹角90。桥面宽度:0.25米(栏杆)+7.5米(人行道)+24米(车行道)+7.5米(人行道)+0.2525、米(栏杆)=39.5米。设1.5% 的双向横坡。简支梁桥上部结构空心板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扩大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3.5.5排水工程3.5.5.1排水体制根据县城现状和专项规划,区域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3.5.5.2雨水管道布置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雨水管道工程主要收集整段道路及沿线两侧地块的雨水。雨水管道设计管径为DN400DN1000,雨水根据地势情况分别排入新设涵洞及道路沿线规划河道。1、雨量公式雨水量计算采用xx县暴雨强度公式:q=3756(1+0.875lgP)/(t+13.14P0.158)0.027(L/Sha)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26、((L/sha) P设计暴雨重现期(年)根据规划标准,采用P=3年t降雨历时(min)t=t1+mt2式中:t1地面集水时间((min) 本工程采用5mint2管道内流行时间((min)m管道延缓系数,采用m=1.82、流量公式Q=qF (l/s)式中:径流系数。 服务范围内,采用综合径流系数=0.6建设用地:=0.85绿地:=0.35F汇水面积(ha)。3平面布置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雨水管道工程布设在道路两侧慢车道上,南起xx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xx高速xx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向北经大汉代、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向东北止于格凸大道。雨水根据地势情况分别排入新设涵洞及27、道路沿线规划河道。4、竖向布置本次工程雨水干管管径为D400D1000,管线标高及坡度主要依据规划道路及地块的坡度,以及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结合给水输水管线的敷设需要来确定雨水管道埋设深度。3.5.5.3污水管道布置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污水管道工程主要收集整段道路两侧地块的污水。污水管道设计管径为DN400DN1000,污水根据地势情况分段汇集排入沿线规划排污管道或污水处理厂。1、污水量的预测根据污水量的预测,中心城区污水管道系统总规模为3.5万m3/d,规划区内有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公共设施及绿化等用地,根据控规不同性质用地规划用水量,进行污水量的预测,按面积比流量分配污水量。 管28、道设计流量Q=qFKz 式中:Q设计管段设计流量(L/s) q面积比流量(L/s万m3) Kz总变化系统(见表7.4.2.2) Kz=KhKd Kh时变化系数 Kd日变化系数2平面布置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污水管道工程布设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上,南起xx高速xx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向北经过大汉代、水泥厂、椅子山垭口、向东北止于格凸大道。污水根据地势情况分段汇集排入沿线规划排污管道或污水处理厂。3、竖向布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污水管线的竖向布置主要根据地形特点以及整体规划和管线综合的需求。3.5.6给水工程3.5.6.1 供水规划1、用水量标准 根据xxxx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29、112030)及分区规划,结合xx县实际情况,确定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用水量标准如下: 综合生活用水量:240L/人.d(该指标为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建用水之和,是最高日用水标准) 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00m3/公顷.日,(该指标为一二类工业用地综合值,且包括生产用水和办公生活用水及漏失水量)。 2、水源、水厂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片区供水水源由板母水厂、母猪龙水厂统一供给。母猪龙潭水厂规模为4000m3/日,板母水厂一期为1万m3/日,总规模为1.5万m3/日,占地2公顷。3、给水系统规划 在建设城市道路的同时建设给水管,给水管连接成环状管网,以保证供水安全,然后由枝状配水管配至每30、个地块内部。给水管道沿道路敷设,给水管道在30米以上道路双侧布置,30米以下道路单侧布臵。在DN100管上按不大于120米间距设臵市政消火栓,保证消防供水安全。 3.5.6.2 给水现状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沿线均没有供水设施。3.5.6.3 工程设计3.5.6.3.1给水管网设计方案1、配水管网水质及水压要求出厂水水质按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执行,浊度值应不超过1NTU。出厂水残余游离态氯(接触时间30min后)0.3mg/L,以保证配水系统末端0.05mg/L。生活和工业用水满足用水区域内最不利点六层建筑用户的水压要求,即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231、8m,xx县供水工程配水管网消防系统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供水管网的压力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m水柱。2、供水方式根据规划,本次设计拟从xx县城板母水厂引入DN300供水主管,沿联络线向北方向延伸与新城区供水管网连接形成多水源供水方式。3、管径确定方法在管径确定时,按远期供水规模作为计算依据。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根据确定的设计参数对配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计算。计算公式:柯尔勃洛克公式计算温度:15,=0.000001局部损失系数:1.20计算软件:鸿业市政管线5.0版5、管材选用在供水工程中,占投资额比例最大的是管材,可32、占工程投资的50%-70%。合理地选用管道材料是节省工程投资,确保供水水量、水质、水压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1)管材选择原则选择管材基本原则是:管材能承受设计要求的内压和外部荷载,输水卫生条件好,施工方便,维修工作量少,使用性能可靠,使用年限长,内壁光滑,输水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工程造价低,能适应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常用的埋地给水管道管材有:钢管、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给水用塑料管以及玻璃钢夹砂管等管材。埋地给水压力管管材的选用应根据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作用在管道上的内外荷载,内外环境介质、温度、压力等综合因素确定。在多种管材都符合使用要求时,还应通过管道的综合技术经济分析,选用经济33、合理,安全可靠的管材。(2)拟选管材性能比较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供水管道材质也得以快速发展,几种主要管材的比较如下:近几年国内正在推广使用聚乙烯管(PE管),PE管也称超高分子聚乙烯管,该管材分子量极大,拉伸断裂强度大,质轻,耐磨性好,耐低温、耐腐蚀性、内壁光洁,抗拉伸长率大,管道敷设不需设基础,施工方便,综合造价略低于球墨铸铁管,使用寿命远高于钢管和球墨铸铁管,可达50年以上,施工安装方便。该管材目前已可生产DN1000mm以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下面就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和PE管的性能进行比较。各种管材性能参数比较表性能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PE管密度(t/m3)7.21.634、-2.00.95抗拉强度(GPa)420250400屈服强度(Mpa)300350弯曲弹性模量(GPa)150-17019.3200抗压强度(MPa)5005300纵向延伸率(%)5-102.0200管壁粗糙系数0.0130.0090.009管道单位长度重量(kg/m)593.7165.884.8耐腐蚀特性较好好好工作压力范围MPa一般2.50.3-1.00.3-1.0长期使用对水质的影响较小影响较小影响无从上表看出,各种管道因材质不同,在强度、自重、水力特性上各不相同,综合比较而言,强度、延伸率、耐腐蚀性等方面,球墨铸铁管和PE管最优,其他依次为玻璃钢管。管道自重是施工中运输、安装方便与否的35、重要因素之一,从表中看出,单位长度管道重量最大为球墨铸铁管,最轻的是PE管,其他依次玻璃钢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对管材价格进行比选,本工程配水管网采用PE管;在穿越河流处及阀门井内管道采用钢管。本次设计沿联络线向北方向延伸与新城区供水管网连接形成多水源供水方式。给水工程设计范围为敷设于该段道路内的中压、低压给水管道。拟从xx县城板母水厂引入DN300供水主管,沿拟建道路向北方向延伸至大道终点。3.5.6.3.2输水管道设计1、总体布置在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一侧布设一根DN300供水主管,在输水管道的隆起点及管桥处设置排(进)气阀,以便及时排除管内空气,不使发生气阻,以及在放空管道或36、发生水锤时引入空气,防止管道产生负压。在输水管道的低点设置泄水管和泄水阀。输水管道在沿线道路节点处均预留分支管,以便其它规划道路实施时方便接入。2、输水管道的竖向布置输水管道管径为DN300,管线标高及坡度主要依据规划道路标高及坡度,并考虑管线综合的需要,来确定输水管道标高。输水管道敷设在人行道内,管顶覆土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3.5.7管线综合3.5.7.1管位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将敷设的市政管线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管、通信管,具体布置为:以人行道外边缘线为基准线布置地下管线。依次向车行道方向布置为:人行道外边缘线向内0.3米为污水管、向内1.85米为37、电讯管群、向内3.25米为燃气管、向内4.0米为给水管道、向内5.6米为电力管道、向内7.5米为雨水管道。如此方式布置地下管线,可使得快车道上几乎没有管线(除雨水管、电力管位于非机动车道上,养护时对交通影响相对较小),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城市道路因管线井盖引起的“跳车”现象,减少了管线维修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3.5.7.2交叉处理本次排水管线相互交叉,高程上冲突无法避免时主要采用以下3种方式:1、条件允许时通过调整预留支管标高、错开冲突管道标高。2、采用雨、污交汇井,雨水管道断开,小口径污水管从雨水井中穿越。3、在雨、污水管道管内底标高接近时,且污水管道口径较大时,如采用交汇井,对雨水排水断面受阻38、较大时,采用雨水支管倒虹的交叉方式。3.5.8交通工程3.5.8.1交通组织为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充分发挥道路的功能,道路交叉口应进行交通组织。主干路与主干路、主干路与次干路、次干路与次干路相交,原则上应设置信号灯监控路口,交通量较大的路口应进行渠化处理。3.5.8.2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平交路口的渠化诱导等,设计中按照新建的标准进行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总体原则是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并结合道路条件、交通安全和环境条件,设置较为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视线诱导、防眩等安全设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车辆运行的安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39、故为原则。1、交通标志设计原则本项目交通标志平面布设严格按照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有关规范进行,力求做到标志齐全、功能完善。交通标志的布设原则是以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给道路使用者提供全面、正确、及时的交通信息,确保行车快捷、畅通,以完全不熟悉该路及其周围路网体系的外地司机为对象,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顺畅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交通标志的布设是根据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设置不同种类的交通标志。具体为:(1)在警告车辆需注意危险的地方设置警告标志。(2)在需限制车辆交通行为的地方设置禁令标志。(3)在需指示车辆行进的地方设置指示标志。(4)40、在需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等信息的地方设置指路标志。(5)在需要对标志进行辅助说明的主标志下方设置辅助标志。交通标志的布设要充分考虑与被交叉道路的交通标志布设相衔接,从整体性角度考虑标志的位置。2、标志版面设计原则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比书写,主线标志的汉字高度取40-50cm,高宽比为1:1。字间距不小于4cm,行距不小于13cm,字符距标志板边缘最小距离为16cm,笔划粗细按字高与笔划粗的比例为6:1设计。英文高度取为20-25cm。反光膜采用三级反光膜,版面颜色为蓝底白字。支撑方式的确定:交通标志的结构支撑方式分为柱式、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等几种,设计中可依据车型构成、标志41、板面尺寸及标志布设位置进行选择。本路设计主线上以悬臂(F杆或L杆)的支撑方式为主。3、标志结构设计标志结构主要依据交通标志所承受的荷载:永久荷载(自重)和可变荷载(风荷载)进行设计。设计要求满足相关力学指标的要求。本路的风荷载将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的风速资料确定。标志结构的立柱、横梁、法兰盘及各种连接件采用钢材制作,并进行热镀锌处理。标志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桥梁等结构物上的基础要事先进行基础的预埋。4、标线及突起路标交通标线在道路上是起着管制和引导交通的作用,包括路面标线、突起路标和立面标记等。(1)路面标线路面标线是根据道路断面形式、路宽以及交通管理的需要画定。路面标线形式有车行道中心线、42、车行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停止线、人行横道线、减速让行线、导流标线、平面交叉口渠化标线、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停车位标线、停靠站标线、出入口标线、导向箭头以及路面文字或图形标记等。 标准路段、各类桥梁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线宽20cm,车行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长6m,间距9m,实虚比为2:3。 在与本项目相连接的被交道路出入口处设平交路口渠化标线。 在平面交叉口中做好路面标线的渠化设计、人行横道标线和人行横道预告标示等标线的设计。 其他路面标线和文字的画法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规定。 标线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反光性、防滑性及耐久性。本项目的路面标线材料采用热熔型43、涂料并预混总质量为15%的玻璃微珠。(2)交通监控设施系统设计思想为尽量运用高新技术,对道路设施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充分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力争实现路网系统的优化。根据相交道路建设情况分期实施。近期实施以信号控制为主,辅以交通违章自动拍摄系统,实施全景CCTV系统完善监管,主要交通节点设置大型显示牌诱导交通,保证主线交通畅顺。3.5.8.3无障碍设计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为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过城市道路设施,人行道应铺设盲道砖,人行横道坡道应设置三面坡型式缘石坡道或全宽式缘石坡道,人行道的地下管线井盖必须与地面接平,不使用篦式井盖。在人行横道和缘石坡道处不44、设置雨水口和检查井,以保障残疾人通行安全。交叉口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3.5.8.4公交站点按照公交部门的意见布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3.5.9 照明工程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并结合xx县实际情况,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合理性,做到既美观大方,又富有新意,给车辆驾驶员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市民生活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照明路灯两侧对称布置于人行道,路灯间距30m,光源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灯具的选型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比选。变压器的设置应与总体规划相协45、调,具体位置由建设单位与供电公司协商确定。1、照度标准照度要求参照国家标准并适当提高,见下表。(其中照度计算以照度指标为强制指标,亮度指标为参照指标)照 度 要 求道路级别道路类型亮度照度平均亮度Lav(cd/m2)均匀度Lmin/Lav平均照度Eav(lx)均匀度Emin/EavI主干道1.5/2.00.420/300.42、路灯布置照明布置原则为舒适、节能,兼顾美观。路灯布置形式以双侧对称布置为佳,通过照度计算,确定本工程道路照明布置如下: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侧安装250W高压钠灯或200W无极感应灯,灯杆中心距车道边0.5米。3、照明供电本路段增设照明箱变,在适当路段设置路灯箱式变电站,46、路灯负荷约95KW,箱变中预留景观照明、公共系统、交通监控、移动基站等容量,部分地段还需考虑为相交照明预留容量,故箱变设计容量为120KVA。箱变10KV电源由邻近道路箱变环网引来,采用YJV22-8.7/15KV,3120 。4、路灯控制采用全夜灯/半夜灯制,车行道灯为全夜灯,人行道灯为半夜灯。采用定时控制与中心遥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定时器带地理时钟,可根据经纬度位置以及季节变化自动调整开灯时间。路灯照明回路设置遥控接口,在每台箱变内设置路灯“三遥”控制器,采用GPRS无线modem进行数据传输。为环保节能起见,在所有路灯内安装省电器,在后半夜降低光源功率,达到节电效果,同时不改变照度平均度47、。5、照明线管路灯电缆采用VV-1KV-435 ,在人行道及绿化带下穿PVC-70管敷设,机动车道下穿玻璃钢管70管敷设,埋深0.7米。路灯座至灯具段的导线采用铜芯塑料护套线BVV-22.5 。6、接地道路照明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箱式变电站变压器中性点处设工作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并在箱变处作总等电位联结,将PE干线、接地干线、箱变引出的金属管道、箱变基坑的金属构件、箱变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围栏等可靠连接。灯杆保护接地利用路灯基础做接地极,并和PE线可靠连接形成可靠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欧,否则需补打接地极。7、灯具及灯杆选用选用防腐、防尘、防潮、防护等级为I48、P65的照明灯具,内装电容器就地补偿,使每套灯具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新装灯具对反射罩技术要求较高,需采用进口或合资产品,以满足设计的照度要求。新设灯杆应采用热镀锌防腐并外喷塑料处理。3.5.10 绿化工程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景观设计充分利用现有xx县自然景观,结合周边用地功能需求,创造自然与人工交融的生态型景观环境。考虑到道路的主体功能要求与规划红线宽度限制,不可能和城市广场与公园相比,不需要大量的建筑设施,而以植物的造型和构图为主要手段。根据道路沿线环境及植物生长特性选用树种,以降低噪声、减少粉尘污染、美化路容、绿化环境为目的;以经济、美观、大方、便于管理、可实施性强、与周49、围自然景观相协调为指导思想,选择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的树木、草等品种进行种植。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4.1环评分析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的建设对促进xx县城区及北部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位于xx县城区西部,道路沿线居民较多,地形制约因素较大,工程施工期间,噪音、废气、排污等对周边居民、环境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的建设采取必要措施,使得该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消除。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一部分,除对交通需求提供良好的服务外,还会对区域的环境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影响。本报告从自然与社会组成的大环境着眼,综合考虑各项工程建设期间、市政道路使用的环境50、影响,按尽可能保护环境的原则,一方面密切注意对各类环境破坏的预防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加强道路沿线环境开发。4.2 环评依据(1) (86)国环字003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 交通部(90)17号令关于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国务院颁布);(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3 环境影响因素(1) 建设期间填挖处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工人安全事故,传染性疾病公害,有害材料的漏出气体污泥物(包括粉尘),噪音与振动,破坏现有公用设施。(2) 51、市政道路营运期噪音与振动,大气污染,不断的水土流失,路面径流的污染,营运有物的汽车发生事故,造成有物漏的污染。针对工程建设各个时期大气污染物的进一步分析,可见施工期主要环境污染源是噪音和扬尘,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是噪音、汽车尾气中的NOX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品运输事故。各个时期主要大气污染物影响分析污染因子项目阶段CONOXHCTSPPbBapSOx沥青烟CODVOC施工期营运期污染轻度影响污染重度影响建设项目污染特征阶段种类来 源主要组成排放位置污染程度特 点建设期噪声运输、施工机械施工路段严重间断性大气运输、施工机械TSP施工便道 施工路段扬尘严重线污染配料TSP、NOX、Bap沥青烟搅拌站点污52、染废水施工人员生活配水、构造物施工BOD5、COD、SS、油施工营地 搅拌站 施工场地点污染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公路废方运输散落施工营地 配取站场 挖方路段 运输路段运营期噪声车辆行驶公路沿线持续性大气汽车尾气CO、NOx、HC、SOX道路沿线CO、NOX较严重线污染废水路面雨水径流Pb、油类道路沿线轻微线污染生活废水BOD5、COD油类服务区点污染固体废物运输散落、生活废弃物有害物质事故运输有害物、汽车发生事故气、液、固事故发生点严重不确定4.4 环保措施及建议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污染特征,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1) 设计期工程设计应从前期工作开始就认真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在各阶段主体工程53、设计的同时做好施工区附近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工作。a. 工程结构选择结构合理,外型美观,技术成熟,工艺简单,尽量减少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b. 在确定材料堆场应远离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方,避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c. 工厂预制:能预制块件采用集中预制,以确保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噪音及场地污泥并有效降低造价;d. 绿化设计应注意选用适合xx当地气候特点的树种,在设计阶段应完成沿线可绿化范围内的绿化设计工作。(2) 施工期间应认真做好工程的施工组织,使得施工组织科学、经济、环保、富有效率。并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工程及管理措施,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并杜绝安全事故:a. 拆迁应控制拆迁的灰尘、噪声对沿54、线居民影响;b. 在确定材料堆放场、弃物处理区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灰尘对人群的影响;c. 施工噪音是短期行为,可采取相应措施处理;d. 采用沥青砼等其他材料如需拌和,应采用集中拌和,同时搅拌站应有除尘装置,料场应有遮盖措施。e. 在施工中应严禁乱扔杂物,以免阻塞河道,阻碍水流,污染水体。对施工区的固体弃物和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做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合理处理; f. 施工人员在施工期应注意饮食卫生,做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各种垃圾及时适当处理,以避免生蚊、蝇滋生地,防止流行性疾病的传播;g. 加强施工期间的交通管理,采取较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4.5 环境评价综上所述,通过设计、施工采取55、的措施,以使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认为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较低的,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4.6 水土保持4.6.1 施工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工程施工完后留下的施工临时占地区内的迹地,若属于城市开发的统一征用地则须要及时平整后归还。若不属于此范畴则应平整后恢复植被。绿化树种的选择应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相适应,同时兼顾美观,改善环境。若工程占用的是耕地则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复耕。复耕要求:首先清理临时占地区内的建筑物和废弃物,然后采用人力和畜力翻松表土,其翻松深度一般为30-40cm。为防止耕地土壤流失,可在耕地外边缘种植一排灌木,株距lm为宜,树种选择当地适宜的品种。4.6.2 56、料场的恢复措施工程开采的块石料,在开采完后必须将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高边坡,进行削坡处理,清理料场迹地,然后植树种草覆盖裸露边坡,减少水土流失。第五章 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5.1 项目招投标5.1.1 实施原则1、本工程项目的实施首先应符合国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2、由业主作为项目的执行单位,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3、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安装等履行单位应与项目执行单位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4、项目执行单位应与项目履行单位协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并在履行前通知有关各方。5、项目执行单位应为履行单位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项目履行单位应服从项目执行单位的57、指挥和调度。5.1.2 项目执行单位的选择本项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对参与履行项目的供贷、设计、施工、安装等单位要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并应将审查程序与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案。(1)供贷:设备采购公开招标确定。(2)设计:推荐市政道路设计工作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单位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3)土建施工:大中型城市入地管网施工经验的单位中选择,由项目执行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后,通过招标方式确定。5.1.3 项目招投标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号令以及贵州省有关工程招标文件的规定,本项目建设应进行招投标。(1)招标范围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及材料采购和安装。(2)招标组织形58、式委托招标。(3)招标方式邀请招标。(4)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要求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综合甲级或乙级。施工单位资质:市政一级或二级。监理单位资质:甲级或乙级。项目招标基本情况汇总表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取招标方式招标估算金额(万元)备注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5.2 项目实施进度在项目可研报告获得批准后,即进入实质性设计、施工阶段。路基填挖方平整、地基处理、市政管网敷设等工程可按全段展开,进行机械、人工施工。按照统筹安排,统一设计,分项、交叉进行施工的原则,安排各项工作的次序及所需时间,把建设期控制在20个月左右,即从xx年59、8月至2013年4月。具体安排如下:序号项目名称xx年xx年xx年8月12月1月4月5月8月8月12月1月4月1项目建议书报批2可行性研究报告3工程设计5管线工程6道路工程7竣工验收第六章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本次征地面积共计200亩,拆迁面积约8000平米(建筑面积)。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工程投资估算7.1 编制范围本工程线路长度为2.834Km,工程范围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强弱电入地土建工程、绿化环卫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消防设施以及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等。工程总投资13201.6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522.83万元,建设项目其他费2516.18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149.360、万元,预留费963.12万元项,建可研费50.24万元。各项工程估算费用详见工程估算表。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工程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估算金额技术经济指标(元)(万元)第一部分工程费用9522.83 -1道路工程m2110526 5791.33 524 -1-1路基清表回填m340320 221.76 55 -1-2路基挖土方m350621 126.55 25 -1-3路基挖石方m3280645 1403.23 50 -1-4路基填方m3111438 222.88 20 -1-5干砌毛石护坡 m33000 42.00 140 -1-6护脚m32720 62.56 230 -61、1-7河道改造m1350 67.50 500 -1-8边坡处置m210259 461.66 450 -1-9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m276497 267.74 35 -1-10路面水稳碎石基层m276497 573.73 75 -1-11路面沥青面层m276497 956.21 125 -1-12人行道m231213 561.83 180 -1-13道牙 m16779 251.69 150 -1-14涵洞 m130 52.00 4000 -1-15桥梁 m40 520.00 130000 -2给水工程m6068 364.08 600 -3排水工程m6068 849.52 1400 -4绿化工程m262、11336 453.44 400 -5电力入地土建部分m6068 910.20 1500 -6环卫设施个56 4.48 800 -7路 灯(含安装)盏216 172.80 8000 -8照明用电设备个4 96.00 240000 -9消防设施个45 22.50 5000 -10电讯综合土建部分m6068 485.44 800 -11交通工程Km2.8 140.00 500000 -12煤气管道安装m3884 233.04 600 第二部分 其它费用2516.18 -1征地亩200 998.49 50000 -2拆迁m28000 640.00 800 -3设 计 费263.07 计价格2002163、0号文-4勘 察 费82.47 计价格200210号文-5监理费(x1.2%)114.27 -6质量监督费(x0.105%)10.00 -7设计文件审查费(x0.05%)4.76 -8工程招标费29.60 计价格20021980号-9施工图预算编制费26.31 -10工程量清单编制费13.15 -11文明施工安全防护238.07 黔建施2005163-12施工用电设备个8 96.00 120000.00 第三部分费用1112.42 -1建设单位管理费149.30 财建(2002)394号-2预留费(+)x8%963.12 项建可研50.23 计价格19991283号文工程静态总投资(+)13264、01.67 建设期贷款利息(xi%)工程动态总投资(+)13201.67 7.2 编制依据1、建设部二OO七年十月十八日建标2007240 号文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通知和建设部二OO七年六月二十六日163号文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通知;2、建设部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的通知;3、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4、类似工程技术经济指标;5、本次可研方案图纸、文字说明及有关资料。7.3 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1、主要材料采用市场调查价计算;2、人工费调整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调整;3、设备采用市场调查价计算。4、工器具及用具65、购置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中设备费总值的1%计取。7.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1、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费用按建设单位提供数据计取进入造价;2、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文计取;3、建设工程监理费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计取;4、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计取;5、勘察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计取;6、工程质量监督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105%计取;7、工程量清单编制费按设计费的5计取;8、招标代理服务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计取;9、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按设计费的10计取;10、施工66、图审查费按工程直接费的0.05计取;11、文明施工安全防护费按黔建施2005163号文计取;12、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部分费用之和的8计取。7.5 资金筹措建设资金全部由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建成后,通过对道路沿线两侧各可利用土地进行开发筹措资金偿还银行贷款。预计土地开发收益如下表:xx高速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沿线土地开发收益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估算单价(万元)金 额(万元)备 注一可开发土地的征用亩3405.01700二土地开发亩34050.017000项目建成后三预估土地收益(三)=(二)-(一)15300注:;路线起点至紫黄公路两侧可开发利用土地为280亩,椅子山后面可开发利67、用土地为60亩。第八章 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8.1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如下社会目标:8.1.1 优化调整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8.1.2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贫困。8.1.3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8.1.4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本区域的人居环境,带动本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8.2 经济效益本工程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城市交通和排水状况,减少交通各种耗费,提升地段商业价值,提高城市居民居住生活水平。8.2.1 道路的建设将提升该片区的土地利用价值与效率,促进该片区土地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同时带动大量直接和间接68、就业岗位,有利于扩大就业。8.2.2 促进xx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其投资环境,加快引进先进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促进西部的开发建设。8.3 环境效益县城环境的好坏是由市政设施发展水平决定的,项目的环境效益是xx县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在规划和建设中,在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始终围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把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随着项目实施,本项目的建成将在旅游业和城市自身发展的同时,发挥其重要作用,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使xx县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8.4 评价结论8.4.1本项目最大好处是不断完善xx县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改善整个xx县城城区的交通状况69、。8.4.2 给xx县带来巨大的间接效益,对xx县的城镇化建设、旅游、运输、商贸等都会带来良好影响。8.4.3 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8.4.4 改善白云产业园区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8.4.5 符合现阶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9.1 结论本项目符合xx县城市总体规划。经论证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期,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经济发展是必要的和可行的。9.2 建议本项目投资估算13208.87万元,预估项目建成后土地收益15300万元,扣除道路建设成本后财政盈余2091.13万元。 通过综合比较,本项目建议书认为,xx高速xx匝道至城区联络线70、的实施,不仅可以迅速提升道路沿线土地的商业价值,带动xx县经济的发展;而且道路沿线土地开发盈余的资金可用于完善新城区路网骨架及配套基础设施,促使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加快北部城区建设的步伐。项目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建设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建议应及时落实资金,才能保证工程在成本的投资估算控制范围内如期按时按质完工。主动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使项目能如期开工。通过招投标择优选定承包商,做好合同管理及协调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对质量、工期、建设成本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设计单位应严格按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要求设计,尽量减少设计变更。采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按照经济性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政策性原则,各类人员共同配合,确保工程质量,使建设工程按时按质完成并投入使用,防止实际投资超投资估算。